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导则》.docx
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导则GuidelinesfortheProtectionandUtilizationofTraditionalVillageinSouthernAnhu(征求意见稿)1总则12术语23保护措施33.1一般要求33. 2村落整体保护33.1 3传统建筑保护43.4 历史环境要素保护53.5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的保护64传承利用74. 1一般要求74.2 分区利用引导74.3 建筑分类利用84.4 文化分类利用84.5 活化利用形式95保障管理104.6 建筑安全保障104.7 资金保障104.8 人才队伍114.9 信息系统114.10 传推广114.11 6激励机制12附录A建(构)筑物分类保护和整治方式13本规程用词说明14引用标准名录15条文说明161总则1.0.1为全面指导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其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包括己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和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1.0.3安徽省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O.1传统村落ThetraditionalviIIage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价值,具有传统风貌或者地域文化特色,有村民居住的村落。2.0.2皖南传统村落TraditionalviIIageofWannan皖南传统村落包括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等6个设区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传统村落。2.0.3文物保护单位OfficialIyprotectedmonumentsandsites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2.0.4传统建筑TraditiOnalbuiIding传统建筑是指使用传统材料、具有传统形制、运用传统工艺建造,建成年代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等价值,能够反映特定时期传统风貌、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2.0.5文物建筑MonumentsandsitesbuiIding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建筑以及近代现代重要代表性建筑等。2.0.6历史建筑HistoricbuiIding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2.0.7传统风貌建筑TraditionalstylebuiIding指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具有一定建成历史、对村落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物。2.0.8历史环境要素HistoricalenvironmenteIement指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2. 0.9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区CentraIizedcontinuousprotectionandutiIizationarea指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的传统村落集群,通过区域统筹实现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利用。3保护措施3. 1一般要求3.1.1 传统村落应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尊重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环境。对于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和环境应予以整治。3.1.2 应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完善传统村落防灾减灾设施,开展防灾减灾项目评估和建设工作;适当调控传统村落的人口数量。3.1.3 未经批准不得对传统村落进行迁并。因重大原因确需迁并的传统村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位法定规划相关要求执行。3.1.4 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分别从村落整体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的民俗等方面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并进行分区分类保护。3.1.5 传统村落聚集区宜划定为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区进行整体保护,推动区域传统村落面貌全面改善。3. 2村落整体保护表3.1空间分区保护措施空间分区保护方式保护措施核心保护区严格保护(I)坚持整体保护和原址保护的原则,保持传统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自然景观环境,保持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和修缮等活动,应当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风格和材料等方面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不得进行没有依据的重建和仿制。(3)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建筑应当重点保护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外观、结构和构件等。(4)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需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5)合理控制游客量和引导游览行为。(6)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1)开山、采石、取土、开矿、爆破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2)擅自占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留的生态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塔桥亭阁戏台等;3)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4)擅自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传统建筑;5)擅自改变传统建筑外观形象、原有结构、整体风貌;6)法律、法规禁止进行的其他活动。建设控制地带控制保护(1)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2)控制建设密度,对新、改、扩建建筑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以及环境尺度、比例上与传统风貌建筑风貌协调。(3)保证原有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并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植被,加强绿化景观的建设。(4)不得建设影响传统村落及其环境的设施,对已有的影响传统村落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环境协调区协调保护(1)应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将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进行整治改造。(2)限制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项目,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观背景。3.3传统建筑保护传统村落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采取分类保护的方式。具体保护措施如表3.2的规定。表3.2传统建筑分类保护措施表建筑分类保护方式保护措施文物建筑应实施严格整体保护,禁止拆除,积极予以修缮和再利用。(1)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规定进行整体保护,采用修缮的保护与整治方式。(2)保护修缮应遵守最低限度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等原则,最大程度保护其历史信息。(3)破坏的文物应按原有形式和原有材料进行维护和修复,不应改变其立面形式、平面格局、内部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历史建筑宜实施整体保护,应予以修缮、维修、改善和再利用(1)历史建筑可采用修缮、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2)应科学评估历史建筑的价值及保存状况,提出历史建筑的场地环境、平面布局、立面形式、装饰细部等具体的修缮维护要求。(3)保护规划应对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提出管控要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功能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并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4)历史建筑应保持和延续原有的使用功能;确需改变功能的,应保护和提示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并不得危害历史建筑的安全。传统风貌建筑应实施控制性保护,可对风貌进行整治提升。(1)传统风貌建筑整治,不应改变具有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建筑的立面形式、空间格局、结构、细部等,可采用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2)传统风貌建筑外观毁损的应按原有形式进行修复,内部损坏的结构和装饰由专业人员负责修缮方案,可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代替,色彩、形式应与传统历史风貌相协调。其他建筑应注重协调性保护,视其所处区域保护级别处理。(I)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其他建筑应采取拆除重建或拆除不建的整治方式,当采取拆除重建时,应符合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当采取拆除不建的方式时,宜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升传统村落的宜居性。(2)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应采用保留、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3)新建各类建筑,应服从村落历史环境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整体需求,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与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风貌致,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融合。3.4历史环境要素保护表3.3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措施名称保护措施塔桥亭阁(1)古塔:提出保护利用措施;增设消防、防雷等防灾设施;(2)古桥:定期开展古桥质量安全鉴定,有安全隐患的及时加固,修缮时维持原貌;(3)亭阁:构件等破损时及时修缮,修缮时维持原貌。井泉沟渠(1)提出分类保护措施;(2)禁止擅自填埋历史上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的井泉沟渠;(3)禁止向井泉沟渠内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和其他废弃物;(4)禁止在井泉沟渠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壕沟寨墙(1)修缮墙体的色彩应符合村落的传统风貌特点;(2)对现存的墙体进行结构稳定性评估,结构破败的墙体,宜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加固。堤坝涵洞(1)已经破损的,进行修缮加固;(2)保护较好的,继续发挥其原有防洪泄洪功能。石阶铺地(1)村落内原有铺装形式,尽量保留;(2)新建石阶铺地不宜采用色彩饱和度与对比度高的现代铺装材料;(3)选用石板、卵石、块石、条石、青砖、瓦片等或皖南地区特色乡土材料;(4)宜采用传统工艺,拼缝不宜过大,粘合材料不宜外露,铺装效果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码头驳岸(1)码头:已停用的码头,增设展示标牌,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对码头的冲蚀。尚在使用中的,进行日常养护,继续发挥航运功能。通过设立标牌,展示历史信息;(2)驳岸:维护驳岸自然岸线的格局,禁止擅自截弯取直,破坏驳岸。碑幢刻石(1)建立保护碑幢刻石数字化档案;(2)完善展示标牌,必要时可选择覆罩展示。庭院园林保持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树木复壮等措施,确保植物正常生长,保持绿地园林景观。古树名木(1)古树名木周边地面宜为自然地面或采用透气铺装,不宜修筑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地面;(2)增设避雷设施等保护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更新复壮管理,并符合QXT231-2014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和WB36T962-2017占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的要求。3.5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的保护表3.4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的保护措施名称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施分类保护:(I)对濒危的、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项目,将其内容、表演形式、技艺流程等予以记录、整理,编印图书,制作影音资料,建立档案等,进行抢救性保护;(2)对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项目,通过培育、支持传习基地等方式,进行传承性保护;(3)对具有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的项目,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进行生产性保护。(4)推进村落非遗工坊、非遗基地建设,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发更多特色产品,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培育发展传统村落“非遗+”项目,强化创意设计,打造非遗文创、非遗美学主题村落。对相关民俗实施延续性保护:深入挖掘阐释民俗文化内涵,推动民俗、美食等与传统节日结合,打造节庆品牌。4传承利用3.1 一般要求3.1.1 延续人文精神,依据村民生活需求拓展使用功能;挖掘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价值,开展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挖掘经济价值,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和旅游。3.1.2 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对传统村落进行分区利用。核心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针对文物建筑可开辟为博物馆、纪念馆等使用,适当发展观光旅游;建设控制地带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适当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环境协调区可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3.1.3 按照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分类利用。3.1.4 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文化开展分类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应加强保护与传承,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民俗手工展览、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相关民俗文化应加强宣传与传承。3.2 分区利用引导应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对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区利用引导。详见表4.U表5.1空间分区利用引导空间分区利用引导核心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建设控制地带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适当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环境协调区可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4.3建筑分类利用按照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分类利用,详见表4.2。表4.2建筑分类利用措施建筑分类利用措施文物建筑文物建筑应适当进行开放利用。具体利用措施可参照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历史建筑(1)积极推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其文化、社会、经济价值。(2)为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历史建筑可采取适应性改造措施,包括空间改造、环境整治、设施更新、性能提升等工程措施,但不得破坏历史建筑的外观风貌和价值要素。(3)在历史建筑适应性改造时,允许改变建筑用地性质和使用功能,允许采取建筑改建、加建、扩建、增加设施等方法方式,但不得影响历史建筑外观风貌。传统风貌建筑(1)传统风貌建筑的合理利用可以采用经营权转让、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保证(2)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权人充分参与,并保障其合法权益。(3)鼓励各地探索功能置换、兼容使用、租期延长、租金优惠、允许适当增加室内使用面积和室外附属面积等措施和政策创新,加强传统风貌建筑合理利用。(4)鼓励国有、公共类传统风貌建筑对公众开放,实现其社会效益。(5)鼓励设为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民俗文化体验馆等;(6)鼓励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皖南民间工艺传承、中华老字号经营等;(7)鼓励引入众创空间、商务办公、文化创意、科技孵化、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其他建筑其他建筑在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的前提下,鼓励采取多元化的利用方式。4.4文化分类利用表4.3分类利用引导名称利用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1)应加强保护与传承,建立完善的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2)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民俗手工展览、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4.5活化利用形式4. 5.1文化产业(1)传统村落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发展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2)深入挖掘和发挥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手工文化、园艺等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让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融合发展。(3)应挖掘和整理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建筑营造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建立村史馆、博物馆、文化馆、展示中心等文化场所;通过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传统村落村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等,实现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对于保存较好、区域集中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区,可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学习摄影、写生等教学基地,提升区域文化旅游品位和知名度。(5)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数字化建设,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开发数字文化产品,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共享、展示和传播,带动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地域品牌形象塑造、特色产品推广。(6)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究基地和实践基地,可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专业人才。4.5.2旅游休闲(1)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山水风光,采用运营模式和参与体验式的旅游模式,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形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2)利用传统建筑发展旅游民宿,打造绿色产品,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模式,避免同质化。(3)利用传统民居发展旅游民宿,打造绿色产品,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避免同质化,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模式。(4)利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控制游客流量、容量,避免游客拥挤导致传统村落遭到破坏。(5)制定传统村落旅游管理制度,在制度上规范旅游活动。5保障管理4.1 建筑安全保障5. 5.1消防技术由于传统村落内建筑密度较高、街巷等通道较窄,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排除火灾隐患。(1)考虑到村落部分区域常规消防车辆无法通达及缺乏消防水源等问题,宜配备一些小型、适用的灭火装备。(2)传统村落宜设立消防组织,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及设备。(3)有条件的村落可设置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符合DB36/T1087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的要求。(4)在不能满足消防通道要求的街巷内,宜设置水池、水缸、沙池、灭火器及消火栓箱等小型、简易消防设施及装备。(5)当传统村落不能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通道的要求时,可在外围设置环形消防通道。(6)保证村落疏散通道通畅,不宜堵塞大门、走道、侧门等。5. 5.2地质灾害防治技术(1)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威胁和提升地质环境保障水平为基本目标,重点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安全保障工作。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符合DZ/T0284地质灾害排查规范和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的要求。(2)地质灾害易发、隐患点,宜修筑护坡工程,并注重与村落风貌的协调。(3)有条件的村落可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监控系统,如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等。(4)加强宣传教育,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提高村民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抢险救灾能力。5.5.3防洪技术沿江沿河的传统村落往往保留有传统的防洪堤坝和码头等设施,在进行改造和加固时宜与原有自然环境相协调,并尽可能地保护利用历史上的防洪设施、码头等构筑物,维持村落滨水环境特色。防洪还应符合GB50201防洪导则的要求。5.5.4防雷技术应符合GB51017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和QX189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5.5.5防虫害技术(1)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古树名木等易遭受白蚁等昆虫的危害,宜做好传统村落白蚁防治工作。(2)开展蚁情调查,掌握白蚁危害现状,确定白蚁危害等级。(3)针对白蚁种类、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宜制订白蚁防治方案,综合运用白蚁灭治技术,控制传统风貌建筑的白蚁危害,降低传统村落区域内白蚁种群密度。防治措施符合JGJzT245-2011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的要求。(4)掌握白蚁动态,建立白蚁等虫害防治基础数据库,制订有效措施,逐步形成虫害防治长效机制。5.2资金保障5.2.1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资金投入。5.2.2应设立专项传统村落保护经费,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实行补助,支持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引导村民对自有住房进行修缮保护。5.2.3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5.2.4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投入本村保护发展。5.3人才队伍5.3.1传统村落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家库,负责传统村落评定、规划评审、项目审查、技术指导等工作。5.3.2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家库中聘请驻村专家,负责其驻地传统村落档案建立、规划编制、修缮整治、项目实施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5.3.3传统村落村民委员会在村民中推荐村级联络员,负责宣传传统村落相关政策、监督项目实施等工作。5.3.4应加强建设高素质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才队伍,开展多层次的传统工艺工匠教育培训I,培育一批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掌握传统工艺技能的文化匠人,包括传统建筑匠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5.4信息系统5.4.1有条件的村落可开展智慧乡村建设,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信息系统,完善村民生活圈综合功能。5.4.2登记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现状等情况,记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村内基础设施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情况,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5.4.3可结合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建设信息化平台及发展电子商务。5.5宣传推广5.5.1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传统节庆、民间习俗、传统体育赛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枳极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展示和宣传活动。5.5.2应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向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知识,展示传统村落价值、内涵、特色,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增强全民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5.5.3可建立传统村落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传统村落的宣传、研究和保护工作。5.6激励机制5.6.1对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酌情给予奖励或公开表彰。5.6.2对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怠慢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批评;对违反保护要求的行为,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5.6.3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区内的按原貌修缮房屋的村民,可参照乡村风貌改造的做法实行以奖代补。附录A建(构)筑物分类保护和整治方式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50357-2018),综合考虑现状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等的分析评价,建(构)筑物分类保护和整治方式:修缮:对己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己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等实施有效保护和修缮。维修:对己公布的历史建筑,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修缮、维修、改善。改善: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允许进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保留: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整治:对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可予以保留;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则应予以整治改造、甚至拆除。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引用标准名录GB50201防洪导则GB51017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B45/T2048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DB36T962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QX189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QXT231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Z/T0284地质灾害排查规范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JGJ/T245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导则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城市再生水管网工程技术标准等66项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1)225号),项目计划号:2021-1-15第一起草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9号参与起草单位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安徽省村镇建设学会、黄山市华润轩古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1年5月20日,召开大纲编制启动会;2021年8月15日,召开大纲编制专家讨论会;2022年12月1日,召开主、参编单位全体会议,全体编制组成员共同讨论项目进程、项目计划安排及项目大纲初步成果等;2023年9月13日,召开编制组讨论会,形成标准草案;2023年10月11日,召开草案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共同探讨标准草案成果,经充分讨论,同意初稿通过论证,修改完善后形成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制定标准必要性,1、通过制定本导则,合理、恰当地保护利用皖南传统村落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能够大力弘扬和传承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真正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2、通过从保护和利用、管理三个方面对皖南传统村落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能够对皖南传统村落提出保护利用的合理方法。3、管控通过本导则的制定,落实国家、省市、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基本要求,强化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利用方式等方面的管控和约束。制定标准意义:1、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制定本导则,有利于激活村落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村落生态环境建设和原真风貌的保护,有利于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与乡村自治的有效管理,统筹规范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模式和方法。2、通过本导则的制定,有利于提升皖南传统村落的影响力,成为在全国范围内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独特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样板。3、通过提出皖南传统村落的空间体系,丰富了传统村落空间理论体系,为今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4、通过制定本导则,进一步规范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措施,有利于在传统村落的具体规划设计中提供技术支撑和方向指引。5、通过制定本导则,进一步规范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开发行为和保护利用模式,为传统村落旅游提质增效,有利于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GB50201防洪导则GB51017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B45/T2048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DB36T962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QX189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QXT231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Z/T0284地质灾害排查规范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JGJ/T245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9、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10、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注:没有的请填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