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3年老师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七篇.docx

    • 资源ID:761381       资源大小:24.7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老师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七篇.docx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不管在哪、无论是谁,对苦难的经历感同身受,对和平的祈愿永不止息。“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进占南京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死难者总数达30万以上,犯下了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制造了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一个缺少痛感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凝聚力的。”我们不能忘记战火连绵、硝烟四起的岁月,我们不能忘却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苦难,我们不能忘怀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抗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任何倒行逆施妄图篡改历史、否认暴行的图谋,历史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不忘过去,恰恰是为了开创未来。今年,14家网络媒体平台共同推出大型网络在线公祭活动,南京600多所中小学举行“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把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到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世界记忆。纵然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但捍卫正义的意志写进了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基因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流淌。只有铭记来时的路,才能走好脚下的路。如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且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意气风发地大踏步向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向未来砥砺前行,正需要“勿忘国耻”的觉醒,离不开“振兴中华”的呐喊。正如诗人写道,“我们今天需要的,不是枪炮、不是仇恨,而是清醒的头脑、沸腾的热血和自强的精神”。遗忘不是对待历史的方式,尘封不是面对苦难的态度。张纯如在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写道,“历史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写下一个适当的结局。”在过去的一年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朱秀英、姚秀英、蒋淑萍、马鸿祥相继离世,目前经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认证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73位。那些亲尝过屈辱和痛苦的人们终将离去,但那段苦难岁月绝不会随风飘逝。“国行公祭,祀我国殓。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来自历史,也必将通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86年前,南京沦陷,侵略者残忍杀害我30万同胞,“兽行暴虐,旷世未闻”。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悲剧和灾难,还是国家之荡、民族之痛,也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同仇敌愠、共御外侮,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再次印证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铁律。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和平需要捍卫,更知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强国强军、开创未来,才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今天是2023年12月13日,也是第10个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浮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发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们对和平的祈愿,许愿墙上的种种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过去我们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历史的惨痛经历中不断珍惜现在的和平,懂得珍惜,并对过往的屈辱和苦难时刻警惕,不断砥砺人性道义,审时度势,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用浓浓的爱国情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37年12月13日,日军入侵南京,进行了40多天毫无人性的大屠杀,共残害了30多万生灵,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无法将这一天这一天承从记忆中抹去,这一天满是屈辱和苦难,时刻提醒着我们肩上的的责任、心中的使命。那么当历史翻过这一页,留给中华儿女的是远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来,如今的中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国人都应该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华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远去,中国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有能力保证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伟大国家。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们无怨无悔,甘心奉献个人的青春铸就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这种精神,是爱国的、是理性的、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我们要把这种爱国精神落到行动上,时刻牢记时代使命,在奋斗前进的路上永不停歇。把国家、民族放在人个的前面,努力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不管在哪、无论是谁,对苦难的经历感同身受,对和平的祈愿永不止息。国行公祭,祀我殓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的深刻反思,正成为国人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追求,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第十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过去,影响现代,也指向未来。在铭记历史中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只有充分了解历史真相,以史为鉴,才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做和平的倡导者与捍卫者。临近公祭日,很多南京市民发现部分地铁站内多了一面“和平许愿墙”。人们纷纷驻足,郑重写下自己对和平的期许:“不要让橄榄枝从和平鸽的嘴中滑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祖国昌盛,世界和平”声声呼唤,字字入心。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统计,今年以来又有X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XX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哀伤藏于心,实干强我邦!86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殷鉴不远,后人当自警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淀进取精神和昂扬斗志。铭记历史,方能在沧海横流中积蓄砥砺前行的力量。作为年轻一代,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稳定发展是我们追求梦想的前提,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参与创造、自觉维护。“铛、铛、铛”每天早上八点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和平大钟总是准时响起,首批入场的12名观众分两组撞响大钟13声,寓意牢记国耻、珍爱和平。每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江东门的钟声穿透力更强,一声声、一下下,回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南京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每年两次全城拉响警报的城市,一次九一八,一次国家公祭日。钟声和警报声汇聚到一起,成为当天整个国家的背景音,提醒人们勿忘国耻之荡、民族之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受难史在1937年的冬天到达至暗时刻,30万同胞的苦难经历早已刻进国人的共同记忆。痛感是最好的“清醒剂”。就像人的躯体,有痛感才知道何处受了伤、何处最羸弱,进而对症下药、祛病固本。对历史的记忆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怕痛,就不去触碰;不能因为屈辱,就选择遗忘。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宣告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开启。在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更加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携手奋进。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江东门的钟声每一天都会准时响起,也将长久地警醒国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我们能在回望中告慰先辈: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矢志奋斗,使命必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跋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要守护和平,是唯有爱国之心才能实现的。守护和平,常存爱国之心。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守护和平,常行爱国之事。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心怀善念,与人为善,将守护祖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己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守护和平,永立爱国之志。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我们要树立爱国之志,祖国是生而哺养的伟大母亲,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要努力奋斗,把护卫祖国、守护和平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跋武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今天是12月13日,从日历上看,这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是一个饱蘸鲜血的日子,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一幕幕悲惨的情景不堪回首。日军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甚至连未满月的孩童都不放过!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蹂璃祖国的土地,列强的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中国的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来了,她挺直腰板,高抬头颅,终于扬眉吐气了。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使世人再次认识了一个生机勃勃、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记住“耻辱",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今天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我们不仅要铭记这个日子,更要汲取引人奋发图强的力量,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历史不可忘。1937年30万同胞惨遭杀戮,给历史留下永久的伤痕,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正是为了纪念这场重大民族灾难,为了缅怀抗日救亡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是为了让国人发愤图强、保家卫国。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中华儿女也向世界展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节气。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和平不敢弃。举行公祭日是为了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更像是一面镜子警醒世人和平的珍贵,进一步向世界传递国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理念。南京大屠杀的加害者们更不应该逃避,而我们,我们铭记历史也是让仇恨的种子继续蔓延,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中国一向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者,“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前进不能止。吾辈当自强,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更不敢忘。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爱国不是光喊口号,当迈出最真实的奋斗者的步伐,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中化民族正在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当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踏实坚定,担当责任,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开创更好的未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郑重其事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一一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胜。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少年强,则国强,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老师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七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