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docx

    • 资源ID:781164       资源大小:241.96KB        全文页数:10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docx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随着医院的各级医院的发展,根据人类健康高频率出现的疾病,国家卫健委牵头,要求各级医院建设三个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这个体现一个医院发展和救治水平的的重要标志,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体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卒中中心建设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1 .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2 .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3 .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4 .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5 .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二)组织管理。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2 .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3 .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4 .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5 .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三)建设要求。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6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7 .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货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8 .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熟练,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为争取急救时间窗提供规范、快速的诊疗服务。9 .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建立与院外急救体系对接和接受上级医院会诊、远程卒中救治及患者转诊的机制和制度。10 建立符合标准的卒中病例信息登记、统计分析、随访系统及数据库。(四)工作要求。1 .实施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对于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及时接诊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并开展救治。2 .按照适应证选择溶栓等治疗。3 .执行规范化的卒中一、二级预防。4 .开展早期卒中康复治疗。5 .能够开展脑卒中基本病因学及常见相关危险因素检查。6 .保证全天候开展心电图、胸片检查。7 .保证全天候开展颅脑CT平扫。8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卒中量表进行评估。9 .对卒中患者采取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的必要措施。10 .对卒中患者常规进行液体和营养状况评估,不能正常进食但胃肠条件允许的患者能够早期进行鼻饲,并进行有效监测。11 .门诊医生能积极倡导并推广卒中防控5项简易措施:规范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卒中危险因素;进行体力活动及常规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戒烟限酒;掌握识别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方法,定期体检。12 .制定社区卒中健康教育与预防计划,开展本区域内的群众健康宣教工作。组织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卒中防治培训工作。二、三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1 .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2 .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3 .开设符合设置标准的脑血管病诊疗病区。4 .设置符合标准的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床位,开设床位10张以上。5 .开设卒中专科门诊,能够开展规范的卒中筛查、高危人群干预及随诊。6 .开设卒中康复门诊或病房,或与有关康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7 .建立脑卒中健康宣教、专业技术培训及卒中中心工作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体系。8 .卒中中心要按照病历书写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专科特点,开展病历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诊疗数据、随访数据等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规范卒中诊疗,加强临床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二)组织管理。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9 .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设立脑血管病急诊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10 按照卒中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各类卒中病种救治预案和工作流程。11 建立卒中住院登记及随访登记数据库,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病例管理、随访管理的相关制度。12 设置专人负责的卒中健康宣教、继续教育、科研工作小组。(三)建设要求。1.设置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急诊值班(24小时/7天)制度。脑血管病急诊值班负责人应由经过卒中专业培训的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担任。2,配置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3 .具有卒中单元多学科协作小组,能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及综合物理治疗等。4 .建立脑卒中急症患者诊疗“绿色通道"整合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组成卒中急性期溶栓、血管内治疗及外科手术专业小组;与本地区急救中心及有关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转诊至本中心的脑血管病急诊患者及时接收、有效处置。5 .能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动静脉畸形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等。6 .具备开展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认知及心理疗法等技术项目及治疗设备。具备营养障碍管理医师。7 .建立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及双向转诊制度;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8 .根据脑卒中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本中心脑卒中诊疗流程,并定期审核及修订。(四)服务要求。1.规范卒中诊疗,提高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率,降低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 .康复医学科早期介入,及时对患者进行基本功能评定,尽早开始康复治疗。3,能够24小时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服务,对卒中患者实施CT或MRl优先检查;可开展CT和MRl的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检查。4.能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24小时/7天)和血管功能评估。1.1 够采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科等专科技术手段治疗或预防各种类型卒中: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6.能够向各级医院双向转诊患者及提供远程会诊,实现卒中信息数据网络直报。附录: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一、主要诊疗流程1.接诊诊疗服务1.l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命体征评估;1.2 实施头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辅助检查;1.3 相应时间窗内应用LtPA或尿激酶;知情告知;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介入、开颅手术等治疗。2. 入院后诊疗3. 1抗血小板治疗;4. 2预防深静脉血栓(DVT);5. 3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6. 4早期康复评估及治疗;7. 5早期营养支持治疗;2. 6早期吞咽功能评价;2.7 健康宣教(戒烟等);2.8 血压评估与管理;2.9 血糖评估与管理;2 .10血脂评估与管理;3 .11血管功能评估。3.出院前诊疗3. 1出院时抗栓治疗;3.2出院时卒中合并症患者的相应用药;4 .3膳食平衡原则及个体化康复指导;4.4 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卒中发作预警,用药依从性等宣教;4.5 出院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5 .出院后随访二、主要质控指标1.卒中患者抵达急诊接受NIHSS评分的比例。6 .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7 .在抵达医院60分钟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8 .在发病6h内到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至开始做多模式头颅CT/CTA或MRI/MRA的时间。完成头颅CT<25分钟的比例。9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开始血管内治疗的时间。10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36h内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11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6h内发生明显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12 对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治疗后90天mRS记录的患者比例。13 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后24小时内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14 .接受CEA或CAS治疗的患者在30天内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15 .SAH.ICH.AVM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率。16 .48小时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SAH患者从就诊到行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术治疗的平均时间。17 .AVM导致的卒中患者在30天内行外科或血管内治疗的比例。18 .卒中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比例及死亡率。19 .卒中患者行脑室外引流的比例及死亡率。20 .与华法林治疗相关的颅内出血率;INR升高(INR>1.4)患者从入院到给予促凝血治疗后INR达标的平均时间。21 .各类型卒中,颅内外动脉狭窄,SAH或TIA患者入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比例。英文注释:TCDTranscranialDoppler经颅多普勒。一维多普勒超声,用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TCCDTranscranialColorCodedDoppler/TCCSTranscranialColorCodedSonography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用于颅内动脉血流成像及血流动力学检测。TCCD与TCCS为相同的检查技术不同的英文缩写表达。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TA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血管造影。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像。MRAMagneticResonanceA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MRS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磁共振波谱分析。NIHSS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卒中量表“)or-tPA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急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药物。CEACarotidEndarterectomy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的外科治疗方法。CASCarotidArteryStent颈动脉支架。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的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方法。SAHSubarachnoidHemorrhage珠网膜下腔出血。因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导致的蛛网膜下内的出血OICHIntracranialHematoma颅内血肿。AVM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脑动静脉畸形。INRInternationalstandardRatio国际化标准比值。凝血四项检查中的一项对照标准。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缺血症状或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者。卒中绿色通道标识标志主体是融合了人的头像、脑心图案、通道及圆环等元素经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设计而成。主体为人的头像造型,体现了通道主要针对脑血管病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脑心结合的形象是引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标识的艺术化展现,体现了国家的重视与意志,也传递医护人员所具备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职业素养,更是寓意脑心同治、共同预防的慢性病防控理念;下部两条绿色的通道标识突出了快速及时和转诊畅通的理念;金色的圆环整体为圆形,代表着太阳,象征着光明,也寓意着通过急诊通道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更蕴含了卒中急救1小时黄金救治圈的理念。标志以白、绿、金三色为标准色,白色代表洁净和安全感;绿色代表生命与快速;金色代表时间和荣誉。标志构思巧妙、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易于接受、识别、记忆,便于宣传推广,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象征意义。创伤中心建设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有区域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具有较为丰富的严重复杂创伤救治经验,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配套设施完善,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齐全,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能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医疗设施、设备,且有相对成熟合理的运行机制。坚持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要求,具备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的能力和经验。承担区域内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积极参加创伤医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区域创伤医学发展。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创伤中心实体化,规模满足功能定位,具备独立的创伤复苏单元、创伤病房、创伤重症监护病房,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相关专业固定的医务人员,医院每年向创伤中心投入一定的建设发展经费;(二)建立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由核心科室(专业)和支撑科室(专业)固定人员组成,其中核心科室(专业)包括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支撑科室(专业)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介入放射科、中医科、输血科等;(三)核心科室(专业)与支撑科室(专业)中获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21个。二、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综合诊疗能力,掌握严重创伤救治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具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具有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能力,推动区域内创伤医疗救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具有独立设置的创伤中心以及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科、中医科。(一)诊断服务项目。能够常规开展心电图,胸部、骨盆、四肢X片,全身快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AssessmentSonographyinTrauma,FAST)等辅助检查和其他必需的实验室检验。(三)创伤及其并发症诊疗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伤救治流程,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曾收治病种覆盖严重创伤病种和严重创伤并发症的90%以上(详见附表1、2)。严重创伤患者到达急诊后,具备快速评估及抢救的流程和能力,能够在1小时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手术和损伤控制性手术,具备开展各项急诊手术的能力和条件,具备严重创伤生命支持能力及相关仪器设备。能够开展或指导开展创伤康复治疗。(四)关键技术开展情况。具备创伤救治先进理念及技术,能够开展创伤复苏、损伤控制手术、确定性手术和康复治疗所涉及的完整创伤救治技术,包括创伤核心技术清单(详见附表3)所列的90%以上。(五)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信息联动系统。具有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预警联动系统,在创伤患者经急救中心(站)救护车转运到达医院前,能够完成患者基本信息及医疗信息传输,并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对应的预警级别和准备工作。三、教学能力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教学能力与硬件设施能满足教学需求。(一)教学条件。具有面积2100011r的教学区域;教学硬件资源应包括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图书馆、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面积2100011f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具备相应的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和模拟教学设备;具备创伤救治培训的模型、配有独立多媒体临床教学示教室。(二)师资构成。博士学位授予点23个;研究生导师人数2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10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6个,带教指导医师240人;有脱产带教教师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建立有效的教学薪酬保障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带教指导医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教学培训。应当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至少90%的核心科室(专业)能够承担该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具有省部级临床能力培训中心;近三年,培训的住院医师首次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295%。承担创伤相关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2个。拥有规范的创伤培训课程,配备相应的创伤培训设备和器材。近三年,开展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220次,培训人数23000人。四、科研能力拥有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科研平台,省部级的创伤相关重点实验室,曾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伤相关研究课题。曾经或正在参与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具备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能力。在创伤相关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科研影响力方面,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具有区域内一流的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具备整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能力,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创伤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和条件。(一)平台建设与科研人才队伍。1 .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3项:具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立项建设;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1个;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21项;省部级临床能力培训中心;建设有生物样本库;建设有临床数据中心。2 .人才队伍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3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数21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人数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数21人;医学类国家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专业二级分会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者常务委员人数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或青年长江学者人数21人;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库指导专家人数22人;医学类省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专业二级分会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数21人。(二)科研项目。近三年,参与创伤相关的国家级重大科技研发项目21项;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0项。(三)科研成果。近三年,累积获得以下科研成果:1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1项;2 .累计获得授权国家专利210项;3 .发表SCI收录文章250篇,且在影响因子23分的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10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50篇;4 .参与发表创伤相关的国家级专家共识23篇。五、承担主要公益性任务情况(一)参与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推动区域内创伤医疗救治水平发展。在创伤领域的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近三年,在医学类国家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专业二级分会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者常务委员人数21人,或在医学类省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二级分会中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数21人。(二)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任务。拥有包括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库的指导专家在内的固定专业救治团队。具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救治的能力,参加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23次。有协调、指导各级创伤中心救治大规模创伤患者的能力。(三)承担政府任务和社会公益项目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义诊、健康扶贫、疑难重症患者会诊等活动,根据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四)开展创伤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开展防灾减灾、创伤基本急救方法等科普教育,并开展创伤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和宣教工作。六、落实医改相关任务及医院管理情况(一)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省级范围内推动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创伤患者分级检伤、转运及治疗的标准与流程。牵头成立省级创伤专科联盟,覆盖50%以上的市级行政区域。来院进修人员250人次/年,医联体内创伤救治相关会诊或病例讨论250次/年。(二)远程医疗。具有高水平的远程医疗设备设施及服务能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50家,定期开展远程咨询、会诊、预约挂号、远程诊断、教育培训等远程医疗服务,每年提供远程医疗服务2300例。接到远程会诊申请后,由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师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对急危重症患者1小时内响应,对疑难患者24小时内响应。(三)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具备完整的医疗信息化支撑体系,能够支持院前救治与院内急诊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急诊与院内各个创伤相关专科救治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换。医院电子病历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四级要求,能够为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医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四)医院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章程为统领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235%。近三年,日均接诊量26000人次,平均住院日W8.5天,术前平均住院日W3天。四级手术占比高于同级同类医院平均水平。落实“两个允许”,人员支出占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逐年提升。附表:L严重创伤病种2 .严重创伤并发症3 .创伤相关核心技术清单附表1严重创伤病种序号疾病名称疾病名称(国家临床版2.疾病分类代码0)(国家临床版2.0)1颅骨骨折颅骨骨折S02.900x002颅底骨骨折S02.100颅底骨折S02.100x001枕骨骨折S02.1012头皮撕脱伤头皮撕脱S08.0003局部脑损伤局部脑损伤S06.3004弥散性脑损伤弥散性脑损伤S06.2005脑干损伤脑干损伤S06.9016脑干挫伤脑干挫伤S06.2017创伤性硬脑膜外出血创伤性硬脑膜外出血S06.400x0028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创伤性硬膜下出血S06.5009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06.600x00110创伤性大脑水肿创伤性大脑水肿S06.10011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S06.20612脑挫伤脑挫伤S06.20213大脑撕裂伤大脑撕裂伤S06.20314创伤性脑疝创伤性脑疝S06.20415创伤性脑出血创伤性小脑出血S06.801创伤性脑出血S06.80216创伤性脑干出血创伤性脑干出血S06.80317创伤性颅内出血创伤性颅内出血S06.81418颈总动脉损伤颈总动脉损伤S15.000x01119颈外动脉损伤颈外动脉损伤S15.000x02120颈内动脉损伤颈内动脉损伤S15.000x03121椎动脉损伤椎动脉损伤S15.10022颈外静脉损伤颈外静脉损伤S15.20023颈部开放伤颈部开放性伤口累及咽和颈部食管Sll.200颈部开放性伤口累及喉和气管Sll.00024甲状腺损伤甲状腺开放性损伤Sll.100x00125颈脊髓损伤颈部脊髓损伤S14.10126眶底粉碎性骨折眶底粉碎性骨折S02.300x00227上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S02.400x00328喉挫伤喉挫伤S10.001咽喉挫伤S10.00029多发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骨折S22.40030血胸创伤性血胸S27.10031气胸创伤性气胸S27.00032血气胸创伤性血气胸S27.20033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J93.00334连枷胸连枷胸S22.50035开放性胸部损伤开放性胸部损伤S21.90136肺穿透伤肺穿透伤S27.31337肺挫伤肺挫伤S27.30138气管/支气管损伤支气管损伤S27.400开放性气管损伤Sll.001创伤性胸部气管破裂S27.501胸部气管损伤S27.50039食管破裂食管破裂K22.30140心脏穿透性损伤心脏穿透性损伤S26.800x08241创伤性心脏破裂创伤性心脏破裂S26.800x08342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损伤S25.00043创伤性心包积血创伤性心包积血S26.000x00144胸部血管损伤肺血管损伤S25.400奇静脉损伤S25.801无名静脉损伤S25.300x001上腔静脉损伤S25.200锁骨下静脉损伤S25.301无名动脉损伤S25.100x002锁骨下动脉损伤S25.10145肋间血管损伤肋间血管损伤S25.50046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S27.80547创伤性肺破裂创伤性肺破裂S27.30248胸椎骨折胸椎骨折S22.00049胸脊髓损伤胸部脊髓损伤S24.10150创伤性胆总管破裂创伤性胆总管破裂S36.10351创伤性胰腺破裂创伤性胰腺破裂S36.20152创伤性胃破裂创伤性胃破裂S36.30153创伤性小肠破裂创伤性小肠破裂S36.404创伤性十二指肠破裂S36.401创伤性空肠破裂S36.402创伤性回肠破裂S36.40354创伤性结肠破裂结肠损伤S36.500创伤性结肠破裂S36.50155创伤性直肠破裂直肠损伤S36.600创伤性直肠破裂S36.60156腹内多器官损伤多个腹内器官损伤S36.700创伤性腹内多器官破裂S36.70157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创伤性腹膜后血肿S36.80358肠系膜损伤肠系膜损伤S36.800x02259肾破裂创伤性肾破裂S37.001创伤性肾血肿S37.003创伤性肾周血肿S37.00460输尿管损伤创伤性输尿管断裂S37.101开放性输尿管断裂S37.Ill61膀胱破裂创伤性膀胱破裂S37.20162尿道损伤创伤性尿道断裂S37.301开放性尿道损伤S37.31063子宫损伤子宫损伤S37.60064盆腔多个器官损伤多个盆腔器官损伤S37.70065外生殖器挤压伤外生殖器挤压伤S38.000外生殖器创伤性切断S38.20066会阴撕裂伤创伤性会阴裂伤S31.00167腹壁破损腹壁开放性伤口S31.10068骨盆离断创伤性骨盆切断S38.30369创伤性腋动脉破裂创伤性腋动脉破裂S45.00170创伤性肱动脉损伤创伤性肱动脉损伤S45.10171腋或肱静脉损伤腋或肱静脉损伤S45.20072髓关节脱位雕关节脱位S73.000x00273股骨粗隆间骨折开放性股骨粗隆间骨S72.110折74股骨骨折股骨骨折S72.90075股动脉损伤股动脉损伤S75.000创伤性股深动脉破裂S75.00176胸伴腹和下背及骨盆开放性损伤胸伴腹和下背及骨盆开放性损伤T01.100x00177股静脉损伤在就和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S75.10078颈椎骨折脱位颈部开放性损伤伴颈椎脱位Sll.800x02179髓伴有大腿挤压伤虢伴有大腿挤压伤S77.20080髓部创伤性切断靛部创伤性切断S78.00081多发肢体骨折开放性多发性肢体骨折T02.610双上肢多发性骨折T02.400x001开放性多发性双上肢骨折T02.410双下肢多发性骨折T02.500x001开放性多发性双下肢骨折T02.510上肢伴下肢多发性骨折T02.600x00182胸部伴有下背和骨盆及四肢骨折胸伴下背和骨盆及四肢骨折T02.700x001开放性胸部伴有下背和骨盆及四肢骨折T02.71083多发性脱位、扭伤和劳损多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900累及头部伴有颈部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000累及上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200累及下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300累及上肢伴有下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40084多处挤压伤全身性挤压伤T04.901累及胸部伴有腹部、下背和骨盆的挤压伤T04.100上肢多处挤压伤T04.200x001下肢多处挤压伤T04.300x001上肢和下肢多处挤压伤T04.400x001胸部伴有腹部、下背和T04.700骨盆及四肢的挤压伤多处挤压伤T04.90085在肩和上臂水平的创伤性切断在肩和上臂水平的创伤性切断S48.90086尺骨骨折尺骨骨折S52.20187梯骨骨折梯骨骨折S52.80188肱骨骨折肱骨骨折S42.30189尺神经损伤上臂尺神经损伤S44.000x001前臂尺神经损伤S54.000x00190槎神经损伤前臂槎神经损伤S54.200x001上臂椀神经损伤S44.200x00191膝关节后十字韧带完全断裂膝关节后十字韧带完全断裂S83.500x04292肘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S52.000x00193踝和足开放性损伤伴骨折踝和足开放性损伤伴骨折S91.300x81194上肢和下肢任何组合的创伤性切断上肢和下肢任何组合的创伤性切断任何水平T05.60095胸内器官伴有腹内和盆腔内器官损伤胸内器官伴腹内及盆腔器官损伤T06.500x00296多脏器损伤多脏器损伤T06.50197臂丛损伤臂丛损伤S14.30098脊神经损伤脊神经损伤T09.400x00199马尾损伤马尾损伤S34.300100脊髓损伤脊髓损伤T09.300101脊髓完全损伤脊髓完全损伤T09.300x003102创伤性截瘫创伤性截瘫T09.301103骨盆骨折开放性骨盆骨折S32.812创伤性耻骨联合破裂S33.400x001腰能部脊柱骨折S32.803开放性腰能部脊柱骨折S32.813开放性腰椎和骨盆特指部位骨折S32.810开放性坐骨骨折S32.811腰椎和骨盆多处骨折S32.700多发性骨盆骨折S32.701104胫骨骨折胫骨骨折S82.202105做骨骨折做骨骨折S32.100开放性做骨骨折S32.110106骼骨骨折骼骨骨折S32.300107腰椎骨折多发性腰椎骨折S32.702108寰枢椎半脱位寰枢椎半脱位S13.102109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位S13.103110颈椎关节交锁颈椎关节交锁S13.400x006111能器关节脱位能骼关节脱位S33.200x003112腹主动脉损伤腹主动脉损伤S35.000113腹部血管损伤腹部血管损伤S35.900x001114腹部多处血管损伤腹部多处血管损伤S35.701115下腔静脉损伤下腔静脉损伤S35.100116腹腔动脉损伤腹腔动脉损伤S35.200x001117肠系膜动脉损伤肠系膜动脉损伤S35.201创伤性肠系膜血管损伤S35.903118胃动脉损伤胃动脉损伤S35.202创伤性胃动脉破裂S35.203119肝破裂创伤性肝破裂S36.102120脾破裂创伤性脾破裂S36.002121门静脉破裂门静脉损伤S35.300x001122肾血管损伤肾血管损伤S35.400创伤性肾静脉破裂S35.401创伤性肾动脉破裂S35.402123骼血管损伤骼血管损伤S35.500创伤性落动脉破裂S35.501创伤性蓄静脉破裂S35.502124腹、下背和骨盆水平的多处血管损伤在腹、下背和骨盆水平的多处血管损伤S35.700125多发伤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T00-T07126烧伤体表30%-39%的烧伤T31.300x001体表40%-49%的烧伤T31.400x001体表50%-59%的烧伤T31.500x001体表60%-69%的烧伤T31.600x001体表70%-79%的烧伤T31.700x001体表80%-89%的烧伤T31.800x001体表大于90%的烧伤T31.900x001127多处冻伤伴组织坏死多处冻伤伴组织坏死T35.100x001128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R57.IOl附表2严重创伤并发症序号疾病名称疾病名称(国家临床版2.0)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1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G93.20

    注意事项

    本文(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