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780958       资源大小:74.5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主要面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定位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车、网、服”三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当前,全球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核心的汽车产业技术大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未来5T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技术发展迅猛,以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电机驱动控制在2020年实现规模产业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下一个十年将有可能大大改变整个汽车工业格局,燃料电池汽车高端技术已开始进入市场。在中央和地方政策鼓励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快速发展。截止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随着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我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技术研发水平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机系统的技术与产品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基本需求,车用电机产业部分指标达到国际水平。但面向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相对薄弱,集成技术水平不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纯电动高端车型整体技术、轻量化设计技术、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增程器、机电耦合装置、混合动力总成等核心零部件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快新能源汽车持续创新,推进汽车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是我国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以整车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在重要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广州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具备了关键技术研发及大规模产业化制造的基础条件。目前广州市动力电池的生产装备制造、关键材料、系统集成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动力电池及其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成本日益接近产业化水平;永磁驱动电机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电控系统研发重要性日益显著,但关键零部件技术有待突破。当前,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广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也正在稳步增加和壮大,整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在全面的加速发展,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产业前端生产制造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及检测、质量管理及销售等,而且还包括产业后端的售后维修保养以及充电运营服务等。广州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已达到几千亿元的规模,根据产业的产值规模及现有从业人数测算,产业前端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口至少在20000人以上,后端的售后技术服务型人才缺口更大。二、建设基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是适应当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车(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总成)、网(智能网联)、服(新技术运用与服务)”产业链环节,由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等3个专业组成,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原为该专业的方向之一)、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为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广东省一流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广东省示范性专业。(一)专业群优势特色1.依托区域优势,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汽车转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重点支持发展。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汽车制造业是“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十大产值(或附加值)超万亿元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城市包括广州、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惠州等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在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广州是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以及技术发展最前沿的城市,产业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由此而形成的产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七大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到2020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规模,并正在打造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在加速以新能源汽车为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引领城市绿色智能出行。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网络通讯技术等技术的跨界融合将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将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战略选择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群内各专业有机融合的优势,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特点,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2 .依托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改革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发展,积极筛选产业领域国内知名的企业开展深度的战略合作,依托知名企业的产业及技术优势实施联合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近年来,专业群与一汽奥迪、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建立了“奥迪机电维修师班”、“比亚迪助理工程师精英班”等,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由企业开展前期的学生选拔和后期的岗位录用工作,在人才培养中校企实施四个共同”课程体系及标准共同制定、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实训资源共同建设、师资共同使用”。通过校企的高度协同,优势互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岗位契合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目前.,有30多名毕业生已成为了奥迪、比亚迪等知名车企的技术骨干和部门管理者,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也给予了高度肯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扩大育人成果,2019年初,专业群又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特色产业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进一步打造产教融合的新典范,得到了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以及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央视和深视新闻中进行了报道。3 .专创融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显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技能培养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依托专任教师的科研开发项目、对外技术服务项目等,合理构建“创新型项目化课程、创新工程、创新型毕业作品”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好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同时联合企业开展创业教育、创业论坛、组织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方程式大赛、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竞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各类奖项20余项,培育学生创业项目30余项。4 .夯实专业群内涵发展,专业群建设成果显著在学校“官校企行协同创新、产学研用立体推进”、“三育人”(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六个融合”(产教融合、职普融合、理实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技术与文化融合、教育与生活融合、“八个共同”(共同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共同育人)等理念指引下,专业群不断夯实内涵,致力专业改革,取得较为显著成效。专业群建有国家示范专业1个,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1个,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1个。专业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专业群牵头完成了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标准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工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2018-2019连续承办第一届、第二届广东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赛事承办水平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专业群拥有省级优秀创新教学团队1个,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广东省职业教育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3人,广州市鹏程学者1人,广州市高层次地方级领军人才2人,世界技能大赛教练专家1人、广州市技能菁英1人。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有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9人,博士9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20人。企业兼职教师25人,客座教授3人。专业群建设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出版各类高职教材15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5部。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建设课程信息化资源库6门、慕课课程2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课程5门。专业群建设市级以上校外公共实训基地7个。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约5300平方米。目前拥有六个实训分室(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分室、智能交通技术实训分室、奥迪专项实训分室、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实训分室、VR教学分室、创新电子设计实训分室)。拥有各类教学、科研设备资产总值为8183.25万元,共计4581台套,实训条件优越。5 .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优越专业群紧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展高水平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政策研究,现已建立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和“汽车排放控制与电动汽车技术研究中心”4个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近年来,专业群承担国家、省、市、企业科研课题50余项,到账经费3350万元,参与制定国家、省市级标准7项,发表SCl和El等高水平学术论文18篇,申请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项。专业群与广州市发改委合作,为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了全国第一个“电动汽车维修”、“电动汽车充电操作维修”专项技能证书,填补了行业空白。建成广州市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和销售等技术服务的师资培训基地、企业培训中心,年平均培训超过100O人次,为社会开展技术应用等服务年平均15项以上。6 .支援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发挥专业群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和田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的汽车类专业开展对口支援建设,先后委派10人次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到当地院校指导撰写及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协助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实训室建设分期规划,并利用远程教育技术积极为援助院校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来我院学习的被援助院校的10余名教师,8名参赛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群引领示范作用。(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面临的机遇机遇1:专业群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要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个重点建设领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把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这一系列的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给专业群建设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机遇2: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国领先,专业群拥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技术开发能力、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均走在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整,相关企业聚集度高,以新能源汽车为平台开发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也推动了智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高水平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这也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地缘优势。机遇3:学校世界一流专业群建设规划将全面推动专业群高水平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已经被立项为8个世界一流重点建设专业群之一。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州市、学校、行业企业都将会大力的支持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拟建设的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心、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合作平台等列项目将获得广州市和学校的政策支持及资源倾斜,这为专业群高水平建设带来重大的政策利好。2.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是基于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技术路线发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产业的技术融合度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变化,数字化、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挑战1: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变化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由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路线转变,人才需求的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显现,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技术原理、智能技术原理、大数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知识。与此同时,产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商业应用能力等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专业群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结构化师资队伍的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化、实训设备的升级等方面。挑战2:高职生源质量的问题,对更高水平和更高要求的跨界融合知识体系的接受存在一定的挑战。高职学子生源结构差别较大,在3年制培养模式下,较好掌握具有显著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需要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有更多的举措。挑战3:信息技术变革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新要求。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将引发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这些变化都对专业群师资团队的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急需培养和引进适应全新课程内容背景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线上教学资源,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打造在同类学校和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着力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挑战4: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研究课题,专业群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增强。高性能动力电池及关键制造设备研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新型动力驱动系统集成和控制、功率芯片集成设计和模块封装;燃料电池先进材料研制、系统集成;车载级环境感知等智能传感器、集成化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存在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课题。目前专业群己有4个科研平台,但尚不能全面支撑专业群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需要快速建立与产业技术前沿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研究团队,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在关系到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展开科研攻关,助力产业技术发展。挑战5:“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化发展提出新要求。行业领先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不断向海外输出技术和产品,迫切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同步“走出去”,为当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如何更好地开发出国际可借鉴的课程标准,伴随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企业“走出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将紧紧围绕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新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携手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坚持立德树人,紧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智能汽车技术、车联网技术等领域技术前沿,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创新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率先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打造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专业群,为世界职业教育输出中国模式。(二)具体目标打造具有职教特色体现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期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携手奥迪、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模式和机制,探索形成体现“OBE”及“六个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就业比例超过20%,人才培养规模大幅提升,培养质量业界公认。构建新技术为特征的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重构适应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智能汽车技术、车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服务”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的共建共享。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不少20门。建设产教融合新形态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校企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水平项目化活页式新形态教材不少于6门,立项国家级规划教材不少于3门;建成专业群共建共享的高水平资源库1个,涵盖信息化课程资源不少于15门,优质资源不少于10000条,建成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SPOC课程不少于3门,建成VR/AR课程不少于2门,真正建立起专业群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并全面推进专业核心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组建一支技术有专长、教学有特色教学创新团队: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领域,引进高层次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1-2人,组建专业领军人才领衔的结构化创新教学团队1个,并打造为省级以上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培行业技能大师1-2人,组建技能大师工作1个,引进知名企业一流兼职教师20名,“双师素质”专业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建成融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比亚迪共同投入资源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推广实训中心”,并建设成为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智能汽车技术、车联网技术”技术领域交融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智能交通技术运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全面开展高水平虚拟仿真教学;建成市级以上校外公共实训基地不少于5个。成立服务当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紧跟产业技术发展前沿,携手比亚迪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打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服务平台,开展该领域的高水平应用技术研究,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支撑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技术研发与服务到账总经费达到5000万。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基地:打造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加强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各种对外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及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的培训中心,年培训量达2000人日以上。扩大专业群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国际机构开展教育及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合作,推动教师及学生的国际交流。携手比亚迪等企业推动专业群师资“走出去”,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建设成熟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等,最终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跨区域跨国界配置职业教育资源能力与国际影响力获得广泛认可。探索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模式:与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创新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夯实“人才共育、师资共用、技术共研、学训一体”的合作内容,为产业的发展输出精英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真正将特色产业学院打造为产教融合全国名片。四、建设任务和进度安排建设任务:(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流技术技能人才1.探索实施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OBE”及“六个融合”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三个“自信”。专业群将深入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发展对复合式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实施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OBE”及体现“六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幸福生活创造能力。对标国际一流,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着手,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环境建设和评估体系,提出适用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能力自信、职业自信和发展自信,提升学生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的比例,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2 .优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分层”人才培养及“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奥迪机电维修师”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奥迪服务顾问”订单班,强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培养一批服务于高端汽车品牌的高水平技术服务人才。建立“汽车智能技术精英班”,探索分层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汽车智能技术应用人才。依托“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扩大“比亚迪助理工程师精英班”招生规模,校企联合招收热爱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优秀学生,以比亚迪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将对外技术服务与教学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运行中扎实推进校企共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实训资源等,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共享互派,学生有一年时间在比亚迪公司学习实习,真正建立起“分层”人才培养及“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服务于广州市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层次和质量。3 .以“1+X”证书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为契机,推进专业群课证融合以及技能培训体系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技能培养水平。根据试点证书模块内容及等级要求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将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课证融合改革,形成证书的技能模块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对专业课程无法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技能培训内容,形成专门培训模块。同时利用证书试点工作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高专业群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统筹安排专业课程考试与证书考核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评价,统筹多种资源协同实施教学、协同开展培训。建立及完善技能培训及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推进培训及考核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4 .夯实“三创”平台,实施“四室合一计划”,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依托科研项目、对外服务项目,积极完善“创新型项目化课程、创新工程、创新型毕业作品”的三创平台,总结三创平台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发挥好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开展创业教育、组织创业大赛、开展优秀创业者论坛、开展创业培训班以及聘任创业导师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期内,力争获得全国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大赛奖项不少于3项。实施“四室合一计划”(专业实训室+教师办公室+创新工作室+行业协会办公室),加强“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形成以创新工程项目群、学术性社团实体为主的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五年内至少成立3-5个学术性(专业型)社团、孵化5个创业项目,每年至少有3项创新工程项目获得学校立项,同时在学生中开展知识产权提升计划,提高专利在学生评优中的权重,鼓励学生将创新作品凝练为技术要点并申请专利。鼓励学生参加比亚迪、中兴通讯、腾讯等组织的创新开发活动(如比亚迪全球开发者大会)。5 .赛教融合,强化学生技能水平。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赛项所涉及的技能点、新技术有机融入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赛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技能大赛的选拔及培训机制,取得技能大赛成绩的更大突破。积极与企业联合承办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提升大赛承办水平,建立专业群在行业及社会中的强大影响力。建设期内,专业群将积极承办有影响力的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至少2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至少3项。(二)深化课程改革,创建丰富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1 .专业群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的共建共享。专业群所有专业共建共享基础技能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通识教育模块、新能源汽车基础模块),专业群互建共享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智能网联技术模块、电控技术模块、智能驾驶模块、车联网服务模块等),各专业根据岗位能力要求,从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中选择本专业方向需要的课程模块,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调整课程模块内涵。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表1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序号课程模块方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1专业通识教育模块2新能源汽车基础模块专业群基础3智能网联技术模块网联化CC4电控技术模块电动化CC5智能驾驶模块智能化C6车联网服务模块共享化CC注:一全部选聚一部分选择2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工程,推进课程建设的校企融合、理实融合,推动专业群“金课”建设工程。实施“靶向课程计划”,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讲授专业核心课程,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建立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期内,专业群将全面实行主干专业课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与此同时,专业群将推动“金课”建设工程,每个专业每年建设“金课”课程3门,其中至少1门与优质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完成,并匹配项目化课程实施的相应资源,5年内专业群共完成20门以上的“金课”课程建设,并实现“校企融合、理实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3 .以共建、共享、开放的建设理念为指引,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打造丰富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体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全面推进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慕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期内,专业群将集中建设1-2个优质专业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10000条以上;建设10门左右高水平的在线精品网络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2-3门具有国家级水准的M00C>SPOC课程,实现校企共享;建设2门以上高质量的VR/AR课程,5年建设期内全面建成专业群主干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课程信息化资源体系包括VRARMR类、虚拟仿真类、微课类、视频类、动画类和其它非文本类资源。(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材及教法全新革命1 .实施教材开发计划,专业群主干课程将打造一批优质项目化教材和数字化资源教材。结合专业群对应的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要求,专业群将联合优质合作企业开发一批职教特色鲜明的项目化教材,以企业项目或者任务驱动教材内容系统编写,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通过二维码技术使数字资源与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有机融合,建设一批资源呈现形式丰富、使用方便的新式教材。建设期内,打造项目化的新形态教材不少于6门,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不少于3门。2 .利用“人工智能+教学”等新兴技术手段,探索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采用“人工智能+教学(学习)”的模式,利用“互联网+云存储+分布式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技术,充分利用建成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借助现已普及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创建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检测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并相应地调整学习活动和进程,引导学生进行最适合自己的下一步学习内容和活动,并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课程的难度会自动适度降低。老师也可以使用它的实时预测技术来监测每个学生的知识空白,及时调整,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专业群将充分运用MR、VR.AR等信息技术,建设核心课程微课社区、新能源汽车技术VR教学体验中心等,提升教学效果。建设期内,专业群每年推进1-2门主干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手段改革,以教学手段的创新带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推进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建设期,力争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不少于3项。(四)引培结合,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师资团队1 .引进或培养杰出人才和专业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师资团队。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名人士担任特聘教授,引进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层担任首席顾问,引领专业群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指导专业群的未来建设。引培1-2名国家级专业领军人才作为专业群带头人,全面引领专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引培厂2名本专业群领域应用研发领军人才,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应用研究团队建设,提升专业群的整体应用研究水平。专业群在建设期内还将重点打造1-2个教学创新团队,培育为省级以上创新教学团队。与此同时,专业群每年将重点培养5名左右的骨干教师,通过派遣教师参与全国高水平的前沿技术培训、教学能力培训以及国际交流,提升专业群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以及国际视野。专业群每年将培养青年教师3名,通过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换岗实践以及参加各种教学能力的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2 .与比亚迪共建双师型师资工作站,推动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任教师的双向流动,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与比亚迪共建双师型师资工作站,双方共同引进或培养一批“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绝技绝艺大师,在完成约定教学或研发任务之余,担任员工与学生导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培养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承担学校与企业的教育培训任务,推动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任教师的双向流动,打造一支定期研修、协同研究、深度合作的技能型教师人才队伍。比亚迪每年派遣5名以上技术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每学期承担不少于5门课程或350学时的授课任务。与此同时,专业群每年将派遣2-3名左右的老师脱产半年以上到比亚迪公司进行换岗实践,担任客座研究员或客座工程师,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比亚迪推荐优秀高级工程师、技术技能大师与我院共建一个市级以上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培广州市技能菁英、鹏城工匠厂2人,指导和开展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五)校企融合,共创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1.优化现有实训室功能定位,打造“五位一体”的实践基地。改造升级现有实训实验室,使其适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教育规模迅猛发展及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要。通过学校内部资源的建设与调整,在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在5年建设期末建成“奥迪机电实训室”、“奥迪营销服务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训室”、“学生创新制作中心”等,逐步形成面向不同层次要求,服务不同群体的综合性、集约化,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实践教学基地。争取建成全国高水平的实训室,并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实践基地将充分发挥技能训练、职业素质训导、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和应用研发五位一体的功能,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业群的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培训鉴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3 .校企融合,重点打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与推广实训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业群将利用世界一流专业群建设的契机,重点推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及推广实训中心”高水平实训中心的建设。联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共用、共享”,实训中心将重点突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和VR教学体验中心建设,争取建设成为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特色实训中心,主要支撑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实践教学以及广州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推广及培训服务。力争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 .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专业群急需的实训教学信息化内容为指向,以完整的实训教学项目为基础,以企业实际产品和生产流程为载体,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全面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5 .打造一批优质的高水平校外公共实训基地。专业群在现有的100多家校外实习企业中,选拔一批企业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合作稳定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同时积极与被选优质合作企业联合申报市级以上的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利用财政经费的支持加大企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优化,提升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并进一步稳固校企合作关系。建设期内,专业群每年将立项至少1个市级以上的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六)多方协同,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1.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为主攻方向,由校企双方投入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研发经费等,以技术应用开发与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行,承接比亚迪等企业的研究课题,联合申报市级以上高水平纵向项目,并以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目标,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基地。争取立项省级以上的研究平台1项以上,获得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立项5项以上,发表SCEEI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0篇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上,5年内到账科研经费累计达到5000万以上。6 .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依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省市级应用技术创新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项目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微企业,推动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及产品升级。建设期内每年服务中小微企业10家以上,承担技术服务项目10项以上,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七)精准定位,充分发挥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1.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鉴定及“行业培训学院”建设,扩大培训鉴定规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极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基地。在现有开展“电动汽车维修”、“电动汽车充电操作维修”初级和中级的专项技能认证的基础上,争取申请到“电动汽车维修”高级、“电动汽车充电操作维修”高级的专项技能认证。以鉴定平台为基础,适时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学院”,以培养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打通新能源汽车技术企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培训通道,每年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培训和鉴定岗位需求人员2000人次以上。同时,依托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鉴定及培训平台和培训学院的建设,整体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业群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其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生产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实训基地。7 .利用专业群的领先优势,开展高水平的全国师资培训项目。利用我院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多种资源,发挥本专业群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势,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提供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方面培训。年培训全国师资不少于50人次,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在兄弟院校中推广应用,发挥专业群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8 .加强专业群的示范辐射与对口支援专业群在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的工作中,注重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精准帮扶”,充分发挥专业群的示范辐射与对口支援作用。一是以对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以及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帮扶为抓手,提升老区职业院校汽车类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二是开展对广东河源地区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注意事项

    本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