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教学教案.docx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侵篁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叙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各学术流派在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争论,人工智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展望。教学重点:启迪学生自己理解人工智能各学派的认知观,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教学难点:人工智能三大主要学术流派的异同点。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要求:全面认识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学术流派的观点和争论,一般了解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1人工智能的争论教学内容:介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各学术流派在各方面的争论。教学重点: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术流派的认知观。教学难点:三大主要学术流派的异同点。教学方法:讲授为主教学要求:比较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学术流派和争论。1.1对人工智能理论的争论1、符号主义:符号主义认为人的认知基元是符号,而且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它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我们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即用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是可操作的。它还认为,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知识表示、知识推理和知识运用。知识可用符号表示,也可用符号进行推理,因而有可能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统一理论体系。2、联结主义:联结主义认为人的思维基元是神经元,而不是符号处理过程。它对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持反对意见,认为人脑不同于电脑,并提出联结主义的大脑工作模式,用于取代符号操作的电脑工作模式。3、行为主义提问: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 提到人工智能的三个主要流 派,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是哪 三个流派,各有什么特点?行为主义认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所以被称为行为主义),提出智能行为的“感知一动作”模式。行为主义者认为智能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智能一样逐步进化(所以称为进化主义);智能行为只能在现实世界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而表现出来。行为主义还认为:符号主义(还包括联结主义)对真实世界客观事物的描述及其智能行为工作模式是过于简化的抽象,因而是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1.2对人工智能方法的争论1、符号主义: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应为功能模拟方法。通过分析人类认知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和机能,然后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功能,实现人工智能。符号主义力图用数学逻辑方法来建立人工智能的统一理论体系,但遇到不少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并受到其它学派的否定。2、联结主义:联结主义主张人工智能应着重于结构模拟,即模拟人的生理神经网络结构,并认为功能、结构和智能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行为。已经提出多种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和众多的学习算法。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应采用行为模拟方法,也认为功能、结构和智能行为是不可分开的。不同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控制结构。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也受到其它学派的怀疑与批判,认为行为主义最多只能创造出智能昆虫行为,而无法创造出人的智能行为。1.3对人工智能技术路线的争论1、专用路线:专用路线强调研制与开发专用的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专用开发工具、人工智能语言和其它专用设备,如LISP机、PROLoG机、PRoLOG、LlSP语言、M.I语言、0PSS83语言、专家系统开发工具EMYClN、EXPERT.INSlGHT2和GURU等。2、通用路线:通用路线认为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能够对人工智能开发提供有效的支持,并能够解决广泛的和一般的人工智能问题。这方面的例子有以VLSl技术为基础的RISC技术、UNlX分时操作系统、C语言及其改进型、SlJN工作站和SPARC工作站等。通用路线强调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和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应与计算机立体技术和主流技术相结合,并把知识工程视为软件工程的一个分支。3、硬件路线:硬件路线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依靠硬件技术,如VLSI、人工神经网络、脑模型、智能机和智能机器人等。该路线还认为智能机器的开发主要有赖于各种智能硬件、智能工具及固化技术。4、软件路线:软件路线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依靠软件技术,例如,启发性程序设计、自动编程专家系统、知识工程以及其它各种智能算法等。软件路线认为智能机器的研制主要在于开发各种智能软件、工具及其应用系统。2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教学内容:阐述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点: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的影响程度。教学难点:人工智能发展为什么会对人类产生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学要求: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1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举例:1.专家系统的效益2.人工智能推动 计算机技术无展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为人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专家系统就是一个例子。随着计算机系统价格的继续下降,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推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2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1、劳务就业问题由于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各种脑力劳动,例如用专家系统代替管理人员或医生进行决策或诊断与治疗病人疾病,所以,将会使一部分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工种,甚至造成失业。人工智能在科技和工程中的应用,会使一些人失去介入信息处理活动(如规划、诊断、理解和决策等)的机会,甚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2、社会结构变化人们一方面希望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能够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劳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它们的发展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实际上,近十多年来,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种静悄悄的变化。人一机器的社会结构,终将为人一智能机器一机器的社会结构所取代。智能机器人就是智能机器之一。人们将不得不学会与有智能的机器相处,并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社会结构。3、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将影响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并使它们发生改变。例如,传统知识一般印在书本报刊或杂志上,因而是固定不变的,而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库的知识却是可以不断修改、扩充和更新的。又如,一旦专家系统的用户开始相信系统(智能机器)的判断和决定,那么他们就可能不愿多动脑筋,变得懒惰,并失去对许多问题及其求解任务的责任感和敏感性。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的建议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将会使智能机器用户的认知能力下降,并增加误解。4、心理上的威胁讨论:人工智能对社会有哪些正 面和负面的影响?举例:介绍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 阿西莫夫(LASimOV)提出了“机器 人三守则”,并引导讨论。人工智能还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感到心理上的威胁,或叫做精神威胁。人们一般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感知精神,而且以此与机器相别。如果有一天,这些人开始相信机器也能够思维和创作,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感到威胁。他们担心:有朝一日,智能机器的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的自然智能,使人类沦为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奴隶。按照人工智能的观点,人类有可能用机器来规划自己的未来,甚至可以把这个规划问题想象为一类状态空间搜索。当社会上一部分人欢迎这种新观念时,另一部分人则发现这些新观念是惹人烦恼的和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当这些观念与他们钟爱的信仰和观念背道而驰时。5、技术失控的危险任何新技术最大危险莫过于人类对它失去了控制,或者是它落入那些企图利用新技术反对人类的人手中。有人担心机器人有一天会反宾为主,奴役它们的创造者一人类,担心人工智能的其它制品威胁人类的安全。2. 3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1、改善人类知识在重新阐述我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哲学家、科学家和人工智能学家有机会努力解决知识的模糊性以及消除知识的不一致性。这种努力的结果,可能导致知识的某些改善,以便能够比较容易地推断出令人感兴趣的新的真理。2、改善人类语言人类语言是伴随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对人类的智能活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工具,思维规律可用语言学方法加以研究,但人的下意识和潜意识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由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语法、语义和形式知识表示方法,有可能在改善知识的自然语言表示的同时,把知识阐述为适用的人工智能形式。3、改善文化生活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文化生活打开了许多新的窗口。现有的各种智力游戏机将发展为具有更高智能的文化娱乐手段。机器视觉技术能够提供“看”的新方法,举例:建立“知识精炼厂可能产生特别的对应画面解释的图象变换,能够产生相似状况的幻觉,并显示出接收效果的超现实表示。视觉系统还能够以特别方式重构场景;这种能力必将对图形艺术、广告和社会教育部门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将改变电视的面貌,使人们在电视机前享受更高级的文娱生活。3对人工智能的展望教学内容: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讨论:人工智能将会怎 样发展?应该在哪些方 面进一步开展研究?教学重点: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教学难点:让学生按自己的观点来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教学方法:讨论为主。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活跃学术思想。3.1更新的理论框架人工智能研究存在不少问题:(1)宏观与微观隔离一方面是哲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研究的智能层次太高、太抽象;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逻辑符号、神经网络和行为主义所研究的智能层次太低。这两方面之间相距太远,中间还有许多层次未予研究,无法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和相互渗透。(2)全局与局部割裂人类智能是脑系统的整体效应,有着丰富的层次和多个侧面。但是,符号主义只抓住人脑的抽象思维特性;连接主义只模仿人的形象思维特性;行为主义则着眼于人类智能行为特性及其进化过程。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3)理论和实际脱节大脑的实际工作,在宏观上我们已知道得不少;但是智能的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复杂得难以理出清晰的头绪。在微观上,我们对大脑的工作机制却知之甚少,似是而非,使我们难以找出规律。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各种人工智能理论,只是部分人的主观猜想,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智能”就算相当成功了。上述存在问题和其它问题说明,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困难要比我们估计的重大得多,人工智能研究的任务要比我们讨论过的艰巨得多。同时也说明,要从根本上了解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解决面临的难题,完成人工智能的研究任务,需要寻找和建立更新的人工智能框架和理论体系,打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我们至少需要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进行多学科联合协作研究,才可能基本上解开“智能”之谜,使人工智能理论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3. 2更好的技术集成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技术与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的集成。要集成的信息技术除数字技术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并行计算、量子计算、光计算和生物信息处理等技术。智能系统不仅包括心理学、语言学、现代计算技术、认知科学和计算语言学,而且还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哲学和系统科学等。计算不仅是智能系统支持结构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智能系统的活力所在,就象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3. 3更成熟的应用方法人工智能的实现固然需要硬件的保证,然而,软件应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许多人工智能应用问题需要开发复杂的软件系统,这有助于促进软件工程学科的出现与发展。软件工程能为一定类型的问题求解提供标准化程序;知识软件则能为人工智能问题求解提供有效的编程手段。由于人工智能应用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传统的软件设计方法显然是不够用和不适用的。人工智能方法必须支持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实验,并允许系统有组织地从一个较小的核心原型逐渐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应当有信心地期望将要研究出通用而有效的人工智能开发方法。更高级的AI通用语言、更有效的AI专用语言与开发环境或工具以及人工智能开发专用机器将会不断出现及更新,为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提供有力的工具。我们确信,最终定能研究出使人工智能成功地应用于更多领域的和更成熟的方法。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应用方法研究中,有几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即多种方法混合技术、多专家系统技术、机器学习(尤以神经网络学习和知识发现)方法、硬件软件一体化技术以及并行分布处理技术等。其中,有人认为:对人脑机理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研究,确立了新一代计算机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方法的日渐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扩大。我们可以预言,人工智能、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比现在的电子计算机一定会有广泛得多的应用领域。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将应用到人工智能技术。4#结束语本章将简要介绍人工智能学派的争论,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并展望人工智能发展的某些问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我们是持乐观态度的。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有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尽管这一天可能相距尚远;而且,这一天的到来,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昂贵代价,需要好几代人的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