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病人的护理.ppt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病因病理,定义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G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粪便和饲料中抵抗力强对青霉素敏感,病因病理,发病条件1、有窄小而深的伤口,混有泥土或异物2、伤口内有较多坏死组织3、伴有需氧菌的混合感染,病因病理,细菌毒素(外毒素)1、痉挛毒素 作用于脊髓前角灰质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使N-M接头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使运动神经系统失去正常的抑制性。,2、溶血毒素 促进组织坏死核损伤心肌(针对动物),临床特点,肌肉持续性僵直逐渐蔓延的肌肉群最后造成呼吸肌僵直肌肉阵发性痉挛重者可致喉头痉挛或呼吸肌痉挛窒息其他酸中毒、脱水、心衰、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压疮、舌咬伤等,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610天,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潜伏期长短可能和病灶离CNS距离、细菌数量、病灶处理有关前驱期一般1224小时,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燥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临床表现,发作期1、肌肉持续性收缩蔓延:咀嚼肌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膈肌、肋间肌表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窒息,临床表现,痉挛性抽搐诱因:声、光、触、检查、治疗、护理,甚至是膀胱充盈、跌倒等特点:阵发性、无发热、有意识后果:异常痛苦恐惧 大汗淋漓脱水 极度疲乏虚脱、营养不良 乳酸堆积酸中毒 循环阻力增大心衰 呼吸不畅肺部感染 喉头、呼吸肌痉挛窒息,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扩创,双氧水冲洗,必要时开放引流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 IU 过敏者脱敏疗法,备肾上腺素或DM,治疗,消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开放引流,药液湿敷中和血中游离毒素TAT 25万IU静滴,重复使用至症状消失镇静解痉(最主要治疗手段)减少刺激、镇静剂和安定、严重者人工冬眠、影响治疗和护理者用硫喷妥钠或肌松肌,治疗,杀灭细菌青霉素80100万U,静滴全身支持治疗补充营养和能量、纠正体液失衡保持气道通畅注意观察呼吸、床旁备气切包,护理,避免抽搐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抽搐的诱因2、病室要有窗帘,避免强光照射3、走路、说话轻4、避免粗鲁的翻身动作和频繁的触动病人5、保持室内安静,如电动吸引器应远离6、治疗、护理、检查应集中进行,在使用镇静剂后30min内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操作7、必要时加大镇静剂用量,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1、床旁常备急救器械或药物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窒息时的症状3、吸痰最好在用镇静剂后进行4、在清除口腔分泌物时,要给病人垫上牙垫,以免因强烈痉挛咬伤舌肌和咬断吸痰管5、喂食时,应耐心、少量多次,以免呛咳、误吸6、在疑有反胃、呕吐、误吸时,应放低床头,用直接喉镜吸出分泌物或作紧急气管内插管。7、一旦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时,应立即行气管切开,并给予相应护理8、如突发窒息,可立即将16号针头刺入环甲膜,使空气进入气管,然后再作气管切开,以赢得抢救时间,护理,防止损伤发生1、评估受伤的部位及因素,并告之病人。2、病床加床栏,以防抽搐时坠床致外伤。3、病人抽搐时用牙垫,以防唇及舌咬伤。4、病人抽搐时可致溢尿,故应检查床单有否潮湿5、在适当的应用镇静剂后,定时给病人翻身、按摩、温水擦浴等。骨突处垫气圈或给病人睡气垫床。6、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褶、无碎屑。,护理,防止交叉感染1、评估引起伤口交叉感染的因素,并告诉病人。2、尽量给病人住隔离房间,病室定期空气消毒,如每天用3%的过氧乙酸喷雾。3、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制度。4、接触病人伤口及敷料应戴无菌手套。5、病人的一切医护器具必须专用,用后特殊处理。6、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探视频繁可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使之配合,尽量减少探视人员。7、病人伤口用3%双氧水湿敷。,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注意监测生命体征,避免翻动维持营养和体液平衡必要时管饲,注意温度、速度和量其他并发症的预防高热降温、心电监护、肺部感染、尿潴留和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