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课稿宣讲稿(共4篇).docx
-
资源ID:750637
资源大小:28.9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课稿宣讲稿(共4篇).docx
二十大宣讲专题党课(共4篇)第一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国崛起规律、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一以贯之,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强调与期待。今天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好二十大对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大家进行交流。一、突出重点,充分认识新提法新要求,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充分肯定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成就。十年来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是在学前教育方面,围绕破解“入园难”,国家出台了两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二是为提高劳动力素质,高中教育也加快了普及发展步伐,如期实现了普及目标。三是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走向类型、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二)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二十大报告把教育与科技单列,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进行讨论,而且位置前移到第五部分,把科技、教育、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重大问题单独论述,有着特别的深意。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指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在我们面临经济发展转型、科学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的背景下,再次强调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重申党的教育方针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写进党代会的报告。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四)全面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十九大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在这个时候,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公平,有着特别的意义。今天所追求的教育公平,在于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是对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提出了各自的重点内容。如义务教育的重点是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重点是普惠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学校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里关于职普融通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文件中。三是对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敏锐她关注到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于科技发展与一流大学建设的作用。报告还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之中。四是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把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学习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发展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智慧平台。其中“学习型大国”的提法,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五是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在党代会文件中第一次强调。六是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这次二十大报告中除了谈到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外,重点谈到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二、突出根本,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是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习近平总书记忠诚坚定的拥戴者、追随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扎根中国大她办好教育。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入推进党建领航工程,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二是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重要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攻坚任务,促进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美育提升行动和新时代劳动育人工程,发挥好家庭第一课堂作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三、突出重点,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要适应人民期盼和发展需求,巩固提升普及水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全面提升科学保教水平。义务教育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高等教育要促进内涵式发展,鼓励高校在不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实施中职、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高职提质培优,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关乎公平与效率、规模与质量、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涉及思想观念、利益调整,要发挥关键领域改革的作用,带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学校的职责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要推动办学治校坚守育人的本源,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自主招生、特才特招等选拔机制,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要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综合育人环境,巩固拓展“双减”成果,防止反弹。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治理,落实“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督导改革要重点完善常态化监测,强化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同时,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动政策、资源、投入进一步向教师倾斜,引导师范院校坚持“师范为本”、以培养教师为主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保证教师队伍有充足的师资来源,加快补充思想政治、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支持,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扩大中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四)着力完善保障条件。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体现在经济社会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等方面。要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o不断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标准,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把新增教育经费更多用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善上,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进教育数字化,全方位奠定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四、突出改革,更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动力,实现高效能治理新提升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聚焦支撑人才战略,着力培育创新素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科学教育,抓好实验教学和科普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广泛开展学生阅读活动,完善指导书目,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积极探索有突出潜质学生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焦提升教学效能,着力增强发展动能。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应用新方法新技术能力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索信息技术多场景应用,实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强教研体系,充分发挥教指委和教研机构支撑引领功能。深化中小学减负提质,开展优质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丰富课后服务资源,更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聚焦优化教育治理,着力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保障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总结推广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典型经验,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育人机制,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全面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加快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我们要立足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深刻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阵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教育新的贡献。第二篇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五部分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段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本任务、发展方向、实施途径。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原则的本源就是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我党自建立以来,历经百年风雨变幻,始终不改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关千家万户的福祉,办好教育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2021年,我国教育总投入接近6万亿元,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只增不减。尤其是近三年来,面对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办好教育的初心。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在一心一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办好教育。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忘教育初心,勇担使命。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初心应该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内涵主要是指我们培养的人能够爱党爱国,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国育才”的内涵则是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能够服务国家建设。二是全心全意为培养好老百姓的孩子服好务。各级党和政府克服诸多困难,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只增不减,为基层教育的软、硬件改造升级持续发力,许多地方最美、最安全的设施配备在学校;同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逐年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不断强化、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我们杨陵地区也是如此,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真正把事关千家万户最根本利益的教育问题置于战略高度: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引进、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有效缓解了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现状;逐年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常年开展“大家访”、“结对扶贫”工作,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诸多教育问题。当教师走进群众家里,教育的使命感自然增强;当群众在自己家里见到老师,尊师的道理就不用多讲。这就是最好的“坚持群众路线”,最实在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真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首要任务。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我们学校始终坚持32字治校方针:德育为首,严字当头;全面发展,兼顾特长;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师生平等,和谐共进。我们始终秉持“成才必先成人”的理念,坚持抓德育就是抓质量,抓习惯就是抓成绩的一贯做法。教育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抬眼可以看到,俯身可以做到,举手便可为之的“鸡毛蒜皮”的琐碎之事。诸如见人问好、俯身捡拾垃圾、不留长头发、物品摆放整齐、服装干净整洁、举止文明得体等等,都是德育。因此,德育是教育灵魂,否则培养的人纵然有超人的才华,也是没有灵魂的,他们没有正确的“三观”,自然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社会,还有可能造就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杨陵中学在校风、教风、学风这“三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立德”在先,“树人”在后。“德育为首”永远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地推进素质教育,催进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适应社会发展。这就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因素复杂交织,真正把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关注学生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落到实处,还需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更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还有诸多疑难问题需要化解,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是通向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没有之一。XX省人民政府关于新高考改革和新的普通高校招生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为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制定各自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应对方案。换言之,高校招生由过去的“以分定论”,发展为分数优先,兼顾综素质评价,二者兼顾的方式。新的评价机制,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了学生个性与特长,关注了素质衡量标准的测量,以期引导基层教育尽快适应改革,改变“唯分数论”的弊端。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倡导师生平等、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民主课堂,坚决打倒“满堂灌”。这一点已经成为教育人的共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课堂改革,只要适合校情、教情、学情,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就都是好的。有模式,但不唯模式。务实求真,重视实效。去年到今年,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指导下,各校扎实推进集体备课、课堂改革,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教育新常态,促进了师生成长、学校发展,初见成效虽然还有不足或缺点。老师们热情很高,教研氛围很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成长。课改人,忙并幸福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通过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拼搏奋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肯定,但我们的工作与一流名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全体杨中人定以崭新的姿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乘党的二十大东风,阵厉奋发,团结奋斗,全心全意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未来培养合格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三篇在创新拼搏中展现教育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是指引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XX市教育系统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XX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以赶考姿态争先进位,以破冰之勇攻坚克难,奋力推动XX教育高质量发展。狠抓政治建设,打造立德树人新生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干部、教师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主导权,以新时代思想全方位、全过程统领教育工作,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正风肃纪,坚决消除违规补课、违规收费等顽瘴痼疾,以零容忍的态度回应群众关切,提升群众幸福感和社会满意度。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开好“抗疫思政课”,着力培根铸魂,鹿续红色血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狠抓布局调整,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优化XX教育布局。在新建的XX中学、高新园小学(幼儿园)、XX教育园实验高中、XX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如期开学的基础上,加快XX小学、高新园二小、XX小学和高新园学校项目,改扩建陆羽小学、陆羽高中和竟陵高中,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设施设备采购,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进一步实施“四个一批”(关闭一批、停招一批、限招一批、转学一批),切实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控制到省定目标以内。完善民办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办法,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教师管理、教育教学、财务监管等各方面工作,督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规定办学。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招生制度,确保应入尽入。狠抓质量核心,构建教育评价新体系。深化“教联体”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资源配置一体化。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托管,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建立校内校外协同联动机制,减轻学生负担。建立质量监测、评价、奖励制度,形成以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高层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健全经费保障、教研培训、动态管理等机制。推进教育信息化研究、应用、推广,推进全市中小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和“三个课堂”应用,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头雁效应”,引领提升全市教学教研水平。持续推进“青蓝工程”,开展全覆盖“大教研、大比武、大晒课”活动。落实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公开评课制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评选“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完善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培养健康、阳光、积极的时代新人。狠抓科学管理,形成依法治教新常态。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门办校、民主治校。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坚持“七防并举”,增配安防器材,构建全方位校园监控网络,全面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确保校园无疫情。持续开展防火、防溺水、防欺凌、防电诈等安全教育,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防踩踏和防溺水等主题活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行“明厨亮灶”工程,落实后勤公示、领导陪餐、校园开放日等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公益性、零利润”原则,加强成本核算,坚决杜绝违规取利行为。开展全方位大督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频率,推进问责整改。以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的奋进姿态,为XX“创新先行、冲刺百强、谱写新篇”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第四篇同志们:党的二十大在新冠疫情肆虐、国际局势剧变的重要历史节点召开,充分展现了我党非凡果敢的政治魄力和气势恢宏的政治格局。报告字里行间闪烁着习近平总书记厚重的人民情怀、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崇高的人格风范。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政治宣言,是一篇思想深邃、鼓舞人心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谋定了战略,暖心定心,振奋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并提,突出了“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时值我省新高考改革的开启之年,是我市基础教育攻坚提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之年。历史把责任交给了我们这一代驻高人,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把定力和坚持扛在肩头,要充分了解家长、学生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和改进学校各项工作,通过提升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针对当前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用优异成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育人的根本在立德,立德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核心是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键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任重道远的奋进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我们要沿着二十大精神指引的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素质教育为育人导向,以五育并举为实现路径,以中原名校为发展目标,用勇立潮头的闯劲、逢山开路的拼劲、水滴石穿的韧劲,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拼搏!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精神薪火弦歌不辍。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值得大有作为的时代!道路虽远,行则可至;困难虽多,勇则能胜;使命在肩,奋斗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