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党课.docx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滋养,以日用而不觉的方式影响人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持廉守正的时代新风。尚廉: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铺陈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历史成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深厚的廉洁基因,自古以来就推崇一廉如水的为官之道:西周初年的周礼天官冢宰中把“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等“六廉”作为评价官员的标准;左传记载了国相子罕“我以不贪为宝”的故事;此外,古代先贤还把“廉”的文化内涵与外延从政治修养上升到治国理念,从治吏标准拓展到道德评价。如管子牧民提出国有四维“礼、义、廉、耻”,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等。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历程,“见利思义”是共产党人对家国情怀、民生福祉的高度张扬。革命时代冲锋在前,建设时代吃苦在前,改革时代奋斗在前。所重者家国大义,所轻者个人私利。一代代共产党人为成全大义承星履草、以身许国。重义轻利,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铺陈了深厚的历史成因,也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廉平之守,不可攻也。运用历史思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重民: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彰显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思想归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虽然远超出廉洁文化的范畴,但却是其重要基础,体现了廉洁文化的思想归宿和价值指向。传统廉洁文化中蕴含的亲民、爱民思想,千百年来一直警醒着立志从政者必须时时反躬自省,端正做官动机,做到“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欲惠己时先泽人”。湖北京山的“戒石铭”上刻的十六字箴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就意在提醒各级官员:百姓乃衣食父母,从政就要清正廉洁,为“民之表也”。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把为人民服务当作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文化与传统廉洁文化相比,在民本思想方面既是一脉相承,又有超越升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反腐倡廉与人民至上结合在一起。1926年,中央就向全党发出通告,要求对贪腐分子“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新时代廉洁文化汲取了民为邦本、廉为政本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同时又映射着新时代对廉洁价值、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思想认同和精神追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也惟有如此,才能体现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彰显共产党人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天下情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运用历史思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要汲取“民为邦本、廉为政本”的传统文化精华,更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从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为民的事迹中汲取营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党员干部“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崇德:修身自守的君子人格,为新时代廉洁文化涵养社会风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在于为官的理政安邦,也在于为人的修身自守。即使在封建社会,传统廉洁文化也是以官员群体为代表的文人的自我规范。南朝徐勉声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唐朝群书治要中说“俭者节欲,奢者放情修身治国也,要莫大于节欲”;元代张养浩认为“廉以律身,忠以事上,正以处事,恭慎以帅百僚”;明代“官箴碑”的“廉箴”写着“苟一毫之点污,为终身之玷缺。毋谓暗室,昭昭四知”等,无不反映了知识分子对个人“内美修能”的精神追求和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价值崇尚。古人尚且如此,廉洁自律更应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修德立身的底线。培养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道德操守是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员干部既要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更要修好严于律己的品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对个人品行养成有重要作用,也是一场对民族意志、社会风尚的锻造和重塑。直接改善的是政治生态,整体提升的是全社会的人文品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运用历史思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抓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在任何时候都严守规矩、不逾底线。立制:以外律内的制度创新,为新时代廉洁文化提供有形载体文化与制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廉洁文化是廉洁制度的基础,呈现的是软性自律,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廉洁制度是廉洁文化的载体,彰显的是刚性约束,是一种被动的遵守。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让制度的约束与文化的教化相得益彰。重视制度建设是我国古代廉洁文化的一大特色,传食律职制律法经魏律晋律或规范官员行为,或严刑惩治贪腐。而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法典一一唐朝制定的唐律疏议中,就已经提出了惩教结合、软硬兼施的廉政措施。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开始了不断探索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提出了“廉洁政府”的理念。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八条明确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曾立下赫赫战功的黄克功、肖玉璧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因贪污被处以极刑。面对肖玉璧的求情,毛泽东同志回复说:“记得我是怎样对待黄克功的吧?这次和那次一样,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当时的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从处置这些重大案件的制度刚性运行上,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惩治党内腐败、坚定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更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徙木立信之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倡导廉洁,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震慑和制度规范,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严于律己、从严治党的精神底色;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运用历史思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制度创新的做法,既要强化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党规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推动敬法畏纪,又要善于把实践中较成熟、可践行的廉洁要求转化为制度规范,为新时代廉洁文化提供有形载体,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浸润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自:,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