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减”政策下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
-
资源ID:771981
资源大小:16.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双减”政策下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
关于“双减”政策下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2023年是教育大变革的一年,教育新政一个接一个,整治法规一部接一部,教育变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前所未有。在国家意志和全民愿望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教育将势不可挡地发生目标与模式的双重转型。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各中小学校面前的一个重大重在课题。一、实施“三大转型”。基础教育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施新的发展模式,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人才学术为支撑,以模式创新为动力,注重规范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要向更加注重内涵品质和社会效益转型。一是推动发展模式转变。从过去的“生源竞争”转向“培养竞争”。从千方面计选好学生到千方面计教好学生。二是推动发展取向转变。从知识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从传承教育转向创新教育,从模式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三是推动发展路径转变。从拼时间、拼体力的外延式教育转向拼课改、拼课程、拼课堂、拼德育的新教育转变。构建五育融合、五育共生、五育共美的教育体系,以适应新高考、新质量时代的到来。二、做到“三个坚守”。目前教育进入一个深度变革的新时代,变革的重要方向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回归。核心是要让教育回归公益,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教育回归规律。一是坚守办学的初心。基础教育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始终把办教育当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办学一方造福一方。二是坚守办学的使命。以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并把培养爱党、爱国、爱科学能在未来占领世界科学技术思想文化高峰的拔尖人才为核心使命。培养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民族担当、全球视野、东辰气质的优秀人才。要定位于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生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终身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学生的健康身心、终身学习、适应社会会、综合素质四大基础。三是坚守育人的本质。当今,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关注人的生命、人格、价值生存以及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要遵循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以更专业的教学规划、更丰富的课程供给、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的德育实施,让学校成为教育主战场。三、适应“三新变化”。2022年将要来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按照教育部部署。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方案和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义务教育新课标的教材也会投入使用。新一轮高中课改已在2017年率先启动。大部分省市普通高中将于2022年开始使用新教材,并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一是适应新课改。新课改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强调核心素养。高中叫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新课标叫课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核心素养是可教、可学、可评的。核心素养的提出必然导致考法、教法、学法的系统变革。突破就是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不是知识点学习的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二是适应新教学。新课改必然带来新教学。新教学将突出以下特点:坚持素养导向。教学目标不再只关注知识点,而是更关注素养。强化学科实践,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主动参与中学习,并善于用学科典型的学习方法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推进综合学习,强调学科内部的知识整合,学科外部的跨学科学习,建设综合性课程。综合学习坚持课堂开放,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连接,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三是适应新高考。把握“1+1+2”高考新模式,核心是科学制订学科选择策略及学科分层教学模式。以高考内容改革为核心的高考体制,突出立德树人导向,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的转变。构建适应新高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主动地发生;让学生的学习深度地发生;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让学生的学习高效地发生。四、强化“三项保障:随着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和“双减”的全面推进,我们将进入一个新质量时代。传统抓质量的方法、手段模式很快将失灵、赛道变了、评价规则变了、质量获取的方式也需改变。必须采取科学、道德的方法实现有后劲、可持续的绿色教学质量。一是强化质量保障。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变革,以人事、分配、职级、评价、政治思想重点以提升教师的动力,以作息、教学组织、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课堂模式、训练体系为重点以提升“教”的效率,以动力、能力、合力、效率为重点提升“学”的效率。通过学习时间、教学组织、课程、课堂、作业、学生学习、辅导等优化提质;通过高效教研提质;通过精细管理提质;通过技术助力提质。建立学习辅导服务、特长发展服务、培优服务、综合素质发展服务等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打造团队的价值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态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德育领导力、教学领导力、教师领导力、经营领导力,以学术的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效能的管理机制、高合作的治理体系、高质量的管理流程、高发展的管理制度、高执行的管理常规以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效能,打造高竞争力的学校。三是强化师资保障。招生新政后的基础教育学校将进入师资水平及专业化成长速度竞争的新时期。教师成为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必须把教师建设作为学校的第一号工程。实施成熟教师+应届生、普通教师+领军教师、常规教师+特长教师、线上教师+线下的教师成长工程,构建考核选拔一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因材施教跟进优化评价激励转型升级的教师管理体系,抓好教师价值文化建设,建立师德长效机制,打造德才兼备的专业化高素质师资队伍。总之,“双减”政策下的基础教育必须从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进行根本性变革,才能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核心使命。同时,基础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让基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