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7章色素和着色剂.ppt

    • 资源ID:750930       资源大小:5.62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7章色素和着色剂.ppt

    第七章 食品色素与着色剂Chapter 7 Pigments and Colorants,食品质量评判,营养性,安全性,享受性,食品色泽是由食品中能够反射或发射不同波长的可见光(380 nm770 nm)的物质所产生的;一般都是由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构成。食品色泽可以作为评判食品新鲜度、成熟度、风味情况的依据;食品的颜色还可影响食欲。,食品色泽的本质与重要性,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发色团: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收峰的基团被称为发色团,发色团均具有双键。如:-N=N-,-N=O,C=S,C=C,C=O等。助色团: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不能发色,但当它们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整个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类基团被称为助色团。如:-OH,-OR,-NH2,-NHR,-NR2,-SR,-Cl,-Br 等。,内容提要,1.基本概述 1.1 食品中色素的来源 1.2 食品中色素分类2.食品中的原有的色素 2.1 四壁咯衍生物类色素 2.2 类胡萝卜素 2.3 多酚类色素 2.4 甜菜色素3.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3.1 天然色素 3.2 人工合成色素,1.基本概述,1.1 食品中色素的来源,(1)食品中原有的色素成分(天然色素):如蔬菜中的叶绿素、萝卜中的叶黄素、虾中的虾青素等。(2)食品加工中添加的色素成分(食品着色剂):天然食品着色剂,安全性高,赋予食品色泽的同时,有的还有营养性和某些功能性,如核黄素、胡萝卜素;人工合成的食品着色剂,广泛适用。(3)食品加工中产生的色素成分: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酶促氧化、水解及异构化等作用产生色素,如茶鲜叶加工,采用不同工艺的可获得绿茶、红茶。,1.基本概述,1.2 食品中色素的分类,(1)根据来源进行分类:植物色素(天然色素中来源最为丰富、应用最多),如叶绿素、红花色素、葡萄皮色素、辣椒红色素等;动物色素,如血红素、虫胶色素、胭脂虫色素等;微生物色素,如红曲色素、核黄素等。(2)根据色泽进行分类:红紫色素,如甜菜红色素、红曲色素等;黄橙色素,如胡萝卜素、姜黄素等;蓝绿色素,如叶绿素、藻蓝素等。(3)根据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异戊二烯衍生物类色素;多酚类色素;酮类衍生物色素;醌类衍生物色素;其它色素。,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结构特点:结构中包括四个吡咯构成的卟啉环;四个吡咯可与金属元素以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典型代表:叶绿素;血红素;胆红素。,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1)叶绿素,存在状态和结构:,活体植物细胞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类脂物及脂蛋白结合成复合体,共同存在于叶绿体中。当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就游离出来,游离的叶绿素对光、热敏感,很不稳定。叶绿素有多种,如叶绿素a、b、c、d,以及绿菌素等,其中叶绿素a、b自然界中含量最高。,叶绿素的结构,叶绿素是由叶绿酸、叶绿醇(植醇)、甲醇、二价镁离子等部分构成的二醇酯。,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1)叶绿素,物理性质:,叶绿素a b都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1)叶绿素,化学性质:,酸热条件下或脱镁酶的作用下,镁原子被氢取代,生产脱镁叶绿素(暗橄榄褐色);在稀碱溶液中水解或叶绿素酶的作用下,除去植醇部分,产物脱植基叶绿素仍为鲜绿色;进一步的降解还可发生10位的-CO2CH3被H取代,生产橄榄褐色的焦脱镁叶绿素和焦脱镁叶绿酸;叶绿素还会受到光和氧气作用,被光解为一系列小分子物质(如乳酸、柠檬酸、琥珀酸、马来酸等)而褪色。,影响叶绿素稳定性的因素,叶绿素酶的影响:叶绿素酶最适反应温度6082.2,加热温度超过80,酶活力降低,到100 时完全丧失活性。热处理和pH影响:除发生脱镁反应外,叶绿素分子受热可发生异构化,形成叶绿素a和b;碱性介质中(pH9.0),叶绿素对热非常稳定,而酸性介质中(pH3.0)易降解;植物受热后,细胞膜破裂,组织中的有机酸释放导致pH降低,加速叶绿素的降解。光影响:光敏氧化,四吡咯环开环并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金属离子影响:叶绿素脱镁后,四吡咯核的氢离子容易被锌或铜离子置换形成绿色、稳定性强的金属配合物。叶绿素铜盐色泽最鲜亮,对光、热较稳定,是理想的食品着色剂。,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1)叶绿素,果蔬的护绿技术:,酸碱中和:灌装蔬菜加工中,利用碱性钙盐或氢氧化镁使叶绿素分子中的镁不被置换;高温瞬时处理:比普通加工使蔬菜受到的化学破坏小;利用金属离子衍生物:用含锌或铜盐的热烫液处理;将叶绿素转化为脱植叶绿素:5476 下,热烫20min;其它:降低水分活度、气调包装等。,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2)血红素,存在状态和结构:,是存在于高等动物血液和肌肉中的主要色素,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辅基;肌肉中90%以上的色素是血红素,故肌肉的颜色主要为血红素的紫红色。血红素是一种铁卟啉化合物,中心铁离子有6个配位键,其中4个分别与卟啉环的4个氮原子配位结合;还有一个与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中的球蛋白以配价键相连结(结合位点是球蛋白中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氮原子);第6个键则可以与任何一种能提供电子对的原子结合。,血红素和肌红蛋白的结构,血红素基团的结构,肌红蛋白结构简图,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2)血红素,化学反应与颜色反应:中心铁价态的变化和负电荷基团的不同,会导致血红素化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的相互转化:,氧合作用VS氧化反应,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2)血红素,化学反应与颜色反应:中心铁价态的变化和负电荷基团的不同,会导致血红素化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腌肉色素:,肌红蛋白与亚硝酸盐的分解产物NO等发生反应,生产亚硝酰基肌红蛋白(紫红色);热加工后进一步形成稳定的亚硝酰血色原(鲜桃红色)。腌制时亚硝酸盐过量则产生硝基氯化血红素(绿色);腌制时添加还原剂(如VC),可将Fe3+还原为Fe2+,并将亚硝酸盐还原为NO,迅速生产亚硝酰基肌红蛋白。,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2)血红素,化学反应与颜色反应:中心铁价态的变化和负电荷基团的不同,会导致血红素化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其它不利色素的产生:,细菌繁殖产生的硫化氢在有氧存在下,会使肌红蛋白生产绿色的硫肌红蛋白;过氧化氢存在时,可与血红素中的二价铁和三价铁反应生产绿色的胆绿蛋白。,P280 表8-2,P282 图8-3,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1 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2)血红素,肉类色素的稳定性与护色:,肉类色素除受氧、热、氧化剂、还原剂、微生物的影响外,光、水分、pH、金属离子等均可影响其稳定性;肉类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抗氧化剂、采用真空包装等,均有利于提高血红素的稳定性,延长肉类制品的货架期。,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2 类胡萝卜素(多烯色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脂溶性色素,使动物源和植物源食品显现黄色和红色;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其强抗氧化活性可以预防疾病,使某些癌症发病率降低。,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存在状态和结构:,类胡萝卜素可以游离态溶于细胞的脂质中,也能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类形成结合态存在,或与脂肪酸形成酯,存在状态不同对其呈色效果、稳定性等都有较大影响。类胡萝卜素是四萜类化合物,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其中的共轭双键是发生基团;均具有相同的中心结构,但末端基团不相同(已发现约60中不同的末端即,构成约560种已知的类胡萝卜素)。,2.2 类胡萝卜素(多烯色素),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存在状态和结构:,类胡萝卜素按结构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称为胡萝卜素类的纯碳氢化合物,包括,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另一类是结构中含有羟基、环氧基、醛基、酮基等含氧基团的叶黄素类,如叶黄素、玉米黄素、辣椒红素、虾黄素等。,2.2 类胡萝卜素(多烯色素),常见类胡萝卜素的结构见P286 图8-7,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性质:,纯品为无味、无臭的固体或晶体,能溶于油和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具适度的热稳定性,pH对其影响不大,但易发生氧化而褪色,在热、酸或光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异构化;共轭双键为发色团,-OH等为助色团,双键数量、位置、助色团的种类、以及双键的顺反结构都会影响其颜色;维生素A前体,许多为良好的自由基淬灭剂。,2.2 类胡萝卜素(多烯色素),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热降解反应:高温下发生降解反应形成芳香族化合物;氧化反应:共轭不饱和双键形成游离基而发生自动氧化反应;在光和氧存在下,发生光氧化反应,双键过氧化后发生断裂,终产物是紫罗酮;在油脂存在时,发生耦合氧化,失去颜色;异构化反应:热加工、有机溶剂提取、光照(特别是碘存在时)和酸性环境等,能导致异构化反应。,2.2 类胡萝卜素(多烯色素),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降解和异构化的可能机制,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该类色素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带有多个羟基,故而得名;绝大多数多酚为黄酮类化合物,即以C-6C-3C-6结构为母核,C-3部分可以是酯链,也可以是与C-6部分形成的五元或六元氧杂环;主要类型有花色苷、类黄酮、原花色素、单宁等,前3着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组织中的主要水溶性色素。这类色素呈现黄色、橙色、紫色和蓝色等。,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水溶性色素,植物中的许多颜色(包括蓝色、红紫色、紫色、红色及橙色等)都是有花色苷产生。,(1)花色苷,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结合成的苷类化合物;花青素是2-苯基-苯并吡喃的阳盐(一个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从结构上看,花青素被认为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但由于色泽和性质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不同,一般将其单独作为一类色素看待;自然界已知有20种花青素,食品中重要的有6种。,(1)花色苷,存在状态和结构:,甲氧基增多,红色加强;羟基取代基增多,蓝色加强。,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游离的花青素在食品中很少存在,而是与一个或几个糖分子形成花色苷;糖基可以是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5种,成苷时,糖基一般连在3-OH上,也有链接在5-OH上;糖基有时能进一步被脂肪族或芳香族的有机酸酰化(如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丙二酸等),从而形成三组分分子。,(1)花色苷,存在状态和结构:,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花色苷色素主要是呈红色,其色泽和稳定性与其自身分子结构、pH、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糖等因素有关。吡喃环的氧原子为4价,非常活泼,可引起各种反应使色素褪色。分子中羟基数目增加稳定性下降;甲基化程度提高稳定性增加;糖基化也有利于色素稳定。,(1)花色苷,花色苷的颜色和稳定性:,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结构变化与pH:花色苷分子结构随pH而发生变化,进而色泽也发生明显的变化。,(1)花色苷,花色苷的颜色和稳定性:,较低pH时(pH 1),花色苷阳盐离子(红色)是主要形式;pH升高时(pH 46),花色苷以假碱(无色)的形式存在,或以脱水碱(淡紫红色)的形式存在;在较高pH时(pH 810),花色苷与碱作用形成相应的酚盐(蓝色);虽然上述反应是可逆的,但时间较长时假碱结构会发生不可逆开环反应,生产浅色的查尔酮。,花色苷的结构、色泽随pH变化的情况,目前花色苷类天然色素的检测,一般通过在pH3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值来进行。,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氧化剂与还原剂:花色苷是多酚化合物,结构的不饱和特性使之对氧化剂和还原剂非常敏感。,(1)花色苷,花色苷的颜色和稳定性:,防止果汁氧化:葡萄汁采用热充满灌装,充氮灌装或真空条件下加工;抗坏血酸降解产生的中间产物过氧化物能够诱导花色苷降解,产物有颜色;过氧化氢能在花色苷C-2位发生亲核攻击,使花色苷环断裂开环形成无色的酯和香豆素衍生物,这些裂解产物进一步降解和聚合,色泽由红色转变为棕色;亚硫酸盐或二氧化硫与花色苷的2-或4-碳位加成,形成无色化合物(可逆反应过程)。,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温度:食品中花色苷的稳定性与温度关系较大,花色苷的降解机制与花色苷的种类和降解温度有关;高度羟基化的花色苷比甲基化、糖基化或酰基化的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差。光:光通常会加速花色苷的降解,花色苷的结构影响其对光的稳定性,酰化和甲基化的二糖苷壁未酰化的稳定,双糖苷比单糖苷更稳定;紫外光降解比可见光降解作用明显。,(1)花色苷,花色苷的颜色和稳定性:,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金属离子:花色苷具有邻位羟基,能和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色泽一般为蓝色。有机化合物:在抗坏血酸、氨基酸、酚类、糖衍生物等存在时,由于这些化合物与花色苷发生缩合反应可使褪色加快。,(1)花色苷,花色苷的颜色和稳定性:,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原花色素是无色的,结构与花色苷相似,在食品处理和加工过程中可转变成有颜色的物质;原花色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黄烷-2-醇或黄烷-3,4-二醇以4,8或4,6键形成的二聚物,但通常也有三聚物或高聚物;是花色苷色素的前体,在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可转变为花色苷呈现颜色。,(2)原花色素,见P292 图8-12,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原花色素存在于苹果、梨、葡萄、莲、高粱、荔枝、沙枣、蔓越橘、山楂属浆果和其它果实中;原花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已作为抗氧化剂应用到食品中,同时还具有抗心肌缺血、调节血脂和保护皮肤等多种功能;原花色素的邻位羟基在水果和蔬菜中可引起酶促褐变反应,在空气中或光照下降解成稳定的红褐色衍生物;原花色素能与蛋白质作用生产聚合物,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2)原花色素,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是一大类水溶性天然色素,黄酮类化合物中除花青素和黄烷-3,4-二醇以外的所有化合物统称为类黄酮,主要呈黄色,也被称为花黄素。最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是黄酮和黄酮醇的衍生物,此外还包括噢哢、查尔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双黄酮等的衍生物。常见的黄酮醇包括:山柰素、槲皮素和杨梅黄酮;常见的黄酮包括:芹菜素、樨草素等。,(3)类黄酮,存在状态和结构:,黄酮(2-苯基苯并吡喃酮),黄酮醇,类黄酮通常和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芹菜糖或葡萄糖醛酸等结合成苷,糖基的结合部位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在7碳位上取代;类黄酮广泛存在与常见食品中,如芹菜、洋葱、茶叶、蜂蜜、葡萄、苹果、柑橘、柠檬、青椒、木瓜、李、杏、咖啡、可可、大豆等。,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苯环、苯并吡喃环以及羰基构成了生色团的基本结构,而酚羟基取代数目和结合的位置对色素颜色有很大影响。类黄酮的羟基呈酸性,具有酸类化合物的通性,可以与强碱作用,在碱性溶液中易开环生产查尔酮型结构而呈黄色,在酸性条件下则呈闭环结构,颜色消失。类黄酮可与Al3+、Fe3+、Mg2+、Pb2+等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其母核结构、羟基数目和位置决定反应的现象(用作类黄酮化合物的鉴别方法)。,(3)类黄酮,化学性质:,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3 多酚类色素,类黄酮色素在空气中久置,易氧化生成褐色沉淀。类黄酮的多酚性质和螯合金属的能力,可作为脂肪和油的抗氧化剂,类如茶叶提取物就是天热抗氧化剂。类黄酮物质具有抗氧化性、植物雌激素作用、清除自由基、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免疫促进作用、防治冠心病、降低血管渗透性等作用。,(3)类黄酮,化学性质:,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4 甜菜色素,甜菜色素是红甜菜、苋菜等10个科的植物中存在的一类水溶性色素,颜色上类似花色苷和类黄酮,但其主要特点是颜色不受pH的影响。,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4 甜菜色素,现已知大约有70多种甜菜色素,包括两大类:红色的甜菜红色素:根据取代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甜菜红素、甜菜红苷和前甜菜红苷(三种都还可以异构化);黄色的甜菜黄色素:根据取代方式不同可分为甜菜黄素I和甜菜黄素II。,存在状态和结构:,甜菜红素,R=-OH 甜菜红苷,R=-葡萄糖 前甜菜红苷,R=2-葡糖醛酸-葡萄糖,甜菜红色素结构,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4 甜菜色素,甜菜色素和其它天然色素一样,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都会受到pH、水分活度、加热、氧和光的影响。,化学性质:,pH:甜菜色素在pH4.05.0范围最稳定,碱性条件下变黄(甜菜红色素转化为甜菜黄素);热和酸:在温和的碱性条件下甜菜红苷降解为甜菜醛氨酸环多巴-5-葡萄糖苷;氧和光:分子氧是甜菜红苷氧化降解的活化剂,而活性氧(单线态氧、过氧化氢离子等)不参与氧化反应;光加速甜菜红苷降解,而抗氧化剂(如Vc)可增加其稳定性。,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小 结,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叶绿素和血红素;类胡萝卜素:多酚类色素:花色苷、类黄酮、原花色素等;甜菜色素:。,结构特点&稳定性(化学性质),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1)红曲色素,制备:商品名又称红曲红,将红曲霉接种米饭上后,可得到红曲米(又称红丹、丹曲、赤曲),是我国传统的食品着色用品;以红曲米为原料,经萃取、浓缩、精制可得红曲色素。结构:红曲色素是多种成分的混合色素,包括醇溶性组分和水溶性成分两大类。醇溶性组分:红色素类(红斑素、红曲红素)、黄色素类(红曲素、红曲黄素)和紫色素类(红斑胺、红曲红胺);水溶性组分:N-戊二酰基红斑胺、N-戊二酰基红曲红胺、N-葡糖基红斑胺、N-葡糖基红曲红胺。,红斑素分子结构式,红曲色素产品形态,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性质:红色或暗红色液体或粉末或糊状物;对pH稳定(pH29)、耐热性强(100以上);对光较不稳定,在光照(紫外光和可见光等)下会逐渐分解;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自身易氧化);对金属离子(钙、镁、铁、铜等)稳定;LD50:20g/kg(小鼠经口),7g/kg(小鼠腹腔注射)。应用:对蛋白质的染色性好,可在各种肉制品、水产品、配制酒、冰棍、饼干、果冻、膨化食品、调味类罐头、奶制品、植物蛋白、果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红曲色素,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制备:胭脂虫是一类珍贵的经济性昆虫,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寄主为仙人掌类植物,成熟的磁性虫体内含有大量的胭脂红酸,约占其干虫体重的19%24%。结构:胭脂红酸属于蒽醌类色素。性质:pH56时呈红-紫红色,pH7.0以上时呈紫红-紫色,与铁等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会改变颜色;可溶于水、乙醇、丙二醇,油脂中不溶解;对热、光和微生物都很好的耐受性。应用:作为化妆品和食品色素沿用已久,染着力较弱,一般作为饮料着色剂,用量约为0.005%。,(2)胭脂虫色素,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制备:紫胶虫是梧桐科芒木属等树种上的昆虫,其体内分泌物紫胶中含有五种蒽醌类色素,称紫胶红酸,又称为虫胶红酸。结构:根据紫胶红酸蒽醌结构中的苯酚环上羟基对位取代不同,分别称为紫胶红酸A、B、C、D、E。性质:性质与胭脂红酸类似,在不同pH值时显不同颜色,即在pH4,和pH=4、6和8时,分别呈现黄、橙、红和紫色。应用:着色性能随PH变化,越接近中性着色性越差,酸性较好,最适用于不含蛋白质、淀粉的饮料、糖果及果冻类、糕点面类等。,(3)紫胶虫色素,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制备:糖类化合物,例如蔗糖、糖浆等加热脱水生产的复杂的红褐色或黑褐色混合物,是我国传统使用的色素之一,又名焦糖酱色。应用:我国已经明确规定加胺盐制成的焦糖色素因毒性问题不允许使用,非胺盐法生产的焦糖色素可用于罐头、糖果和饮料等。,(4)焦糖色素,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制备:叶绿素不稳定,且难溶于水,为方便使用,常将其制成叶绿素铜钠盐;该产品是以竹叶、三叶草、低档绿茶等为原料,先用碱性酒精提取,经皂化后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原子被铜置换,即生产叶绿素铜钠盐。性质:墨绿色粉末,略带金属光泽;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和氯仿,微溶于乙醚和石油醚;对光和热较稳定;水溶液呈蓝绿色,钙离子存在时有沉淀析出。应用:可用于果味水、汽水、配制酒、糖果、罐头、高的等,此外还作为化妆品的基础色泽和牙膏的着色剂被广泛应用。,(5)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钠盐,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1 天然色素,制备:是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包括姜黄素、脱双甲基姜黄素。性质:纯品为橙黄色结晶粉末,有胡椒气味;具有亲脂性,不溶于水;纯品在偏酸性环境中呈黄色,结构中的酚羟基在碱性环境中易氧化而呈棕色或红棕色;光、热、氧能使其氧化而失去着色功能。应用:一般用于咖喱粉和蔬菜加工产品等的着色和增香;另外还具有诸多的药理功能。,(6)姜黄色素,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优点:色彩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等;缺点:安全性问题。,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即食用红色2号,属偶氮磺酸型水溶性红色色素。对光、热和盐类较稳定,且耐酸性很好,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变为暗红色。对氧化还原作用较为敏感。能使受试动物致癌致畸。苋菜红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用量为50mg/kg,主要限用于糖果、汽水和果子露等种类。,(1)苋菜红,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即食用红色1号,是苋菜红的异构体。胭脂红为红色水溶性色素。对光和酸较稳定,但对高温和还原剂的耐受性很差,能被细菌所分解,遇碱变成褐色。这种色素无致肿瘤作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胭脂红最大允许用量为50mg/kg食品。主要用于饮料、配制酒、糖果等。,(2)胭脂红,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日落黄(sunset yellow FCF)呈橘黄色,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酸、耐热,在酒石酸和柠檬酸中稳定,遇碱变红褐色。ADI为02.5mg/kg体重。可用于饮料、配制酒、糖果等,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00mg/kg食品。,(3)日落黄,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即食用黄色5号,为水溶性色素。对热、酸、光及盐均稳定;耐氧性差;遇碱变红色,还原时褪色。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7.5mg/kg体重。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00mg/kg食品。,(4)柠檬黄,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靛蓝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食用色素之一。靛蓝的水溶液为紫蓝色,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溶于甘油、丙二醇,稍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对热、光、酸、碱、氧化作用均较敏感;耐盐性也较差,易为细菌分解,还原后褪色。染着力好,常与其他色素配合使用以调色。靛蓝的ADI2.5mg/kg体重;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00mg/kg食品。,(5)靛蓝,3.食品添加的着色剂,3.2 人工合成色素,天然的食品着色剂:红曲色素;胭脂虫色素;紫胶虫色素;焦糖色素;姜黄色素。人工合成的食品着色剂: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靛蓝。,小 结,生产&应用&限量等,食品的调色原理和实际应用,着色剂溶液的配置:若直接使用粉末,则在食品中可能分布不均匀,进而形成色斑;溶液浓度一般为110%,过大则难于调节色调;配置时称量要准、现配想用、用水需煮沸后冷却或用蒸馏水、避免金属器具。食品着色的色调选择原则:心里或习惯上对食品颜色的要求;颜色与风味、营养的关系;与食品原有色泽相似或与食品的名称一致。色调的调配:,本章读书报告备选题目,(1)XX色素的制备工艺,要求:选取某种天然的食品色素(可以是课程讲述过的,也可以是未讲述过的),对其作一个基本介绍后,重点介绍其详细的制备工艺(可以是工业化生产工艺,也可以是实验室初试工艺)。,(2)色素相关的食品安全事故调研,要求:就国内外近年来发生过的一些因食品色素不合理(非法)使用,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回顾。,

    注意事项

    本文(第7章色素和着色剂.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