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党组成员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751274
资源大小:15.7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育局党组成员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docx
教育局党组成员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凝聚共识守初心笃行实干有作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而教师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应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做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凝聚共识守初心,笃行实干有作为,在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展现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一、把师生利益放在首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重要论述。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猖獗全球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下,更加突显了人心向背、民情民意的极端重要性,彰显了党坚持“人民至上”,永远把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上的极端重要性。在指导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时,只有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至上”的思想牢记在心上,时刻把师生的利益放在心头,想师生所想,谋师生所谋,解师生所忧,不断增强师生利益的获得感、生活的舒适感、心情的愉悦感、人生的幸福感,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就会永远跟党走,听党话。二、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抓好人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要打造一流教师队伍,首先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严守师德底线,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以“四有”好老师为楷模,加大教师楷模选树宣传和荣誉表彰力度,引领广大教师既做“经师”,更为“人师”。坚持引育并举。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提升人才引进的竞争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健全人才培育政策体系,持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着力培育青年人才,坚持以教师为本,更加关注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通过评优导向、奖励激励、培训赋能,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术评价,也注重育人评价;在评价重点上,突出创新创造,包括教学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励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潜心研究,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三、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抓好电教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基层的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探索数据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把教育数字化推向深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做人无我有的开创者、人有我优的领跑者。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抓好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在高质量体系建设中,不能缺席,不能掉队,要充分发挥奠基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和影响。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标志是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学前教育要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协同作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要注重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引导;要注重儿童的安全卫生和保健工作,为儿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还要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强化学前教育的质量意识,建设好学前教育的质量工程,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立足“融”,切实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上下功夫,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立足实际,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I、校企合作等方面精准对接,围绕行业新发展、职业新生态、岗位新要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