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喜迎党的二十大学习心得体会5篇.docx
喜迎党的二十大心得体会【第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毕业后,我很荣幸地成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基层已经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是从校园学生变为社会学生的过程,是从书本学变为向人民学的过程,是从做好小我变为融入大我的过程。党的二十大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道路进行新的谋划,我们开启新的伟大征程,青年人生逢其时、大有可为,要在新征程上见证历史、坚定信心、阵厉奋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在新征程上见证历史。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十年里,我们党、我们国家各领域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见证了党的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见证了人民军队的革命性重塑,以世界一流军队为目标,加强练兵备战,确保人民军队听党话、为人民;我们还见证我们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新的征程上,我们必将继续箪路蓝缕、开拓创新,继续谱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属于中华民族、属于中国人民的新的历史。在新征程上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靠的正是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征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强大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塞罕坝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等,都是为我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不竭之源。在新的征程上,更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找好正确方向、走好正确道路,推动伟大事业行稳致远。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的征程带来新的使命,新的使命呼唤新的担当,新的担当需要新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更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团结群众,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抓住群众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痛点,敢于迎难而上、勇于直面挑战,在群众工作中磨砺自己、检验自己、提升自己。在新征程上要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志气,涵养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豪气,树立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踏上新征程,走好新长征,谱写新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选调生,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更要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青年”,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在新征程上留下身影,让青春在最险峻的山间、在最广袤的田间、在最火热的实践中绚丽绽放!【第二篇】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二十大报告中涌现了许多催人奋进的“金句”,党员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更要主动从“盛会金句”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敢于担当作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阵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从“盛会金句”中汲取“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信仰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伟大的开端”到“民族的新生"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盛会金句”中汲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铜墙铁壁”到“汪洋大海”,从“小推车”到“小木船”,从“红手印”到“经济圈”,从“一个也不能少”到“我是党员我先上”回首党的百年光辉岁月,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并为之而不懈奋斗。在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中,我们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生活中的问题,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不断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从“盛会金句”中汲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进力量。“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精神一直是我们党和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从中共一大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从改革浪潮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靠的就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始终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在危机中与变局中书写宏伟史诗。现如今,正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坚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决心,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第三篇】10月16日,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指出党依靠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党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伟大成就鼓舞人心、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在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夯实奋斗之基,让青春在放飞梦想中与祖国共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取得重大历史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干事之源、成事之基,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党的二十大将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党员干部要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锤炼奋斗之志,让青春在实干担当中与时代同步伐。干事创业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无论是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无不彰显出共产党人无惧风雨、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踏上新的赶考征程,绝不可能一帆顺风,甚至充满风险和挑战。越是这种关键时期,越要提振使命在肩、担当有我的精气神,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敢打敢拼、敢闯敢为;要锤炼挑大梁、担重任的真本领,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钢,锻造担当铁肩;要培育善成事的大智慧,注重科学思维和规律把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亮丽的时代答卷。激活奋斗之源,让青春在无私奉献中与人民同呼吸。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打赢脱贫攻坚,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贯穿党全部工作的始终,在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伟大实践中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向未来出发,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之源,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真心滋养初心,以笃行浇灌使命,不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机制、新举措、新载体,以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坚守为民之本,不断凝聚团结一致向未来的人民伟力。【第四篇】10月16日,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聆听二十大报告,激扬新征程豪情,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聆听二十大报告,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丰碑屹立。十年奋斗风雨兼程,十年奋斗丰功伟绩。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和国家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坚实步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成就和历史性胜利。我们在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的同时,一幅激荡磅礴的新蓝图正徐徐向世人展开。聆听二十大报告,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充满憧憬。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人民热切期盼的大事喜事,也是举世瞩目的盛事要事,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过去,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大会的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智慧,激发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中让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再创新的伟业。聆听二十大报告,信心百倍干事立功,再创伟业。成绩来之不易,前景美好可期。梦想在前,使命召唤,我们热切憧憬着党和国家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坚信在下一个十年,党的事业也一定会更加辉煌,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大国担当和大国贡献。千秋伟业,万里河山。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干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九万里风鹏正举,千秋伟业续华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聆听、悉心领会党的二十大发出的时代强音,扬帆起航,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第五篇】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标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新蓝图,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回首“昨天”,“知与行”并重,砥砺奋进绘就锦绣河山。“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一项项举世瞩目、激荡人心的伟大变革成为历史长河中最闪亮的坐标,标注着党团结带领人民气势恢宏的奋斗史诗。伟大成就必有伟大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以来的十年间,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带着信仰学、带着感情学、带着干劲学,努力做到“知其意、明其理、践其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伟大成就必有党和人民的顽强斗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全国上下知重负重、勇毅前行,14亿人民与9600多万党员心意相通、血脉相连,用实干与担当绘就新时代壮美画卷。环顾“今天”,“时与势”俱变,阵厉奋发凝聚澎湃势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新的中心任务、更趋复杂的严峻形势带来更加艰巨的新挑战,使得前进征程上更显荆棘满布、风雨如晦。但“时与势”始终在我们一边,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是迎难而上还是望而却步,是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还是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成为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的“必答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摒弃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上下同心、黝力同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奋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展望“明天”,“道与术”共谋,扬帆奋楫驶向美好未来。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高度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文化、民生、生态保护、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港澳台、外交、党的建设等工作出发,多方面、全方位把舵定向,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为我们接下来发展刻画了全局性、战略性的“成事之道”。推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战略谋划在现实中落地生根,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吃透悟透政略方略,上下求索“成事之术”,沿着科学的实施路径,响应时代呼唤、不负人民期待。要坚持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团结奋斗、扬帆奋楫,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驶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