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docx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坚持把设计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关键举措,推动“设计+制造”“设计+建筑”“设计+文旅”“设计+乡村振兴”等产业链重构与融合,推动“设计+”在各领域渗透与赋能。一、以乡村设计谱绘新时代诗意田园鼓励设计资源下乡,推动设计融入乡村生产生活各环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设计。围绕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运用工业设计理念,提升品种选育、绿色种养、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保鲜销售等全流程现代化设计能力和水平。加大新品种研发设计力度,提升种养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水平,以质量安全为基础强化农产品品牌设计和塑造。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设计和应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设计。加强农产品价值链协同设计,实施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预制菜、数字赋能、品牌设计等升级行动,做优粮食制品、做强肉类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振兴酒业、奶业、药业(中药材),培育绿色食品集群。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设计水平。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设计重构价值链、产业链,推动农业农村与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旅游、气象等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在城市周边设计开发乡村康养、休闲农庄、观光牧场、创意农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近郊乡村游憩地。提升郑州和“三山”(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地区民宿创意设计水平,发展特色精品民宿。以“大河绿洲、健康硅谷”为主题,设计黄河滩区旅游产业,塑造“一村一品”“一村一艺”“一村一景”特色品牌。加快药食同源产品设计开发,推动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提升美丽乡村创意设计水平。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设计,注重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征、气候资源、风貌特色,加强乡村传统村落和特色风貌保护和设计,太行山、伏牛山、桐柏一大别山等山地丘陵地区乡村更加注重山乡风貌创意设计,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传统农区乡村更加注重田园风光创意设计,沿淮水网密集地区乡村更加注重河乡韵味创意设计。依托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利用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等资源,设计建设一批红色游、访古游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镇(村)。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起来,设计打造一批乡村田园综合体。推进乡村环境整治、设施改造、乡风塑造一体化设计,开展“十县百镇千村”美丽乡村设计和建设,打造一批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乡风美的美丽家园。二、赋能新兴产业抢滩占先电子信息研发设计。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先进计算研发与设计。加快发展专用芯片设计,着力建设全国专用芯片和封装测试基地。巩固提升交通、教育、税务、金融等领域应用软件研发设计优势,努力补齐工业高端设计软件研发与应用短板,赋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芯屏网端器”生态圈构建。高端装备研发设计。重点提高大型成套高端装备设计能力,力争在综采综掘、选矿成套核心技术设计与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打造领先矿山成套装备产业链;围绕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提高特高压和智能输变电等成套装备设计能力。努力补齐数控机床及增材制造、机器人、无人机、激光加工、工业CT等高端与前沿装备研发设计短板,赋能更多高端装备成为“大国重器”。新材料研发设计。聚焦先进金属、新型功能和高性能尼龙材料等,加快提高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海工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研发设计能力。大力研发设计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高端铝合金产品。积极研发设计高性能铜基新材料、镁合金材料、生物基材料、电子级材料和尼龙新材料等新品,赋能我省由基础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跨越。生物医药研发设计。强化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创新药研发设计。提升经典名方中药新药及名优大品种中成药二次开发设计水平,形成一批中药名品、名企。攻坚高端新型影像技术和智能医疗辅助产品等研发设计。推动设计在预防、治疗、康养产业链全覆盖,赋能生物医药“康养一体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顺应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智能化设计能力,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应用,优化充电桩网络、加氢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网络设施布局设计,推动充电设施开放共享,提高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水平,赋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新能源产业研发设计。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储能等产业发展,强化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和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强化低风速机型、快速响应和大容量储能装置研发设计,发展光伏“设计+材料+硅片+组件+电厂+应用”一体化产业链,探索开展纤维素乙醇生物炼制研发设计与产业化示范,赋能新能源在用能结构中“高占比用能”替代。节能环保产业研发设计。重点提高节能电机与变压器、节能锅炉、节能制冷装备、污染防治装备及材料、固废综合利用等设备与装置研发设计水平。大力推广节水、清洁生产等生产方式。积极开展绿色降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设计攻关。推动形成“研发设计+降碳技术+节能装备+节能材料+清洁生产+场景运维服务”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赋能节能环保产业“装备+服务”全链式提升。三、加快设计XX数字化转型围绕设计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搭建共创共享的设计协同网络,培育设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数字化协同设计生态圈。提升设计产业数字化水平。支持设计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共创共享众包设计平台,打通数据接口,挖掘数据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省工业设计协同创新服务云平台,实现各类设计资源、设计机构、设计需求互联互通,构建资源配置合理、专业分工明确、数据交互共享、成果系统集成的网络化设计环境,探索设计协同新模式。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建立设计数据库,聚焦重点领域,支持建设人体心理生理数据库、CMF(色彩/材料/工艺)数据库、传统文化设计要素数据库、元器件数据库、产品图谱库、设计项目案例库等数据资源平台,鼓励特色设计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建立行业数据库,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开展结构、功能和性能数字化仿真,提升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展示设计成果。支持设计类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开源设计社区,提高设计的模块化、组件化水平。促进业态融合创新。以创意设计为先导,加快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建筑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设计环节全流程渗透、全链条嵌植、全领域赋能,评选一批“设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鼓励设计企业发展众创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培育智能创作、云端展示、交互媒体、科技设计等新业态,提高协同设计和快速服务能力,打造“设计+”新模式、新业态示范标杆。支持设计研究院、重点设计企业打造设计工业互联网,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定制化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设计服务模式,提升设计协同和共创能力。发展设计软件和工具。加快设计软件和工具研发应用,加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基础性、关键性研发设计软件战略研发、应用,支持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分析和加工制造一体化CAD/CAE/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平台建设。支持开发基于BlM(建筑信息模型)、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推进BIM软件与Cl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成开发。支持软件企业、设计公司开发一批先进适用、贯穿设计活动全过程软硬件工具,构建先进适用设计工具体系,大力推广示范。支持建设仿真软件、设计软件等开发工具平台,促进特殊行业和领域专用设计及仿真软件应用,为设计提供手板制作、产品原型验证,缩短开发周期和成本。四、发展机遇当前,我省发展设计产业具有众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战略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省发展,实施中原城市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及支持政策,为我省设计产业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市场前景广阔。我省有1亿多人口、近6万亿元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坚实,文旅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文化旅游大省和人口大省,既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创意源泉,也为设计产业赋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三是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发展,我省设计产业在总体规模、区域特色、人才储备、企业实力、赋能效应、活动载体等方面具备了建设设计XX的基础条件,有望在今后一个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发展导向明确。设计产业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服务型制造和制造服务业范畴,符合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大势。我省是全国首个将设计产业上升为重大战略的省份,有利于激发和汇聚全省加快发展设计产业、建设设计XX的强大动能。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探索建立有利于设计人才成长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优化设计类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设计交叉学科建设,推广CDIO(构思一设计一实现一运作)工程教育模式,建设一批一流设计类专业。鼓励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面向产业需求和未来发展,培育复合型、高水平设计人才。支持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设计类现代产业学院、工业软件学院。加强设计实训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及设计创意园建设设计实训基地,支持行业组织、孵化器等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设计培训基地。举办设计高级研修班,每年组织50名企业管理者、科研人员、设计师在国内知名设计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分层次推进设计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鼓励中小学校开展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启蒙教育,创建中小学“未来设计之星工作坊”,提高青少年设计文化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