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10篇(最新精选).docx
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共10篇)目录篇一、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3篇二、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5篇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课讲稿.10篇四、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讨发言心得体会.14篇五、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7篇六、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19篇七、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23篇八、2023主题教育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讨心得体会交流发言材料32篇九、专题党课讲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34篇十、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39篇一、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以深邃的历史视角、宏阔的国际视野、高远的战略眼光、坚定的使命担当,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要义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代课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团结奋斗,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回顾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展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百余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充分体现了党坚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集中彰显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有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就有根本保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方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的结果,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未来我们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我国物质基础愈发坚实、精神力量持续增强、制度保证不断完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增强道路自信,保持政治定力,砥砺奋进、持续奋斗,在新征程上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史诗。篇二、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中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心壮志与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旗帜鲜明点出中国共产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部署,在“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不变的前提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月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J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砥砺前行的根本保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有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有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治保证愈益坚强,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行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雄厚发展基础、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然要在摸索中前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进入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永葆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坚决克服“四种危险”,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了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具体而鲜明地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千年期盼变成现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凝聚了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既利当下又利长远的福祉。坚定不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通过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强调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促进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的鲜明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重要目标,致力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了对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的超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造福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对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的超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丰富了人类文明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以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民族复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追求。近代以后,中国被动卷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化进程,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中华民族开始探寻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可以说,我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双重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民族复兴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始终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新的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民族复兴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探索现代化道路是一个艰辛的历程,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持久强劲的精神动力。在这一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篇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课讲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系统阐述、战略部署,深刻理解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现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懈奋斗。从洋务派的“师夷长技”,到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各种方案连遭失败,现代化机遇一失再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规划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富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展现出更加瑰丽夺目的光彩。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J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得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所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现代化,其目标指向对应的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二十大报告在深入总结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括,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近代以来,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长期都是落伍者,模仿西方、学习西方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历史证明,照搬照抄从来不会取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绝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深刻总结,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规律的掌握达到了新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和成就表明,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这一条道路,现代化并非就是西方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必须自觉捍卫“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新时代十年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雄辩证明:“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十年空前凝聚的党心民意鲜明昭示:“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发展;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二十大报告概括总结的这“五个重大原则”,凝结着党和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密码,也是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原则。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这“五个重大原则J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务必二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这“三个务必”,是党在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关键时刻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根本政治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清醒、使命担当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我们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当好伟大事业领导核心、实现伟大梦想的政治保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长征。前进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务必”,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勇于自我革命,增强忧患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去夺取胜利。篇四、以高质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讨发言心得体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迈入新时代,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回答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J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是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二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事关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事关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激烈的科技竞争,只有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在全球竞争中才能掌握主动、赢得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协调为内生特点的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形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绘制出一幅覆盖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中国经济新版图。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以绿色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美丽”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加快向双碳目标进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开放为必由之路的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从创办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到开放沿海城市“串点为线”,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连线成片”到全面开放沿海内陆地区“遍地开花”,从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纵深突破”到建设自由贸易港"优化升级”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扩内需和增外需互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促开放和护安全统筹,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Q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正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推动共同富裕,解决发展问题是第一位的,分配问题也很重要,但不能仅仅靠分配来实现。促进共同富裕总的思路,只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优化分配结构,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J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通往中国梦的航道上,或许险象环生,或许危机四伏,但只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必定能够越激流、涉险滩,闯过高质量发展的关口,胜利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篇五、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2月7日上午,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大时代呼唤有大格局的新青年,新时代成就有新视野的新青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然也需要一批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以忠诚之姿、担当之姿、自信之姿投身实践,奋力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能够有“瞄准旗帜”紧跟党走的忠诚姿态。正所谓“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我党一贯以来对青年的绝对要求,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铸就的历史传统。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忠心向党,不是空洞虚无的,而是明确真实的;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落实到行动中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新青年当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矢志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同时,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补足理想信念之“钙'',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信念,把对党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关键时刻、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以具体的、无条件、永不止的忠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能够有“橹起袖子”敢干会干的担当姿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场合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纵观历史长河,中国共产党以“干字当头,走过千山万水,绘就了今日壮美的山河画卷,未来还将以“干”字引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时与势中继续开创伟业。当代青年躬逢盛世,重任在肩,身为人民公仆,既要有想干事的劲头,能够自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时刻牢记肩上责任,珍惜干事舞台,不忘为民宗旨;又要有想干事的本领,力戒“形式主义”“与“虚无主义”,跳出“自我舒适圈”,在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中锤炼本领,在下深水、动真格、实践检验中砥砺前行,把钉钉子精神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把绣花功夫下到工作的各方面,以蹉步之功至以千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能够有“挺起身子”壮志满怀的自信姿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引领中华民族不可逆转的走向伟大复兴,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到如期建成小康社会,从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到稳妥处理各种风险事件,一次次、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展示了中国之治的“慧”与“行中国式现代化呼唤中国青年坚守中国立场,麋续中华文化,坚定中国自信,为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舆论支持,敢发“中国之声”,敢讲“中国故事”,敢立“潮头之尖”,敢做“时代先锋”,今天的青年站在“全球化”的舞台之上,当能够以更自信从容之姿,说出“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篇六、202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系统阐述、战略部署,深刻理解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现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懈奋斗。从洋务派的“师夷长技”,到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各种方案连遭失败,现代化机遇一失再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规划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富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展现出更加瑰丽夺目的光彩。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得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所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现代化,其目标指向对应的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二十大报告在深入总结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括,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近代以来,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长期都是落伍者,模仿西方、学习西方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历史证明,照搬照抄从来不会取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绝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深刻总结,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规律的掌握达到了新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和成就表明,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这一条道路,现代化并非就是西方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必须自觉捍卫“两个确立二“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新时代十年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雄辩证明:”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十年空前凝聚的党心民意鲜明昭示:“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发展;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二十大报告概括总结的这“五个重大原则”,凝结着党和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密码,也是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原则。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这“五个重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这“三个务必”,是党在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关键时刻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根本政治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清醒、使命担当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我们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当好伟大事业领导核心、实现伟大梦想的政治保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长征。前进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务必”,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勇于自我革命,增强忧患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去夺取胜利。篇七、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与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长期奋斗的理想与目标,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而成功推进和拓展出来的正确道路。它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反映人民需求,是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现代化肇始于西方,一度被定义为所谓“西方道路”,被世界误解为“西方独有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追求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过去“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社会长期封闭的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就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属于中国的现代化,但一次次的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有很多,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一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人民去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追求就有了“主心骨”,对现代化的探索也逐步走上“正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49年2月,他在与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会谈时又指出,未来的国家“要建设崭新的、现代化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二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的具体实践。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起点,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将近70年的奋斗历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J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同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又用“小康之家”来比喻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