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食品添加剂.ppt
第4章 食品添加剂,4.1 绪论,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它已经成为加工食品、人造食品及快餐业的重要支柱。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质量、方便加工、延长保存期、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添加的精细化学品。这即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截至2000年底,经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大类,品种达1500余种,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出口达30多万吨,创汇近6亿美元,从业企业数千家。当前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面食、乳品、营养品、休闲食品、粮油、肉禽、果疏、加工各领域,包括饮料、冷食、调料、酿造、甜食等各工业部门。,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分 类,(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 一般要求与安全使用,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ADI值(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值(动物最大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LD50值(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不同动物和不同的给予方式对同一受试物质的LD50值均不相同,有时差异甚大。试验食品添加剂的LD50值,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一般认为,对多种动物毒性低的物质,对人的毒性亦低,反之亦然。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中毒阈量:指动物中毒所需的最少被测物质的量,即能引起机体某种最轻微中毒现象的剂量。以上毒性指标是通过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而获得的。其毒性包括致癌性、遗传毒性、催畸性和叠加毒性。,表1-1 LD50值与毒性分级和对人的毒性对照,表1-2 几种物质的LD50值,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依据其使用情况的实际调查和毒性学评价,制定程序一般如下:,根据毒理学评价,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一般程序为:用动物做毒性实验,来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然后取其1/1001/500作为ADI值;将ADI值乘以平均体重,可得每人每日允许摄入总量A;求得A后,还要根据对人群的膳食调查,搞清膳食中含该物质的各种食品的每日摄食量C,以及该食品含该物质的最大使用量E,分别计算出每种食品含有该物质的最高允许量D;根据D制订出该添加剂在每种食品中的最大用量E。在某种情况下D和E可以吻合,但为了人体安全起见,原则上最大使用量E略底于最高允许量。一般情况下,化学物质从产生作用到致癌的时间为实验动物寿命的1/8。小白鼠为34月,人为510年。实验动物的实验周期为2年。,4.2 常用食品防腐剂,4.2.1 概述4.2.2 防腐剂的作用原理4.2.3 常用食品防腐剂,防腐剂概述,食品的贮藏方法有物理法(加热、干燥、冷冻)、化学法(药剂法)、物理化学法(烟熏法)及生理法(气体、低温、发酵)。防腐剂是防止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属于化学法。各国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对羟基及其酯类和丙酸及其盐类这四大类。,苯甲酸的制备方法:,(1)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在PH值2.54之间,对很多微生物都有效。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化合而解毒,并全部从尿中排出,不在人体内蓄积。ADI值为05mg/Kg、LD50为2.704.44g/Kg。主要用于汽水、果汁、酱油、酒类等。不允许用于食用肉类。,4.2.3 常用食品防腐剂,山梨酸化学名为2,4己二烯酸。其结构式为:CH3CH=CHCH=CH-COOH 山梨酸及其钠盐、钾盐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能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效果显著。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直接参与脂肪代谢,最后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ADI为025mg/Kg,LD50为10.5g/Kg。其可广泛用于酱油、醋、面酱、蜜饯、汽水、果汁、葡萄酒等。最大使用量为0.41g/Kg。,(2)山梨酸及其盐类,(3)丙酸及其盐类,丙酸是具有类似醋酸刺激酸香的液体,也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特别是西方国家早已普遍使用的酸型防腐剂,由于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其ADI值不加限制。主要用于面包及糕点制作。丙酸盐具有相同的防腐效果,可以是钙盐或钠盐,其作用是通过分解为丙酸而发挥的。丙酸及其盐的最大使用量规定为5g/kg,其最小抑菌浓度在pH值为5.0时是0.01%,pH值为6.5时是0.5%,(4)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其通式为,它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使用范围pH48。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毒性低于苯甲酸。主要用于酱油、果酱、清凉饮料等。缺点是水溶性较差,同时价格也较高。,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合成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成了食品工业的一个热点。,主要品种:那他霉素、葡萄糖氧化酶、鱼精蛋白、溶菌酶、聚赖氨酸、壳聚糖、果胶分解物、蜂胶、茶多酚等。,4.3 食品增稠剂,4.3.1 概述4.3.2 常用的食品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类能提高食品粘度并改变性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一般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可水化而形成高粘度的均相液,故常称作水溶胶、亲水胶或食用胶。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起到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胶凝剂、成膜剂、充气剂、乳化剂、润滑剂组织改进剂和结构改进剂等的作用。,增稠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动物来源增稠剂有明胶、酪蛋白酸钠(又名酪朊酸钠)等微生物来源的增稠剂有 黄原胶、-环糊精等。,常用的植物及海藻来源的增稠剂有阿拉伯胶(又名金合欢胶)、罗望子多糖胶、田菁胶、琼脂(又名琼脂冻粉或洋菜)、海藻酸钠(又名藻朊酸钠或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又名鹿角藻胶、角叉胶)、果胶、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淀粉钠(CMS-Na)、淀粉磷酸酯钠和羟丙基淀粉等;,黄原胶,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及一系列生化过程,最终得到的一种生物高聚物。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等。分子量达数百万。黄原胶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味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它具有优异的增稠、悬浮、乳化、稳定等多种理化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微生物多糖产品中最具商业价值,产量最大,市场覆盖面最广的产品。黄原胶具有优良的增稠性能,采用很低的浓度,就能达到所需要的粘度,l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正式批准为安全食品添加剂,并对添加量不作限制。据报道,黄原胶还是一种免疫激活剂,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能。,果 胶,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多糖物质,其主要成份为半乳糖醛酸,是受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推荐,不受添加量限制的公认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果胶在食品中主要起胶凝和增稠稳定的作用。另外果胶能有效地排除人体内汞、砷、钡等重金属,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还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减少胆固醇、抗癌、防癌作用。果胶对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的功效。,卡拉胶,卡拉胶是由红藻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胶,卡拉胶是三大海藻胶:褐藻胶、琼胶、卡拉胶中最年轻的一个,其主要成份都是D-和L-半乳糖。卡拉胶由麒麟菜、沙菜、角叉菜等原料中提取。卡拉胶分为七种类型。在食品工业上使用的卡拉胶主要有凝胶性、粘稠性、稳定性、乳化性及悬浮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啫喱等)、肉制品、罐头食品等方面。,4.4 食品着色剂,4.4.1 概述4.4.2 常见的合成色素,食用色素,用于食品着色的添加剂称为食用色素。其目的是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截至1998年底,我国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胡萝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这21种合成色素在最大使用限量范围内使用,都是安全的。,合成色素有着色泽鲜艳、稳定性较好、宜于调色和复配、价格低的优点,因此,是我国食品、饮料的主要着色剂。,柠檬黄为橙黄色粉末,各国都允许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医药及化妆品。其特点是耐热、耐酸、耐光及耐盐性均好,耐氧化性较差,遇碱稍变红,还原时褪色。,柠檬黄,胭脂红,胭脂红又名丽春红4R,是红色至深红色粉末,为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合成色素。本品耐酸性、耐光性好,但耐热性、耐还原性较差,遇碱变成褐色。本品多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喜之郎果肉果冻配料表:水、蔗糖、果肉、卡拉胶、乳酸钙、柠檬酸、香料、甜酸素、山梨酸、柠檬黄、胭脂红,QQ糖配料:白砂糖,麦芽糖,明胶,柠檬酸,荔枝香精,苏丹红事件,卫生部发布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结论: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引起的致癌性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天然色素是自动植物组织中用溶剂萃取而制得的。天然色素虽然色泽稍逊,对光、热、pH等稳定性相对较差,但安全性相对比人工合成色素要高,且来源丰富,有的天然色素还具有维生素活性或某种药理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生产、销售量增长很快。但天然色素成份复杂,生产过程中其化学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且可能混入铅、砷等有害金属及其它杂质,也有毒性问题。,天然色素,红花黄色素用 途:天然食用色素,本品可用于茶,饮料,高级点心,面条,糖果,饼干,罐头和酒类等食品着色。来 源:菊科植物红花的花瓣。,栀子黄色素用 途:天然食用色素,本品可用于面条,糖果,饼干,饮料,酒类等食品着色 来 源:茜草科植物栀子,甘蓝红色素用 途:天然食用色素,用于酸性食品如葡萄酒、饮料、果酱、果冻等食品的着色。来 源:从红甘蓝的叶中提取、精制而成。主要由花青素、黄酮等组成。,红米红色素用途:适应于酸性食品、饮料、汽酒、冰淇淋、糖果、干酒和红酒等方面的着色,特别是葡萄酒最理想的着色剂。来源:以黑米为原料,经解析、浓缩、杀菌、成为液体产品或加工成固体产品,其水溶性好、耐光、耐热、耐酸、呈宝石红,4.5 食品抗氧化剂,4.5.1 概述4.5.2 油溶性抗氧化剂4.5.3 水溶性抗氧化剂4.5.4 天然抗氧化剂,4.5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用于防止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防止食品褪色、褐变、维生素被破坏的食品添加剂,目的是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贮存期。油脂的氧化是通过空气中的氧气、水、日光、热、金属盐、微生物、细菌等的作用缓慢进行的,然后很快氧化,初期氧化称为诱导期,抗氧剂的作用就是延长诱导期。,使用范围:食用油脂、富脂饼干、早餐谷物、汤粉、速煮面、冷冻或干制鱼贝类。,抗氧化剂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抗氧化剂水溶性抗氧化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油溶性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乙氧喹(EMQ),水溶性合成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维生素C)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1.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丁基羟基茴香醚是白色或微黄色蜡状固体,稍带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二醇和各种油脂中,除抗氧化作用外,它还有较强的抗菌作用。BHA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油脂中含0.10.2g/kg的BHA就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广泛用于焙烤食品。它可由对羟基茴香醚和叔丁醇反应制备,合成反应式如下:,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二丁基羟基甲苯学名是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为白色结晶。不溶于水和甘油,能溶于乙醇和油脂中,抗氧化性和稳定性均较好,无臭无味,价格低廉。缺点是其毒性相对较高,3.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丙酯又称培酸丙酯,学名是3,4,5-三羟基苯甲酸丙酯。PG是白色至淡褐色或乳白色结晶,无臭,稍有苦味,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而难溶于水、氯仿和油脂。它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或BHT强,但有着色的缺点,常与其它抗氧化剂并用。PG的LD50值为3800mg/kg(大鼠经口),ADI值暂定为00.2 mg/kg。其合成反应式如下:,BHA、BHT和PG三者单独使用时效果比较差,如混合使用或与增效剂柠檬酸、抗坏血酸同时使用则起协同作用,抗氧化效果显著提高,所以实际使用中多为两种或三种混合使用。,4.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白色至淡灰色结晶,有极淡的特殊香味;易溶于乙醇、丙二醇和脂肪,几乎不溶于水,抗氧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普通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能有效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对热相对稳定,可用于需在高温条件下制作的食品中。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会在人体内积聚。,用途: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面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干鱼罐头、腌制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0.2g/kg。,天然抗氧化剂,天然油溶性抗氧化剂生育酚(维生素E)茶多酚、愈创树脂、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剂植酸,天然维生素C,维生素E结构通式,天然维生素C,4.6 食品乳化剂,4.6.1 乳化剂的定义与分类4.6.2 乳化剂在食品体系中的作用4.6.3 影响乳状液的因素4.6.4 部分常用乳化剂简介,凡是添加少量即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称为乳化剂。主要品种有:单甘油酯、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卵磷酯、丙二醇酯等。,乳化剂,应用范围:面包、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中,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类使用量最大的乳化剂,甘油和脂肪酸反应,可以生成单、双和三酯。,单脂肪酸甘油酯,简称单酯,广泛用于起酥油、糕点、面包、糖果、冰淇淋中起乳化、起泡、防结晶、抗老化作用。,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而安全的乳化剂,全世界每年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大约两千吨左右,蔗糖酯广泛应用在饮料(如豆奶、椰奶、花生奶、杏仁奶等)、冷饮、八宝粥、面包、糖果糕点、方便面等。例如它可给予冰淇淋良好的组织与质地,使冰晶细小,口感细腻、提高膨胀率、增加抗溶性,在温度剧变情况下,能确保冰淇淋长时间保持细腻、润滑的结构。,蔗糖脂肪酸酯是以蔗糖部分为亲水基,长碳链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在体内它可被消化成蔗糖和脂肪酸而被吸收。它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刺激,且易被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其结构式如下:,(R1、R2、R3为脂肪酰基或H),4.7 食品赋香剂,4.7.1 概述4.7.2 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一些香料,香精和香料,以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香气与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香味剂,包括食用香料和食用香精。食用香料是食品添加剂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它是具有挥发性的含香物质,可分为天然香料、天然单离香料和人造香料三类。,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和而成的能够使食品增香的食品香味剂。食用香精大都是由合成香料兑制而成,一般以现成的商品出售。所用附加剂包括载体、溶剂和添加剂。载体有蔗糖、糊精、阿拉伯树胶等。,食用香精的调配主要是模仿天然瓜果的香气、食品的香和味,注重于香气和味觉的像真性,如咖啡香、可可香、巧克力香、奶油香、杏仁香、橘子、苹果、草莓香等。,配料:白砂糖、全脂奶粉、可可脂、可可浆、榛子浆、植物油、脱脂奶粉、盐、卵磷脂、香兰素,食用香精品种较多,按剂型可分为液体香精和固体香精。液体香精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固体香精又称粉末香精,按制法不同又分为吸附型香精和包裹型香精。,菠萝酯的结构式,4.8 食品酶制剂,4.8.1 概述4.8.2 常用酶制剂,4.8.1 概述,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辅以其他成分,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的制品,称为酶制剂(Enzymes)。酶是生物细胞原生质合成的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因其来源于生物体,因此通常被称作“生物催化剂”。又由于酶具有催化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和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它食品添加剂,漂白剂A、过氧化苯甲酰B、硫磺(30ppm)C、双氧水D、甲醛E、次氯酸F、亚硫酸氢钠(0.20.45克千克,土豆泥),1.预处理:将需漂白的食品浸泡于水中,脱盐或泡发;2.漂白液配制:先将1公斤漂白剂加入到25公斤水中,溶解后配成漂白浓缩液,备用。再根据生产要求,按比例称取相应重量的浓缩液和活化剂,并将活化剂加入到浓缩液中,活化10分钟后加水稀释成漂白使用液。3.漂 白:按下表要求将已经过预处理的食品放入到配制好的漂白液中,漂白一定时间(约需2-6小时)后,即可捞出;4.洗 涤:用清水冲洗已漂白食品至无味或加一定量的脱氯剂后再清水洗涤。,发色剂,在食品加工中,加入某些化合物可以使制品呈现诱人的色泽的,这些化合物本身并没有颜色,因此其被称为发色剂。发色剂主要有硝酸盐、亚硝酸盐、Vc及其盐。亚硝酸盐的致死量为2g。另外,硫酸亚铁可以作为蔬菜、水果的发色剂。,凝固剂,能够使食物溶胶,如果胶、蛋白质等沉淀凝固为不凝胶状的食品添加剂称为凝固剂。其包括:A、硫酸钙(石膏):在豆浆中的加入量为24.3g/L。对人体无害。B、氯化钙:用于果冻、番茄罐头等。C、氯化镁(盐卤):D、葡萄糖酸-内酯:,疏松剂,疏松剂主要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糕点、饼干等烘烤食品及膨化食品生产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和面过程中加入疏松剂,在烘烤或油炸过程中疏松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体积膨胀,内部形成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食品具有酥脆、疏松、柔软等特制。A、碳酸氢钠B、碳酸氢铵C、碳酸钙(与碳酸氢钠、明矾配合使用)D、硫酸铝钾(明矾)E、磷酸氢钙F、发酵粉G、(鲜、干、液体)酵母,消泡剂,为了消除泡沫对生产过程的危害、原材料的浪费等需要使用消泡剂。我国批准使用的消泡剂见表:,品质改良剂,品质改良剂是指在食品生产或加工中能提高食品品质的食品添加剂。品质改良剂是通过保水、保湿、粘结、填充、增塑、稠化、增容、改进流变性能和螯合金属离子等来改良食品品质,即改进感官质量和理化质量。见表:,调味品,调味品是指能够增加膳食的风味、保证膳食质量、使饭菜鲜美可口,从而提高人们食欲的的一类物质。包括酱油、醋、盐、糖、味精、辛香料等。味的阈值(百分浓度)。例如:甜蔗糖(5%)、酸柠檬酸(0.0025%)、咸盐(0.08%)、苦盐酸奎宁(5ppm)、鲜谷氨酸(0.03%)、辣、涩。,(1)酱油,酱油分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酱油以豆类、豆饼为原料经发酵而得。起鲜味作用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因此,优质酱油要求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能小于0.8g/ml。除发酵法制酱油外,还有化学水解法。即豆饼经稀盐酸水解生成氨基酸后,用碱中和(生成食盐),再经配制为酱油。北京市年产酱油8.5万吨,酱1.2万吨。,(2)食醋,食醋的发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淀粉糖化成糖、糖发酵成酒精、酒精氧化成醋。食醋中约含5%的醋酸。工业用醋酸的浓度要求较高。有害杂质含量要求相对比较低。,作业,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作用?(10种以上)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有哪些?什么是日允许摄入量(ADI)、半致死量(LD50)和中毒阈量?,作业,说明喜之郎果肉果冻配料表中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并说明其作用。水、蔗糖、果肉、卡拉胶、乳酸钙、柠檬酸、香料、甜酸素、山梨酸、柠檬黄、胭脂红说明QQ糖配料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并说明其作用。白砂糖,麦芽糖,明胶,柠檬酸,荔枝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