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鲁迅文字的味道.docx
感受鲁迅文字的味道【摘要】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走过我的鲁迅人生。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读鲁迅的著作,受些鲁迅思想的影响,也是我们对鲁迅作品教学的追求。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鲁迅那样的作家。但是,我们却可能,也应该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像鲁迅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就是鲁迅精神。鲁迅作品就是这样的经典。传承鲁迅精神,多读鲁迅作品,坚持鲁迅作品的教学,应仍是我们今后教学的追求。【关键词】亲近;触摸;感受文字AbstractLuxunisnotonlytheliteraryarenagreatmaster,isalSoanationalflag.Mr.LuXuntheshortlife,HasleftbehindnearIysurelYthecharacterculturalheritageforourChinesenation.Hiswork,hismanner,hiSthoughtthataffectsandfolIowsmetopassthroughmeLuXunthelife.Mr.LuXunisourexample,readstheLuXunwork,Lurapidthoughtinfluence,isalSowetotheLurapidworkteachingpursue.Asteacher,wecannotnotbeimpossibletohopethateachstudentsbecometheLurapidsuchwriter.But,Weareactuallypossible,ShouldalsocauseoureachstudentstolooklikeLurapidsuch,deeplylovesthemotherland,deeplylovesthepeople.ThisisLuXunthespirit.TheLurapidworkissuchclassics.InHeritsLuXunthespirit,FeadstheLurapidwork,insiStedthattheLurapidworktheteaching,Shouldstillbewefromnowontheteachingpursue.KeywordsBeingintimatewithiTouching;Feelingwriting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可悲!”前几日在网上看见一个消息,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说中小学教材上的鲁迅文章将淡化课本,理由是语言生涩难懂,学生不好学,专家称应结合时代背景删掉一些文章,我感到很不可理解;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更让我感到匪夷所思。陪伴我们成长的鲁迅作品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怎么一下子就成“鸡肋”了。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走过我的鲁迅人生。1亲近鲁迅,触摸童心我相信读过刘华建老师和钱理群先生合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的人,都能在书中读到一个“可亲、可爱、又特别”的鲁迅形象。正如编者所言,鲁迅是值得一辈子去读的。透过他的作品,中国人能更了解自己。在我们六年级语文书中有一个单元是初识鲁迅。教材以“初识鲁迅”1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士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心融意畅。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编排这组课文,让学生能借助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小学生尽己所能地初步认识、了解、感受鲁迅,其意义不言而喻。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我真替现在的小学生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单元专题来了解、学习我们民族的一个伟大人物。同时也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对鲁迅作品的印象。一想到童年的往事,人们就能想到鲁迅笔下的闰±一想到闰士,就想到月夜刺猗的画面。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就记住了而且很喜欢那个生气勃勃,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一一少年闰土。首先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从比我早读书的叔叔哥哥姐姐们那里开始的,他们放学回来,在家学着闰土的模样,用草绳编织的银项链,用木棍制作的钢叉,做保卫瓜田的游戏。从此,鲁迅这个名字也就在我心中占据着崇高的位置了。上小学了,亲自学鲁迅的少年闰士,对知识丰富、月夜刺猗的闰土更是钦佩万分。课后和儿时的伙伴也曾学着闰土雪地捕鸟的方法捕过麻雀很多次。为什么中年闰土的形象远远不及少年闰士在儿时的心中记忆犹新?我想大概是因为少年闰土的童心吸引着我们的吧。上中学时,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老师讲鲁迅刻“早”故事的第二天,班上每个学生的课桌都会贴出一个“早”字。鲁迅就这样情深款款地向我们津津乐道童年的乐园,使我们很容易地入乎其内,并神游不已。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倡童心说,文章开始所言“夫童心者,真心也,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触摸童心,寻找乐园,让我在童年时代亲近了鲁迅。在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生鲁迅读本,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引领着我的学生更进一步地走近鲁迅文字。教学完本单元,我禁不住自己的情绪,我能强烈地感受到鲁迅是个犀利深刻的人之外,鲁迅更是个有着童心童趣的人。从那之后,爱读书的学生们,在日记里也写了很多关于鲁迅文章的读书笔记,也摘抄了小学生鲁迅读本里很多好句好段。此外,“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着这些精心摘抄的鲁迅文字,我似乎明白了,我这样的教学,担负起了“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任务。或许将来他们会和我一样谈起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时候能回忆起这一篇篇典范的文章。2色貌如冰,肝肠似火“色貌如冰,肝肠似火”,第一次记住这句话是我大学的现代文学老师评价鲁迅的时候教给我的。鲁迅故事在她那里真是如数家珍,说起来头头是道,谈起鲁迅来她就很激动,每次几乎都是用“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来结束她高潮的讲解。后来阅读到张宗刚伟大的灵魂探秘一-解读鲁迅2一文中对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时,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那样亲切,用这句来评价他的彷徨真是切评了。似乎又看见我的老师站在那讲台上给我们讲“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他的书唤醒了世界”的场景。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首篇祝福是我中学时候学的,文中祥林嫂是中国文学长廊中著名的悲剧女性形象。她辛酸坎坷的遭遇引出了许许多多学生的眼泪。最让我难忘的是那四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第一次来到鲁家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来到鲁家时,丈死子亡,“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O第三次是在捐门槛后,在祭祖时节仍遭到斥退,“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连精神也不济了。”第四次写她被赶出鲁家流落街头,临死前”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是一个活物。”通过四个时期的肖像变化特点,又特别是抓住眼睛,准确地表现出她的精神状态和她每况愈下的辛酸过程,深刻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性格的顽强。鲁迅写得真是具体,那头发、那脸色、那眼珠、那竹篮、那拄着的竹竿,使我们看上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这就是为什么祥林嫂让人家喻户晓,历历在目的的原因吧。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