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docx
XX街道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党工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A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向上的总体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要求,明确党工委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分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不断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制定街道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方案,建立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社区书记任成员。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定期对各社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社区书记年度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将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内容作为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及成员对照剖析材料的重要内容,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和队伍,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落实。2023年组织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1次,意识形态工作培训会1次,对街道各行业、各领域意识形态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并对下一步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强化学习教育,确保理论武装到位研究制定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理论学习计划,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内容,召开集中学习研讨会X次。认真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通过固定学习日等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使机关干部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了政治理论水平。3月起,将各社区书记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队伍,并把意识形态内容纳入卜奎街道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以理论上的坚定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政治导向不偏差、不含糊、不动摇。街道王贺同志代表参加全区意识形态比武考试,成绩优异,获得比武优秀个人称号。三、抓好阵地管理,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一)健全队伍建设。街道配齐配强阵地防范队伍,从街道管辖各社区动态遴选网评员,组建核心网评员队伍,将街道及社区宣传员等纳入鸣言系统,及时完成系统传播指令,常态化浏览监测如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信息,对发现涉及卜奎街道工作舆情的信息,第一时间向街道进行上报处置。(二)建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落实“周研判月报告”制度,针对民生领域、信访问题等重点环节梳理排查风险点,突出抓好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处理,分析研判敏感网络信息X余条,及时向建华区网信办做好网络舆情报送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主动仗,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施策、稳中求胜,坚决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同时,对街道辖区内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重点防控点位全面进行统计,有针对性地逐项进行风险排查,确保阵地得到有效管理。(三)常态化开展对文化市场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对辖区内影音用品及宗教用品类商铺门店进行检查并宣传扫黄打非等相关知识,坚决杜绝政治有害物、非法宗教出版物等在街道辖区内传播。同时,街道、社区和辖区文明单位利用LED屏、宣传栏、宣传板等进行积极宣传,全面宣传新时代文明活动站和“扫黄打非”建设,在街道和社区开展各类的文明活动队,积极调动居民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调动居民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中,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四)积极组织活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提炼经验、宣传推广做法等相关信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向区级媒体如X、X公众号等推送信息。并根据区委宣传部部署任务,组织辖区内各社区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传播到辖区内各家各户,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安全环境。(五)突出打造“一站一品”。区直各机关党组织下沉新时代文明服务站进行“双报到”,打破文化阵地、职能部门、信息平台等壁垒,整合各类资源、渠道,构建资源共享、共融、共促的大文明实践格局。发动辖区志愿者、两新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民间组织、退役军人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经建成包含“6+N”志愿服务队伍,“6”即理论政策宣传、文化文艺服务、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6类常备队伍,“N”是指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红色物业公益积分兑换站”“融合+有服同享”“调解和万家”等6个“一站一品”品牌。下一步,街道将要从维护政治安全的角度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体系推进政治安全防线建设,切实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坚决打赢意识形态主动仗。2023年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区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紧紧围绕郑州市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强基础补短板,引产业促发展,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为加快实现“五个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一、强化建设引领,助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2023年创建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3个,三星支部12个,二星支部4个,围绕“五星”支部创建,开展“亮赛比”区级专场比学3次,*街道村书记被评为全市“百优”书记。二是进一步用好“导师帮带制对全区27对导师学员建立了导师库和学员库,明确了帮带范围,实行每季度一小结工作机制,向市委组织部推荐1名村书记为“金牌导师”,并于9月12日开展全区“导师帮带制”座谈会,推动相关工作。三是加强驻村干部日常管理。我区目前向2个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区委组织部派专人每半月围绕履职情况、考勤记录、工作笔记等内容进行暗访督导,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岗在位。四是持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全区20名村书记及所有村“两委”成员于9月19日起在电专阶梯教室开展为期6天的轮训工作,已按照要求全部完成。全面深化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目前全区20个村书记于2020年换届后已在组织部备案完毕,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五是落实农村党员联户制度。向全区1500余名农村党员发放党员联户手册,确保每名党员联系5到7户,定期走访宣传党的政策,解决实际困难。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二、坚持政策引导,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抓住一条主线。以“乡村振兴文明同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整治农村陈规陋习”行动,深化拓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每年召开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席工作会议,注重与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的结合,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实现“星级文明户”认领制的全覆盖。二是开展文明祭祀工作。结合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城市管理局、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区直单位,联合各办事处和金岱园区,对辖区内所有道路上当街焚烧祭祀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对占道售卖祭祀用品的商户严格管控,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三是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农村结对帮扶、“四送一助力”等活动,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文明村镇创建帮扶活动100余次,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物资20余万元。四是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组织区直有关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广泛参与,开展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并做好全国、省级文明家庭的申报推荐工作,共推荐评选出全国文明家庭梅竹、薛荣等70余个区级(含区级)以上文明家庭,2名同志荣登省“乡村光荣榜”,大力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