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摸清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促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3月10日15日,我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深入各地各校进行摸排,走访学校36所(小学11所、初中9所、高中8所、中职8所,其中农村学校6所),走访师生300余人、家长50余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一、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2022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77万元,建成市级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1个(高中嘉陵校区),县级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9个,学校心理辅导室650个(其中标准化心理辅导室215个),校外心理辅导中心31个;配备专职心育教研员4人,专职心育教师235人,兼职心育教师1377人;累计开展市级专题培训4轮,集中培训管理人员130人、专兼职教师611人,网络培训班主任L3万人次、家长64.6万人次;县级专题培训27次,集中培训骨干教师3.5万人次,网络培训27.8万人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覆盖学校664所、学生83.4万人次。二、主要做法(一)建立工作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教体系统构建了“466”心育工作机制,即:“4个坚持”的工作原则、“6个100%”的目标任务、“6个关键”的重点工作,为推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向夯基。出台“未保”工作“十个必须”,将“筑牢心理防线”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二)开展全面筛查。通过“正心工程”师生心理健康筛查项目、县区心理筛查购买服务、学校自行组织心理筛查等方式对所有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全面筛查,2022年秋季学期,覆盖中小学校711所,完成师生筛查共计74.2万人,其中,教师筛查5.6万人,表现为阳性(症状为强迫、焦虑、忧郁等)的有1.6万人、占比30.1%;学生筛查68.6万人、占比98.2%,其中发现可能有抑郁症状的学生2.8万人、占比4.1%(其中中学占比5.58%),有明显抑郁症状的学生5.7万人、占比8.3%(其中中学占比19.3%),重度抑郁倾向3114人、占比0.45%。各地各校坚持“一生一案”动态跟踪,对于轻度抑郁症状的师生进行及时疏导,对于有明显抑郁和重度抑郁倾向的师生进行及时转介就医。(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心育人员配备,全市2022年招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50人,近期与高校签约心理健康专业教师13人,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心理教师16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23人;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均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建心理专家服务团队,成立“心育名师工作室”,指导、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去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轮,培训专兼职教师611人次,全市中小学班主任线上培训13265人次,线上家长培训64.6万人次。(四)强化阵地建设。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2077万元,建成市级心理指导中心1个(高中嘉陵校区),县(市、区)心理辅导中心9个,学校心理辅导室711个。2022年,新建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177个。(五)优化课程体系。全面落实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建立贯通融合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各地各校研发校本课程125个。结合“525”心理健康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心理辅导活动,参与学校571所,覆盖学生52.9万人次。三、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存在问题(一)共性问题1.思想认识不足。个别学校工作制度不健全,职能职责不明确,未成立工作专班,未落实专人负责;未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 .心理问题突出。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小学4年级至高中3年级,抑郁检出率为20.62%,与全国流调结果基本一致,中度、重度抑郁检出率达14.4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o同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阳性(症状为强迫、焦虑、忧郁等)检出率为3L64%。3 .阵地建设滞后。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市应建成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650个,目前才建成215个,缺口435个。部分学校心理辅导室面积不达标,设备简陋,设施陈旧,使用效率低。4 .队伍建设不强。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县级教研机构配备专职心理教研员。目前,我市仅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4名,专职教师235个,缺口415个。5 .经费保障困难。各地申报的“2023年市30件民生实事项目”表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仍旧存在未纳入预算的情况。6,分类处置不力。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明,学生心理问题中度、重度分别为11674人、3114人,按照要求重度心理问题学生需采取干预转介就医。7 .学科融合不深。个别学校未开齐课程、未保障课时,课程单一、活动薄弱,全员育人机制未建立,学科渗透育人效果不好,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比率偏低。(二)个性呈现县市区层面1.队伍配备方面:按照100o:1的生师配比,全市专职教师配备平均缺口率为66%o8 .阵地建设方面:全市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应建650个,平均缺口率为63.2%o9 .经费保障方面:2022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民生实事项目投入情况表明:各地对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最多的是293万元,最少的是102.1万元,相差190.9万元。学校层面1.从阵地建设看: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面积不达标,功能室不配套、分区不规范,设施设备配备不齐、开放时间不够等问题。10 从教师配备看:存在专职教师配备不齐,专职教师未专岗使用等问题。11 从明确职能职责看:存在未成立工作专班,制度职责不明确,工作进展不力等问题。12 从课程落实看:存在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未落实心理健康课每学期9课时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少等问题。13 从教师层面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2022年,“正心工程”对全市8个县(市、区)33938名教师进行心理检测,心理健康问题阳性(症状为强迫、焦虑、忧郁等)共10676人,检出率为31.64%。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建议(一)强化学校“主阵地”。一是提升课堂质量。紧扣不同学段心育目标任务,开发多元校本课程,丰富心育课程内容,提升心育课堂质量;加快建立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确保完成“30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30个优秀心理辅导案例、30个校园心理剧”的年度目标任务。二是丰富心育活动。结合“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三是抓好示范引领。启动开展第一批市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加快市级心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确保今年选树特色学校30所、建成市级心育名师工作室1个。四是注重融合培育。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找准工作“关键点”。一是扎实抓好“三预”工作。因势、因事、因人、因时、因地研判学生心理变化趋势,坚持每学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查,建好“一校一策、一期一筛、一生一案”三本台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分类予以预警、干预和转介,真正抓住重点、关注热点、不留盲点。二是全面评估疫情影响。认真梳理总结疫情形势下抑郁情绪、疑病状态、长期应激等学生突出心理问题,依靠专业力量、依托专业机构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因地因校制定疫情形势下师生心理健康专项工作方案和危机事件应对处置预案,采取针对性对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三是持续减轻学业负担。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双减”改革,加强校长管理能力培训,提升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四是要切实抓好家校共育。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利用家长会等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疾病科普,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不断提升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三)建强心育“硬支撑”。一是壮大专职队伍。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分年补充计划,注重从高校引进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确保2023年新增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不少于150人,到2025年全面配齐;按要求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的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能力水平。二是抓好阵地建设。按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及2023年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确保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圆满顺利完成。三是强化资源整合。联合市卫健委公布了全市21个心理健康医疗卫生机构、107个心理医生、76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信息,依托专业机构,强化专业支撑,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与恶性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作用,整合教师、阵地、课程等各方面资源,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个人述责述廉报告各位同志:按照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要求,我将个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和遵守廉洁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一、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决执行县委决定、决议,从没有出现违反相关要求的情况。二是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决落实“十四五”规划及纲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等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态度坚决、不打折扣,确保政令畅通。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本人无违规公务接待、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无违规配备使用办公用房、违规出国(境)、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问题。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度,带头执行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自觉净化生活圈、休闲圈和社交圈,及时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监督。二、落实建设责任制情况一是认真履行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紧紧围绕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关于实行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班长”,我把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作为管党治党的首要任务来抓,对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共参与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1件,对工作作风不实,推进工作不力的干部开展提醒谈话2次。二是督促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责任,通过常态化提醒教育,督促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以及对分管站所和联系村党总支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定期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性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和专题约谈。今年以来,全乡共开展集体廉政提醒谈话1次,共74人次,“两个责任”专题约谈62人次。三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理论学习,强化制度执行,强化党内监督,强化责任落实,有效防止和纠正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维护党的纪律不力等方面问题。年内主持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2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2次。三、推进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一是认真学习关于实行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党内法规制度,自觉把建设贯穿于履职过程,定期分析研究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适时开展廉政提醒谈话,严格监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及廉洁从政,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干部,定期不定期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在思想政治、廉洁自律及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全面梳理领导班子及各站所(中心)职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认真查找个人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三是全力推动清廉单元建设和“清廉X”建设十大行动,深入开展自检自查,开展以“小”见严纠“四风”专项行动问题集中排查1次。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抓好检查考核、巡视巡察、督查和专项纪律检查等方面反馈问题的整改。经常与班子成员开展交心谈心,提醒班子成员、站所长认真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并带头执行。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加强全乡作风建设,树立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