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中学)三年发展规划方案(20XX-20XX)28页汇编.docx
XXXX附属初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XX年9月20XX年9月)第一部分学校现状分析一、学校概况(一)历史分析20XX年,XX市政府与XX签署办学协议,成立XXXX附属学校。20XX年8月,初中部在XXXX区新一轮校长轮岗之际,归由地方独立办学。建校以来,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办学效果显著,社会声誉良好。被授予“XX市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单位”“XX市文明校园”“内蒙古自治区红旗团委”“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二)现状分析随着XXXX区教育快速发展,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标准也越来越高。在XXXX区整体推进深度课改的进程中,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校自2016年秋季开始启动课堂教学改革转型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三)发展环境分析学校位于XX市首善之区一一XXXX区,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已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我校周边有一小、一幼、少年宫,学区内形成了优良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占地面积133亩,建筑面积39700m2o现有教师155人,其中女教师115人,男教师40人。高级职称教师26人,中级职称教师50人,初级职称教师5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计算机、普通话合格率100%,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32人,市、区骨干教师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8人,市、区级优秀教师25人,市、区级教学能手44人。办学积淀雄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二、发展优势(一)附中特质的办学特色正在凸显。多年来,学校以“德育为龙头,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素质是根本”为基本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育工作形成了“七维度”德育活动特色;教学科研工作中,形成了“主题式”教学科研特色;体育艺术工作中,形成了以足球、游泳为主的体育特色和以校园文化节、校园“新声代”等活动为主的艺术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中,汉字听写活动已成为特色。(二)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比较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了较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四)课堂教学改革转型全面、有序推进。在XXXX区推进深度课改的过程中,学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型,深度学习、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运用初见成效。(五)有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XXXX区的城市定位之一是教育文化之城,教育起点高。XXXX区委、区政府对教育支持力度巨大,在区教体局的科学指导下,区内四所初中校均衡发展,社会对优质教育要求标准提高,促使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快。三、发展困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学校存在着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一)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加快步伐。学校建校13年,办学特色逐渐凸显,但“知行教育”品牌的影响力仍需要不断提升,学校全体师生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力还亟待提升,尤其是从20XX年8月开始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继承基础上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工作,是下一步学校工作的重点课题。“知行文化”的顶层设计还需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学校的管理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二)学校课程建设需要有实质性地突破和发展。近些年来,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还缺少实质性突破。德育、艺体、学科教学等课程还缺乏较为科学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顶层设计,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已经开展的部分课程的质量与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三)教育观念需继续更新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由于受升学考试评价导向影响,学校和教师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过分着眼于应试教育的现象,急功近利的教育实际还依然存在。作为XXXX区成立最早的一所学校,相当一部分老师都是教龄10年以上的成熟教师,教学经验相当成熟,但还存在着观念更新慢、习惯性的“师本课堂”教学改革滞后情况,学生课业负担重与学业成绩进步慢的矛盾依旧存在,因此跟上XXXX区二轮课改步伐,更新观念,减负提质综合治理,打造深度学习课堂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突破点、着力点。(四)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我校与XXXX区兄弟学校相比在生源质量、教学成绩等方面已有差距,如何尽快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加快教改步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调动激发教师专业进取积极性,下大力气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软实力,让学校的优质资源为更多周边居民的孩子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未来三年,是学校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办学质量,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优质、特色发展,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品牌建设。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一、指导思想以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为指导,秉承“达德、悟学、崇朴、勉行”的校训,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二、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确立“知行天下、守正创新、做扎根的教育”办学理念。从文化属性看教育,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知行文化,一种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文化。“知行教育”是我们学校的文化符号,确立“知行天下”的教育理念,弘扬“知行文化”,既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启迪,又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实践,更是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深层次的感悟。“知行天下”理念的核心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知行天下、守正创新、做扎根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兼具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知行合一的卓越公民”,出良师、育英才、有选择、可持续。守正创新,“正”,既指正直、正派,正直、正派的干部队伍,公正的制度文化才能让学校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也指纯正不杂,旨在养成全体师生纯正的心态、纯正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亦指正当、合适,我们的办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德育做到极致,把教学做到适合。综上,只有守住中华传统文化中“正”的文化,才能始终保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做扎根的教育,即:扎根乡土、扎根人心、扎根国家,只有扎根的教育才是为民、想民、惠民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三部分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一、总体目标(一)办学愿景坚持优质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让学生喜欢教师,让学生喜欢学校,让学生喜欢学习,让学生拥有梦想,让学生获得能量,让学生把握生命。把学校建成“全市一流,自治区知名”的品牌学校。(二)中期目标一所教育教学质量优、办学特色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社会满意度高、基本实现智慧课堂全面运用的优质学校,一所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学校。(三)三年目标提升,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的幸福感;增强,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示范,即努力成为全市初中校中在规范办学、特色办学、教学改革、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的学校。二、规划目标与实施措施(一)学校文化:一核多元的“知行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最集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 .规划目标: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以“达德、悟学、崇朴、勉行”的校训为核心,以党建统领,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安全文化等方面梳理,构建“知行文化”体系,丰富“知行文化”内涵,打造“知行文化”品牌,使我校成为区域一流、自治区知名的文化特色学校。2 .实施措施:(1)整体构建学校“知行文化”体系。在党建统领下,通过系统梳理学校文化内涵,在传承基础上扎住学校发展新时期新机遇,继续提炼、丰富、发展“知行文化”内涵,整体构建科学的、切合的能凝聚全校师生精神追求的学校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体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的统一、氛围熏陶与内涵滋养的统一”。(2)强化“知行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利用标语、校园建筑、师生作品、荣誉奖状、奖品纪念品、校服等各种途径、形式对校徽、校歌、Logo、校训、校风、学校价值观的宣传,不断发挥学校符号、标志的影响力;通过学校各种仪式、典礼等活动,不断强化学校文化符号标志影响力和学校精神和价值追求的影响力;通过提升校报和校园微信公众号的质量加强学校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增强学校文化影响力;通过加强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激励作用,以此增强对全体学生的母校情怀教育;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知行文化”的育人功能,鼓励师生开拓创新。(3)培育专业合作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关键,也是非常符合我校现实需求的,学校改革发展中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通过诊断教师文化的生存状况,有针对地解决教师在学校文化认同、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学校党支部、办公室、工会、团委、妇联、教科室等部门经常性地开展团建、教研、文体比赛、联欢、送温暖等各类活动,促进学校教师之间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使全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在共同愿景引领下,走向学校美好的发展未来。(4)优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立完善一整套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健康成长的现代学校制度,使学校各项制度规范、科学,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综合治理能力。(5)努力发展学校办学特色。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不断努力,在课程建设、德育工作、教研工作、艺体工作等领域守正创新,完善体系,提升内涵,形成如“知行德育”“主题式教研”“足球”“游泳”等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办学特色,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知行文化”品牌影响力。(6)打造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挖掘XX市办学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体规划校园环境设施,争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各种文化设施,打造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大气灵动的校园文化环境。(二)德育工作1 .德育工作总目标:完善“知行文化”德育体系和机制,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勇于创新有能力、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行合一有发展的优秀初中毕业生。2 .德育工作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德育机制不断创新,德育工作体系化(20XX年8月20XX年7月)(1)用“亮点思维”激活班主任队伍,以年级申报校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以骨干班主任为主体,以年级考核评价为引导,带动年级德育负责工作新机制。(2)梳理、整合德育工作各项制度,初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可操作的德育工作、活动流程。(3)与全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接,梳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新途径。(4)逐步将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学校整体的校本课程体系规划之中,将德育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等其它的校本课程融合,结合六大主题教育将德育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办学理念、主题班会、学科课程、实践课程、研学课程等进行深度融合,并要注重学段间的衔接,使德育课程更加合理、科学、有实效。(5)积极探索班主任选拔、培养的新途径、新策略,初步建立符合学校校情实际的班主任选拔、培养的制度和体系。第二阶段:德育模式不断巩固,德育工作标准化(20XX年8月20XX年7月)(1)初步分解学校德育纲要为年级德育纲要,并积极探索开始实施。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年级部的主体地位和主要作用更为突出。(2) “习惯养成示范校”正逐步向“特色校”纵深发展。养成教育走向课程化、特色化。使“双创”品牌内容、机制更丰富,更有活力。(3)知行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德育校本、班本课程。(4)整体提升德育工作者的师德、教育理论水平及德育操作能力。继续发挥名班主任在德育队伍中的骨干作用。校级班主任研修及名班主任培养工作有突破,有提升。第三阶段:知行文化深植人心,德育工作示范化(20XX年8月20XX年7月)(1)凸显文化引领,强化以文化人。“双创”活动在区域内继续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特别是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在创“温馨教室”方面有更多更大的突破,让每一个教室能在温馨中渗透人文的气息,展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2)探索尝试建立“全员育人”新机制,制定、完善学校全员育人制度。为实现全员育人常态化、制度化迈开第一步。(3)德育课程丰富,特色明显。(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形成一支稳定的班主任德育队伍的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以骨干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科研队伍,并积极开展校本的德育课题研究。(5)年级德育工作框架形成,个别年级管理特色能够凸显示范作用。3.各阶段具体措施及达成标志:第一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由学校教育处牵头,各年级组织年级内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年级实际易操作的年级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并公布实施,以此实现年级组对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的抓手。年级组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结果应当以一定比例纳入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中。(2)从“七维度”出发设置“七星少年”评比项目:“阳光运动”之星(健康)、“习养标兵”之星(习养)、“知行感恩”之星(情感)、“喜欢学习”之星(认知)、“文明礼仪”之星(礼仪)、“友善合作”之星(交往)、“励志追梦”之星(励志)。(3)教育处、团委梳理部门负责的各项工作制度、方案等,制定出如“学生请假流程”、“班主任请假流程”、“教育处日常检查、汇报流程”、“升旗仪式组织流程”“开学典礼(新生入学仪式)组织流程”、“迎新年活动组织流程”“毕业典礼组织流程”等工作流程体系。(4)继续完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落实国家德育课程,凸显规范;完善德育课程方案,凸显体系;推进校本德育课程,凸显融合;抓实班本课程建设,凸显个性。在切适性、可行性、特色化原则下,校本德育课程在课程类型、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全部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5)在班主任绩效工作量计算、职称晋级等方面严格落实上级文件,修改完善相关的学校考核评价制度,以制度来保障班主任队伍的稳定。按照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将班主任分成“人格”“升格”“风格”三个培养层次,坚持“立足校本,分层培养,整体提高”的原则,按照“三格策略”,实行分层要求分层培训,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日常培训主要以榜样言说、专题讲座、主题研修等形式开展活动,每学期保证开展不少于三次活动。第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教育处负责,指导督促年级积极主动开展学生的德育活动,初步制定年级德育纲要,在学校对德育课程整体规划前提下,根据实际积极发挥年级组作用,开展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德育活动。(2)在“双创”活动中,以“七维度”为“纬”,结合每个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好习惯养成分层达标”活动,在每一个月、每一个学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横向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活动,产生“月度七星少年”及“年度附校优秀学子”。“七星少年”要在“好习惯分层达标”基础上有细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向优秀看齐、学习。(3)教育处、团委根据部门负责开展的德育活动进一步收集、整合资料,细化流程,优化设计,形成部分固化的特色德育课程,如“新生入学课程”“毕业课程”;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好班本课程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通过开展班本课程述职、比赛等活动,促进形成部分有特色的班本课程。(4)建立“年级名班主任”“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两支队伍,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日常研修主要以“解决日常教育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和“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两种形式开展活动。第三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细化好习惯培养目标,开展好“学生习养目标分层达标”活动。将习养目标分解为8个具体目标,并注意细化内容要求,分解到一年两个学期的8个月主题中落实,每个月一个目标,同一个“习养目标”在三个学年段中都有不同的细化内容要求,扎实推进、螺旋上升巩固习惯养成。(2)通过班主任培训,结合班级合作小组评价中的“品德素养”评价及班级“周常规考核”,使创行为习惯“达标生(示范生)”和“达标班(示范班)”完全结合,整体推进班级管理精细化。(3)通过班主任培训,对“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双创”活动中创“温馨教室”的体系、制度更加熟悉,使“班本课程”的实施和“温馨教室”建设相结合,整体推动班级文化建设。(4)由教育处牵头,多部门参与,制定出台适切的可操作的学校全员育人制度。(5)年级组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德育活动开展、班主任工作考核等多方面的工作都能够发挥主要作用,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对学生评价、班主任考核评价两方面年级组的评价结果至少占比50%.(6)在班主任队伍建设过程中,在开展“双创”活动过程中,积极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形成我校“生命教育”“习养教育”“校园节日系列教育活动”等为特色的一批丰富的德育课程。(7)以校级班主任研修室和年级名班主任两支德育队伍为龙头,带动全体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三)教务处工作1 .教务工作总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常抓、细抓、精抓教学常规,以常态化管理促教学实效提高。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立足“三位一体”,形成多元整合特色课程,建立整体优化的课程建设体系。2 .教务工作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XX年8月一20XX年7月)(1)全力打造职责分明、高效协作的管理团队,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精细、科学、有序的开展。(2)制订更加科学完善的课程规划,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3)梳理工作流程,加强制度建设,明细年工作流程体系。(4)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教学管理精细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第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 1)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各类教学比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依托学科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形成“一月一活动、一活一课程”双向结合的系列化课程(3)修改教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第三阶段:(20XX年8月一20XX年7月)(1)常规管理形成精细化体系,注重落实,强化多元化评价。(2)优化学科类活动课程,通过每年的课程实施展评赛,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3)以“学校+活动”模式,融合学科活动课程与德育课程,发挥多元育人作用。(4)多种形式提升课程研发水平,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3,各阶段具体措施及达成标志:第一阶段:(20XX年8月一20XX年7月)(1)修改教学常规考核机制,构建起工作流程体系。针对原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教学常规考核管理机制。分工协作,责任明人,打造高质、高效的管理团队,使每一项常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有度可参,有人可询。并加强督查、反馈,最终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精细、科学、有序的开展。重新构建教学工作流程体系,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使工作能平稳有序地开展。进行年工作流程明细化,针对部门工作将一年中的各类工作按时间进行明细梳理,形成流程体系。到时间到人到事,提前有规划。(2)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教学管理精细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实施目标导向管理,加大领导班子对教学管理的力度,包年级领导实行分段跟踪制。领导分段进行推门听课,及时反馈、评课,提高课堂效率常态化。每月抽查教学常规也向分管领导逐一汇报、反馈,并将提出意见工作人员及时记录。学科组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让老师们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氛围。严抓作业量控制,加强作业分层设计,优化作业批改,落实班级作业量检查制度,做到布置有针对,批改有实效,强化控制有记录。(3)修改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优化体系。发掘各类资源,由教务处牵头修改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依托学科组,以学校课程建构方案为指导,构建各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灵活开发符合学科特点、切实可行、易于推行的创新课程。各学科组根据学科特色课程体系,详细制定实施计划,扎实有效、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实施各项活动课程,力争活动有序、有效。第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立足课堂,开展不同形式的各类教学比赛。继续为教师发展提供成长的空间,开展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活动探究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比赛,鉴于近几年教学类比赛中论文、书写及说课的占比,要邀请有权威经验丰富的老师将比赛技巧通过集中培训传授于全体教师。加强对成熟教师的激励和表彰,鼓励他们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通过他们的引领带动中青年教师。(2)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学科类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协同教务处结合学科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趣味性活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充分展示自己健康、阳光、自信的精神面貌。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多元化评价诊断、反馈和激励,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形成“一月一活动、一活一课程”双向结合的系列化系列化、序列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活动舞台,提供展示的平台,做到全面参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课程的兴趣。(3)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修改教师考核机制。全面调整部门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优化制度流程,形成系统化制度体系。为了更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愉快的工作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此来修改教师考核机制,从而体现民主、公平、和谐。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应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完善成为教师认可的评价方案。第三阶段:(20XX年8月一20XX年7月)(1)管理精细化,体系一体化,办学一流化。教学常规坚持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加强教学评价,充实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法。针对相对薄弱的学科,找出薄弱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强化课堂效率,提高学科组整体教学质量,争取三年重新扭转局势。(2)构建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学校+活动”推进模式。进一步优化各学科活动课程,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各学科活动课程实施成果展评赛,通过汇报展示评比,开设最有创意课程奖、最有人气课程奖等奖项来激励师生积极参与,更有助于课程活动的不断优化,也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其中的快乐与成功。建立“学校+活动”推进模式,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科课程中的推动作用,将学科活动课程与德育课程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到了多元育人的作用。(3)多种形式提升教师课程研发水平通过外出学习、专家引领、课程学习等形式,帮助教师拓宽研究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为下一个三年课程实施给予更好的发展方向。(四)教科研工作1.教科研工作总目标:牢固确立“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意识,以XXXX区第二轮“生本教育学本课堂”课堂教学改革为引领,按照“全面优化、深度学习、减负提质、凸显素养”原则,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以优化教研过程、深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主题教研为载体,聚焦学生深度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形成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的良好课堂教学文化,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深刻、个性化发展。2.教科研工作阶段目标:第一阶段:教学模式不断研磨,教学工作初步标准化(20XX年8月20XX年7月)(1)深入学习国内外关于教学工作的前沿理论,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学理念和理论水平,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2)强化教育教学工作顶层设计,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搭好框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3)梳理、整合教学工作各项制度和流程,对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和修订,初步建立规范、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工作制度和流程,基本实现教学工作的流程化、制度化和标准化。(4)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生本课堂标准,建立和完善生本课堂标准体系。(5)深入开展各学科主题教研,形成课堂教学特色。(6)进一步规范、整合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梳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新途径。第二阶段:教学模式不断巩固,教学工作标准化(20XX年8月20XX年7月)(1)立足课堂,强化教研组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不断丰富研修手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3)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每个学科推选并挂牌的名师工作室。(4)将加强集体备课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着重点,着力点。(5)聚焦作业设计,狠抓作业管理。(6)细化常规,教学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7)组织各学科组开展特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学科特色、创立特色学科、形成学校品牌。第三阶段:生本课堂理念深入人心,教学工作实现示范化(20XX年8月-20XX年7月)(1)基本形成生本课堂下各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标准,梳理总结出一套学校生本课堂教学的规范、流程、标准,生本课堂教学体系基本形成。(2)能够在“建模”的基础上,各学科创造性的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全体教师能够自觉践行生本课堂,聚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有效提高。(3)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听评课、示范课、考核评价等工作能按照既定流程和规范组织实施,形成我校独具特色的示范化品牌,具备被学习和推广的条件。(4)在已经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各学科立足实际和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化,打造课堂教学模式升级版。3,各阶段具体措施及达成标志:第一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邀请相关专家开展集中培训、学习,深入理解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深度学习理论。以专题形式对如何有效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给以指导引领。(2)以教研组为单位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进行修改,使课堂教学行为真正体现我校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要求,变学科知识取向为素养取向,唤醒学生内在的价值追求,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提升学生深度学习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3)强化顶层设计,教科室牵头制定教学工作三年规划,结合新区最新要求和学校课改实际,重新修订完善二轮课改实施方案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并印发实施,作为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执行依据。(4)教科室具体负责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梳理现有教学工作的制度和流程,找出制度和流程执行存在的各类问题,重新修订完善我校教学工作各项制度和流程。如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教学及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作业留批实施办法、教师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等。(5)由教科室牵头制定主题教研活动方案、活动流程及评价标准,组织个学科组实施。各学科组根据总体方案制定本学科组主题教研计划,并进行主题论证。(6)由教科室牵头,各个年级及教学处等各部门参与,从“减负提质、生本课堂、深度学习”三个维度进行考量,进一步修定北师大XX附属学校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各学科“学本课堂”有抓手。(7)各教研组根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讨整理我校各学科“生本课堂”中各种课型的操作流程,并对成果进行展示。第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教科室指导各教研组继续推进主题教研工作,由各学科组组织开展案例分析、专题论坛等形式的研修活动,提炼本组研修特色,丰富本组研修内容,提升本组研修实效。例如,在各年级、各教研组开展“主问题引领下的导学案设计教学研究”,或“深度学习引领下的教学目标设定研究”、“深度学习引领下的主问题设计教学研究”等。各学科组每学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活动的开展要呈现系列化,包括专题微型讲座或主问题选题开题报告、研究课、提升课三种形式,每次听评课不少于3次。教科室对主题教研活动过程及成果进行跟踪。(2)不断丰富研修手段。每学期围绕不同的课型,研讨教学环节和流程,通过开设“名师经典示范课”、“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巩固教学模式。(3)学校行政领导、各学科教研组长、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带头人等要身先垂范,积极践行课改理念,深入课堂教学一线,每学期开展不少1次示范引领课,同时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现场指导。(4)建立名师工作室系列规章制度,如读书交流制度,同课异构制度,专题研讨制度等,以学期或年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每次活动时间地点,任务分配并抓好落实。鼓励每位成员直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确立合适的研究课题,帮扶青年教师成长,另外要强化对名师工作室的考核。(5)加强集体备课,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按照学校制定的集体备课流程主备人说课流程进行集体备课,不仅要凸显主问题引领下课堂教学,更要备学情、备学习方式、备作业设计,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源头活水”,从教师的备课中开始改变,设计有思维含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学习方式、让思考、讨论、表达、交流、误中求悟等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常态。(6)教科室指导各学科组,从控制作业总量,提倡作业分层,鼓励实践性、创新性作业三个方面入手,切实落实减负提质。(7)规划每周工作安排,召开各部门协调会。注重集体备课的规范化,统一时间,人人备课后定主备人,最后研讨。同时为了强化教师业务学习能力,搞小课题研讨,每人需进行微课讲座,共学共进。(8)以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特色活动,例如语文组以“阅读节”为契机,分别开展“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活动;数理化开展“思维竞赛”活动,道法、历史、地理、生物学科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理化学科开展“实验竞赛”等学科活动;期中重点突出学校音体美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设目标、细规划、求创新,力争将音体美课堂发展为特色课程,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创立特色学校品牌。第三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由科教室牵头,组织各学科组全面梳理、分析、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教学智慧成果,形成各学科组经验做法,全面形成生本课堂教学体系,总结提炼出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逐步形成更高水平和智慧的范式。(2)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全面推开后,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稳步推进,由教科室牵头,会同个学科组、备课组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日常监控,加强日常巡课、听课力度,并依据生本课堂评价标准组织开展考核评价。(3)促进教师将课堂教学改革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进而提升教学品质,弘扬个性化教学风格,精心打造高效卓越的“生本课堂”,形成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文化。(4)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召开课改现场会,发现课改典型教师、典型课堂。围绕不同的课型,研讨教学环节和流程,通过开设“经典立标课”、“亮点引领课”、"创新展示课”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同时要求全体教师上好“常态课”,坚持“教学反思L撰写课堂教学改革案例或心得,并将案例等材料及时上报。(五)教师发展2 .教师发展工作总目标:积极推进教师队伍梯队培养工程,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梯级队伍建设,培育、遴选、推广优秀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案例,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普遍提升,建设一支由专家型、学术型名师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3 .教师发展工作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完善教师发展机制。(20XX年8月20XX年7月)(1)抓住教师职称评聘结合的契机,深入调研,修订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办法、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学校考勤制度、教师奖惩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为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梯队做好制度保障。(2)以抓常规教学管理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民主、公平、和谐的考核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的工作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3)重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培养教师成为终生学习者所应具备的反思、教学、评估能力。(4)营造学习型研究性气氛,发挥集体智慧,聚焦学科的课程规划、课标解读、教材梳理、资源整合以及作业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发展。(5)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全员校本培训为龙头,以校本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校本信息技术培训班、校本班主任培训班等为抓手,依托课题研究,积极争取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着力构建点、线、面和谐发展的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教师,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二阶段:形成教师梯队培养的发展模式。(20XX年8月-20XX年7月)(1)采取“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教师培养,建立实施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名师)以及“青蓝工程”等渠道,促使各个年龄段的老师得到发展。(2)充分发挥教研组主题教研及校本课题研究的作用,让老师们人人有课题、人人参研,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3)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4)完善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网络建设,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I,为教师熟练掌握智慧课堂提供保障。第三阶段: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教师队伍梯队化培养的良性发展模式(20XX年8月20XX年7月)(1)建成一支具创新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3)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在成熟稳定的模式下,开展有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全员参与研究。(4)树立良好的师德楷模,制定教师礼仪规范,要求教师严以律己,对照执行,形成习惯,提升自身素质。(5)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将读书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的学科育人结合起来,养成终生读书习惯。(6)努力形成师德表现良好,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师资队伍。4 .各阶段具体措施及达成标志:第一阶段:人人“立志立德”,做一名合格教师(20XX年8月20XX年7月)(1)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爱字当头,严字落地”,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要通过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3)健全教师培训机制。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考察的经费不低于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12%。培养教学与科研骨干,打造学科领军人物,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第二阶段:多数教师能“立足立功”,做一名优秀教师(20XX年8月-20XX年7月)(1)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教师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做到以奖为主,奖惩结合。狠抓制度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强文化管理,将教职工的思想言行统一到学校的思想目标上来,努力形成一种学校知行文化精神。加强教师评教评学,构建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2)深入实施“青蓝工程:特别关注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成长,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能手赛等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完善奖惩条例,以赛促训、以赛争优,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快优秀教师队伍建设。(3)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名师引领、专家指导的学科中心组,聚焦学科的课程规划、课标解读、教材梳理、导学案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