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电解铝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参考附表.docx

    • 资源ID:758246       资源大小:38.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解铝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参考附表.docx

    附录1电解铝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节点识别(资料性附录)表1.1电解铝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节点识别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类型温室气体来源备注主要生产系统(电解生产工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炭阳极直接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阳极效应直接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辅助及附属生产系统燃料燃烧排放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直接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脱硫用碳酸盐直接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注:上表为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源识别示例表,具体应根据建设项目工艺装备情况进行识别。具体建设项目中涉及到其他含碳原料的,应补充识别其温室气体来源。附录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推荐采用本指南给出的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以表2.1中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需要,明确了电解工序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绩效值核算方法。如建设项目除电解铝生产以外,还存在其他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活动,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中提供的方法核算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汇总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依据表2.1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依据序号标准名称1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4部分:铝冶炼企业3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4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指南(试行)5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铝冶炼二、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电解铝生产企业或建设项目所包含的工序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其特定时期(通常为1年)核算边界内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按公式(1)计算。公式(1)中列出了电解铝生产企业需考虑的碳排放源项,建设项目及其所包含的电解工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源识别结果,选取公式(1)中涉及的源项进行计算E-Effftt+E鳗收科+E过程+E电租热(1)式中:E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ze);E依L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厢WL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WS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KXhe);&做一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Ch)。(一)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 .计算公式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企业核算期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2)计算。E三=U(%。XE居)(2)式中:AQ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E尸L第i种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2GJ)°i消耗化石燃料的类型。2 .活动数据获取燃料燃烧的活动数据是核算期内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公式(3)计算。ADi=NCVi×FCi(3)式中:NeVL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万标立方米(GJ/万No?);尸G-第i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标立方米(万Nm3)。3 .排放因子数据获取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EE按公式(4)计算。44EFi=CCXOFiX12(4)式中:CG-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吉焦(tC/GJ);OE-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以表示;A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二)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 .计算公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炭阳极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Eat材料=EF炭胡梭XP(5)式中:E尸艇制L炭阳极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铝(tC02九A1);P产品(铝液)产量,单位为吨(t)2 .活动数据获取所需的活动数据是核算期内的铝液产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单位为吨(t)3 .排放因子数据获取炭阳极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6)计算。44EF炭阳极=NC炭阳极XCISSXffifg)×-(6)式中:NC坳WL吨铝炭阳极净耗量,单位为吨碳每吨铝(tCtAl),可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推荐值0.411tCtAI;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月称重检测,取年度加权平均值;S版L炭阳极平均含硫量,单位为,可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推荐值2%;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YS/T63.20,对每个批次的炭阳极进行抽样检测,取年度加权平均值;AML炭阳极平均灰分含量,单位为,可采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推荐值0.4%;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YS/T63.19,对每个批次的炭阳极进行抽样检测,取年度加权平均值。(三)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 .计算公式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电解工序阳极效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脱硫设施使用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按公式(7)计算。E=Epfcs+1E碳酸盐.式中:aFCL阳极效应全氨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Che);E点*l碳酸盐分解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902)。2 .阳极效应(1)计算公式电解过程在发生阳极效应时,会排放四氟:化碳(CF4,PFC-14)和六氨化二碳(C2F6,PFC-116)两种全氨化碳(PFCS)。阳极效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公式(8)计算。EPFCS=(6630XEFCF4+11100XEFc2F6)×P×1(X3(8)式中:6630CF4的GWP值;E&T4阳极效应的CF4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CF4每吨铝(kgCFMAl);/一C2F6的GWP值;E&2F6阳极效应的C2F6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C2F6每吨铝(kgC2F6Al);P产品(铝液)产量,单位为吨(t)o(2)排放因子数据获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推荐的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碳排放因子数值分别为0.034kgCF4tAk0.0034kgC2FtAlo具备条件的企业可采用国际通用的斜率法经验公式,按照公式(9)和公式(10),测算本企业的阳极效应排放因子。EFcf4=0.143×AEM(9)EFc2F6=0.1×EFcF4(10)式中:AEM平均每天每槽阳极效应持续时间,企业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单位为分钟(min)。3 .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排放碳酸盐分解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公式(11)计算。E碳械越=AD碳酸盐XEF碳酸盐(11)式中:4。(三l某种碳酸盐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E/"痢L某种碳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碳酸盐(tCO"t碳酸盐)。(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 .计算公式企业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公式(12)计算。E电和后AD电力XEF电力+AD然力XEF热力(12)AO,L净外购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尸也L电力消耗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CtCO2ZMWh);AO*ZL净外购热量,单位为吉焦(GJ);E尸热L热力消耗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o2 .活动数据现有工程电力的活动数据以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需提供该部分电力消费量的相关证明材料;热力的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热力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新建项目电力和热力的活动数据根据设计资料确定。3 .排放因子电力和热力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采用附录2表2.5中推荐值;企业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排放因子按O计算。三、排放因子参考表表2.2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燃料品种计量单位低位发热量(GJt,GJ/万Nm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燃料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吨26.727.4XW398%烟煤吨23.33726.1×IO3褐煤吨11.928×IO3洗精煤吨26.34425.41×IO3煤泥吨12.54525.41XIO3其他煤制品吨17.4633.6×IO'3焦炭吨28.43529.5XlO3液体燃料原油吨41.81620.1×IO398%燃料油吨41.81621.1×IO3汽油吨43.0718.9×IO3柴油吨42.65220.2×IO3煤油吨43.0719.6XlO'3炼厂干气吨45.99818.2XW3液化天然气吨51.49817.2X10-3液化石油气吨50.17917.2XlO-3焦油吨33.45322X10-3气体燃料天然气万立方米389.3115.32×IO399%高炉煤气万立方米33.0070.8×IO3转炉煤气万立方米84.0049.6×W3焦炉煤气万立方米179.8113.58XlO3其他煤气万立方米52.2712.2XlO3注:1.洗精煤、煤泥、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焦油、天然气、焦炉煤气和其他煤气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2,无烟煤、褐煤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2019年修订版,烟煤、其他煤制品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中有色金属工业数据,液化天然气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20),其他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2007);4 .焦油、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来源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2019年修订版,其他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表2.3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因子推荐值名称单位量值吨铝碳阳极净耗tC/tAl0.411炭阳极平均含硫量2%炭阳极平均灰分含量0.4%注:数据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后续数据有更新的,以更新数据为准。表2.4生产过程排放因子推荐值名称单位量值阳极效应的CF,排放因子kgCFtAl0.034阳极效应的C2F6排放因子kgC2FtAl0.0034石灰石分解的排放因子tCO2t石灰石0.405纯碱分解的排放因子tCO2t纯碱0.411注:数据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后续数据有更新的,以更新数据为准。表2.5其他排放因子和参数推荐值名称单位排放因子电力tCO2/MWh0.8606热力tCO2/GJ0.11注:I.我省2016年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0.8606lC2MWh,后续该数据有更新的,以更新数据为准;2.热力排放因子来源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4部分:铝冶炼企业(GB/T32151.4-20I5)o附录3温室气体排放绩效水平参考值(资料性附录)表3.1铝电解工序温室气体排放绩效水平参考值电解槽型号绩效水平温室气体排放绩效(tCO2t产品)400kA以下I级13.107II级1330840OkA及以上I级13.094II级13.120注:参考值适用于山东省内依据本指南核算方法、核算边界和排放因子计算得出的温室气体排放绩效值。附录4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资料性附录)表4.1监测计划参考表序号监测内容监测频次1煤炭等固体燃料低位发热量、含碳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月一次2油品等液体燃料低位发热量、含碳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季度一次3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低位发热量、含碳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半年一次4炭阳极硫含量、灰分含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月一次注:具备条件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附录列出监测计划,监测内容、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资料性附录)电解铝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如下:概述1总则1.1 编制依据1.2 评价指标2政策符合性分析2.1 与国家、地方和钢铁行业碳达峰、温室气体排放减量替代等政策文件符合性分2.2 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2.3 与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符合性分析3现有工程温室气体排放分析3.1 现有工程和被置换产能项目工程概况3.2 核算边界3.3 工艺流程及温室气体排放节点识别3.4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评价3.5 减污降碳控制措施及减排潜力分析4拟建工程温室气体排放分析4.1 拟建工程概况4.2 核算边界4.3 工艺流程及温室气体排放节点识别与分析4.4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评价4.5 减污降碳控制措施及减排潜力分析5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5.1 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5.2 污染治理措施比选6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要求与监测计划7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结论与建议(资料性附录)表6.1降碳措施清单一览表序号生产工序温室气体排放节点具体降碳措施预期降碳效果表6.2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三本账”内容现有工程在建工程拟建工程“以新带老”削减量拟建工程实施后全厂变化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t)表6.3温室气体排放源清单生产工序排放类型I排放口编号2排放形式3排放浓度4(mgm3)排放量(ta)工序产品产量(t)排放绩效值(t/t铝液)排放量合计注:I燃料燃烧排放、能源作为原料用途的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2同时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口统一编号,只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口按照相应规则另行编号:3填写有组织或无组织,间接排放类型不需填写;4无组织排放源不需要填写。

    注意事项

    本文(电解铝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参考附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