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基液体燃料应用安全技术规程.docx
醇基液体燃料应用安全技术规程1总则为了提高醇基液体燃料应用技术水平,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以醇基液体为燃料的商业餐饮、单位食堂,以及为之服务的充装、钢瓶运输、钢瓶装卸、钢瓶储存、使用和应急救援。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预包装的醇基液体燃料的储存、运输,不适用于作为工业燃料和集中取暖使用的醇基液体燃料。醇基液体燃料的应用,除参照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XX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工业燃料和集中取暧以外的领域,使用醇基液体燃料可参照本标准执行。用于餐饮、烹饪和取暖的其他液体燃料应参照本标准执行,这些燃料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柴油、杂醇油、石蜡油、溶剂油、混合油、乙二醇、丙二醇、白油、液蜡油等新型液体厨房燃料。2术语和定义醇基液体燃料alcoholbaseliquidfuel以甲醇作为主要可燃成分配制的液体燃料(附录A)。雾化灶具atomizingstove将醇基液体燃料加压,经喷嘴喷出雾化后,点火引燃的灶具。气化灶具gasificationstove将醇基液体燃料加热气化,经喷嘴喷出与空气混合后,点火引燃的灶具。钢瓶steelcylinder用于盛装醇基液体燃料的常压小口钢质容器,装量系数不大于0.95,工作压力低于02MPa.阻隔防爆撬装式醇基液体燃料充装装置separateandexplosion-proofportablealcoholbaseliquidfueldevice一种集地面阻隔防爆储罐、钢瓶充装机、自动灭火器设备于一体的可移动地面钢瓶充装系统。2.0.6明火地点openflamelocation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2.0.7散发火花地点sparkingsite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2.0.8分装点splitchargingpoint具备醇基液体燃料配制、钢瓶充装功能的醇基液体燃料分装点。2.0.9撬装式分装点portablesplitchargingpoint使用撬装设备,具备醇基液体燃料钢瓶充装功能的醇基液体燃料分装点。2.0.10下沉式广场sunkensquare地坪低于周边地面的露天广场,宽度和长度均大于深度的2倍。3基本规定醇基液体燃料的应用应符合安全、可行、可靠的原则。醇基液体燃料中甲醇以外的可燃成分含量不应超过醇基液体燃料总质量的1%。醉基液体燃料中不应含有工业回收甲醇。3.0.3醇基液体燃料应加入不含卤素的色素,明显区别于其他化学物质。色素加入量应满足附录A规定的硫等有害元素含量控制的要求。3.0.4供终端用户使用的钢瓶、管道、管件应使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不锈钢材料制造,不应使用有机材料和其他金属材料。不锈钢材料应符合GB"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的规定,耐腐蚀能力不低于该标准S35350(12Crl7Mn6Ni5N)相关指标。接触醇基液体燃料的阀门和密封材料应使用耐甲醇的材质。3.0.5盛装醇基液体燃料的钢瓶应在瓶体高度1/3-2/3范围、径向两侧相对处喷涂或粘贴“醇基液体燃料“红色字样两处,字体高度不低于80mm。3.0.6醇基液体燃料钢瓶本体或不可拆卸的部件上应有生产厂家名称及商标,生产厂家名称及商标应为喷涂、刻蚀或其他难以去除的类型。3.0.7醇基液体燃料充装、储存场所可能存在爆炸危险区,爆炸危险区内电力装置应满足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利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且防爆等级不低于EXdnAT2。3.0.8充装静基液体燃料后的钢瓶应单层竖直存放,不应卧放、倒放和多层放置。空的醇基液体燃料钢瓶允许竖直叠放两层,不应卧放、倒放。4钢瓶4.1 钢瓶结构及参数醉基液体燃料用钢瓶内容积不应大于80L,建议容积系列为35L、50L、70L。钢瓶阀门或出口应设置在高于最高液位的位置。钢瓶材质为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不低于12Crl7Mn6Ni5No钢瓶结构参照气体钢瓶设计。钢瓶按照GB/T925I气瓶水压试验方法的相关要求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不低于l0MPa.钢瓶安装除泄压阀以外的阀门后,应按照GBZT12137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试验压力不低于0.4MPa。4.1.5 钢瓶制造单位应具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许可资格,证书准许业务范围包括危险化学品储罐罐体制造。4.1.6 钢瓶顶部设置阀门护圈或其他具备同等保护力的结构,使钢瓶在叠放、运输时不会损伤顶部的阀门、泄压设施等装置。钢瓶底部应设置有效高度不小于30mm的底座,底座有效高度自瓶体底部最低点算起。4.1.7 钢瓶应在最高液位以上部位设置气相口、液相口和超压泄放口。气相接口应安装阻火器和阀门,液相口应安装阀门和专用接头。超压泄放口安装泄放装置,泄放装置在钢瓶内压超出工作压力0.05MPa时自动泄放。泄放装置出口轴线与地面夹角不应小于70oO4.2 钢瓶维护及报废钢瓶充装点应对负责范围内的钢瓶实行有效维护。做到外观良好,外表光洁、无多余标签标识、无明显凹陷变形,保持金属本色或均匀完整的涂层(覆膜)。出现渗漏的钢瓶,应立即停止使用,按照应急处置要求阻止泄漏,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置。钢瓶本体出现深度大于20mm凹陷,或不能直立放置,或阀门歪斜等明显变形的,应当返修。无法恢复到设计指标的钢瓶应当报废。5钢瓶充装5.1 钢瓶充装基本要求5.1.1 向钢瓶充装时,应一次性顺序完成装醇基液体燃料充装和氮气置换。充装醇基液体燃料和氮气的压力应小于0.2MPa,氮气充装压力宜为0.05-0.12MPa。氮气纯度不低于95%。充装设备与钢瓶的充装接头应为非标专用部件。钢瓶充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759油品装卸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醇气回收设施,醇气回收采用规整填料塔水循环吸收工艺或其他等效工艺。醇基液体燃料钢瓶流转实行全程信息化追溯。醇基液体燃料钢瓶上应张贴或牢固悬挂充装标志,至少标明以下内容:1)醇基液体燃料产品类型或浓度;2)充装时间(年、月、日)3)充装质量(单位:kg);4)重装后总质量(单位:kg);5)醇基液体燃料商标;6)产品标准编号(国标或企标);7)充装单位名称、地址及电话;8) “严禁烟火”、“当心火灾”、“切勿倒置”等字样及警示标志。充装标志应含二维码或其他电子标识,这些标识可以使用手机或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识别以上充装信息,并使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去中心化和可靠记录。在充装、配送、用户使用、回收等环节实现全程信息追索。钢瓶充装作业区,应采用敞开式、半敞开式建筑,实现通风良好。自然通风不满足条件时,应设置防爆机械通风设施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钢瓶充装作业区内,除了设备安装基坑外,不宜有其他沟槽坑池。必须设置沟槽坑池且深度大于0.3m时,应在其内部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探头。钢瓶充装设备应同时满足电气防爆、防逆流、防泄漏等功能要求。钢瓶充装作业区、卸车区和采样点附近应设置洗眼器。5.2分装点5.2.1 分装点的选址,应根据建设规模、工艺特点、地域环境及周边建构筑物、设施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分装点的选址,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要求,且交通方便。5.2.2 分装点的选址应满足预防地质灾害、洪涝的要求,不得选址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地面陷落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0分装点的防洪标准应按照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5.2.3 分装点与附近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工矿企业、交通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2.3的规定。表523分装点与附近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工矿企业、交通线的安全距离(m)序号分装点设施名称附近的建构筑物名称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物零星民居工矿企业厂房(-级/二级)国家铁路线工业企业铁路线道路1甲类液体地上储罐组5035305025152无醉蒸气回收设施的汽车罐车装卸车设施3835233820153覆土卧式甲类液体储罐组:设置醇蒸气回收设施的汽车罐车装卸车设施;仅有卸车作业的汽车罐车卸车设施2525152515154博基液体燃料配置厂房和充装厂房252512302015备注:1.储罐区的安全距离,有防火堤的从防火堤中心线算起,无防火堤的覆土卧式甲类液体储罐从储罐外壁算起,装卸设施从装卸时鹤管口的位置算起。2.零星民居指少于I(X)人或30户的居主区。分装点总平面布置宜按照储存区、生产区、行政管理区进行分区布置。分装点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5的规定。表5.2.5分装点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m)序号建(构)筑物、设施名称醇基液体燃料钢瓶库设置醇蒸气回收设施的汽车罐车装卸车设施无醇蒸气回收设施的汽乍庙车装卸车设施醇基液体燃料配置厂房和充装厂房甲类泵组围墙办公用房、控制室、宿舍、食堂等人员集中场所1甲类液体地上储曜组2091111915232覆土卧式甲类液体储罐组8868715183设置醇蒸气回收设施的汽车罐车装卸车设施1111155234无醇蒸气回收设施的汽车罐车装卸车设施1515155305醇基液体燃料配置厂房和充装厂房12111512125406甲类泵组121515121055.2.6甲类储罐、静基液体燃料配置厂房和充装厂房、静蒸气回收设施、控制室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办公用房、宿舍、食堂等人员集中场所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控制室防雷还应满足信息系统防雷的要求,仪表线缆、供电电缆的铠装层应在进入建筑物前进行接地,仪表集中单点接地。仪表供电线路安装抗浪涌器件,布线中应避免环形布线。仪表线路和电气线路了尽量埋地敷设。5.2.7储存设施、工艺系统、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其他内容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相关规定。5.3撬装式分装点5.3.1 在地形受限、位置偏远的区域,宜选用撬装设备建设静基液体燃料分装点。城市建成区不应设置撬装式醇基液体燃料分装点。5.3.2 阻隔防爆撬装式静基液体燃料充装装置,应配备阻隔防爆储罐,储罐总容积不大于50m30当储罐单罐容积大于2511P时,储罐内应设隔仓,隔仓的容积应小于或等于2511阻隔防爆材料应为耐甲醇材质。5.3.3 应用于阻隔防爆撬装式充装装置的阻隔防爆储皤一应设置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自动灭火器、紧急泄压装置、防溢流装置。阻隔防爆储罐出液管道,应设置高温自动切断保护阀。534阻隔防爆撬装式充装装置储罐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应位于工作人员便于观察的位置。当物料达到储罐容量90%时,应能触动高液位报警功能;当物料达到储罐容量95%时,应能触发防溢流装置,并自动停止物料进罐。5.3.5 阻隔防爆储罐应能在物料达到90%装载量时,承受明火炙烤而不发生爆炸,考核方式参照JT/T1046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及液体燃料运输罐体阻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附录F执行,以阻隔防爆储罐为考核对象,装载量仍采用90%。5.3.6 撬装式静基液体燃料分装点,设置的钢瓶库内钢瓶总容积不应大于20m305.3.7 阻隔防爆橇装式充装装置四周,应设防护围堰或漏液收集池。防护围堰或漏液收集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储罐总容积的50%。防护围堰或漏液收集池,应采用不燃烧实体材料建造,且不应渗漏。5.3.8 阻隔防爆橇装式充装装置与装置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按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执行。5.3.9 其他未规定内容,按照AQ3002阻隔防爆撬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和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6瓶装供应站醇基液体燃料瓶装供应站按照钢瓶总容积分为三类,并需符合表601的规定。表6.0.1醇基液体燃料瓶装供应站分类名称钢瓶总容积(V,m3)I类站10<V206<V10II类站3<V6KV<3In类站Vl注:钢并腮容积为设计允许存放钢瓶数量和钢瓶内容积计算。按流通占比比例最大的钢瓶型号作为代表型号确定钢瓶容积,按照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第6.2条的规定,确定钢瓶最大允许数量。空钢瓶不计入计算范围。独立设置的回收空钢瓶库,按照In类站瓶库确定。瓶装供应站钢瓶库与站外建筑及道路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1、11类瓶装供应站钢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及道路、铁路、架空电力线和架空通信线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6.0.2的规定。表中未规定的内容,执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表6.0.2I、II类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项目醇基液体燃料瓶装供应站分类(V,11P)I类站11类站10<V206<V103VV%1<V3明火地点、散发火花地点35302520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25201512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及以上)151086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三级及以下)15101010甲类仓库20201212厂房和乙、丙、丁、戊类仓库一级、二级15121212三级20151515四级25202020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不小子IOMVA的室外变、配电站,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子51的室外降压变电站30252525高速、I、II级公路、城市快速20202020其他主要道路路边101088次要道路路边5555铁路(中心线)国家线40企业专用线25架空电力线(中心线)1.5倍杆高架空通信线(中心线)1.5倍杆高注:居民厨房、企事业单位内部厨房,仅在确定时段烹饪用火的,不列为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 )I类瓶装供应站的钢瓶库,与修理间或办公用房的防火间距不小于IOm,与站内明火地点、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30m。11类瓶装供应站不设置修理间。钢瓶库与库内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m。瓶装供应站或钢瓶库不应设置在高敏感防护目标、重要防护目标、重要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及裙房、有人居住的住宅、地下室、半地下室内。I类瓶装供应站的钢瓶库建筑面积总和不应小于50nII类瓶装供应站的瓶库建筑面积不应小于20m2o醇基液体燃料钢瓶不应露天存放。I类瓶装供应站的钢瓶库应为封闭建筑,II类瓶装供应站的钢瓶库应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6.0.7H类瓶装供应站由钢瓶库和营业室组成时,两者可合建成一幢单层建筑,隔墙应为无门窗XX的防火墙。6.0.8In类瓶装供应站,可将钢瓶库设置在除住宅、重要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及裙房以外的与其他建筑物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隔墙应为无门窗XX的防火墙。钢瓶库与主要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m,与次要道路不应小于5m。6.0.9钢瓶库应在靠近地面Im的范围内,设置至少两处直通室外的下通风式金属材质百叶窗,通风口不宜在同一方位。通风口的总有效面积不小于钢瓶库地面面积的3%。通风口下沿距室内地坪宜小于0.2m0钢瓶库可在阳光直射最长的侧屋顶,或靠近屋顶的墙壁设置下通风式金属材质百叶窗。6.0.10瓶装供应站办公场所应独立设置,或使用满足二级耐火要求的无孔洞实体墙与仓库分隔。办公场所与仓库毗连布置时,休息设施应设置在不与甲类建筑毗连的建筑内。6.0.11当办公场所可与钢瓶库的空瓶区毗连设置时,隔墙采用无门窗XX的防火墙。瓶装供应站办公场所工作人员不应多于2人。6.0.12I类瓶装供应站出入口一侧可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不燃烧体围墙,围墙下部0.6m应为实体:其余各侧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II类瓶装供应站周围宜设置不燃烧材料的非实体围墙,围墙下部0.6m为实体。围墙高度以围墙外部地面算起。3 钢瓶库内的钢瓶,按满瓶区和空瓶区分区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志。4 钢瓶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门窗应向外开;3)钢瓶库按照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采取泄压措施。泄压设施可结合通风口设置,或使用轻质屋顶、轻质墙体。泄压设施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4)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的仓库,应设置防爆型机械通风装置;5)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进出钢瓶库门口的通道,应为最高点高于库内地面2cm的坡道;6)地面采用不发火面层;7)室内照明灯具、开关及其他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符合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灯具开关应设置在钢瓶库门口的外墙上,且不受降雨影响;8)配置固定式或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9)钢瓶库门口按照GB2894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要求,设置“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等I小志O5 非营业时间,无人值守的In类瓶装供应站存有醇基液体燃料钢瓶时,应设置远程无人值守安全防护系统。7使用7.1 管道醇基液体燃料输送管道,应为无缝不锈钢管道或不锈钢波纹软管。醇基液体燃料使用的软管及管件,应符合GB/T26002燃气输送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及管件要求,接头为螺纹连接或卡套连接。醇基液体燃料的管道连接处,不应使用绝缘材料作为密封措施,必须使用的,应设置专用的静电跨接线。管道系统密封材料应符合耐醇基液体燃料腐蚀的要求。7.1.3 醇基液体燃料的管道应在地上沿墙或架空敷设,不应穿越餐厅、办公室、楼梯间、生活间等与醇基液体燃料使用无关的房间。沿墙敷设的管道距离地面不应小于0.2m。架空敷设的管道距离地面不应小于2.0m,架空敷设的管道跨越道路的,距离路面不应小于4.5m。7.1.4 穿越墙体的静基液体燃料管道应使用金属套管,套管长度不小于墙体厚度,套管口所在平面与墙体平面垂直距离不大于IOmmo套管和静基液体燃料管道之间的空隙使用无机不燃材料封堵严实。不锈钢金属波纹管不得穿越墙体。7.1.5 不锈钢金属波纹管仅在室内使用。7.1.6 醇基液体燃料固定式管道宜涂刷成亮红色,或每隔Im处涂刷(粘贴)一个宽度不小于20mm的亮红色色环7.2 灶具雾化燃烧的灶具,应符合NY312醇基液体燃料灶具标准的要求,阀门的“开”、“关”位置和方向应有明显的标志。气化燃烧的灶具的指标,除了空燃比之外,其他指标应符合CJ/T28中餐燃气炒菜灶、CJ/T392炊用燃气大锅灶等相关规范的要求。醇基液体燃料的灶具宜优先选用气化燃烧等能源效率较高的燃烧方式。雾化燃烧或气化燃烧的灶具,宜装设燃烧异常或供料异常中断即自行关闭的设置。灶具与醇基液体燃料钢瓶连接的管道,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防止接口处松弛或管道破损引发意外。7.3 其他配置灶具的同一房间,醇基液体燃料钢瓶不应多于4个。最靠近灶具的钢瓶中心,与灶具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1.0m。醇基液体燃料钢瓶宜放置在靠近门口、搬运方便的位置。7.3.3 4个以上的钢瓶应放在专用房间内,使用无门窗XX(穿越墙体的醇基液体燃料管道孔和使用无机不燃材料封堵的电线孔除外)的隔墙与其他房间隔开。7.3.4 存放醇基液体燃料钢瓶的专用房间,高度不应低于2.5m,照明灯具位置,不得与人员活动和物质搬运发生冲突。照明灯具的开关宜设在高于地面1.5m且位于室外,避免雨淋或潮湿漏电。7.3.5 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厨房插座和灯具开关等电气设备,操纵部件距离地面不应小于1.2m。7.3.6 存有醇基液体燃料钢瓶的房间宜在靠近地面Im范围内设置自然通风,通风孔尺寸宜为30OmmX300mm,下缘距离地面不应大于250mm。醇基液体燃料钢瓶不应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存放或使用,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设置的商铺不作为地下室对待。7.3.7 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厨房内,电气线路及用电终端安装高度应高于地坪至少20cm。不应在地面上敷设任何永久或临时的电气线路及设备。7.3.8 存放醇基液体燃料钢瓶和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房间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距离地坪0.3-0.6m.8钢瓶运输和装卸醇基液体燃料钢瓶运输应符合JTfr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的相关规定,使用符合规范的运输车辆,配备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的运输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运输。8.0.2运输醇基液体燃料钢瓶的车辆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运输,不应在瓶装供应站以外的城市建成区停留、维修,不应在村镇赶集、教育机构集中进出校等人流量大、车行缓慢的时段进入相关路段。8.0.3运输醇基液体燃料钢瓶的车辆集中装卸时,可采用XX台、液压升降尾板方式进行。满钢瓶不应人工集中装车。8.0.4特殊情况下,集中装、卸车的必须使用人工作业时,应在地面使用沙坑、橡胶垫、软木、轮胎等作为缓冲,并在装卸点附近放置至少两具灭火器和应急用水源。8.0.5钢瓶应竖直搬运,不应滚动、拖行、抛掷、跌落或撞击。8.0.6雷暴、大雨、大风(风力大于六级)、冰雹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装卸作业。8.0.7装卸完成后人员应立即用水清洁手部、脸部等裸露的皮肤。9消防和应急救援醇基液体燃料属于B类火灾等级,存有醇基液体燃料的区域,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应按照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灭火器,一般每50球配备1具灭火器。灭火器应布置在靠近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每个灭火器配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不应多于5具。9.0.2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厨房和存放醇基液体燃料钢瓶的房间至少配备2具MF/ABC5型干粉灭火器或具备同等灭火能力的其他类型灭火器。9.0.3手提式灭火器与醇基液体燃料钢瓶或灶具的距离不应大于9m。9.0.4使用泡沫作为消防灭火设施时,应使用抗溶低倍数泡沫。9.0.5醇基液体燃料泄漏处置遵循以下要求:1)建筑内发生醇基液体燃料泄漏时,立即疏散现场所有人员至建筑外至少30m处。2)醇基液体燃料泄漏后,不应操作照明开关、电气开关等任何非防爆电气设备,不应启动或关闭泄漏区域内的电气设备。电话报警应在室外安全区域进行。3)醇基液体燃料储存、充装等设备设施,发生醇基液体燃料泄漏但未起火时,有根部阀门的应立即关闭,随即进行后续应急处置。4)终端用户的醇基液体燃料发生泄漏时,关闭钢瓶出口阀门后进行后续应急处置。起火的,使用灭火器扑救。火苗熄灭后,使用喷淋水冲洗地面至少5-1Omin;未起火的,按照本条第6款进行处置。出现钢瓶本体泄漏的,按照本条第5款进行处置。5)醇基液体燃料钢瓶发生泄漏时,应立即按照本条第6款的要求进行洗消,且将钢瓶转移至室外距离建筑15m以外的区域,采取卧放、倒放等方式,使钢瓶泄漏点处于高处,防止持续泄漏。使用胶带、胶水临时封堵泄漏点。钢瓶临时处置点周围IOm设置警戒线,清理周边IOm内的易燃物。出现渗漏的钢瓶,应由供应商派人进行处置。泄漏的钢瓶应转移至空旷的安全区域,使用专用工具将醇基液体燃料转移至金属材质的桶内,钢瓶及燃料返厂处置。难以返厂或返厂安全风险较大时,可将醇基燃料转移至金属盆或桶内,应距离空钢瓶15m外。对盆或桶内的醇基液体燃料作引燃焚烧处理。钢瓶中醇基液体燃料转移及焚烧处理时,处置点距离非作业人员不应小于30m,距离建筑物不应小于15m,距离周边易燃物不应小于IOmo钢瓶中醇基液体燃料转移及焚烧处理时,现场应至少准备2具灭火器。6)醇基液体燃料发生少量泄漏时(地面覆盖面小于In?),应立即关闭阀门,使用至少100L的水冲洗地面。醇基液体燃料大量泄漏时(地面覆盖面小于2?),禁止任何人员靠近流散的醇基燃料3m以内区域,立即用开花水流水冲洗地面和空中至少15min,而后关闭阀门进行处置,无法关闭阀门时应报告消防部门进行处置。应急操作中不应使用水冲洗墙壁等任何可能存在电气设备的区域。7)醇基液体燃料泄漏后若进入下水道,应立即用大量水持续冲洗下水道稀释液体燃料浓度至少30mino9.0.6醇基液体燃料火灾发生后,应立即关闭钢瓶出口阀门,并使用灭火器扑救.火苗熄灭后使用水冲洗所有地面至少5-10mino9.0.7醇基液体燃料沾染皮肤、眼部、粘膜时,应使用大量水冲洗沾染处至少15min,而后就医。醇基液体燃料沾染浸湿衣物时,应立即脱去被浸湿的衣物。9.0.8醇基液体燃料处置中,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或面罩,使用氯丁橡胶等防甲醇穿透的手套。10安全管理与宣传静基液体燃料经营单位和用户,应根据实际操作流程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醇基液体燃料经营单位和用户,应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醇基液体燃料经营单位和用户的作业人员培训,应包含应急救援的内容。10.0.4醇基液体燃料经营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10.0.5醇基液体燃料经营单位,应向用户提供醇基液体燃料的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安全使用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等宣传材料。10.0.6醇基液体燃料经营单位,应每半年对用户进行至少一次入户检查及安全宣传,入户检查应形成书面记录,并保存一年以上。检查对象包括钢瓶放置点、管道、灶具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等。附录A(规范性附录)醇基液体燃料质量标准表A醇基液体燃料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指标一级二级1醇含量,%(ww)>70702密度(20),gcm30.830.853机械杂质,%(ww)<0.020.054凝点,<-30-305引燃温度,>2002006PH值6868750%储出温度,<80808总硫含量,%(ww)<0.0100.0159低热值,kJ/kg>210001675010稳定性(-2OC)不分层11甲醛试验品红不呈蓝色12甲醇以外的可燃成分,%(ww)<1%备注:1.数据主要来自醇基液体燃料GB16663-1996第3节,格式有调整。2.燃料配方中不应添加任何无机盐、卤代燃和硝基化合物,不应添加色素以外的可燃物。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引用标准名录安全色GB289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醇基液体燃料GB1666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汽车加油加气加氧站技术标准GB501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阻隔防爆撬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AQ3002中餐燃气炒菜灶CJ/T28炊用燃气大锅灶CJ/T392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醇基民用燃料灶具NY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