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
达拉特旗畜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达拉特旗农牧局2020年11月一、取得成就和面临形势-2-(一)取得成就-2-(二)面临形势4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贝-6-三、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7-四、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9-(一)发展目标-9-(二)区域布局-13-五、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18(一)重点工程18(二)保障措施24附件:达拉特旗畜牧业发展规划图畜牧业是达拉特旗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更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十四五”期间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着力建设“北纬40度,亮丽黄河湾”健康安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按照“为养而种、以养增收、绿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质量兴牧、科技兴牧、绿色兴牧、品牌强牧,加快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取得成就和面临形势(一)取得成就一是生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畜牧业已经从农村副业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9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稳定在290万头(只)左右,其中羊262万只、生猪17万口、奶牛5.7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7万吨、0.3万吨、21万吨,奶类产量多年位居全市第一。2019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4.19亿元,达到农业总产值65.46亿元的37%o二是产业素质稳步提升。以畜禽良种化和养殖规模化为标志,现代畜牧业初具雏形。畜禽种业快速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遗传改良计划相继实施,畜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奶牛年单产水平由2015年的7.5吨提高到9.5吨,肉羊繁殖率5年以来上升了50%,年繁殖率达到300%。养殖规模化水平稳步提高,2019年奶牛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产业联合体、家庭牧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涕现,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成为肉蛋奶生产供应的主体。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等现代装备和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畜禽生产率显著提高。三是饲草料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全旗牧草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饲草料收储加工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速,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逐步建立。全旗优质牧草保有面积为24万亩,较2015年增加100%,年产干草19.2万吨;优质苜蓿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达16万吨;草产品加工企业1家,商品草产量2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57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64%。四是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基本成型。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稳步提升,优质饲草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区域内基本形成了农牧一体、种养结合、生态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二)面临形势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利好政策的持续跟进,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对标准化生产水平、疫情防控能力、环保设备投入、单位产出规模效益和创新等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增无减,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一是保障畜产品市场持续稳定供给的任务仍然艰巨。当前居民饮食消费结构正从谷物、蔬菜等食物向畜禽产品等高蛋白质的食物转变,肉、蛋、奶等畜产品是城乡居民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畜产品生产以满足内部市场为主。部分产品特别是奶类,近几年受进口冲击逐步加剧,乳制品新增消费的80%被进口所占。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乳制品关税继续减让和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协定全面实施,奶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二是产业体系仍然不完善。加快优化产业体系,打造联系紧密、利益分配均衡的现代产业链条,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中小养殖场户仍是生产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向中小养殖场户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畜牧业组织化、一体化程度依然偏低,产加销脱节、联结不紧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大量的中小养殖户既没有跟龙头企业有效联结,也没有通过合作社组织起来,生产不规范问题突出,极少数仍然存在滥用抗生素、不执行休药期等现象。畜产品加工流通发育滞后,肉类和蛋品深加工比重较低,增值空间受到很大制约。三是资源约束持续趋紧。一方面人多地少水缺是我旗基本旗情,随着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资源越绷越紧,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畜禽规模养殖用地问题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困境。新建规模养殖场选址越来越难,即便是“梁外”资源条件相对宽松的地区,也很难找到合适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用地。另一方面饲料资源对畜牧业生产的制约也十分明显,由于国内大豆产量及优势不足等问题,蛋白饲料原料进口依存度已超过80%,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2020年以来蛋白饲料原料、玉米、牧草等价格持续走高,直接推动了养殖成本的高企。四是动物疫病风险仍然较大。近年来,畜禽养殖密度大、活畜流通频繁,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病种多、病原复杂、发病范围广,同一场点多种病原共存,同一动物多重带毒、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消灭传染源和控制传播途径方面投入不足;在保护易感动物方面,单纯强调疫苗免疫,忽视了自身抵抗力的建立。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引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措施缺失或不到位。面对非洲猪瘟这种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进行防控的烈性传染病,如何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减少生产损失、降低对产业的影响,是养猪业当前所面临的紧迫难题。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引,全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畜牧业发展的总要求,不断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畜产品供给与生产效益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推进绿色兴牧、质量强牧、品牌富牧,构建产出高效、产品绿色、产业稳健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挥草原天然绿色优势,坚持草原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发挥我旗农牧资源优势,坚持“为养而种、为牧而种”,促进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建设产出高效、产品绿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畜牧业,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态循环系统。2 .坚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按照“小畜提质优品种、大畜扩群增数量、农牧结合保绿色”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调优畜牧产业结构。3 .坚持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加强牛羊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夯实牛羊种业发展基础,提升良种供应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培育产业联合体、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4 .坚持机制创新,融合发展。推进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步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鼓励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用现代理念引领产业发展,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畜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三、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一)区位优势。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处于呼包鄂经济圈中心地带,全旗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8188平方公里,处于北纬40。-50°区间。(二)农牧资源。全旗现有耕地225万亩,2020年种植玉米170万亩,小麦&05万亩、瓜果蔬菜10.5万亩、优质牧草25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90万头只,其中羊260万只、生猪18万口、奶牛5.7万头。(三)气候条件。达拉特旗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3159.4小时,平均气温为6-8。(2。年均降水量为240-36Omn1。(四)环境容量。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进行核算,结合达拉特旗耕地面积、作物种类及土壤养分等主要指标,全旗畜牧业养殖容量为481万猪当量。预计2025年牲畜存栏量达到432万头只,折合猪当量为394万,土地承载能力平衡有余,养殖环境风险基本可控。达拉特旗畜禽养殖环境容量表区域种植面积(万亩)氮需求量(吨)粪肥可以提供量(吨)最大生猪当量(万头)现有存栏量(万头)发展空间(万头)占比展旦召苏木37.474547.984547.9864.9720.9544.020.32风水梁镇16.592013.562013.5628.779.9318.840.35恩格贝镇26.473212.743212.7445.908.8137.080.19中和西镇17.262095.322095.3229.9311.1518.780.37吉格斯太镇25.913145.383145.3844.939.9634.970.22白泥井镇21.052555.012555.0136.504.2032.300.12昭君镇37.454545.924545.9264.9416.6348.310.26树林召镇43.085229.585229.5874.7119.2255.490.26王爱召镇52.566380.556380.5591.1514.6376.520.16合计277.8433726.0233726.02481.80115.49366.310.24说明:畜禽养殖存栏量及发展空间为猪当量(100头猪=15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粪肥需求量按照粪肥占50%,当季利用率25%计算。四、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一)发展目标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量达到432万头(只),其中羊300万只、奶牛20万头、肉牛10万头、生猪100万口、禽100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7万吨、L2万吨、72万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饲料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50%,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畜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占到一产产值的60%以上,“黄河几字湾”区域公用品牌成功进入“蒙字号”序列。达拉特旗成为绿色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2025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万头只)2019号2Q25,奶产业,到2025年奶牛养殖全产业链格局初步形成,种养加销体系基本完善,产业带动能力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达拉特旗发展成为自治区绿色优质乳制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旗建成高标准奶牛牧场37个,牧业年度奶牛存栏达到20万头,年产生鲜乳72万吨;建成乳制品深加工企业1个,生鲜乳全部实现深加工,产业附加值显著提升。羊产业,到2025年全旗形成肉羊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羊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杜泊、萨福克等优质肉羊成为养殖的主导品种,通过品种改良养殖户养殖收益较目前增加10%以上。2025年牧业年度肉羊存栏达到300万只,助力自治区打造百亿级肉羊产业集群。按照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牧场为基础的组织模式推动羊产业化联合体建设,联合体内通过高效协作实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实现小农户与大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肉羊养殖以白头萨福克、白头杜泊为主推品种,母羊以小尾寒羊、湖羊及其杂交后代为主,争取通过5年时间改变目前品种繁杂不利于开展标准化生产的不良局面,重点发展沿河地区适度规模养殖。绒山羊养殖以提升羊绒品质和提高羊肉产量为主攻方向,引导农牧民从“多产绒”向“产好绒”转变,坚决守住16微米细度底线,打造以中和西镇牧业村、官井村、南布日嘎斯太村、万太兴村和恩格贝镇补碌梁村为中心的绒山羊高质量发展核心区。肉牛产业,依托库布其公司肉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引进国外优质肉牛种质资源,培育本土高端肉牛品种,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到2025年全旗肉牛存栏达到10万头。扶持邦成、德格都、荣满园、恒森等中小肉牛养殖场发展状大、积极技持肉牛规模养殖场完成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鼓励发展饲草料基地建设,推行种养殖结合的发展模式。一一生猪产业,用好用足国家、自治区生猪产能恢复政策,全力支持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加快推进东方希望20万头种猪养殖项目、瑞象集团5万头种猪场项目建设,推动村集体、个体工商户与瑞象等大型养殖企业通过“三固定五统一模式”开展合作养殖,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生猪育种、饲料加工、疫病防治、肉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本地生猪产业稳健发展。构建“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体系,严把生猪活体及其制品进入关,防止输入性疫病发生。饲料饲草,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做优做强的基础和保障,按照为养而种,以养促收的发展路径,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业循环的农牧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奶业振兴和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加快全旗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旗优质牧草保有面积达到50万亩,区域内优质牧草自给率达到90%以上,通过改善牧草种植、田间管理及收储加工工艺,苜蓿、燕麦等牧草蛋白质、洗涤纤维、相对饲喂价值等主要指标达到进口草产品水准。鼓励扶持饲料工业发展,因地制宜挖掘饲草料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我旗玉米、苜蓿等种植业原料,增加就地就近饲料原料及成品料供应比重,到2025年建成年加工10万吨以上饲料加工企业3个,建设牧草质量检验实验室1个。一一家禽产业,做好本土禽类产品特别是“禽蛋”运距短、新鲜无抗这个文章,同时推动农产品合格证制在地产禽肉、禽蛋产品率先实现全覆盖,提升地产禽蛋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禽类集约化养殖水平,到2025年全旗家禽存栏达到100万羽,年产蛋类L2万吨。(二)区域布局按照“依托产业基础、立足发展趋势、统筹环境资源、衔接相关规划”的布局原则,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根据我旗土地类型及资源要素现状畜牧业总体布局从北到南分为融合发展区、优势发展区和特色养殖区三个区域,打造打造“一园(农畜产品加工园区)五区(奶牛牧草核心区、肉羊养殖核心区、生猪养殖核心区、绒山羊高质量发展核心区、特色养殖区)”现代畜牧业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区为沿黄河南岸一线的冲积平原,占全旗总面积的27%,地势平坦,土壤属灌淤草甸土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农业开发区。该区域特点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粮食作物产量高,秸杆资源丰富。同时,区域内人口密度大,发展空地少,重点以保障饲草饲料的原料供应,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为主,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发展肉羊、家禽适度规模养殖。优势发展区位于达拉特旗中部的库布其沙带及北缘,占总面积的49%,土壤属沙壤土,宜农宜牧,地力相对贫瘠,地下水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环境容量大,重点推动畜禽规模化养殖和牧草种植,同时充分利用该区域土壤洁净等环境优势,打造绿色高端农畜产品种养区。特色养殖区位于达拉特旗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占总面积的24%,系丘陵土石山区,土壤属栗钙土类,地势起伏较大,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重点以生猪规模化养殖、禽类及绒山羊舍饲养殖等为主。将中和西镇牧业村、南布日嘎斯太村、万太兴村、官井村,恩格贝镇补碌梁村等绒山羊集中养殖区打造成为达拉特旗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优势发展区国土基本情况(407.75万亩)畜牧业可利用土地(287.69万亩)类型早地裸土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人工牧草地沙地设施农用地水浇地天然牧草地盐碱地面积195704.5822188.58167011.2150225.217152.17733751.879740.12230718.02.47305.66不可利用土地(120.06万亩)类型采矿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路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沟渠管道运输用地灌木林地广场用地面积7430.7440.16460.3010299.5614070.06614.101280.051.70775059.675.00类型农村宅基地乔木林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水工建筑用地养殖坑塘水库水面特殊用地铁路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面积8234.22268617.071574.23402.879.07515.51486.197910.55230.64类型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交通服务场站用地科教文卫用地坑塘水面内陆滩涂农村道路果园面积67834.799.37193.91159.30400.252852.391769.5530021.27116.05苏木镇品种及核心区域主要任务中和西镇荷斯坦奶牛为主,以官井村、红海村为核心区域。引导奶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及优质苜蓿高效生产,推进种养结合、循环生态发展。恩格贝镇发展牧草种植,建设奶牛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订单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等牧草种植。昭君镇荷斯坦奶牛为主,以和胜村、二狗湾村、柴登村、门肯村为核心区域。着力发展奶牛规模养殖场、家庭农(牧)场和奶农合作社,提高奶类商品化率,提升价值链。扩大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等种植,提高优质饲草料供给保障水平。展旦召苏木荷斯坦奶牛为主,以柳林、道劳、福茂城、展旦召村为核心区域。推动现代养殖基地建设,提高奶类生产效率,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稳定奶类生产能力,保障乳品供应,打造现代奶业核心区。树林召镇以民族奶食品加工为主。加快推进中小牧场升级改造,推动民族奶食品加工业发展。王爱召镇荷斯坦奶牛为主,以黑土崖村、新民堡村为核心区域推动中小牧场升级改造,积极发展牧草种植基地。风水梁镇荷斯坦奶牛为主,以风水梁园区为核心区域加快推进中小牧场升级改造,积极发展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的种植,依托地区环境清洁的优势,打造有机牧草、有机牛奶等高品质生产基地。白泥井镇围绕奶牛养殖发展牧草种植依托金泰禾公司、合众达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等牧草的种植吉格斯太镇荷斯坦奶牛为主,以沟心沼村为核心区域。加快推进兰天牧业万头奶牛牧场建设项目,依托优然公司、兰天牧业,推动牧草种植。苏木镇重点品种及核心区域主要任务中和西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官井村、红海村为核心区域,逐步辐射带动周边村。引进杜泊、萨福克种公羊,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恩格贝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蒲新村面伙层甘为核心反抗.引进杜泊、萨福克种公羊,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利用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W组织化理府昭君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门昔甘和驻村为中心.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利用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展旦召苏水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道曲甘大科村为核心区情.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利用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树林召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林雨村为核心17府.引进杜泊、萨福克种公羊,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利用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四至杳西初都竽羊曲加T企W.茹伸在W鞋.王爱召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引进湖羊为基础母羊,开展杂交生产,以南行标材为核心反抗.开展萨湖、杜湖羊杂交生产试验,组建肉羊产业化联合体。风水梁镇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细绒型为主要品种。该区域以绒山羊养殖为主,开展羊绒提质工程,全面实施禁牧政策,改放牧为舍饲养殖。白泥井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白界外村为核心区捕、引进杜泊、萨福克种公羊,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利用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IH日短化和唐.吉格斯太镇将杜泊、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本地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以大行奉村为核心区嫌实施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程。利用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生猪养殖布局区域重点品种及区域主要任务中和西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翻身村为核心区域。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提升生猪产能,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展生猪养殖。恩格贝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黄母哈日村为核心区域。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利用库布齐沙漠边缘地带广袤的土地资源发展生猪养殖。昭君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赛乌素村为核心区域。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以现有资源为禀赋,在赛乌素村发展绿色生猪养殖。展旦召苏木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沿滩地区为核心区。通过实施生猪养殖补贴项目,带动农牧民养殖积极性,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建设生猪屠宰场1处。树林召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草原村以南等“梁外”地区为核心区。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改善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品牌生猪养殖,打造一村一品建设。王爱召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新民堡村为核心区域。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依托瑞象集体通过“三固定五统一模式”开展合作养殖。风水梁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农牧户散养为主。通过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带动农牧民生猪养殖积极性,发展规模化养殖。白泥井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农牧民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依托现有规模化养殖场提供猪仔发展生猪养殖。吉格斯太镇以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为主,以沟心召村为核心区。实施生猪产能恢复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依托东方希望集团核心猪场项目发展种猪养殖。五、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一)重点工程1.实施奶业振兴工程。一是要加强养殖基地建设。2020年完成赛优二期中和西5000头奶牛牧场、璞瑞公司展旦召8000头奶牛牧场、骑士牧场三期展旦召5000头奶牛牧场、兰天牧业吉格斯太100OO头奶牛牧场的建设,全旗新增奶牛养殖能力28000头。年内完成广裕、绿草地、绿源广盛、宝丰、北疆三和、风水梁、清泉牧业等7个中小牧场的改造升级。到2025年全旗新建5000头奶牛牧场16个、10000头奶牛牧场6个;二是要推进奶牛扩群增量。2020年内新增奶牛2万头,其中引进国外优质奶牛0.7万头,利用性控冻精扩繁及国内引进1.3万头,到2022年全旗新增奶牛14万头,牧业年度奶牛存栏达到20万头。奶牛年单产水平达到9.5吨,生鲜乳中脂肪、蛋白质、体细胞、微生物等主要指标得到提高,生鲜乳品质全面提升,达到加工高端乳产品的原料品质。鼓励奶牛养殖企业与育种企业开展联合育种,全面提升我旗奶牛良种繁育水平。三是要完善产业链条。奶牛养殖上游,依托自治区奶业振兴和高产优质苜蓿项目扩大牧草种植面积,配套完善牧草种植收储设施设备,提升生产管理水平,解决高品质牧草供应不足,普通牧草销售困难的结构性矛盾。2020年新增苜蓿种植面积1万亩,保有面积达到20万亩,种植燕麦2万亩、青贮玉米25万亩,到2022年新增苜蓿种植面积14万亩,奶牛养殖粗饲料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奶牛养殖下游一方面依托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全面完成牧场粪污收储设施建设以及第三方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建设,奶牛牧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另一方面引进大型乳品加工企业,新建日处理2000吨生鲜乳乳制品加工厂1个,全旗所产生鲜乳全部实现精深加工,围绕深加工配套形成的物流、包装等服务业全面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显著提升。2,推进肉羊全产业链建设。一是要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改造种羊场5个,新建种羊场1个;二是要推动肉羊标准化棚圈建设,改扩建标准化棚圈50万平米、储草棚10万平米;三是要加强羊肉羊绒羊毛等羊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建设,新建深加工厂1个;四是有效扩大肉羊主推品种核心群数量,开展肉羊核心群基础母羊饲喂补贴;五是要健全羊交易体系建设,羊交易市场1个。3 .实施生猪产能恢复行动。像抓粮食一样抓生猪生产,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加快生猪生产恢复三年发展行动方案,推动生猪产能恢复,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一方面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扶持资金项目,加快推动东方希望、瑞象等大型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养殖合作、种质提升等方式带动小散养殖户发展生猪养殖。加快完成昭君镇赛乌素村,高头窑村等生猪养殖集中区域粪污,病死畜等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全旗范围内扶持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及配套的良种繁育场。4 .加快畜牧业机械化进程。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将自动饲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纳入补贴范围,着力改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设施设备条件。大力支持防疫、智能饲喂、精准环控、畜产品自动化采集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健康养殖和绿色高效机械装备技术试验示范。加快优质饲草青贮、农作物秸秆制备饲料、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构建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积极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暖棚、冷库等设施和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技术装备,到2025年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50%o5 .推动畜牧业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养殖牧场,推进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精准监测畜禽养殖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实现畜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和精准饲喂。加快应用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推进养殖场(屠宰、饲料、兽药企业等)数据直联直报,构建“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动态数据库,实现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打造智慧畜牧业。6,强化畜牧业质量安全。持续加强常规监管力度,实施精准监管,保持严打违法添加行为的高压态势。努力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2020年完成奶牛牧场挤奶厅和生鲜乳运输车辆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力争到2025年数字化监管覆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畜牧业生产全过程。7 .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是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畜产品质量水平的基础和保障,更是提升我旗畜牧业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今后五年,着力构建以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依托国家种业提升工程和畜牧业良种工程,重点支持肉牛、羊种畜场建设、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旗级畜禽繁育实验室建设及设施设备购置、技术队伍培育等。8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常规开展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持续推进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强化各部门协调配合,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坚决防止非洲猪瘟疫情输入;分步骤开展羊布病检测净化,到2020年底,吉格斯太镇、白泥井镇、风水梁镇、恩格贝镇、昭君镇达到国家稳定控制标准,树林召镇、中和西镇、展旦召苏木、王爱召镇维持国家控制标准;扎实开展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所有奶牛养殖场达到净化标准。9 .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按照达拉特旗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管理办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部分)要求,构建由政府、无害化处理企业、保险公司、养殖场户四方联动的病死畜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依托国家、自治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企业建设,全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中小型及散户粪污收集处理全覆盖,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形成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10 .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建设工程。依托优势农畜产品,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统筹发展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收。支持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构建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合理布局畜禽屠宰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和整合重组,引导屠宰企业向肉类深加工企业转型。重点发展羊肉、牛肉、乳制品、饲料等优势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建设,推动“羊绒小镇”建设,支持生产工艺、生产设施的改造提升,推动毛绒产品加工升级换代。IL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塑造绿色、高品质畜产品形象,推动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的整体提升。将我旗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加快推动“黄河几字湾”区域公用品牌进入“蒙字号”序列。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树立达拉特产品和服务高品质形象,提高产品和服务系统竞争力,提高市场认同度,凸显区域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要把“达拉特”故事讲深刻、讲到位、讲精彩。构建以“黄河几字湾”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三品一标”品牌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品牌体系。(二)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改、自然资源、林草、水利、金融等相关部门,苏木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把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扎实做好工作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完成。加强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国家、自治区政策实施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目标任务,分析存在的问题,推进解决制约难题。二是强化政策落实。一要全面用好用足畜牧业各项支持政策,将项目资金用在事关畜牧业发展全局的紧要处、刀刃上,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综合效益。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生猪产能恢复、奶业振兴、畜牧业良种工程、牛羊调出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等支持政策,项目的安排部署实施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衔接,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确保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二要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关于规范和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和鄂尔多斯市地下水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文件精神,有效保障新(扩)建规模养殖场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的设施用地,提升畜产品有效供给。依法履行水资源论证并办理取水许可手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步使用,杜绝环境污染。三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风清气正、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开放文明、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资源要素潜力,助力多彩达拉特,亮丽黄河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