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五篇).docx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五篇)第1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教具:课件、各种形状的纸张、水彩笔等。引入:1、分苹果师:今天老师带来三个苹果,准备分给两个同学,谁能帮老师分一分?生:一个同学分一个。师:那还剩下一个怎么分呢?生:一人一半。师:那也就是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是么?生:是。2、(幻灯出示书上的图片),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古代,因为生产的需要,人们为了测量,把物体分成一段、两段、三段,不够一段了,不是整数,不能用整数的结果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出示幻灯,找同学来读)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一、学习一个整体的分数1、幻灯出示1/4,这就是一个分数,它读作什么?(生答四分之一)谁能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它表示什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教具,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吧。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1)任意选桌上的的材料创造1/4(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1/4表示出来。(一)、学习一个物体的1/4(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1、展示汇报(1)师在同学中分别找到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的1/4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2)生展示,师帮助强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生边做,师边幻灯演示。2、师小结:以上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他的1/4.(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1份”“1/4”)3、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你们怕不怕?(出示幻灯练习题),请说说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4、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巧克力蛋糕,准备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幻灯出示)这是一块正方形的蛋糕,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代表它,它是原来蛋糕的1/4,猜猜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做一回设计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它原来的样子。5、请小组内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啦?6、学生展示,老师幻灯演示。同学们,你们真是优秀的设计师。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二)、学习一些物体的1/4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这又是一块蛋糕,露出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一,你能猜猜原来会是什么样子么?同学猜测。师出示圆形的蛋糕(2)老师这里还有一块蛋糕,用分数表示是1/8(幻灯),请同学们猜猜这次的蛋糕原来的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可以用三角形代替蛋糕,动手画一画原来是样子。然后小组讨论。同学展示作品。师:大多数年同学画的都是圆形的蛋糕,可是这次的蛋糕不是圆形的了,而是由8块单独的蛋糕排列组成的。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师:同学们很聪明,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这次的蛋糕不是一个了,而是一些物体了。(板书“一些物体”)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刚上课时摆的1/4,你能找到你用一些物体摆出的1/4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请2名学生到前面投影仪上展示,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说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幻灯出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请同学读)老师板书“一个整体”请同学看看你桌子上的材料,说说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T?你是怎么样分的?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再找两名同学展示)3、请同学们看看你刚刚分的1/4,都是1/4,为什么有的同学分得的是1个物体,有的是2个物体?生汇报,这个整体变了,因为四分之一是1个物体的原来是4个物体,四分之一是2个物体的原来是8个物体。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再说说同样是一个这一个物体,它可不可以是1/4,可不可以是1/8,可不可以是1/12?生汇报:可以师:为什么?生:当有4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4,当有8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8师:这说明什么?生:分子不变,分母变了,说明分的份数变了。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二、学习单位“1”1、师:刚刚我们分过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称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这个“1”加了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生答:因为这个1不是就指1,而是指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2、师小结,刚刚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3、请同学们再看一下我们刚刚分过的物体,它们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T?(教师举例课后题)4、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三、练习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12块糖),看看谁最聪明,回答的又快又好。完成幻灯的练习四、学习分数单位1、同学们,请看黑板,其实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我们就把他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师:谁能说说刚才题中的分数单位?生:1/4、1/8、12师:老师说一个数,看谁能快速地说出他的分数单位。3/4、2/5、8/9-生抢答。师:老师还没说分子呢,有的同学就已经回答出来了,你们发现什么窍门了么?生:分子都是1生:分母都是分的那个份数。师:所以说,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为你们而骄傲,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第2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4、学生能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内容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情况下用分数表示。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3、什么叫单位“1”4、什么是分数单位?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一)看书(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二)检测(做一做):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同颜色的粉笔)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总结)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七、当堂训练1、课本63面练习H一第1、2、3题。(必做题)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来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思考题)八、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第3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理解单位“1”、分子、分母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2、培养学生动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识单位“1”。教学难点:单位“1”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电子白板。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带着问题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活动二:1、关于分数,你知道了分数哪些知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分数吗?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建立单位“1”打下基础。活动三:探究单位“1”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初步得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活动四:探究单位“1”是许多物体的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现在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练习:举例,然后说出各个例子中的单位“1”。设计意图:把单位“1”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初步建立单位“1”概念。小结:单位“1”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指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单位“1”,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为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基础。练习活动五:归纳分数的意义我们学到这里大家能说说什么叫做分数?(同学试着说说)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再读一遍。7.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同桌同学说分数,说名称。活动六:巩固应用?拓展练习?思考题?课件出示(五)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分数的产生?生活的需要分数的意义1/4?3/4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第4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你们高兴吗?每到这一天,我们学校都会组织野营拉练活动。(播放情境动画: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山中走去)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别提多高兴了。可是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吃午餐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出示课件:一张饼,4个人分)师:原来啊,他们组有4个人,可是他只带了一张PiZZa饼,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你们愿意帮帮他吗?师: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比如分东西、测量或计算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分数的意义。说明: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二、归纳意义1、回顾旧知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2、小试身手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分一分,看看从具体事物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分数。同学们愿意吗?请学生点击进入到小试身手的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点击放大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并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分数?问:你们得到分数了吗?谁愿意说说是怎样得到的?(指名选择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数的学生进行汇报)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力求实现学习自主性。把学习资源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结果必然各异,得到的分数自然也各不相同。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亲身体会分数的产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从而为独立归纳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3、尝试归纳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师:让我们看看最科学的说法。(出示分数的意义)4、理解单位1问:同学们想一想,单位1可以指什么?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沙粒,我们想用分数的思想去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说明: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展开新知的探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意识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并给他们一个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去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在探索中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5、即时训练问:你能找出这两则报道中的单位1吗?三、深化理解(出示蛋糕的画面)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上面有12支蜡烛、8朵玫瑰花)(动态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从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学生可以分别把一整块蛋糕、12支蜡烛、8朵花看作单位1进行阐述,并从上得到相应的分数)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里,观察的角度不同,单位1也不同,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明确,虽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们确定的单位1不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也不同。四、自测反馈师:同学们现在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请点击进入到自我挑战的内容。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挑战练习。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通过课件的反馈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通过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可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师:同学们战况如何啊?完成所有挑战练习,而且全都正确的举一下手。问:谁能说说,这些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为什么?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当中,不但及时地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考察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数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近。五、思维拓展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更难的挑战思维的练习,你们愿意尝试吗?(出示开放题)说明:练习设计,层次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练习,分为自我挑战练习和开放拓展练习。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六、现场调查师:现在老师要进行一项小调查。请同学们进入到参与调查的界面,发表一下你对这节课的评价。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趣吗?是觉得很有趣?还可以?还是没意思?根据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一项提交上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提交)师:我们来查看一下结果。从这个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情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在统计结果中还可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分数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又一次进行了提升。七、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请把你的想法签写到留言板上吧!第5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7-69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四、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五、教具准备: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师:有4只猴子,它们摘了8个桃子,需要平均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2、师:后来,它们又得到一个大西瓜,也需要平均分着吃,应该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3、引出1/4这个分数。(二)、探究新知1、认识单位“1”。(1)动手操作。师:如果用图表示1/4,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2)师投影出示图片。(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A: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l4oB: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l4o(3)概括总结。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面包平均分。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4)举例。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2、概括分数意义。(1)概括意义。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必须是平均分。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3分子分数线5分母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3.学习分数单位。(1)投影出示。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6份,5份这堆糖的()/()o(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用小塑料方块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3)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1/2,2/3,3/4,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师: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谁是单位“1(这堆糖是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谁是单位“1”?(还是这堆糖是单位“1"o)师引导学生发现:1/2,2/3,3/4,5/6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3,4,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讲述:回想一下:自然数有哪些计数单位?346里包含哪些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计数单位,是什么你想知道吗?师讲解边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l3o老师指明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已写出的另外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1、2、3题2、自主练习第5、8题(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和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