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伤寒护理(定稿).ppt

    • 资源ID:760416       资源大小:676.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伤寒护理(定稿).ppt

    ,肠道传染病特点,1.传染源:病人(急慢性病人)、病原携带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2.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生活饮用水被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水源污染引起传染甚至爆发流行。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造成局部流行和暴发流行。,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传播给别人。,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3.肠道传染病的分布特点:(1)地区分布: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易引起流行或暴发。(2)季节分布:每年5-10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至8月。(3)人群分布: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4.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养成良好卫生习惯:(1)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2)饭前便后洗手。(3)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接种。(4)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及时去就医。,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概述,伤寒病原体:伤寒杆菌;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伤寒面容、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副伤寒 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副伤寒丙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与伤寒相同。临床上很难区分,确诊需肥达反应和培养,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 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长1 3.5,宽0.50.8,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释放内毒素致病,病原学,周身鞭毛(),负染,*22500,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流行病学,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多散发儿童青壮年多见,流行特征,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四、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 胃(胃酸减少或病原量多)小肠淋巴组织 血流(原发性菌血症)肝、脾、胆、肾、骨髓、小肠 血流(第二次菌血症)全身各脏器及皮肤 痊愈,病理改变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淋巴结最明显)。增生坏死溃疡(出血、穿孔)愈合。病变程度与病情不一定成正比。,五、临床表现,潜伏期:723天,平均1014天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病程(第1周)(第2-3周)(第3-4周)(第5周),1、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主要表现:,1)持续高热(稽留热),持续1014天2)消化道症状:伤寒舌:舌质红、舌苔厚,舌尖和舌缘无苔。纳差、腹胀、便秘或腹泻。右下腹压痛。3)CNS中毒症状:伤寒面容(无欲貌):表情淡漠、精神恍惚、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神志改变等。,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或重脉5)肝脾大(中毒性肝炎)6)玫瑰疹(确诊):10个以下,胸腹部多见,24天消退。7)WBC减少:35109/L,伤寒病程图,缓解期(病程34周):注意并发症。恢复期(第5周):约需1个月。2.其他类型伤寒3.复发:热退后13周出现、恢复期4.再燃:病程23周、体温逐渐下降时、缓解期前后出现再发热,并发症(1)肠出血:最常见。(2)肠穿孔:最严重。(3)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肺炎、胆囊炎、血栓性静脉炎,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1.血培养 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2.骨髓培养 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已抗菌治疗尤适。3.粪尿培养 病程3-4周阳性率最高,带菌者检查4.胆汁培养 慢性带菌者。玫瑰疹吸取物培养 阳性率低,不作为常规检查,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消失(诊断和病情评估),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O”抗体 1:80,“H”抗体 1:160,或相隔1周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肥达氏反应:,肥达氏反应评价注意:1.“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H”抗体-出现迟,维持时间长。“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2.假阴性:早期应用抗生素,“O”“H”抗体可不升高。3.假阳性可见于:血吸虫、败血症、结核等。,TO TH TA TB TC 意义 发病早期 不久前患过伤寒/菌苗接种/非特异回忆 伤寒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肥达氏反应:,六、诊断: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标准:其中之一:找到伤寒杆菌。肥达氏反应O、H抗体均阳性;或在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七、治疗,病原治疗喹诺酮类:首选。孕妇和儿童慎用!头孢菌素类:首选 用于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肾功不全者减量。氯霉素:已少用。治愈标准:体温正常15天;或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小结,1.伤寒与副伤寒均为致病性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2.主要传染源是慢性带菌者;3.临床六大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实验室特点:外周血象WBC降低,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4.可通过细菌培养或肥达氏反应确诊;5.抗生素治疗有特效;6.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伤寒的主要措施。,护理评估,1.病史流行病学特点患病及治疗经过2.身体评估3.实验室检查4.心理社会资料,主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控制饮食而摄入量减少有关。3.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期-恢复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热退后1-2周,逐渐增加活动量。2.饮食护理:发病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流质或半流无渣饮食,低纤维、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多饮水。热退后仍应低渣饮食,避免过饱;忌生、冷、硬、不易消化食物;忌糖和奶类等易致腹胀食物。饮食应循序渐进。,3.对症护理:发热、腹胀(禁用新斯的明)、便秘(不用泻药,可用开塞露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等4.加强基础护理5.注意用药后的作用和副作用6.避免诱发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活动、暴饮暴食、进食粗纤维、固体食物、用力排便、大量灌肠、使用泻药。,7.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8.按消化道疾病隔离。病人集中一个病区,固定患者使用的卫生间、水龙头以及活动场所,凡病人接触过的物品都必须清洁消毒,用过的物品都须消毒或焚烧。隔离期: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周。,保健指导1.讲解伤寒与饮食关系.2.介绍伤寒护理治疗常识.,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水源、粪便及饮食管理,灭蝇。保护易感者:(接种疫苗)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成人每周一次,连续3次,0.5ml,1.0ml,1.0ml皮下注射。儿童酌减.预防性服药:复方新诺明,

    注意事项

    本文(伤寒护理(定稿).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