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学习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70454
资源大小:14.7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学习心得体会.docx
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学习心得体会“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中华民族不能欺负旁人,但也决不能受旁人欺负!”这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的肺腑之言。正是为了中华民族不再被欺负这一朴素又崇高的感情,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武器研制事业。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首次使用原子弹,其威力震惊世人。看到此,身处积贫积弱的祖国,于敏坚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1946年,他从北京大学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为日后研制核武器埋下伏笔。1951年,于敏刚刚在北京大学担任助教不到一年,就受邀前往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武器相关研究。于敏毫不犹豫答应了,因为“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自此,于敏放弃了在物理学领域的继续深耕,加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并在短短数年间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精髓,使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高度。然而,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深耕细作之时,1961年,组织决定让他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他再一次选择舍下自己刚刚开垦出一片新天地的领域,去填补自己的另一个空白,也是祖国需要的另一个空白。几年时间,于敏从对氢弹完全不懂到突破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封锁,“于敏方案”矗立起氢弹研制的一座丰碑。从工学院到理学院物理系,从理论物理学到原子核理论,再到氢弹预先研究,3个时间节点,代表了3次选择、3次转折。面对每一次选择,于敏始终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学术兴趣的信念,义无反顾选择服从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利益,鞠躬尽瘁,无怨无悔。这位被称为“国产士专家1号”的科学家没在西方名校留过学,却硬是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和一大批与他同样怀抱让祖国强大起来梦想的人,埋头苦干、牺牲奉献,在一片荒原上跑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国速度”,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成功氢弹的神话。报效祖国在心更在行,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于敏和他的同事们,无所畏惧、坚韧不拔、勤敏严谨,攻克了攀登科学高峰路上无数的险关隘口。氢弹试验阶段,于敏和同事顶着零下三四十度的刺骨严寒、凛冽狂风,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行走在飞沙走石的茫茫戈壁上,不到问题彻底解决绝不言弃。不论外部环境如何艰苦,于敏和同事们始终保持着对事业高度负责、对科学极度严谨的态度。相比美苏上千次、法国200多次的核试验次数,我国的核试验次数仅为45次,不及美国的1/25,但于敏与同事们经过反复科学论证,选择的都是既具前瞻性又踏实稳妥的途径,以独到的眼光和判断保证了技术路线几乎没有走过弯路。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面对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于敏却始终淡然处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从接受氢弹研究任务开始,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了国家最高机密,不告父母妻儿,隐姓埋名28载。在于敏家中客厅里,悬挂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格言,这也是他事业和人生的写照。如果人生是一张答卷,于敏用赤诚之心、爱国之魂、勤勉之行和卓越之绩,向祖国交上了一张铸造核盾、保家护国、挺立民族脊梁的优异答卷。“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于敏一样默默奉献着的人托举起了让世人不敢小看的中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几十年来,“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人,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无数新时代的奋斗者也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