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docx
目录1 .试论水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2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173 .切实肩负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224 .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不断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255 .浅谈提高县级环境监测能力的思路及对策30试论水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摘要:防治水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中一项必不可的大事。为此,就要科学寻找水污染的根源和对人类的危害。以此增强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还要瞄准重点目标,划分水污染治理类别,实现对症下药,让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效结合。关健词:水污染防治;找根源;强管理;建体系;实现环境治理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治理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荒漠化的防治、水土流失防治等。而在分门别类的治理中,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污染才是真正的祸根,水以无形的液体流向四面八方,渗透力弓缸隐蔽性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又随处可见。因此,防治水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尤为重要的大事。一、面对现状,科学寻找水污染的根源和对人类的危害随着人类的生存、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也就越来大,而随之带来的水污染也会越来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那么,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呢?从科学角度讲,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废水及其排放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废水及其排放量的增加速度是每年18亿m3,而工业生产的废水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污水每日的排放量约L64亿m3。可在污水排放量中,有80%的废水未经处理,这些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了城市周边河流和地下水源,一些有机污染物如三卤甲烷、氯乙酸及重金属等含量水平较高,加大了水质突变的风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而农村用水仍存在着深井取水的模式,这种取水方式水源流动性差,更易造成重金属集聚,危害人体的神经、泌尿、生殖等系统。可见,水污染状况已比较普遍,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水污染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势在必行。虽说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加大了治理水污染的力度,各级政府也不断打响了水源地保护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碧水、蓝天、净土的美丽中国奠定了基础。可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还有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防范水体质量污染,不断提高水环境管理效率,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用水环境。二、增弓金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面对肆意排放污水废水等现象,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水环境管理效率,为大家提供安全、健康的水源。事实上,水污染和水资源立法是当前我国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法律形式。可在这些法律当中,水污染与水资源立法还存在一些内容冲突或者交叉的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水污染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想要实现水环境管理的效率,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健全水环境管理的制度,且在构建水污染治理制度时应明确各个治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在工作内容中明确所应承担的责任。XX市生态环境局五台县分局就出台了五台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办法,打出了“十个字”,竖起“风向标”:一是“建站”。加快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分别在清水河坪上村桥东断面建成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东冶镇济胜桥东部河段监测点一站一点”已正式投入运行。二是“整治二为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制定了源沱河流域水环境整治方案,针对性地加强了辖区流域治理,及时清除了河道垃圾。三是“防污”。坚决落实“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加强了农村污染源防治,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农村水环境综合防污任务。四是“保护”。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状况调查,建立了水源地污染源清单。并按照国土部门要求,及时确定建设保护性工程,以及水源地是否重叠及重叠面积。五是“处理二全面加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要针对出水总磷、总氮超标问题,限期完成提标改造,提升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杜绝污水直排现象。三、瞄准重点目标,划分水污染治理类别,实现对症下药纵观生态环境治理中水污染的重要性,首先要将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分别对待。加强在污水治理方面的监管力度,以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使污水处理工作更加顺利进行。还要建立相应的技术保障体系,针对水污染现状制定相应的污水处理技术标准,并将其不断完善。同时还应该研发有效处理污水的技术,并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示范和推广,使这些技术的实施区域更加广泛,促进水污染治理水平共同提升,并加大重点流域、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XX市生态环境局五台分局就采取先行先试“一厂一策”污水管控机制的办法,对新建的县城、东冶、豆村、东雷、耿镇5个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监控。同时,加大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重点对列入计划的豆村镇西营村、沟南乡上西村,以及东雷乡的东雷村、团城村、孟家坪村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对列入全县“千吨万人村”的东冶、建安、豆村、县城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评估和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五台县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采用了复合AAO+微絮凝过滤工艺,设计处理规模每天L5万t。主要有:复合生物反应池、沉砂池等。污水处理的出水标准已达到XX市生态环境局五台分局要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年收集处理污水381万L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8.6%o四、防治“水污染”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加速器”实践证明:如何面对现实,增弓蚕法律法规意识,瞄准重点目标,用有效的手段防治“水污染”,确实能够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近日,印发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大任务。意见从深化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注重制度落地的层面,着力推动解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经济和法治等手段运用不够、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和渠道单一、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明显、依法治污意识和水平不够高等突出问题,切实要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落到实处,这对于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而新一轮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转变为“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对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为此,意见要求在继续发挥好行政手段的同时,加强法治、经济等手段应用。据XX市生态环境局五台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22年,五台县完成造林面积1173公顷、绿化533公顷,完成煤改电3918户,有7个村完成污水治理任务,2个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温提效工程建设;县级资金也投入17348万元,重点实施了农村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乡村清洁服务等项目。在防治水污染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接推动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进度,实现了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结合。XX省湖泊型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实践XX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XX省因XX湖而得名。文成公主入藏时曾经过这里,留下了动人的传说;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正是从XX湖出发,风靡海内外。这里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这里拥有独特的高原“草一河一湖一鱼一鸟”共生生态链,是南北半球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来到XX湖仙女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XX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总结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XX湖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XX湖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在XX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意义。今年4月25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XX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标志着XX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1沙丘变绿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沿着环湖东路北行,沿途漫漫沙漠与碧蓝的XX湖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这里曾是XX湖的著名景点沙岛。“沙岛景区关闭已经五年了。”XX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林业站站长石晓宏向调研组介绍,“2017年沙岛关停以来,我们全力进行植被恢复,现在沙岛内林木成活率基本在8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度达60%至70%。”沙岛是XX湖环湖区成功进行沙化治理的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沙漠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XX湖东北区域侵袭,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威胁XX湖周边乃至XX省的生态安全。“以前一刮风,看不见天,看不见草,也看不见湖,黄沙漫天,连家门都出不去J家住XX湖北岸海晏县三角城镇的牧民华日多杰至今对遮天蔽日的黄沙记忆犹新。“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植物减少,河道断流,直接导致XX湖湖区水位下降。“XX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XX说,XX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防沙治沙刻不容缓。为有效控制沙漠化的扩大和蔓延,20世纪80年代,XX省开始积极探索在高寒旱沙区的固沙造林之路。海晏县是环XX湖沙区的重点沙化县,几十年来,海晏县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创新固沙方式,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在自然修复为主的基础上推进人工生态修复工程,通过补种灌木树种和一些适合在沙区种植的草种,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来看,恢复得比较好,达到了当初规划的远景目标J海晏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文虎说。在环湖地区,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XX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林业项目的实施,人工营造的灌木林逐步成林,封山育林地在围栏封护和专人管护下,植被得到自然恢复,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逐渐发挥出来,XX湖流域沙区的沙化程度逐渐减轻。据介绍,XX湖周边地区现有沙化土地170.7万亩、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1.7%。“十三五”以来,XX省林业和草原局持续加大沙漠化土地治理力度,XX湖周边地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余万亩。“沙岛已转变为保护区,五年修复,沙岛从粒粒黄沙变成了株株绿植,近三分之一的沙山已被绿色覆盖。放眼望去,岛内复绿显现,湖水水位上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xx说。2xx湖变大,水环境持续向好XX湖长约105公里,宽约65公里,湖面海拔高约3200米。XX湖盆地犹如一个巨大的洼地,周围被南侧XX南山、北侧大通山、东侧日月山和野牛山以及西面相对平坦的布哈河谷底包围在中间。然而,受气候、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xx湖生态一度严重退化,水位持续下降,面积持续缩小。2002年资料显示,XX湖水体面积仅4183.75平方公里,且XX湖水位正以平均每年13厘米的速度下降。甚至有专家断言:如果任由XX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下去,得不到有效治理,40年后,湖区的沙漠化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XX湖面积将进一步缩小,XX湖将在200年后消失在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后,XX省在XX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如今已取得积极成效。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xx湖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10年来增加了近220平方公里,相当于34个西湖的面积。“近年来XX湖水量持续增多有着多方面的原因JXX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高静宇介绍,除全球变暖、冰川融化、XX湖流域降雨量增大等环境因素影响之外,“XX湖变大”最直接原因是在XX湖流域实施的生态保护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大量曾经荒废的土地变得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这使得XX湖区域水土流失的现象减轻,湖水蒸发量持续减小,这从客观上也造成了湖水总量的增加。为保护XX湖生态,2008年,XX省启动实施了为期10年的XX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总投资达15.67亿元。2016年以来,XX省又先后安排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0.57亿元,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基础研究,相继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0余项。同时,XX省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河与湖、水质与生态、工程与科研,系统推进XX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资金投入,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6.81亿元,实施16个重点生态治理项目,综合施策取得明显成效。20年时间,XX湖面积扩大近300平方公里,湖岸线更是向外推进300多米。经过多年努力,XX湖水资源系统的原真性、系统性、完整性得以存续,生态环境整体持续向好,流域面积稳定增加,主要入湖河流哈尔盖河、泉吉河、布哈河、黑马河、沙柳河、倒淌河、甘子河、吉尔孟河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1类及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3野生动物增多,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普氏原羚通道减速慢行注意避让”,驱车驶入位于XX湖北岸、祁连山南麓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一块特别的交通警示标牌引人注目。“这可是我国首个普氏原羚通道、XX省第一个单一物种野生动物生命保护通道。"XX解释,普氏原羚是世界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也是XX湖的旗舰物种,仅分布在XX湖环湖地区。刚察县自然资源局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晏银丽介绍,为保护这一濒危珍稀物种,当地成立联合巡查小组,每年每月定期开展巡护。保护区内还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站和8个监测点,通过卫星传输等手段监控疫病,监测到饲料短缺时还可以进行人工投喂。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XX湖区域共15个种群的普氏原羚数量从最初的300只恢复到现在的2800多只。保护普氏原羚也成为当地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他们通过主动降低草场围栏高度等方式为普氏原羚提供丰富草场和更好生活环境,同时,还自发组成了一支野生动物巡查保护队,竭尽全力守护普氏原羚。哈尔盖镇亚秀玛村老党员卓玛加就是保护队的一员。今年3月,他还和其他志愿者成功解救了一只被困的普氏原羚。“在巡护时,我们发现一只普氏原羚被网围栏缠住,我们立刻将它救出,看到它的体力逐渐恢复,能够正常行走,便把它放归。”卓玛加说,“小羚羊回归自然,我们都很高兴啊J拍到世界首张普氏原羚照片的野生动物摄影家葛玉修,见证了多年来XX湖生态保护的成效:“普氏原羚以前很难见到,想要拍摄到它,有时需要等待数天,也不一定能遇到,现在却频频出现在镜头中,这是XX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J在“草一河湖鱼一鸟”共生生态链中,鱼同样是关键一环。XX湖有一种特有的珍稀物种XX湖裸鲤,当地人称其为“3皇鱼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皇鱼数量锐减,一度濒临灭绝。为保护3皇鱼资源,xx省对XX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通过实施封湖育鱼,使XX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每年6月、7月,是涅鱼洞游的重要时期,它们会在刚察县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等淡水河流内产卵,这时候,我们需要不间断地巡护,防止因河水断流导致3皇鱼搁浅,当地牧民群众也会自发地参与进来。”XX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XX告诉调研组,他从事)皇鱼保护已经有30个年头了。“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XX湖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XX湖栖息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2021年的97种,栖息水鸟数量较2017年的33.6万余只增加了69.9%,达到57.1万只,成为中国候鸟繁殖数量多、种群集中的繁殖地之一;XX湖旗舰物种普氏原羚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XX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较2017年增加33.6%,达1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近42倍JXX介绍。4“天空地一体化”,XX湖生态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今年8月,我们开展了为期10天的2022年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在XX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湖湿地监管大数据中心,XX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XX告诉调研组。在他身后,电子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窗口,实时监测XX湖生态环境变化。“大数据平台现有视频监控64个,其中地上56个,水下8个,初步构建了XX湖'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体系。”XX说。为了摸清XX湖地区普氏原羚、黑颈鹤及水鸟的种群数量、种群分布和种群结构,掌握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地面生物量和多样性分布等,从2007年开始,XX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会同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环XX湖的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15个普氏原羚活动区域、28个植被调查样点开展常态化巡护监测,不断推进监测常态化、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定期发布生物多样性年度监测报告,不断丰富XX湖资源监测成果。“xx湖将迎来国家公园时代,我们将构建起全流域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努力把XX湖建设成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的国家公园,永葆XX湖碧波荡漾。”XX说。截至目前,XX湖流域设置300个各类生态监测站点,建立以生态定位监测综合站、专业定位监测点、工程跟踪监测点、专业长观(监测)站等生态监测站点为主,辅以适当流动监测(巡测)站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体系,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5湖泊型国家公园建设的XX湖经验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XX山国家公园等10个试点区相继建立。进入创建阶段的XX湖国家公园,将作为第一个以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其保护和管理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经验之一:生态保护优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多年来,XX省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进XX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实施草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生态建设项目。经过不断努力,XX湖蓄水量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经验之二: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XX湖流域涉及X州X县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为此,XX省不断推进“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社区共享共治模式,将XX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目标与流域内州县政府的战略目标高度融合、加强联动,共同创建国家公园示范州,加快形成XX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经验之三:科技赋能,为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通过实施XX湖流域生态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已初步建立覆盖XX湖流域的生态监测站点体系、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数据服务平台和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为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技术支撑。同时,不断提升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层次和水平,开展XX湖国家公园重大课题研究,助力XX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为稳步推进建设XX湖国家公园,调研组建议,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不断提升XX湖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协同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游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XX湖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持续推进XX湖流域生态保护共同体建设。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联动,加强项目资源和资金投入整合,形成建设和保护合力。因地制宜地将社区打造成各类支撑服务节点,引导农牧民参与保护,以XX湖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实现人水相亲、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新格局。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推进XX湖绿色发展。强化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合理解决XX湖国家公园建设与周边社区、居民的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区,助推生态产业发展,让人民群众从绿色发展中受益,共享生态保护成果。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奋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十年来,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68.5%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6.6%;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建成并完善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生动展现。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地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较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I一In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顺利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o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改革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湖长制、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制修订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尤其是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全国累计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06.34万份,罚没款数额总计695.50亿元。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入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时期。坚定不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彰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I5)第一阶段会议,发布昆明宣言,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从新理念新论断看,报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涵,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的超越。从新目标新任务看,报告在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列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从新举措新要求看,报告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4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力度更大、措施更严、要求更高。其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大举措;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增加优质生态环境产品供给、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手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主动担当。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考量,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切实肩负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投身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在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提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区域、城市、产业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加快推进“三线一单”落实落地,围绕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要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城镇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大力度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严密防控环境风险,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基础支撑。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抓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主动承担与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国际义务,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不断深化南南合作以及周边国家合作,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不断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为切实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由生态环境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家单位联合印发。意见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牵头部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督办、加强督察问责和正向激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保障等7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将为推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挥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制定出台意见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制定出台意见,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对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从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安排。制定出台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的现实需要。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的有力举措。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工作,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更加明确和优化。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具体事项繁多,有必要从制度上进一步细化。制定出台意见,有利于推动职能部门更好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对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提出要求,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同、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制定出台意见,有利于推动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权责明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和积极探索。准确把握意见的内涵要求意见按照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明责尽责、权责一致、谁审批谁负责、依法依规、奖惩并重的工作原则,就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提出有力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断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具体事项牵头部门明确机制。意见提出,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三定”规定和责任清单确定的相关职责,梳理明确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体事项。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结合实际,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各具体事项的牵头部门,建立常态化牵头部门确定机制。通过明责知责,梳理细化生态环境保护事项,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到具体责任牵头部门,切实做到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能力有保障。加强工作落实情况督办。意见明确,省级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应当定期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听取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领域生态环保责任落实情况。市、县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要根据实际情况到现场开展督查督办或牵头负责推动落实。有关职能部门每年专题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报告牵头负责的具体事项落实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切实督促指导有关职能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敢担当、能负责。强化履职尽责监督保障。意见要求,牵头部门应当推动落实相关工作目标、措施和要求,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配合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和提醒。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的联动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确保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及时移送、立案、侦查、起诉、审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充分发挥各部门监督保障作用,支持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意见明确,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计部门和督察检查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执纪问责,推动责任落实。同时,注重选配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善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且成效明显的干部,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意见以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重点,工作要求与具体部署紧密结合,各项制度安排扎实有效,必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贯彻落实意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