2023年水站改造提升实施方案.docx
2023年水站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前言11基本情况21.1 自然地理和水资源分布21.2 全县供水基本情况51.3 单村水站现状92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102.1 面临形势102.2 存在问题113总体要求173.1 指导思想173.2 实施原则173.3 建设年限183.4 总体目标184建设任务204.1 总体建设布局204.2 改造提升重点任务224.3 单村水站供电配套和用地要素275推进措施305.1 推进计划305.2 推进方式315.3 推进保障315.4 工程建设管理326运行管护346.1 全面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制度346.2 加强经费保障措施356.3 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356.4 完善监督考核体系366.5 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377投资估算387.1 编制依据387.2 估算原则387.3 费用估算说明397.4 投资估算407.5 分年度实施计划417.6 资金筹措438保障措施448.1 加强组织保障448.2 明确部门责任448.3 加强资金保障458.4 加强要素保障458.5 加强舆论宣传46附件1县各相关单位职责表47附表1单村水站改造提升措施表48附表2管网延伸覆盖、新建替代“一站一策”清单49附表3新建规模化水厂工程清单51附表4改建水站“一站一策”汇总表52附表5分散人口保障“一站一策”清单56附表6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分年度实施计划表57附表7单村水站解决用地、供电的清单58附图1县农村供水现状布局图59附图2县2025年农村供水布局图60附图3县2023-2025年单村水站工程建设图61农村供水,特别是单村水站供水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3年7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2003年省启动“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以来,我省困扰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2023年6月,王浩省长在遂昌县接访群众饮水问题,提出“开展全省单村水站改造提升,2025年之前全面解决”的指示要求。近年来,县始终把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乡村振兴和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的硬指标、硬任务。自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县长亲自部署,人大政协跟踪督办,乡镇(街道)全员发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县级统管方案,并实现县级统管、水费收缴工作全覆盖,各项工作举措扎实,使农村饮用水安全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县组织编制县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1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和水资源分布县地处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9。2-119。4中,北纬27°53'-2809'之间,东邻市莲都区,西倚龙泉市,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接松阳县。县属浙南中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形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县境最低海拔78m,最高海拔1593.1m。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县域面积989.6k南北长47km,东西宽38km,其中水域面积5.5万亩,耕地面积7.3万亩,林地面积121万亩。山地、丘陵陷落成山间盆地,龙泉溪及支流沿岸有小顺、朱村、双港、云坛等宽窄不等的河谷盆地,其中以盆地面积最大,约26k为县主要产粮区。县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地区占全县总面积23.6%,150-800米的低山、高丘、低丘占总面积72.1%,150米以下河谷盆地仅占总面积的4.3%0全县辖4街道3镇3乡、71个行政村、15个社区,2022年户籍人口11.33万、常住人口12.92万。圾鲁A HA*论.水河 S25 &a公n蔑 9,; et«. CjtAaG隔 7 AtVU*4 TaH tM4l'®»-西叨&39 X«Mec«A>A >SO01DM99 NaW政中。 ,wu际I)隹均, - H < U. W > BJ*i平帘次诡4公N云和县地图1 : 310000图1-1县地图县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浙闽丘陵之一部分。洞宫山脉自县境西南向东北延伸,仙霞岭余脉分布于县境北缘,龙泉溪穿越于两山岭之间奔向东流。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全县最高山峰白鹤尖位于县境西南部,海拔1593.1米;最低处位于县东北,海拔78米。境内海拔100O米以上山峰184座。图1-2县地形地貌和水系图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设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24mm,最丰年降水量2172mm(1975年),最枯年1126mm(1979年),因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量不仅年际变化较大,而且年内分配不均。每年46月为梅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50%,79月份为台风季节,在台风影响下,常有大雨、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2027%,10月份至翌年2月份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的1316%°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蒸发量1217mmo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寒潮、强雷暴、大风、冰雹等。县全境河流属瓯江上游水系的两条干支流:一为瓯江干流龙泉溪,一为瓯江支流梧桐坑。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57万kW,年发电量10.50亿kWho梧桐坑水能资源条件最优越。各流域开发利用率以浮云溪干流为最F龙泉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出境,境内干流长52.65km,流域面积836.78km2,占总面积的84.55%o主要支流有麻洋溪、浮云溪、石塘坑、泉溪等37条。另有发源于境西南白鹤尖山麓的梧桐坑,流经景宁县梧桐乡注入匝江小溪,境内长29.107km,流域面积152.90km2,占总面积的15.44%。全县共有山塘56座,水库19座。境内水库山塘在保障流域防洪抗旱的同时,显著促进了生活供水、农业生产、水环境改善,有效保障了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2 全县供水基本情况2018年2020年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县共投入资金1.2亿元,针对水源地、供水站、供水管网、净化和消毒设备等方面完成了240处农村供水的改造提升,合计受益人口6.685万人;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态适中、外观整洁的标准,完成了所有82处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美厂创建工作;成立了县级统管单位,组建了35人的农村管水员队伍,分区域对全县的单村供水工程进行管护,每片区域任组长一名,统筹管理日常运维工作。目前,县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人口覆盖率为80.84%。2022年,县对照市农村供水保障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县农村供水保障行动计划(2022-2024),投资2.64亿元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以真正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服务的局面。目前,县现已形成城市水厂供水为主、乡镇局域供水为辅、单村水站为补充的三级供水格局。1.2.1 城镇供水工程县现有城镇供水工程1处,为雾溪制水厂,供水规模4万Wd,供水保障人口9.8680万人,水厂采用净水构筑物常规处理工艺,原水通过次氯酸钠进行消毒。供水水源为雾溪水库。目前正在对水厂进行改造提升,预计2023年底投入使用,改造提升后供水规模将提升到6万Wd,为水厂管网延伸提供了水量保障。现城镇水厂管网向东延伸至石塘镇长汀村和浮云街道朱坪坝自然村,向东南延伸至云坛小学,向西延伸至崇头镇洋背自然村,向南延伸至白龙山街道程宅村,向北延伸至凤凰山街道河坑村。1.2.2 规模化水厂规模化水厂3座,分别为紧水滩水厂、石塘水厂、崇头水厂,供水规模共计6000m3d,覆盖14个行政村,受益人口0.5773万人,水源水质均达到II类标准,皆采用一体化设备处理工艺和次氯酸钠消毒工艺,配备独立水质化验室,能够满足规模化水厂的水质检测需求。目前3座规模化水厂均已完成信息化改造,实现供水数据实时传输,己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其中,紧水滩水厂位于紧水滩镇金水坑村,供水规模2000m3d,供应金水坑村、石浦村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受益人口541人,水源为小牛坑。石塘水厂位于石塘镇石塘坑村,供水规模2000m3d,供应规溪村、双港村、石塘村、朱村村、联合村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受益人口3280人,水源为楼梯步水库。2023年6月,石塘水厂启动规模化水厂改造提升,预计2024年底完工,改造提升后供水规模将提升到3000mVdo崇头水厂位于崇头镇梅源村,供水规模2000m3d,供应崇头村、梅源村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受益人口1952人,水源为浮云溪梅源村段。1.2.3 单村水站县现有单村水站214座,供水规模共计7000m3d,受益人口2.1014万人;205座水站采用溪沟堰坝水源,占比95.8%,其余9座采用山塘水库水源;99座水站采用一体化设备,占比46.3%,115座水站采用简易处理净水方式;214座单村水站皆采用次氯酸钙缓释消毒工艺。1.2.4 管理体制根据县农村饮用水县级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19)56号)文件精神,县印发了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手册(试行)和日常维护运行手册(试行),明确了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设备维修养护、消毒药剂投加、水质检测、水源及管网巡查等各项制度,以及缓释消毒器和一体化净水设备操作规程。同时,县全面开展统管服务工作,实行县级统管加受益村协管的管理模式,由县供排水有限公司招聘统管员对全县农村供水站进行统一管理,并由受益各村安排一名管水员负责该村的供水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含对镇级水厂供水设施或者单村水站“两池一管一器”等供水设施的巡查、维护、清理工作,每周进行不少于1次,水源地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此外,县根据县农村饮用水工程应急管理预案,明确了水质污染、供水管道破坏、设备故障、水厂停水等情况的应急保供机制。结合县水站水源现状调研摸排情况,全县各个水站均已开通智慧管理平台,利用“浙水好喝''平台对水站运行情况进行数字化管理。县农村饮用水目前实行有偿使用、计量收费制度,按照“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单村供水工程水价由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村委会确定,水费收取指导价不低于0.5元/吨。1.3 单村水站现状县现有单村水站214座(其中17座涉及分散人口),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涉及67个行政村。设计供水规模7000m3d,实际供水规模6301.1m3d,受益人口2.1014万人,高峰人口4.2025万人。县单村水站取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以地下水为辅,水质皆为11类水,其中以溪沟堰坝为水源的水站有205座,其余9座单村水站采用山塘水库水源,溪沟堰坝水源占比95.8%。目前,有11个水站已打好水井,作为应急水源。单村水站中有99座采用一体化设备,占比46.3%,其余均采用沉砂池、过滤池等简易处理方式。214座单村水站皆采用次氯酸钙缓释消毒工艺。表1-1县单村水站点统计表序号乡镇街道司站量单亦数受益人口供水规模(m3d)一体化设备(处)溪沟堰坝(处)分散人口点位(处)1安溪乡161463398.121602白龙山街道41191237.61403赤石乡171657585.281714崇头镇6155272482.3365825凤凰山街道101616377.751006紧水滩镇8733271.54807石塘镇5845291428.92553108雾溪乡11470198.331119元和街道2937681020.915281总计21421014700099205152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2.1 面临形势2023年6月,王浩省长提出针对农村供水工作,开展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让广大山区农村群众早日喝上优质的饮用水,对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全力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县地处山区地带,地理条件特殊,用水居民分散,同时面临用地指标不足、财政资金有限、招商引资条件欠缺等问题,是省农村供水改造提升的难点,也是重点。因此,县始终把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乡村振兴和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的硬指标、硬任务。自2018年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2018-2020年)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县级统管方案,并实现县级统管、水费收缴工作全覆盖,各项工作举措扎实,使农村饮用水安全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完成2023年新农饮水改造提升计划,县组织编制县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彻底消除农村饮水安全隐患,全面巩固农村供水建设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2.2 存在问题2.2.1 水源(1)以溪沟堰坝为水源的单村水站占比高。县214座单村水站主要水源为溪沟堰坝、山塘水库和应急水井3个类型,其中以溪沟堰坝为主,为205处,占比达95.8%,山塘水库9处,占比4.2%(其中应急水源11处,占全县单村水站5.1%)。水源水质总体情况良好,皆为11类水质,但是由于水源保护范围内野生动物和人类活动,以及枯枝烂叶等因素,农村饮用水的整体水质仍有提升空间。加上地处山区,溪流均为山区性河流,源短流急,河流切割严重,山坡陡峻,降雨时,溪水浑浊度剧增,往年建设的饮用水工程,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一般只设置了简易的沉砂池、过滤池,制水工艺简单,部分农村居民的用水在雨季时会出现水质不稳定等现象。(2)水量供给存在季节性风险。据初步了解,214座单村水站中,总计有147处的水源供水存在季节性不满足的问题,占比68.7%o县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为溪沟堰坝,由于径流年内变化幅度大,受山区地势条件和降水量季节性波动影响,单村水站水源保证率不高。加之大多数工程供水规模较小,供水水源单一,自身调节性能较差,供水保障程度不高,导致大部分水站出现季节性缺水或断流情况,尤以旱季更甚。详见表2-1和表2-2。表21水站水源问题统计表22已建应急水井水站列表序号乡镇街道溪沟水源 水站(处)水量季节 性不满足 水站(处)1安溪乡1652白龙山街道443赤石乡17134崇头镇58525凤凰山街道1096紧水滩镇837石塘镇53298雾溪乡1199元和街道2823总计205147序号水厂(站)名 称所在乡 镇受益人 1坪地供水站石塘镇912碧空供水站石塘镇253黄山头供水站石塘镇234武样供水站元和街道415下金庄供水站石塘镇276外洋供水站石塘镇237小岗供水站石塘镇918黄庄供水站石塘镇2759曹山供水站石塘镇10710张兰供水站石塘镇91Il深渡坑供水站石塘镇27总计8212.2.2 水站(1)水站水质净化能力有待提高。县现有214座单村水站,其中99座水站配备一体化净水设备,占比为46.3%,有115座水站采用沉砂池、过滤池等简易处理,占比达53.7%;县所有单村水站采用次氯酸钙缓释消毒。根据摸排抽查和实地调研,用户出水水质较好,无明显悬浮物或微小生物存在,但是鉴于单村水站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水站水质净化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2)各单村水站均未通电。经摸排调研发现,除3座联村水厂外,其余214座单村水站仍未接入电网。水站多处于山区地带,因为地势条件特殊等原因,位置分散,相对距离较远,相对高差较大,供电困难;由于用电等各方面条件限制,难以对水站的一体化设备和消毒工艺进行提升,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加药的方式。表2-3单村水站净水工艺及消毒工艺统计序号乡镇街道单村水站数量一体化设备(处)简易处理(处)次氯酸钙缓释消毒(处)1安溪乡16214162白龙山街道41343赤石乡1789174崇头镇613625615凤凰山街道1055106紧水滩镇84487石塘镇582533588雾溪乡1138119元和街道29151429总计21499115214(3)水站进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县单村水站主要位于山坡之上,多隐蔽于山林之中,周围杂草丛生,树木密布,且多与永久农田和生态红线毗邻,难以进行道路建设或拓宽。(4)信息化建设离省定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县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已经基本完善,全县214座单村水站基础数据已全部录入,已接入水质在线监测的水站有26座,接入率为12%。表2-4单村水站数字化在线监测清单序号水站名称乡镇街道1陈村村陈村供水站兀和街道(4座)2苏坑村外苏坑供水站3沈村村沈村供水站4梅湾村梅湾供水站5泉溪村泉溪供水站石塘镇(9座)6黄庄村黄庄供水站7杨村村靛青山供水站8桑岭村内村供水站9竹子坪村金庄山供水站10大岗山村大岗山供水站11南坑村石子岭供水站12竹子坪村竹子坪供水站13杨村村杨村供水站14田坤村田坪供水站紧水滩镇(2座)15龙门村龙门供水站16贵庄村贵庄供水站崇头镇(8座)17陈坞村陈坞供水站18潘山头村上村供水站19朱宅村朱宅供水站20黄地村仙眠床供水站21陈家库村陈家库供水站22栗溪村高湾供水站23岩下村下岩下供水站24张源头村碗窑山脚供水站赤石乡(3座)25张源头村黄洋供水站26临海洋村里坪供水站山供水站2023.08,07 16:24麻市朱山E溪村新村供水站, 时间:2023.08.07 16:58 ' 地点:丽水市云色路 ill 海拔:354.4米、IIMV 经纬度:28.047664:NjI 9.54027F28.075506 N,119.507:126Ej图2-1县水站水处理设施照片2.2.3管网供水管网存在一定的老化、漏损问题。县农村供水管网主要以PE管为主,使用年限大多超过20年,又因为农村管网工程主要分布在广大山区,供水范围地势变化大,管网配套工程存在一定的管网漏损情况,断水现象时有发生。2.2.4管理运行管护还需进一步加强。县农村供水县级统管单位为县供排水公司,安排统管员以片区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并由受益各村分别安排一名管水员对本村进行管理。对镇级水厂供水设施或者单村水厂“两池一管一器''等供水设施的巡查、维护、清理工作,每周不少于1次,水源地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在基层管理方面,县级管护制度不够深入,属地协同管护制度仍需加强,而且由于定岗定编等因素影响,单村水站的兼职管理员和零星用工较多,人力不充足的同时,人员技术力量水平亦不均衡,队伍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人员配备方面,目前县单村水站共有35名统管员,按照1个统管员负责3至5个水站计算,预计有10人以上的缺口,统管员配备人数仍需增加;在卫生健康评价方面,受人员、经费等影响,生态环境部门只对“千吨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开展水质监测、污染防治等工作,卫生健康部门仅对规模化水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开展水质监测抽查,尚未对村级水站建设开展卫生健康评价及相关的水源水质监测;在水费收缴方面,农村水费收取指导价不低于05元/吨,水费收缴实现全覆盖,但是收缴率有待提高。3总体要求3.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和县委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的要求,锚定“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单村水站建设,健全优化农村供水县级统管机制,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打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综合采取整合资源、联村并网、配套改造(能延则延、能联则联)等方式,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为举措,以水质和水量达标为目标,以数字赋能为牵引,进一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3.2 实施原则(1)政府主导,问题导向。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任务由政府负总责,水利、卫健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立足问题导向,充分考虑村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村民实际需求,与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下乡移民等工作有机结合。全面解决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2)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加强水源可靠性和工程运行可持续性论证,充分挖掘规模化集中供水潜力。对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打破村、镇等行政区域界限,采取城镇水厂管网延伸或跨村、跨乡镇联片建设方式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最大限度地避免建设小规模、低标准工程,减少重复建设频率。对不具备规模化供水条件的地方,对工程引水、制水、配水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改造提升。(3)标本兼治,建管并重。采用合理科学的制水工艺,积极推广制水过程自动化控制,创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和水费收缴率。充分比选安全可靠的水源,科学确定净水工艺和消毒设施,合理布置必要的加压泵站,提高供水工程水量和水质保证水平。选择性能可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设施设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按照“污染者付费、破坏者恢复“原则,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卫生健康评价、水质检测监测工作,构建水质卫生安全保障体系。(4)完善机制,保证质量。明晰工程产权,完善运行管护机制,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加强专业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健全基层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推进饮水安全工程专业化、企业化管理,促进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3.3 建设年限基准年2022年,建设年限到2025年。3.4 总体目标根据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实际情况,对照“两个先行”要求,县将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和借势借力大搬快聚。到2025年,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79%,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单村水站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单村水站水质监测覆盖率达30%以上,单村水站供水应急水源配置率达到100%,县级统管专职管护人员配比达到20%以±o高标准建成单村水站,全面推进规模化水厂覆盖为主,中小型供水工程为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建成信息化设施全面配套、净水消毒工艺合理完善、工程运行县级统管和行业监管、水价机制健全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同质饮水,表34县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建设主要指标表序号指标现状值2025年1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77%79%2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90%>95%3单村水站建设达标率46%100%4单村水站水质监测覆盖率12%>30%5单村水站供水应急水源配置率5%100%6县级统管专职管护人员配比16%20%4建设任务4.1 总体建设布局按照“能延则延,能联则联,宜搬则搬,单村提升“原则,统盘考虑全县需求,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重点提出适宜实际情况的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计划,针对供水存在季节性不满足的147座单村水站进行改造。其中,改造提升121座水站,受益人口1.1334万人;9座水站通过新建1座规模化水厂被替代,受益人口1217人;15座水站通过城镇管网延伸被替代,涉及人口2865人;2座水站所在自然村进行下山移民处理,涉及人口115人;其余67座水站无需改造,将进行管理提升。本次行动总投资为1.53亿元,总受益人口L5531万人。详见表4-1。图41建设内容图示图41各项措施涉及水站数量占比下山移民,管网延伸覆盖新建供水工程替代改造提升 下山移民管理提升表4-1县供水措施分类表序号乡镇街道现有水站数量管理提升(座)改造提升类型(座)水站改造提升管网延伸下山移民新建规模化水厂替代合计1安溪乡1611500052白龙山街道40220043赤石乡17413000134崇头镇61941029525凤凰山街道101360096紧水滩镇85300037石塘镇582929000298雾溪乡1129OOO99元和街道296167OO23总计2146712115291474.2 改造提升重点任务4.2.1 管网延伸工程城市管网延伸覆盖现状单村水站共15座,涉及7个行政村,分别为山脚村、云岸村、梅垄村、新岭村、河坑村、程宅村和泓新社区;本次建设将完成城镇管网延伸41公里,DN200管径以下采用PE管,DN200管径以上使用球墨铸铁管;新建泵站2座,分别占地2O11计划纳入雾溪制水厂,受益人口2865人,总投资为1920万元。详见表42。表4-2城镇管网延伸统计表序号原水站名称受益人口建设内容总投资(万元)管网延伸长度泵站泵站等建筑物占地面积需求(人)(公里)(个)(平方米)总计28654124019201山脚村陈家村供水站3562O1202山脚村大处供水站45521203山脚村福兴供水站16221204山脚村底庵供水站12221205云岸村沈岸供水站17621206云岸村底沈岸供水站5921207云岸村过路郎供水站9421458梅垄村梅垄供水站22531609河坑村张家供水站72312010010河坑村樟树下供水站119312010011河坑村刘家供水站25308012河坑村叶家供水站8838013新岭村夫人殿供水站26638014泓新社区村头供水站397415015程宅村芝皈供水站2495305注:细化表格详见附表24.2.2 新建规模化水厂工程新建1座规模化水厂,为崇头水厂新建工程,覆盖9个单村水站,详见表4-3O崇头水厂新建工程设计规模5000m3d,占地面积2000m2,将对管理房、消毒间、风机房、加药间、絮凝沉淀池、D型滤池、清水池、反冲洗池以及相应配套的绿化和道路等进行建设,新增3套监控及监测设备,新建一个水质化验室。水源采用新建的沈坑门水库,新建引水工程2公里,使用常规处理和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本地受益人口1217人,覆盖严坑供水站、埠头后供水站、山下湾供水站、上大比田供水站、桂山供水站、双坑口供水站、王家供水站、半岭供水站、上堂供水站9座单村水站,皆位于崇头镇,总投资4000万元。表4-3新建规模化水厂覆盖水站列表序号水站名称覆盖人数供水规模(td)水源类型净水工艺消毒工艺1三望栏村半岭供水站27831.65溪沟堰坝一体化次氯酸钙(缓释)2张化村山下湾供水站17918.75溪沟堰坝一体化次氯酸钙(缓释)3张化村严坑供水站10010.5溪沟堰坝简易处理次氯酸钙(缓释)4张化村埠头后供水站24525.65溪沟堰坝一体化次氯酸钙(缓释)5梅源村上大蚯田供水站23239.3溪沟垠坝一体化次氯酸钙(缓释)6三望栏村桂山供水站576.45溪沟堰坝简易处理次氯酸钙(缓释)7三望栏村双坑口供水站637.2溪沟堰坝简易处理次氯酸钙(缓释)8三望栏村王家供水站515.85溪沟堰坝简易处理次氯酸钙(缓释)9南山村上堂供水站124.2溪沟垠坝简易处理次氯酸钙(缓释)总计1217149.554.2.3 单村水站改建工程改建121座单村水站,涉及9个乡镇街道,惠及人口1.1334万人,总投资9381万元。4.2.3.1 水源改造改造121座单村水站水源,总计改造水源221处。新改建2座单村水站的溪沟堰坝主水源;新扩建103座单村水站的取水堰坝,新建4座单村水站水井,新建1座单村水站加压泵站,总计新建应急备用水源108处;新增Ill座沉砂池预处理设施;新改建原水管道74公里。水源改造总投资2353万元。详见表4-4。表44县单村水站水源改造提升统计表序号乡镇街道水源改造提升(座)水源改造提升数量(处)新改建原水管道(km)新改建主水源新扩建取水堰坝新建泵站新改建水井新改建沉砂池I安溪乡50500522白龙山街道20200203赤石乡130110011114崇头镇41039004029.55凤凰山街道30300306紧水滩镇3O3OO3O7石塘镇291201226218雾溪乡918O1919元和街道16O12O1129.5总计121210314Ill74注:一站一策细化表详见附表4。4.2.3.2 水站改造改造99座单村水站的净水和消毒工艺。其中,新增27套一体化处理设备;新增34套成品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和27套次氯酸钠发生器,总计增加61处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站房改造85座单村水站,改造总面积为6850m2;信息化建设提升63处水站,新增63套供水出水计量设备和63套供水水质监测设备。水站改造总投资6787万元。详见表4-5。表4-5水站改造提升工程统计表序号乡镇街道水站改造提升(处)水站改造提升措施站房改造(m2)净化设备(个)消毒设备(个)信息化改造(处)1安溪乡42401332白龙山街道216011O3赤石乡125005754崇头镇322510818245凤凰山街道32401136紧水滩镇32402317石塘镇221280214178雾溪乡972038O9元和街道129604610总计9968502761634.2.3.3 管网更新改造102座单村水站新改建主干管55公里,107座单村水站新改建村内管网109公里,48座水站一户一表改造共557只。总投资241万元。详见表4-6o表46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统计表序号乡镇街道管网改造(公里)一户一表(只)主干管村内管道1安溪乡1.53172白龙山街道13373赤石乡6.511684崇头镇20.5371515凤凰山街道24386紧水滩镇1.5397石塘镇12.5271468雾溪乡49109元和街道5.51281总计551095574.2.4下山移民崇头镇的回龙山村田坑供水站和杉板坑下村供水站2个单村水站已纳入下山移民规划,单村水站将停用,涉及人口115人,并已启动安置小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搬迁安置工作(含货币安置)。此下山移民计划预计于2025年完成。4.2.5分散人口饮水保障县现有17座单村水站涉及分散人口,共涉及241人,水质水量皆满足标准,为积极响应本次全省三年农村供水改造提升计划对分散人口供水保障的要求,县将对其中的上堂供水站纳入新建崇头水厂覆盖范围,巩固提升其余16座水站,加强运行维护工作,保障分散人口供水安全。详见表4-7o表47分散人口站点统计序号分散点位名称所在乡镇受益对象行政村受益人口(人)1碗窑供水站赤石乡张源头村152金子口供水站石塘镇南坑村123大垄儿供水站石塘镇大源口村124东黄供水站石塘镇叶村坪村175正坑尾供水站石塘镇横山头村206上堂供水站崇头镇南山村127兰头供水站石塘镇叶村坪村208里东坳供水站石塘镇叶村坪村109南山供水站石塘镇叶村坪村1010外东坳供水站石塘镇叶村坪村1511交牙供水站崇头镇岩下村1212隔溪供水站元和街道梅湾村1813新村供水站雾溪乡雾溪村1214仙茶谷供水站石塘镇联合村715凌家供水站石塘镇横山头村1416长脚垄供水站安溪乡下武村1917东坑供水站安溪乡下武村16总计241注:详表参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