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健康传播的困境与现实路径.docx
安宁疗护健康伽的困见实路径一、安宁疗护与健康传播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我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时人口老龄化战略。其中,飕设发展安宁疗护体系就是实施两个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十四五”健康老黔化规划中明确指出,提供包括安宁疗护等老年健康服务,发展安宁疗护服务是主要任务之一1。安宁疗护(HOSPiCeCare),又称临终关怀、姑息疗法、舒缓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将其统一称为“安宁疗护"。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都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2。有研究发现,安宁疗护服务具有明显改善病患生活质量.降低病患医疗费用开支的优势,同时病患家属因病人辞世而自杀的祝率也有所降低。1967年,西斯里桑镌斯(CiCeIySaUnderS)博士在英国建立了圣克里斯多弗安宁疗护院,这标志着现代安宁疗护体系的基立。1987年,国内第一家安宁疗护医院一松堂关怀医院在北京成立3自此以后,我国安宁疗护服务的落地推广以及研究探讨数量激增。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在老年人健康需求巨大的现实情况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龄化的机构.队伍、服务和政策支持不足,导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相比,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挑战众多:安宁疗护中心数量严重不足、安宁疗护专业人才及相关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不完善、安宁疗护的质量管理标准尚未出台等。更重要的是,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带更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也离不开健康传播的支持与推进。由于媒体对于安宁疗护的宣传较为欠缺,部分公众对于安宁疗护事业存在错误的认知,常常出现附近居民抵制安宁疗护机杓选址落地,或是对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医护人员有偏见等情况。此外,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缺乏足够的公众认知和社会认可。针对北京两家医院门诊病人及家属的调查发现,不到20%的人知道或听说过安宁疗护服务4.不仅是病患及家属对安宁疗护知之甚少,另外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仅有一半的医务工作者了解安宁疗护,但了解程度也并不深5»虽然目前社会对安宁疗护愈发重视,但覆盖面远远不够。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亟须媒体的进L步推广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于安宁疗护的认识。二、安宁疗护报道现状(一)媒体“死亡回避”现象在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来自于国人错误的死亡观6。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媒体及大众普遍对于死亡类议题比较回避,L定程度上造成了国人对死亡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中国人的死亡观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将生老病死视为自然规律,客观认识到人的必死性;第二,将死亡视为恐惧与威胁,认为死亡是未知而又不可避免的,逝者可怖;第三,将死亡视为L种解脱.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唯有死亡才能救赎7。客观来说,大众大多为死亡的态度还是偏负面的,也就是第二种死亡观。而持有第三种死亡观的人口比例并不多,该观念多见于社会新闻之中。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鸵鸟心态",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将死亡边缘化,刻意回避与死亡相关的议题或事物。除了大众对于死亡闭口不谈之外,目前“死亡禁忌"现象主要存在于医学和媒体领域。在医疗卫生机构,无论从治疗手段还是心理层面,都倾向于更多地给予病患生”的希里。尽管死亡在医院是常见的现象,但死”这个字还是会被刻意回避。而大众媒体出于对“新闻价值”的追求,更倾向于新奇导向的“新闻议题,尤其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治安导致的伤亡频繁被报道,但真正对死亡观的严肃探讨、对大众进行死亡教育的报道占比很低。这种报道模式,使大众对干死亡逐渐麻木,或者潜意识将其忽略。正是因为媒体对于公众的死亡观塑造、死亡教育的缺位,人们无法正确对待优生、优活、优死,不能客观面对死亡,也不会有意识地提商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媒体的死亡回避”现象是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亟须破解的一个难题。(二)内容生态环境堪忧“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使用媒介是完全基千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安宁疗护事业的推广与宣传的主要财象应该是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安宁疗护医护工作人员。主动接触安宁疗护服务信息最多的群体,就是准备或正在接受安宁疗护服务的人及其家属。他们使用媒介最主要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但关于安宁疗护服务的信息内容数量少、质量良莠不齐,受众易对安宁疗护服务形成误解。安宁疗护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理应由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公益组织负责,但由于目前我国安宁疗护事业还处于发展推广阶段,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专业的传播人才和资源,目前主流媒体关于安宁疗护服务的信息较少。医院的安宁疗护科室、疗养院和一些公益组织是安宁疗护学术及行业前沿发展内容的最主要供给单位,但在全国五百多家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中仅有十几家开设了自媒体减号,且这部分账号所发布的内容更新频次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发布安宁疗护有关信息的主体除了有安宁疗护相关服务机构之外,还有医疗保健企业、自媒体和一些宗教人士。医疗保健企业在传播安宁疗护股务有关知识的同时,往往夹带着药品、医疗器械或医疗机构、殡葬业的广告;而宗教人士主要是抓住人对死亡的恐惧、对人世间的不舍等心理借机宣传“因果轮回”宿命论、往生者极乐世界“天堂”的宗教思想。这些信息在制作发布时,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传播者为吸引眼球、牟取私利,他们制作的内容中往往会出现夸大、偏颇的宣传,其中关于安宁疗护的专业信息大多是复制拼凄而成,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类信息的主要受众是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他们由于判断力较弱,缺乏医学常识,很容易被不实的信息误导。(三)议程设置节点化、偏离受众需要健康传播本质是遹过健康信息的传播,耒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时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更要性的判断。QianLiU等人研究了20142016年和2017-2019年两个时期内中国有关安宁疗护服务的新闻报道,发现媒体在每年4月清明节前后关于安宁疗护的报道数量高于全年其他月份平均值,且在这两个时期中媒体报道安宁疗护股务主要的中心议题分别是:病人治疗、安宁疗护的故事、医疗服务与医保发展、志愿服务8:安宁疗护的议题在每年4月数量激增其实不无道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人们都有在清明前后扫墓祭祖的习俗。在此期间,媒体和社会能更直接、公开地讨论死亡,人们也有意愿去谈论这些议题,其中包括安宁疗护、濒死在内的议题也更能让受众接受。但是,全年仅仅只在某一特定节日或某个月份广泛讨论死亡,本身也是一种有意的信息回避。这种信息回避也加重了人们对于谈论和思考“死亡”的忌讳。健康传播在议程设置时需要考虑受众的需要,但是媒体报道安宁疗护的主要中心议题却与受众需求匹配度不高。在这些中心议题中,病人治疗、安宁疗护的故事更多地是从个体出发进行叙事,报道生动形象,能够引起病患共呜,但所涉及的病因病情、治疗方案、病患的社会关系等都具有很强的个人针对性,财于目标受众的临床参考意义不大;媒体对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报道更多是为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这类报道主要起到宣传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而媒体对安宁疗护医疗服务与医保发展的报道偏向于政策类,提供安宁疗护与医疗保除结算挂钩的速议和意见。这些中心议题出现了偏,颇,媒体需要进L步思考受众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议题方向。三、安宁疗护报道的现实路径(一)媒体担当:构建死亡教育传播体系死亡教育就是使人们了解死亡的真相,学会如何应对死亡,认识到人生意义以及生命意义,懂得怎样使有限的生金更有价值。大众媒体本身就具有协调社会关系、教育和引导大众的功能与职责。媒体拥有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和信息网络资源,能够辐射影响最广泛社会大众,并深刻影响公众态度和行为。大众媒体是开展全民死亡教育的核心力量,要主动承担起这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媒体自身在直面“死亡”议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大众关注死亡问题,让大家学会面对死亡、接纳死亡。从安宁疗护的视角来看,死亡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些内容:其一是直面死亡的杰度。认识到死亡是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面对死亡不回避;其二是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追寻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是生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三是从传统文化汲取死亡教育的养分。我国历史长河中对'死亡”意义的描述多如繁星,其中11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等都是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死亡的正视。死亡教育的普及能让更多人去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逐渐提高,同时也是对安宁疗护事业的强有力助推。通过死亡教育的推广与开展,安宁疗护也会进一步被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接纳。此外,死亡教育让人们更好地接纳和理解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更加注重生命尽头时期生命的尊严与生存质量,以更枳极勇敢的态度面对死亡。(二)多方共治:净化健康传播信息场域安宁疗护内容生态的混沌局面是健康传播信息场域的一个问题缩影。当安宁疗护场域充斥着虚假推广、断章取义、伪科学的信息时,不仅会给病患造成错误的引导,还会严重影响到大众对于安宁疗护事业的认知,从而阻碍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净化安宁疗护信息场域需要多方参与治理,构筑清朗空间。一是提升主流媒体健康传播引领力。主流媒体肩负着宣传安宁疗护最新政策、治疗信息与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及学科发展的使命。主流媒体拥有自媒体无法比拟的信息渠道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应组建一批具有公共卫生和新闻传播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利用专业优势打造安宁疗护信息发布全媒体矩阵,尽可能覆盖目标受众群体,以普及安宁疗护知识,澄清谬误。二是支持医护卫生人员深度参与内容生产。很多医疗机构和医护工作者都有开设自媒体跟号,由于医护人员日常跟诊和科研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未掌握运营相关技能,账号普遍存在内容晦涩难懂、更新翔率低和受众触达率不高等问题。但涉及医疗专业领域的内容必须要有医护工作者参与到内容生产环节,以保障健康内容的专业度。因此,媒体和医护工作者应深入合作交流。媒体可以通过逮请安宁疗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栏目顾问、向医护工作者约稿及合作举办行业交流和学术论坛等方式来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助力安宁疗护内容生态建设。三是"人工+算法”织密内容审核网。安宁疗护不同于其他一般信息,其专业性更强、受众受影响程度也更深。因此,需要建立专业的医疗健康类“人工+算法”信息审查机制,这不仅要求搭建一批具备良好的医疗卫生知识的审核团队,也要开发出适用于安宁疗护信息核查的算法。人机龙合来织密安宁疗护信息内容的审核网。(三)受众本位:全时全效精准内容传播助推安宁疗护宣传实现精准传播,需要根据不同受众主体的铸求优化调整传播策略。媒体在新闻生产中需要考虑不同受众主体的信息需要,创作优质内容并真正为受众所需,借用智能算法个性化推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传播。媒体应注重提升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采用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性的表达风格,改变单向传播的宣传方式,注重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普及。媒体不应只在清明节前后来讨论安宁疗护,而要全年无差别地报道安宁疗护相关议题,其行为本身也是对“死亡回避”的克服。除此之外,安宁疗护的信息传播也要回归受众本位。媒体报道议题的选择需要更贴合受众需要,才能做到精准传播。媒体应对不同受众的需求加以区分来进行议题制定:对于正在考虑安宁疗护服务的病患及家属来说,关于安宁疗护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等科普类资讯时其更有帮助;对于正在接受安宁疗护服务的病患及家属而言,关于安宁疗护的治疗前景、医疗保障等政策类资讯及病患网络社区支持对其更有意义;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消除对安宁疗护的偏见和错误认知,以及开展大众死亡教育更为重要。四、结语目前,安宁疗护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试点和推广,但我国公众对于安宁疗护事业普遍知之甚少或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这也是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因此,需要做好安宁疗护的传播工作,加强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和了解。首先,媒体要做好全民死亡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其次,主流媒体、医护工作者以及平台多方参与内容治理,以保证安宁疗护相关信息的质量和更新频率;最后,还要注重安宁疗护信息的精准传播,以满足不同受众主体的信息需求。安宁疗护的学科发展离不开健康传播,还要建立医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协作机制,以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我国安宁疗护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