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共10篇).docx
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共10篇)目录篇一、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心得体会发言材料2篇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学习心得体会4篇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学习心得体会5篇四、学习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旨演讲心得体会7篇五、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10篇六、“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成功举办感悟心得12篇七、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14篇八、2023学习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心得体会18篇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感悟体会19篇十、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中心组学习材料21篇一、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心得体会发言材料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历经10年的耕耘,“一带一路”从美好愿景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大道同行,和合共生。每个国家和个人都有责任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如何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这一时代课题。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走好从中国出发的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循迹茶马古道,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之路。生态兴,文明兴,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千年前兴起于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把一片绿色的中国茶带给世界,时光流转,中老铁路“牵手”中欧班列,雅万高铁建成通车,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一片茶叶,更是绿色发展的智慧和行动。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中国搭建起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将生态红线、自然资本核算等环境治理知识进行共享,推动环保技术“引进来、走出去二此外,中国发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新优势,加大对沿线国家风电、光伏、水电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实现能源部门绿色低碳转型跨越式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追寻漫漫瓷路,走好匠心独运、产业转型的创新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法的推陈出新、创意的别出心裁和科技的与时俱进孕育出瑰丽的陶瓷文化。古有种类繁多的瓷产品远销世界,引领国际贸易风尚百年;今观3D打印技术与瓷艺巧妙融合,传承与创新齐头并进。从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到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已驶入快车道。“一带一路”构建起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让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安全有序的流动。沿着创新之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链条融通、人才往来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溯源丝绸之路,走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不靠利盾和骑兵,也不用坚船和利炮,而是以货物与驼队,凭宝船和符节。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收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在实践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当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等合作机制竞相涌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等优质活动深受好评;“鲁班工坊”、“孔子课堂”等人文交流项目赢得广泛赞誉。中国积极践行平等、互惠、包容的文明观,围绕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做好贸易往来和互联互通,以实际行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让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激荡起时代回响,让世界文明的花园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篇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学习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既高屋建令瓦地为“一带一路”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又精雕细刻地作出部署,提出“六个要"。“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这一符合时代潮流、历史大势的壮举,必将展现更旺盛的生命力。“一带一路”是发展之路,为全球均衡持续发展注入“助推剂”。“推进一带一路装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J在世界经济衰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为沿线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中国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与沿线各国通力合作,大力开展港口、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各国人民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开展贸易往来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贸易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和投资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产品;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上千对友好城市,双向旅游、留学生交流人数大幅增加。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促进者、贡献者,以“一带一路”为助力,逐渐化解制约全球发展的因素,为全球均衡持续发展注入“助推剂工“一带一路”是共赢之路,为全球合作共赢融通打造“强磁场二“中国的发展不是独善其身的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怀着源自骨子里的“美美与共”的心境,秉持着“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与世界各国共同进步。“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合作倡议,聚焦互联互通,在过去的8年间,中国带着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努力,极大地提升了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夯基垒台之后是贸易的全面提升,中国为“一带一路”各国带来中国制造的电器、车辆、航天科技等,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同时,也通过开放倒逼改革,不断提升自身产业能力。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与沿线各国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希望之路,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方向标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贸易壁垒、新“冷战”思维、单边主义不断升温,全球治理面临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一带一路”,恰逢其时。首先,“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为全球合作提供了伟大的实践平台;其次,“一带一路”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所追求的互利共赢,为全球治理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准则”;最后,中国将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凝聚为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困难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带一路”由最初的一份倡议到如今取得优异成绩,证实了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正确性,为解决世界难题、消弭世界乱象带来新的希望。篇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学习心得体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历经10年的耕耘,“一带一路”从美好愿景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大道同行,和合共生。每个国家和个人都有责任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如何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这一时代课题。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走好从中国出发的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循迹茶马古道,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之路。生态兴,文明兴,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千年前兴起于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把一片绿色的中国茶带给世界,时光流转,中老铁路“牵手”中欧班列,雅万高铁建成通车,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一片茶叶,更是绿色发展的智慧和行动。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中国搭建起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将生态红线、自然资本核算等环境治理知识进行共享,推动环保技术“引进来、走出去二此外,中国发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新优势,加大对沿线国家风电、光伏、水电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实现能源部门绿色低碳转型跨越式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追寻漫漫瓷路,走好匠心独运、产业转型的创新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法的推陈出新、创意的别出心裁和科技的与时俱进孕育出瑰丽的陶瓷文化。古有种类繁多的瓷产品远销世界,引领国际贸易风尚百年;今观3D打印技术与瓷艺巧妙融合,传承与创新齐头并进。从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到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已驶入快车道。“一带一路”构建起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让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安全有序的流动。沿着创新之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链条融通、人才往来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溯源丝绸之路,走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不靠利盾和骑兵,也不用坚船和利炮,而是以货物与驼队,凭宝船和符节。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收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在实践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当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等合作机制竞相涌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等优质活动深受好评;“鲁班工坊”、“孔子课堂”等人文交流项目赢得广泛赞誉Q中国积极践行平等、互惠、包容的文明观,围绕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做好贸易往来和互联互通,以实际行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让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激荡起时代回响,让世界文明的花园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篇四、学习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旨演讲心得体会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包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廉洁丝绸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J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是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硕果的重要成功密码,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开放的本色。“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J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性。从理念到行动,共建“一带一路”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是开放包容的合作进程。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本质上都是为了通过扩大开放促进联动发展。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制造分裂风险,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将举办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绿色的底色。共建“一带一路”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各方追求绿色发展的权利,响应各方可持续发展需求,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识。中方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电项目将戈壁滩转变为发展前沿,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成为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助力缓解巴基斯坦能源短缺局面中国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优势,运用中国技术、产品、经验等,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本届高峰论坛期间将举办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进一步汇聚各方绿色合作共识,推动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廉洁的亮色。共建“一带一路”将廉洁作为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始终坚持一切合作在阳光下运行。各方一道完善反腐败法治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深化反腐败法律法规对接,务实推进国际反腐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工商学术界代表共同发起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呼吁各方携手共商、共建、共享廉洁丝绸之路。中国“走出去”企业坚持合规守法经营,既遵守中国的法律,也遵守所在国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提升海外廉洁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本届高峰论坛期间将举办廉洁丝路专题论坛,各方将共商建设更加紧密的廉洁共建伙伴关系,让资金、项目在廉洁中高效运转,让各项合作更好地落地开展,让“一带一路”成为风清气正的廉洁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充分展现开放、绿色、廉洁理念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包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廉洁丝绸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篇五、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二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五通”设想,到通过相关规划、确立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三次召开相关座谈会,到两次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十年来,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内涵,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10年,3600多个日夜,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谋篇布局,推动“一带一路”这一植根历史沃土、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实,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繁荣之路,铺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画卷。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J10年间,中国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流、增进互信、密切来往提供重要平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创造发展机遇。1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在相关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在出国访问和国内考察期间关心推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在多边国际场合呼吁各方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流水涓涓,汇为汪洋;星光灿灿,化为银河。从倡议到实践,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10年奋发,“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一带一路”,这条承载着人类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阳光大道,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深入人心。十年扬帆再起航。中国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以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同国际社会一道总结经验、开辟未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新篇。篇六、“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成功举办感悟心得金秋迎盛会。“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中外代表跨越山海、会聚一堂,齐寻共同发展空间,凝聚互利合作共识。工商界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参与者、贡献者和生力军。不论是那些让世界惊叹的“明星项目”,还是众多惠及民生的“小而美”合作项目,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贡献。企业的开拓进取、交流合作,是让美好期待变为现实的关键所在。它们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投入互联互通建设,收获了合作共赢的果实。在爱琴海畔,千年古港比雷埃夫斯港一派繁忙,谁能想到在中国企业参与运营之前,它一度濒临破产;在赞比亚首都的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建材产品源源不断产出,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白俄罗斯明斯克,电动巴士"令人难以置信”的安静引发市民感叹,它的核心技术由上海企业提供在中国,从大宗商品到农产品,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商品已接近中国进口的一半,众多企业在中国超大市场找到了发展新机遇。路相通,情相牵,梦相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给现实带来具体而深刻的改变。十年来,一个个鲜活的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描绘出共建共赢的丝路新景象,连缀成欣欣向荣的丝路新画卷。这些故事娓娓道出了十年共建的丰硕成果,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理念,强劲折射出合作共赢的旺盛活力,熠熠照亮着携手同行的广阔前景。本届“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上,一大批具有示范效应和积极影响的中外企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市场的重要主体“用脚投票”,携手合作,共谋成果。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通向的是共同繁荣。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今天,共建“一带一路”正迎来新起点、新合作、新机遇。各方正相向而行,心手相牵,共同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从创设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国际机构,到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再到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共建“一带一路”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普惠性增长。共建“一带一路”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境外合作项目给东道国带去了有效投资,促进了增长、传播了技术、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比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方直接创造15.5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民生领域一个个接地气的项目,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合作,持续打造优质标志性工程和推动“小而美”项目,合作成果不断惠及各国人民。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以十周年为新起点,推动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一带一路”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必将不断延伸向远方。篇七、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二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走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一带一路”走倡议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10年来,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共建国家不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19.1万亿美元,这是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累计总额,年均增长6.4%,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在投资领域,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同时,共建国家也积极投资中国,十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的企业接近6.7万家。工程建设方面,2013年一2022年,中国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1300亿美元。在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合作方面,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与共建国家新签的节能环保类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22%。十年来,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输货物品类在开行初期以数码产品为主,目前已扩大到53个大类、5万多个品种产品。共建“一带一路”围绕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在“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布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在“软联通”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心联通”方面。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了“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合作品。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了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是一项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创举。共建“一带一路”注重包容发展,走的是一条各方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在团结新兴经济体力量的同时增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互动,凝聚和平衡了推动全球发展的各方力量,弥补了既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不足。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入推进,也带来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各国携手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让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真正的多边主义得到弘扬,为更加民主、公正的全球治理提供良好示范;“一带一路”建设跨越政治制度、发展方式、文化传统等差异,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政治互信、超越文明隔阂,促进不同文明走向和合共生。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新时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创造性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理念和倡议,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汇聚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盼稳定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实现更好相处,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说,他从一开始就赞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因为我们必须换个角度看世界、看问题。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遵循“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交往原则,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新时代中国提出并不断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二正是基于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美洲议会议长阿马多塞鲁德说,维护和平、为人类创造发展机遇和幸福生活才是光明正道,中国是助力世界稳定前行的重要力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二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必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进一步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让各国民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不竭的动力。篇八、2023学习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心得体会10年,3600多个日夜,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一颗梦想的种子,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树。最新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充分印证,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开拓了各国共创光明美好未来的机遇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J翻开白皮书,一系列数据和重大项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的缩影: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项目,为世界各国繁荣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这是一条在互利共赢中共谋发展的机遇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共建“一带一路”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中马、中印尼“两国双园”及中白工业园、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中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10年来,中国企业与共建国家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的海外产业园超过70个;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蛋糕”越做越大。这是一条在开放合作中共创未来的机遇之路。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致力于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创未来提供了实现路径,打开了机遇之窗。有关统计显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达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使各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感言:”各国应当抓住一带一路哈作带来的机遇,实现互利共赢。”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将携手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篇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感悟体会今年是“一带一路”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这条承载文明记忆、寄托未来梦想的希望之路,以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支持,彪炳于人类文明史册。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中老铁路运营21个月累积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开通运行,有力释放当地经济发展潜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自中远海运入股后,综合指标重回世界十大航运枢纽之列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在铁路、公路、航运、管道、能源、通信及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造血功能。3000多个合作项目,见证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面向世界、惠及全人类二共建“一带一路”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3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以发展规划对接为基础,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为重要保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新型合作模式,提高了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给共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从创设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国际机构,到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再到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共建“一带一路”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普惠性增长。共建“一带一路”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境外合作项目给东道国带去了有效投资,促进了增长、传播了技术、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比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方直接创造15.5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民生领域一个个接地气的项目,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合作,持续打造优质标志性工程和推动“小而美”项目,合作成果不断惠及各国人民。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以十周年为新起点,推动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一带一路”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必将不断延伸向远方。篇十、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中心组学习材料金秋十月,长安街上,“和平发展”和“幸福之路”花坛绚烂夺目。志同道合的发展伙伴齐聚北京,共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约,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大计,共绘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画卷。这将是一次回望过往、总结经验的盛会。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项造福共建国家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的伟大事业,在各方共商共建共享中展现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这将是一次登高望远、共创未来的盛会。打造世界工程、世纪工程,需要目光长远、久久为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站在新起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将凝聚起应对时代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西赴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此问世。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书写了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合作故事。一一时间维度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步伐不断迈进,进展成效举世瞩目,展现国际经济合作急需的行动力。一个个重要节点,标注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发展历程。从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到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到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日益清晰;从召开3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到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等,共建“一带一路”的合力不断凝聚;从中共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响日益提升,展现国际经济合作急需的凝聚力。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信念,绵延万里不绝;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传承千年不息。沿着这条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合作共赢的美好故事不断延伸。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拥有109个成员,覆盖全球人口的8现和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5%。中欧班列铺展运行线路80多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10年实践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一一合作维度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方式日益丰富,展现国际经济合作急需的创新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犹如一辆全新的有轨电车,以合作的方式真诚邀请世界各国上车有国外媒体如此形象地描述该倡议所体现的共同发展特点。从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到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完善合作理念、拓展合作领域。蒙内铁路、匈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助力共建国家驶上发展快车道,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等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菌草、杂交水稻、鲁班工坊等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领域民生项目,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二“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JlO年发展充分说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长远眼光和全球视野规划并推进合作,“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人类的“幸福路”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宽广。“毫不夸张地说,这1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改变了世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理解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必须将其置于时代变革和全球发展的整体脉络中加以审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值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