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的讲话.docx
-
资源ID:769844
资源大小:28.2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的讲话.docx
2023年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的讲话篇一,共五篇党员关于开展学习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的发言材料9月7日下午,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议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时代使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激发内生发展活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上半年,东北经济数据已全部出炉,整体延续了一季度的向好态势,经济复苏成绩明显,多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释放出振兴发展的积极信号。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到东北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谋划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初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深入辽宁锦州、沈阳等地,在回望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实地调研中倾所人民心声,在深切瞩望中为东北振兴再启新篇领航指向一“东北的地位很重要。在解放战争中,东北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东北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基地。改革开放后,东北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二十大后还要作出新的部署。虽然东北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但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充满期待。rr2023年X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习贯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的研讨材料旗帜领航向未来强基铸魂谱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殷殷嘱托,情真意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吉林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高质量党建成效,为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如今,吉林大地山清水秀、人和业兴,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城乡面貌最新讲话系列、项目建设热潮涌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份份优异的答卷、一幕幕温暖的场景背后,处处迸发着高举旗帜跟党走、凝心聚力共奋进的磅礴伟力。一、强化理论武装,思想旗帜高高飘扬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持续用力,全面夯实政治根基、提升政治能力、呵护政治生态,坚持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把关、干部管理突出政治监督、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领,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理论武装更加扎实、领导制度更加健全、纪律规矩更加严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一场场思想淬炼和政治洗礼,引领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今年,我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切实在学得更深、悟得更透、用得更好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更好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突出选贤任能服务大局担当作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近年来,我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注重选拔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干部。坚持事业为上、突出堪当重任,注重在振兴发展前线、服务群众一线、急难险重火线识别考验干部,更好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抓好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谋划实施“强基培苗”(314151)工程,加强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墩苗历练,引导他们在火热实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制度体系,制定容错纠错、受处理处分干部关怀使用“两个办法”,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纪委监委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十条,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规范干部管理监督。管好“关键少数”,构建政治监督、选人用人、担当作为、履职行权、日常管理“五位一体”监督格局,教育广大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坚持强基固本,组织基础更加夯实“感谢社区的贴心服务,现在不用出小区就能办理存取款和水电等缴费业务,社区的工作真的做到了群众心坎上。”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居民李淑文老人激动地说。原来,为解决辖区居民取款难的问题,长山花园社区党委联合大党委成员吉林银行,不仅引进了两台自助存取款一体机,还将金融服务站开在了社区里,方便居民办理各项业务,辐射整个街道及周边居民。民有所呼,党有所应。近年来,我省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扩大组织覆盖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管好组织基本单元,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着力构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N”政策体系,创新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2022年底全省历史性地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村。实施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吉林行动计划,全面推行''书记一号工程,推动认领书记项目1.4万余个,建立城市党建联盟2300余个。实行“红心物业”治理,全省无物业管理的弃管小区实现动态清零。出台党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5项举措,建强141个“红色孵化器”,出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3”政策体系,成立道路运输等4个省级行业党委,党建成为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红色引擎”。同时,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规范化建强党支部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有效路径。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如今,一幅政治引领、各具特色、培基铸魂的基层党建生动画卷在白山松水间徐徐展开。三、聚焦育才聚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做好新时代吉林人才工作,事关振兴发展全局。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统筹谋划聚合力一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省市县三级党委全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一些市县成立人才服务局、人才集团、人才中心等专门机构,构建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深化改革破藩篱一一从推进全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不断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再到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人才“红利”持续释放。广纳英才添动力一一从大力实施“长白山人才工程”,到组织实施“吉人回乡”创业就业合作工程;从打造“创业奋斗?就在吉林”品牌载体,到举办校友人才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大会等引才聚才活动我省在培养引进用好优秀人才上持续用力,建设诚心待才平台,拿出真心引才诚意,保持悉心育才定力,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动能。此外,我省严格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选树宣传黄大年、郑德荣等一批重大人才典型,在全社会营造重才、爱才、惜才、扶才的浓厚氛围。厚望如山,使命如磐。鲜红的党旗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黝力同心、砥砺奋进,以更足的劲头、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作风,奋力谱写新时代吉林党建新篇章。篇三在集体学习2023年度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讲话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东北全面振兴的优势所在,也是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身处乡村振兴一线,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内涵,用好“资源整合”“经营创新”“科技赋能”三把钥匙,解锁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进阶密码”,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用好资源整合”钥匙,推动乡村产业串珠成链”。所谓"大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更蕴含着产业结构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农业是农村的“命根子”,也是广大农民的“专业课”,因此,发展乡村产业,首先要“立足优势,做强一产”,树立大食物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期下,充分挖掘山水林田湖海等资源,让“土特产”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钵钵”。比如,可以通过盘活闲置坑塘发展生态渔业,开垦荒山荒坡种植山地林果,利用林下环境培育食用菌菇等等。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也离不开产业链的延伸,只有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提高产业附加值,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这就要求我们紧抓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向三产融合要效益,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休闲旅游、食物供给等多元功能,推动乡村产业连点成线、链式发展。用活经营创新钥匙,促进乡村产业增效提质。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实施农垦体制改革,在坚持国有农场性质的基础上,推动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从而充分调动农场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这启示我们,要不断创新乡村产业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创新乡村产业经营管理体制,关键在于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既要加强本土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又要为“归雁”“鸿雁”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引导其深度参与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乡村产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中,要特别处理好“急”与“缓”、“收”与“放”、“实”与“虚”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不违背基本政策制度的前提下,以实体化运行为导向,确保新型经营主体真正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的“金靠山”。用实科技赋能钥匙,引领乡村产业迭代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升,2022年已达到6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让“高大上”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接地气”,如何打通“科技赋能”的最后一公里,就成为基层干部应当着重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要搭建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转化平台,积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同科研单位的合作,发挥基层直接接触生产实际的优势,通过引入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科技小院”、设立专家服务岗等途径,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快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探索实施“订单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科技创新的“负反馈”作用,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卡脖子”科技难题,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科技服务,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加速器”作用。篇四2023年度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的讲话提纲在今年9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当前,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正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央企普遍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双方合作既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又能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与过往纾困解困、强弱结合的央地合作模式不同,新时代的央地合作更多的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合作,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这就更需要央地创新合作模式,产生的效应。新时代央地合作更应注重围绕打造产业链进行专业化整合。要将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数据链、服务链等全面整合,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立足东北各地所需、发挥央企所长,加大央企和东北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突出规模效应,带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央企资本、管理、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优势,发挥产业链建设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应突出央地融合,优势互补。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东北也成了中央企业深耕细作的沃土。双方合作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依托东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冰雪经济。例如,在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的数谷园区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由金普新区与中国电信、中国中铁合作实施,是服务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改善营商环境,找出互利共赢的路子,产生1+1>2"的合作效果。营商环境一直是掣肘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北应突破营商环境这个“腊子口”,闯关夺隘,蹄疾步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例如,今年以来,沈阳市浑南区强化“一对一”对接、“点对点”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与央企全方位合作,先后与中铁集团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央企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额达611亿元。此外,还要进一步推动政金企三方深化合作,充分发挥现代金融服务东北地区实体经济的作用。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特别是中央金融企业源源不断的支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应聚焦东北产业链延链、补链,聚焦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优化改善金融环境,激发出央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更大活力,促进东北全面振兴。篇五XX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关于学习贯彻贯彻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促进央地融合发展研讨交流发言材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立足东北、着眼全局,要求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18年9月在沈阳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要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要践行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大产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保持适度生育率和人口规模,加快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留住现有人口。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要深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兴调查研究,加强检视整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风正气振奋人民群众发展信心,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咬定目标不放松,笃行不怠抓落实,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