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docx
XXXX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持系统的建立等。在上述众多改革任务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养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开发由于学校的视野、教师的知能、开发资源、学生基础、社区趋向等的不同而不同。任何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都可能是有限的,都可能阻碍特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面向于学校实际或实践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应该是描述性和开放性的。根据专家学者的不同定义,从中抽取最基本的共同因素,可以这样认为,符合这些基本因素的课程开发活动或产品均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这些基本因素如下:(一)以学校为主体;(二)以学校为基础;(三)以教师为主导;(四)以达成学校教育目的或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这种描述性的开放定义意味着学校可以根据这些基本因素与学校实际灵活地界定自己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有别于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即国家课程,亦有别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不仅限于选修课或活动课,它可以有不同的变式、不同的类型。校本课程开发也不仅指开发出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教师所开发的自编教材可以是非书本类的活页资料;不要仿效专家编教材的方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中心或问题为中心。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一)知识再概念化的理念长期以来,人们陷于知识定义的误区:重视理性知识忽略非理性知识;重视普通性知识忽略特殊性知识;重视学术知识忽略生活知识。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建立全新的知识概念:即知识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不能否定直觉、想象等非理性过程对知识生产的贡献;知识是学术与生活的统一,生活中有科学;知识是境域化、个人化的知识,知识产生于特定的地点、背景,而且知识对于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知识是建构的知识,灌输知识是误区,营造特定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二)文化回归的理念在课程国家化过程中,课程脱离了其地方意义,也脱离了知识赖以存在的境域文化的母体,脱离了于个体相融合的文化主体意味,它上升为某种普遍性国家意志,成为国家文化主宰的工具。校本课程开发应避免国家课程开发这种非文化的倾向,自觉地把自身置于社区文化的母体之中。1.把校本课程开发融入本地区的文化传统之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社区文化改进与发展的过程;2 .善于在乡土文化中选取富有地方色彩的内容,作为课程开发的有效资源;3 .善于将课程实施与学生周围的文化环境结合起,使其更加生活化,而不是抽象化;4 .在上述基础上,营建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三)学校重构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促使学校职能和结构进行重构。原有学校职能仅限于进行文化知识的传递,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单位,文化的传递场所,还是课程开发机构,文化的生产场所。从学校结构来看,传统上学校以教学为定位,其各个机构指向的是“课”而非“课程”,因此,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集备组等机构主要是进行如何备课、教课、辅导、批改、考试等课程实施活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这些机构则要进一步承担课程开发任务,功能的转换势必导致这些机构的重组。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一)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原则确立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主要体现为主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实用性等五个方面。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种类型,有其特殊要求:即体现L互补性原则,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2.针对性原则,强调课程设置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3.多样性原则,为学校培养多样化人才,并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4.可行性原则,要考虑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的满足程序,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二)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来看: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来看:可分为学习方法类校本课程、兴趣类校本课程、活动类校本课程、艺术类校本课程、生活类校本课程、学科类校本课程。(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如下格式编写课程纲要:1.课程的目标或意图陈述。2 .课程的内容或活动安排(明确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3 .课程实施建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 .课程评价建议(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