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篇枫桥经验60年纪念活动心得体会.docx
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枫桥经验”是浙江省的“金字招牌”和传家宝。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基层稳则大局稳,百姓安则社会安,强调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就是要把基层的经常性基础性兜底工作做稳妥、做扎实、做出成效,真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中开花结果。传承“枫桥经验”关键在于源头预防争主动。上世纪90年代,枫桥创造了“四前”工作法和“四先四早”工作机制,抓早、抓小、抓初、抓源头,是“枫桥经验”的题中之义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上工治未病之病”。源头预防到位,往往事半功倍。花精力“治已病”不如下大力“治未病”,坚持预在先防在前,紧盯源头、把牢关口,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调处在基层。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提高“灵敏度”,建立党员干部联村包户网格体系,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驻村民警、法官、律师、心理专家等,定期深入一线开展“法律常识巡讲、心理健康巡诊、隐患苗头巡查、矛盾纠纷巡解”和“大谈心大家访大化解”活动,做到“苗头及时发现,矛盾高效化解”。依托浙江优势用好大数据增强“感知力”,加强信访大数据分析,强化信访风险预判研判,加大重点领域信访问题的共性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结构性问题,防止个体问题演变为群体性问题、信访问题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传导。信访问题往上行,矛盾症结在基层。不作为、乱作为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是引发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导火索”,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源头预防的重中之重。乡镇(街道)、村(社区)可以通过基层民情沟通会、民意恳谈会、民心交流会、纠纷调解会等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形式,把决策过程变成尊重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过程,疏导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消解人民群众的误会,解答人民群众的疑问,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变“堵”为“疏”抓“源头”通“茬口”。源头一池清水,社会一片新风,信访问题自然少了。传承“枫桥经验”重点在于源头调处强落实。用行动说话,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枫桥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民为本,为民办事”。信访处理一小步,群众利益一大步。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就是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争取化解在小、在早、在苗头,把发力重心放在初信、初访、初始阶段上,放在解决群众身边“小矛盾”“小纠纷”“小事情”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真正拧紧解决问题的“初始关”,确保“声声有回应,事事有人办,件件有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首接首办责任,积极探索建立“首问责任制”“首访责任制“,不断规范初信初访的办理,把问题解决在最佳“窗口期”。面对信访群众第一时间热情接待,热忱回应,热心化解,一鼓作气,一次解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倍加珍惜“浦江经验”创新发展成果,扎实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主动“脱鞋下田”、进村入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贴近民心,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变为“走上门去做群众工作”,把“开门接访”变为“上门约访”,用心用情用力架起“连心桥”、结成“连理枝”,增进干群感情,摸清信访实情,排除隐患险情。认真落实“三到位”要求,解决好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用口水、汗水甚至委屈的泪水浇灌一朵朵“事心双解”的满意之花,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感受到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热度、力度和温度,以“事心双解”的满意度回应群众的期盼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传承“枫桥经验”重心在于源头固本夯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中坚作用,是“枫桥经验”的核心。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坚持人民主体,充分调动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焕发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热情,发动和依靠由人民群众组成的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基层各类群众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个人等不同主体和社会力量助力基层矛盾化解,让“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专业领域精英等全程参与其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结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多元化矛盾化解大联盟。组织好党员、乡贤、网格员、信访代办员等,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确保每一件信访事项有人管、规范办、高效结、兜得住。做强镇级矛调中心、做实村级矛调工作站,健全“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的五调联动体系,实行联合接访、合力化解,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枫桥经验”是在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创造的,并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案,是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要坚持“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共建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新时代基层治理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县域治理现代化道路。一、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要着力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机制。真正建立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基层治理各个环节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行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党员结对联系等制度,健全干部“返乡走亲、驻村连心、联户交心”常态化机制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党对群众和社会组织的领导、对社会治理的引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条块协同、集约高效的政府负责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整合政府资源,构建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的社会治理部门联动机制。优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的服务管理职权和人员纳入平台和网格,构建精简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探索情报信息联通、重大安保任务联手、重点人员联管、重大突发事件联处、突出矛盾风险联治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开放多元、共建共享的社会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坚持因势利导、培育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推进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入市场化模式,创新推行政府采购和公益创投机制,开发投用社会组织党建云平台,真正让专业人干专业事、让志愿者干自愿事、让老百姓干百姓事,有效提升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完善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公众参与机制。创新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不断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更好地广纳民智、广聚民力,做到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形成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新路径。创新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深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和听证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评议权。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推广“志愿联盟”,推进“全城志愿”,不断拓展“社会治理共治圈”。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方法要始终依靠群众自治就地化解矛盾,依靠法治手段公正解决矛盾,依靠德治教化制约控制矛盾,依靠心治服务源头预防矛盾,依靠智治支撑高效处置矛盾,防止矛盾扩大蔓延,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依靠群众自治就地化解矛盾。“枫桥经验”重群众自治,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群众主体的自治和广泛的社会参与,避免了社会治理变成政府独角戏,有效破解了“政府干着、群众看着,政府很努力、群众不买账”的难题。将坚持把基层事务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把党的政策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健全完善村民(居)民自治的同时,推进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的社会组织。依靠法治手段公正解决矛盾。“枫桥经验”重法治建设,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公正司法、严格司法、阳光司法,破解执行难的问题。优化环境污染纠纷、物业纠纷、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专调委员会和市镇两级联合调解中心及各类品牌调解室运行机制,完善多层次、社会化、全覆盖的“枫桥式”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探索信访法治化处置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创建“零上访镇村”“无诉讼村”,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信访诉求。依靠德治教化制约控制矛盾。“枫桥经验”重德治引领。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构建“实践中心一实践所一文化礼堂”三级体系,实现德润人心、教化群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元素有机融合。弘扬崇德向善新风,选树一批道德榜样、家风典范和文明示范,唱响向美向善的诸暨“好声音”。依靠心治服务源头预防矛盾。要用社会心理学厚植“枫桥经验”,培育发展心理卫生协会等一批专业化的调整社会心态的社会组织,把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治理实践,建立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与专业化水平。面向社会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因人因时因事制宜,把心理建设与青少年教育、特殊人群教育、特殊事件处置结合在一起,构建社会心理防范体系。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群众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感化人、劝勉人、鼓舞人、警示人。依靠智治支撑高效处置矛盾。要创造性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新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党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突显“枫桥经验”新时代新特点。在全国率先建成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一体化办案系统。进一步办好互联网“线上议事厅”,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深入开展全国“智慧安居”建设试点,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建立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党的群众路线是因与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之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之关系。厘清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地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枫桥经验”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枫桥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的创新发展。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强调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同时,更侧重和突出服务群众,政府职能更强调从管理转向服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开展服务群众的改革创新实践,强调服务是实现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将“枫桥经验”与党的群众路线放在一起加以论述,可见二者关系之密切。这个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因与果的关系。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结出的硕果。从因果链条看,党的群众路线是因,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果。党的群众路线就像种子,新时代“枫桥经验”就像种子发芽成长后结出的果实。因果链条中,“因”正,“果”才正。与此相应,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坚持和发展,在“因”上要重视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因果相续,“因”中潜藏着未来的“果”,“果”也必定延续了“因”。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个“果”中必定延续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个“因”。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是“人民至上”。心怀“人民至上”理念,就能心如磐石、意志坚定;就能如金刚利剑能断一切困难障碍;就能心生智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就能如阳光普照能使广大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恩情。以“人民至上”为核心内涵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力量源泉。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党的群众路线二者互相依赖而有,互相离不开对方。新时代“枫桥经验”依赖于群众路线,从群众路线而来,而产生;同时,新时代“枫桥经验”也体现了群众路线。新时代“枫桥经验”无论如何发展,也是为了群众。如果说群众路线是领导方法、决策模式,那么,新时代“枫桥经验”便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群众路线最接地气、最具成效的落实方式;如果说群众路线是一种群众利益表达机制,那么,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一种群众利益实现机制。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人民群众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有机会参加交流和对话,有机会与党员干部面对面,通过直接沟通,表达群众的意愿。新时代“枫桥经验”则在具体实施当中根据群众意愿为了群众利益而做。三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成果体现,其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党的群众路线。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外化和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两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新时代“枫桥经验”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经验,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典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模式和表达模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表达的本质依然是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等核心要义是贯彻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最佳体现。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环境变化、新思想冲击、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出现,迫切需要新时代“枫桥经验”这种体现真正关爱群众的实成了“枫桥经验”生生不息的时代价值,并赋予其历久弥新的政治意蕴。一、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的基本政治需求纵观枫桥经验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历程,不难发现“人民”既是这一经验的首创者,也是这一经验的最终受益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运动的主体,也是现实政治的主体,更是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动力。当然,人民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词汇,而是与社会运动息息相关的特定语汇,每个时代的人民都是特定的群体,有其特定的政治诉求。从这个意义上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施政理念就不能刻舟求剑,固守特定的模式,而要与时俱新,政府就要根据特定时期的人民需求提供必要的公共政策,以纾解人民之困,满足人民所需。枫桥经验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质变过程”,从最初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斗争经验,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践经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成熟的样本。在这一过程中,“枫桥经验”有其不可替代的“范式价值”。枫桥经验首先是诸暨县枫桥区人民创造的将“四类分子”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时代经验”,也是中央高度认可策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斗争经验。中华人社会组织信息交流与咨询、公共资源共享、社会组织成果展示、社会工作人才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致力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增强社会组织能力,服务诸暨社会发展”。从2014年成立至今,中心已孵化社会组织96家,现有入驻孵化成长社会组织21家,主要开展应急救助、关爱服务、绿色环保、社区服务、心理咨询、司法援助等活动。诸暨市根据“政府掌舵,社会划浆”原则,自2017年开始投入6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面向全市社会组织设立“公益创投招标项目”,致力于孵化、培育、壮大本地社会组织,鼓励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解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对入选的社会组织公益项目进行创业及发展资助,让发潜力较大、项目可行性和创新性较高、预期社会效益良好、与政府目标契合的公益创投项目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公益创投项目涉及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爱、交通安全宣传等公益事业,社会反响较大。从诸暨市民政局的统计结果来看,政府支持、孵化的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推进平安诸暨建设、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之,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已经不是政治斗争的经验,“枫桥人”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初心不变、勇气不减,持续推动着“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追求,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创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方法论武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专群结合,“三治融合”,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当然,“枫桥经验”隐含的时代价值表明,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水平高低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成正比的。因此,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应该是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契机,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携手并进,相得益彰,最终实现基层社会实现依法自治、良法善治。1977年枫桥破获的47起案件的52名作案成员中,没有一名是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及其子女。1977年11月,浙江省公安厅对枫桥“四类分子”现状进行调查。当地干部群众说,地主富农安分了,没做坏事,早应该摘帽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的基本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带着泥土的芬芳,朗朗上口,入得脑,记得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容易唤起人民群众的认同感,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表述体现了中国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在中国的语境下,用“不”“无”等语言的表达方式源远流长,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当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时,如果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外延有无穷可能性,无法用正面、肯定的方式来定义,或者用列举的方法也无法穷尽的时候,一般采取“不”“无”等间接、否定的方式作出清晰的解释。比如论语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记载“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邓小平同志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党的历史文献当中,“不”的运用也是很普遍的,如“一个不杀,大部不捉”这个方针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审干运动中就提出的,并在论十大关系中再一次作了阐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对“四类分子”的教育改造继续实行“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毛泽东同志概括的“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就是这个方针在教育改造“四类分子”的成功实践中转化为经验的概括和表达的。同时,“不”“无”也是国际惯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正如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所说的,“自由”是指个人的生活状态,对这个状态本身是无法给予定义的。哈耶克认为,对“自由”规定性最严谨的表述,就是作为生活状态反面即“不自由”来解释,尽管这是间接的表达方式。枫桥人民在“枫桥经验”产生发展创新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枫桥地域文化现象,孕育形成了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造精神,以民为本、春风化雨的和合精神,就地解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为基本内容的“枫桥精神”。“枫桥精神”是枫桥地域文化的精华。“枫桥精神”是红船精神、建党精神、民族精神、浙江精神等与枫桥特有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根植于“枫桥经验”的伟大创新实践中不断孕育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经验、东方智慧。只有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只有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要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同时,坚持经验自信,守正创新、自信自强。既要胸怀天下,坚持文明互鉴、兼容并蓄,借鉴国外管理和治理的理念和做法,又要防止盲目照搬、食洋不化,如果完全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对不上号、行不通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要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总抓手,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之路越走越宽广;我们还要致力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研究,建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解释范畴,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更加强调党的领导、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突出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XX派出所自2022年获评第二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矛盾排查全面化、纠纷化解多元化、便民服务精细化”三化同步,加强基层“三管”、建立调解“三室”、铸造先锋“三员”,努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XX和谐“枫景区”。一、多元共建,实现“矛盾不上交”“外来人口多、在建小区多、用工单位多、沿街商铺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流动的同时,也引发出许多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尤以用工纠纷、物业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最为突出,这是我们辖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XX派出所所长景盛晖说。今年1月,辖区一建筑工地因承包方未将XX余万元工资发放到位,导致XX余名农民工聚集现场讨薪,社区民警张恩腆立即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调解小组进行处置。因前期法律政策宣传到位,现场没有违法过激行为,防止了矛盾事态的升级扩大,最终妥善解决了这一矛盾。XX派出所以紧抓推进“两队一室”工作格局建设为契机,积极汇聚各方力量,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三管”(即:加强用工管理预防化解、加强物业管理源头化解、加强巡查管理现场化解)工作机制,化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冲突,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已妥善处置XX个居民小区、X个建筑工地、X个用工企业的XX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XX%以上,未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升级演变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以实打实的工作成绩回应群众期盼。二、联动共治,确保“平安不出事”2022年10月,辖区居民XX和妻子XX因协商财产分割问题产生严重矛盾。为防止事态恶性发展,副所长XX积极联系双方劝说促和,引导两人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直到2023年2月,经过长达4个多月地耐心沟通,双方最终愿意和解,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XX派出所紧紧围绕“砺初心、聚警心、暖民心,铸造公安铁军先锋队”的工作目标,让每一位民警以不变初心诠释好不同角色。组织牵动“五老”、发挥“三员”作用(即:做好辖区群众“服务员”、做好辖区平安“守门员”、做好辖区和谐“宣传员”)。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巡逻XX次、协助检查九小场所XX家次,广泛开展“五进”活动,覆盖XX大类行业、XX个领域,为有效维护XX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打好基础、做好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枫桥警务效能。据统计,辖区治安、刑事警情连续6个月实现双下降,主动创稳、预防警务实践得到了充分检验。三、整合共享,确保“服务不缺位”2023年4月7日,一位群众急匆匆地来到警务室,希望帮助寻找其走失的儿子,正在值班的民警XX详细询问了情况后,考虑到走失人员患有智力障碍,立即组织人员开始寻找。3小时后终于将该走失人员找到,年迈的家属激动的说“还是我们的人民警察靠得住。”看似一起简单的救助活动,也进一步体现了人民警察时刻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真正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深化警社融合共治,拓展警务“三室”联系群众功能(即:和为贵调解室、家门口警务室、微警务工作室),将居民常用的居住证办理、身份证领取、开具户籍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服务事项纳入其中,同时发挥“会客”功能,敞开大门随时与群众交流沟通、提供紧急救助、开展暖心服务。先后答复群众咨询事项XX余次,收集反映意见和利益诉求XX件,进行反诈、禁毒、法制宣传XX次,受众达X万人次,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XX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忠诚担当擦亮平安底色,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亮丽篇章。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X月X日,XX省司法厅召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视频调度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成都大运会安保工作进行研究部署。XX市XX区司法局在本次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今年以来,XX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队伍、机制保障,着力提升人民调解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推动实现矛盾纠纷靶向治理、高效化解。一、“三聚焦”织密调解网,夯实工作基础。一是聚焦组织建设立体化。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纵向涵盖XXX个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横向组建交通、医疗、保险、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XX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调解网络。二是聚焦规范建设长效化。不断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阵地,坚决整顿“失能”调解组织和“挂名”调解员,共清理“零案件”调解组织X个、“零案件”调解员XX人。三是聚焦部门联调联动。积极推进“调解+”模式,会同法院、公安、工会、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新增设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X个,努力构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调联动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三着力”聚调解合力,强化队伍管理。一是着力人民调解员队伍发展。各调委会按照“XXX”标准配备专职调解员,全区现有人民调解员XXXX人。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评星定级”活动。二是着力人民调解员培训。采取各种方式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化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调解员培训XX次,参训人员达XXXX人次。三是着力调解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推进律师参与调解试点工作,吸纳XX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退休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不断充实壮大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二、“三机制”提调解质效,注重源头治理。一是突出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思路,关口前置,实现纠纷事先“预警”、提前“吹哨”。专门针对成都大运会对全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及时处置或预警,全区各级各类人民调委会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XXXX次,排查出矛盾纠纷XXX件,未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民转刑”案件,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二是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各级调委会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汇总梳理后形成矛盾纠纷信息分析报告向党委政府报告。整合资源,进行多元化解,确保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三是完善调解经费保障机制。将人民调解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对人民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有效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XX件,调解成功率达XX%以上。全市荣获国家级、省级表彰的人民调解组织XX个、人民调解员XX人,XX个集体和XX个个人分别被授予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敦煌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潘虹个人调解室调解员潘虹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一、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制定出台规范化调委会创建标准,全力推进组织、制度、工作、场所、经费、报酬“六落实",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XX个乡镇(街道)调委会,XX个村(社区)调委会均有了固定电话、打印设备和统一布设的调解室。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格,形成了“功能完备、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已建成作用发挥好、调解成效显著的XX个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XX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XX个医疗调解委员会,XX个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X个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及XX个调解组织。二是抓好人民调解员选任。紧抓乡镇换届和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按照人民调解法规定的选任方式、选任条件、行为规范,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员选任工作,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坚持推选与聘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原则,及时完成各级人民调委会的换届工作。建立人民调解员动态管理数据库,推行持证上岗,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颁证,统一挂牌。为全市7122名通过培训考核聘任的人民调解员配发了人民调解员证、人民调解员挂牌、人民调解员徽章,真正实现了“持证上岗、亮证服务、依法调解”。三是规范人民调解制度建设。统一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习例会、统计排查、信息反馈、回访记录、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将全国统一的人民调解工作标识、人民调解各项制度、纠纷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调委会人员名单、调解管理范围和调解流程、调解场所秩序等内容一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二、加强措施保障增强调解活力一是加大教育培训。采取赠订人民调解杂志、集中举办培训班、适时举办调解能手大赛、召开调解技能经验交流会、组织观摩庭审,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对人民调解员开展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调解员、信息员、情报员、宣传员“四位一体”“一员多能”的工作本领显著增强。推行从人民调解员中选任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方法,实现了人民调员直接参与审判活动,在审判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目前,全市XX名人民调解员被当地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命为陪审员。二是完善政策措施。会同政法委、法院、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调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方案,逐步构建成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促进了调解工作规范提升。三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增加司法行政经费,将人民调解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切实解决了人民调解工作过去“一张桌子、一个人,办公经费无一文”的困难局面。特别是推行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以来,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发展需要,分别制定了“个案补贴”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按调解案件的难易程度对办案工作进行了补贴,大力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三、强化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常态化开展纠纷排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扎根基层的优势,认真落实村(社区)调委会按周、乡镇(街道)调委会按月、县(市、区)司法局按季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制度,采取“滚动式”、“拉网式”、“过滤式”排查方式,将定期排查、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超前排查,突出问题专项排查、共性问题联合排查贯彻始终,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调解。二是精准化落实纠纷调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登记,逐件核实,建立台账,分析研判,一事一调,一人一策制定调处方案,明确调处措施和化解期限,确保哪里有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积极推广人民调解“四联单”工作方式,简化程序、方便群众。不断完善“随手调”、“口袋调”、“上门调”、“马背调”“领导包案调”等方式方法,做到排查、调解同步推行,无缝衔接。三是多举措开展积案化解。按照“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要求,先后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化解矛盾专项攻坚活动和积案排查化解行动”、“人民调解百日会战”、“化解矛盾纠纷在基层”、“人民调解进万家”“争当人民调解能手”等专项活动,促使一大批疑难焦点热点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完善联动联调机制,不断加强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信访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协作配合,联动联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四、强化机制创新提高调解能力一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出台XX市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与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的联系,吸引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专业力量参与到纠纷化解工作中来,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得了,调处得好。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基层网格的有机结合,借助基层网格“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建立“司法。网格”双向信息互通机制,实行“人民调解+网格”工作模式,在网格长中培养调解员,在调解员中发展网格长,实现“矛调信息网上走,矛盾纠纷网格调”,确保纠纷“不出网、不上交、不激化”。三是搭建诉调对接平台。深入推进诉前调解工作,积极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在人民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全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会同XX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诉源治理暨诉前调解工作现场推进会,探索开展“法官+司法所长+派出所所长+驻点检察官+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工作模式,采取“司法所+法庭”的“庭所融合”运行模式,将诉前调解向基层延伸,实现了诉前调解与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有效衔接。截止目前,已在当地法院诉服中心设立个人调解室XX个,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XX人,打造出XX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XX区诉讼服务调解中心、XX区总寨镇调委会老支书调解团队等“蓝图”样本。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60年前,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积累的基础上深化,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从乡村“枫桥经验”衍生出城镇社区“枫桥经验”、海上“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实践充分证明,“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是新时代政法综治战线必须坚持和发扬的“金字招牌”。“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富有活力,就在于始终依靠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始终坚守人民至上这一不变初心,始终弘扬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始终激活基层基础这一深厚本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就要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群众路线这个党的传家宝不能丢。“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实质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就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推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让城乡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就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枫桥经验”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