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课:总论.ppt
1.概念: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生活史、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带虫免疫/伴随免疫、自然疫源性2.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3.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4.寄生虫进入人体的常见途径。5.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重点:,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包括 医学原虫 医学蠕虫(线虫、吸虫、绦虫)医学节肢动物(昆虫纲、蛛形纲),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一、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病原生物 寄生虫病 传播媒介 疾病的传播 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寄生虫,第一章 引言,WHO要求重点防制的10种主要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结核病登革热麻风病,7种为寄生虫病,根据20002004年WHO发布的资料:,每年因肠道寄生线虫感染的死亡人数约为1.8万:蛔虫0.38万,鞭虫0.24万,钩虫0.46万。其他寄生虫病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贾第鞭毛虫病、绦虫病、猪囊虫病、肝吸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等等。,二、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881992 卫生部:,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150万人),感染人数:7.08亿 感染率:62.63%,中国“五大”寄生虫病流行情况,病种 建国初期感染人数(万)目前(万)疟疾 3000 2.9 血吸虫病 1000 81 丝虫病 3000 已消灭 利什曼病 53 基本消灭 钩虫感染 20,000 3,930,2001.62004.12卫生部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2.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市明显上升。3.包虫病等在西部地区流行仍然较严重。,三、新现和再现的寄生虫病新现寄生虫病 指新识别的和未确知的寄生虫病。再现寄生虫病 指一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不再被 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 虫病。,目前再现的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棘阿米巴病、内脏利什曼病、弓形虫病、贾第虫病、包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等。,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一、寄生与寄生关系共栖两种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如:齿龈内阿米巴,互利共生两种共同生活的生物,双方均受益并互相依赖。如:白蚁与其消化道中的鞭毛虫。,寄生两种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称为寄生。其中受益者称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宿主(host)。寄生物为动物者 寄生虫,二、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型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寄生虫的生活史包括:感染阶段 侵入途径 体内移行及定居 离开方式 中间宿主及传播媒介 环境条件,生活史类型,(1)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新宿主,(2)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生活史。中间宿主(感染阶段)新宿主,寄生虫类型,(1)专性寄生虫指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过程必须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蛔虫。,蛔虫,(2)兼性寄生虫可以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3)体内寄生虫指寄生于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等。,(4)体外寄生虫 指寄生于宿主体表上的寄生虫。如:蚊、蚤等。,(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而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的这些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等。,宿主类型(1)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2)中间宿主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3)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终宿主,保虫宿主,中间宿主,(4)转续宿主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起着转运寄生虫作用,故称为转续宿主。,肺吸虫,人(适宜宿主)-终宿主犬(适宜宿主)-保虫宿主,野猪(非适宜宿主)-转续宿主,第三章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及寄生虫感染特点,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掠夺营养 机械性损伤 毒性与免疫损伤,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生理屏障(如皮肤、黏膜、胎盘等)、胃酸、吞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及补体等。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寄生虫,宿主,寄生虫被全部清除,康复,有抵御再感染的能力。(少见),寄生虫被部分清除,并对再感染有部分抵抗力。(大部分),引起寄生虫病,部分宿主死亡。,寄生虫进入宿主后的转归,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损害,结果,三、寄生虫感染的特点,(1)带虫者(2)慢性感染(3)隐性感染,带虫者、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多寄生现象,(1)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称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症 皮肤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2)异位寄生:指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并引起异位病变。,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一、免疫应答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生理屏障(如皮肤、黏膜、胎盘等)、吞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及补体等。,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少见)(2)非消除性免疫: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低虫荷水平。(带虫免疫/伴随免疫)(常见),一、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第五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传播途径,传染源,流行环节,易感者,传染源:是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在外界或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后,借助于某些途径,进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人体直接传播,(1)常见传播途径,(2)寄生虫进入人体的常见途径:,1.经口: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蛔虫、鞭虫、蛲虫、阿米巴原虫等。2.经皮肤:血吸虫、钩虫、疟原虫、丝虫、疥螨、蠕形螨等。3.经胎盘:弓形虫、疟原虫、钩虫等。4.经呼吸道:蛲虫等。5.经输血:疟原虫等。,易感者: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多属带虫免疫,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 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1)自然疫源性在原始森林,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不依赖人,在脊椎动物间相互传播,当人进入该地区后,这些寄生虫病可从脊椎动物传播给人,这种不需人参与而能存在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所具有的特性称自然疫源性。,控制传染源:,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治疗患者、带虫者,治疗家畜和捕杀野生动物,做好流动人口监测。,切断传播途径,粪便和水源的管理,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控制病媒昆虫和中间宿主,饮食卫生的管理。,保护易感人群:,疫情监测个人防护,将三环节有机结合,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