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docx

    • 资源ID:784968       资源大小:129.9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docx

    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方案制定、流调队伍培训、现场疫情处置和技术指导等。2 .术语和定义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具有5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三)4种结构蛋白及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RdRp)。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46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传染源,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导致发热、乏力、干咳甚至肺炎等症状。2.2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2.2.1流行病学史(I)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2.2.2临床表现1.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2. )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4.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5. 4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转阴前,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3.流调队伍建设包括组建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职责、人员培训等内容。3.1 组建原则按照“分级分区、规范高效;快速响应,应调尽调”的原则组建省、市、区三级现场流调队和后备流调队,必要时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政府需求抽调人员扩充。3. 2工作机制低风险地区(防输入阶段)以各县(区)流调队负责本辖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主,市、省流调队负责流调质量控制;出现XX省本地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的中风险地区,可组XX(区)、市两级联合流调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省级流调队负责流调质量控制,根据疫情复杂情况由市级统一调配流调资源支持;出现社区传播和大范围传播的高风险地区,由省'市、县(区)三级联合组建流调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并根据疫情扩散范围和复杂程度,由省级统一调配流调资源支持重点区和重大疫情处置。6. 3工作职责属地疾控流调队应对本辖区内流调工作和疫情处置的质量负主体责任;重点疫情、重点病例应采取首调负责制、确保调查质量和资料完整。市级流调队负责本市所有流调质控、流调报告审核及反馈;省级流调队负责全省所有流调质控、流调报告审核及反馈。7. 4流调队员培训(1)培训方式:可采用远程视频、模拟演练、桌面推演、线上学习、面对面教学等形式进行。(2)培训内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流调报告撰写、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调查中的应用、个人防护装备穿脱、特定场所消毒技术、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基本防护要求与操作流程等。8. 现场调查与处置8.1 调查方法:(1)收集大数据信息:被调查者活动轨迹复杂或回忆存在困难、配合度不好等情况下可通过大数据中心、公安、民政、铁路、民航等多部门收集数据,也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刷卡等记录验证病例活动史。(2)查阅资料:查阅病历资料收集病例基本情况、发病与诊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转归等。(3)访谈: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视频、医院对讲机、现场走访等方式。配合度不好或特殊病例(婴幼儿、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等语言沟通困难人群、或病人已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时)可通过医生、亲人、同事或其他知情人调查、核实和补充。8.2 调查与处置内容包括疫情核实、调查前准备、现场调查、疫情控制与处置、密切接触者信息统计、追踪和管理、流调报告撰写等。4.2.1总体流程县(区)级疾控接到新冠肺炎病例及疫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调报告撰写,具体流程见图1。图1调查与处置总流程4.2.2疫情核实县(区)级疾控接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报告后,应第一时间进行信息核实。如接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报告后,要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增加标本采集;如接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聚集性疫情报告,要初步核实疫情性质(境外输入、国内其它省输入、XX本地病例)并上报。4.2.3调查前准备(1)人员准备:现场流调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可分成不同组。最小单元由4人组成(不局限于),1人负责收集大数据信息,2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主流调和副流调各1人),1人负责样本传递、清洗消毒、现场信息传递;其中主流调人员为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并且均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个人防护相关技术培训、身体状态良好、具备较好沟通能力等,同一调查对象尽量保持同一批调查队员。(2)物资准备:调查前要熟悉掌握防控方案和个案调查表内容、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和采样用品,提前准备好录音笔放进防护衣内,进入污染区提前打开。使用过的个案调查表尽量不带出病房,可采取通过病房玻璃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信息输出。具体见图2。调查前准备调查用品个人防护用品人员组成物品准备注意:1 .在调杳前,调杳队员评估身体状态,不带病参与现场调查。2 .同一调杳对象尽量保持同一调查队员工作方案个案调查表签字笔记号笔录音笔一次性手术帽KN95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鞋套乳胶手套手消毒剂黄色垃圾袋咽拭子采样管聚纤维拭子,压舌板,送检单,生物安全运输罐、箱,冰排或冰袋,记号笔,黄色垃圾袋,如需采血,痰及其他标本,还需相应采样管流调人员采样人员调杳用品个人防护用品采样用品图2调查前准备4.2.4现场个案调查: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开展第一次调查时均需要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情况、临床表现、临床检查结果、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等相关信息。4.2.4.1收集大数据信息:如病例为本地感染或无明确接触史,应先从大数据中心获取病例发病前14天(不局限于14天)至隔离期间每日活动轨迹信息,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辅助。4.2.4.2现场调查:(1)个人防护:调查队员应严格按照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防护要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严格按照程序在规定的地点穿脱防护装备。(2)信息收集:先与主管医生访谈并查询病例资料,了解病例基本病情、临床严重程度、发病与就诊过程、实验室所有检查结果(包括采样和检测时间)。(3)感染来源调查和判定:按照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是否有境外旅居史、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是否有其他可疑人员接触史等逻辑思维、逐层递进顺序进行询问。根据发病时间(首次出现症状时间)初步制定时间轴,结合大数据信息,询问病例发病前(无症状感染者为采样前)4天(但不局限于14天)每日活动史、接触人员、高风险场所暴露史等情况,从而分析感染来源。如以上均无则暂时判定为感染来源不明病例。详见图3。图3感染来源判定流程(4)密切接触者调查:密切接触者是指从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不局限于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不局限于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一般接触者:指在相同时间内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乘坐飞机、火车和汽车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调查发病前2天(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但不局限于2天)接触人员、暴露场所及个人防护等情况,从而追踪密切接触者和暴露场所。需要多方验证(病人、家属、大数据等)病例发病日期。密切接触者调查时应重点关注:密切接触者发病、标本采集和检测情况;密切接触类型,如聚餐、家庭共同生活、同乘交通工具等;密切接触者转归情况。(5)病例可疑暴露场所调查:家庭暴露:调查病例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人数、接触及个人防护情况;家庭环境,包括房间数、面积和通风与空调使用情况,洗手设施情况;单元楼的电梯使用及消毒情况等。聚餐暴露:调查聚餐时间、地点和人员及座位分布,聚餐环境、通风与空调使用情况、洗手设施情况,可能导致传播风险增加的行为等。集体单位:调查病例所在工作场所的人员数量、工位分布、车间分布、工作接触方式及工作人员防护情况,工作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相关场所的环境卫生、中央空调、新风系统使用与通风情况、洗手设施情况,电梯使用及消毒情况。交通工具:调查乘坐的交通工具种类、座位分布、通风和空调使用及消毒情况、洗手设施情况,同乘人员数量、健康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等。公共场所:病例暴露于商场、超市、公共浴池、酒店、养老院、医院、婚礼/葬礼现场等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人员数量或密集程度及个人防护情况,公共场所布局与面积、通风和空调使用情况、电梯使用及消毒情况、洗手设施情况等。根据病例病例暴露场所卫生学调查精准划分疫点和疫区。(6)感染来源不明病例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监控影像查询等方式分析病例轨迹,对可疑传染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咽拭子、血清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还需对病例暴露重点场所的外环境和其他人员、接触的进口冷冻食品等采样进行检测,以判定病例感染来源。并将标本送往省疾控中心开展进一步基因测序分析。4.2.4.3疫情处置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核实病例诊断后及时将病例转运至当地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并在大疫情系统订正诊断结果,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所有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并集中隔离管理,对病例所在小区、场所单位按照要求做好防控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等。4.2.5聚集性疫情调查4. 2.5.1定义:指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5. 2.5.2聚集性疫情发现:(1)通过病例的个案调查,查找有密切接触或共同暴露史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2)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查找同单位或同住址,且发病间隔在14天内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3)汇总分析个案流调报告,发现同时乘坐同一交通工具,或参加相同旅行团或会议等具有共同暴露史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4. 2.5.3调查内容初始调查时,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的时间范围可不限于14天,相关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也需纳入调查。结案时,应根据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结果做出是否为聚集疫情相关病例的最终判定。病例暴露场所调查同个案调查。5. 2.5.4采样与检测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怀疑为无症状感染者或潜伏期内传播等特殊情形,在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的情况下,建议增加采样和检测频次,并采集发病后7天内和3-4周后的双份血清标本留存备查。6. 2.5.5资料分析(D病例代际分析根据传播链图和流行曲线,结合潜伏期、暴露史,逐一判断病例代际。每起聚集性疫情的代际判定可参照以下原则:第一代病例通常为发病时间最早的病例,即聚集性疫情的首例。如果怀疑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或潜伏期传染的情况,均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定。第二代病例判定原则上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发病前14天内仅与第一代病例有过接触;未曾到过或居住在疫情严重的地区或国家;无医院就诊等其他可疑暴露史,及所在地区未发生明显的社区传播。第三代及以上病例判定可参照二代病例判定原则。若病例在发病前14天内与前两代病例均有接触,则代际无法判断。(2)病例传播链分析根据病例发病时间绘制流行曲线,结合与首例病例的关系、发病前14天暴露史及发病后的活动轨迹,绘制传播链图,必要时增加发病时序图和病例关系图。(3)潜伏期分析单个病例潜伏期确定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与作为传染源的病例有明确的接触;单次接触且接触时间较短;无任何其他相关暴露史或接触史;发病时间明确。(4)潜伏期传染性分析在聚集性疫情中,若判定存在潜伏期传播,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传染源与其二代病例接触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且二者发病后无接触;二代病例在末次接触后14天内发病;二代病例除与传染源接触外,无其他暴露史或接触史。建议调查时,传染源病例应尽早采样,若首例阳性标本的采样时间早于二代病例的发病时间,则证据更强。此外,还建议采集首例发病后7天内和3-4周后的双份血清标本留存备查。(5)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传染分析在聚集性疫情中,若判定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无症状感染者与其二代病例有明确的接触史,且二代病例发病后与该无症状感染者无接触;二代病例在末次接触无症状感染者后14天内发病;二代病例除与该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外,无其他相关暴露史或接触史;该无症状感染者一直无症状到核酸检测阴性。建议调查时,应尽早采样,若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的采样时间早于二代病例的发病时间,则证据更强。此外,还建议采集调查当日及3至4周后的血清标本留存备查。(6)传播途径分析在现场调查中,应注意收集病例间的接触方式、距离及时间,接触时个人防护和手卫生等相关情况,调查暴露场所的面积、人员密度、通风及空调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发生在飞机、高铁车厢、网吧、歌厅等密闭空间的聚集性疫情,分析发病与首例病例座位距离、近距离交谈时间,厕所暴露、手卫生及个人防护等相关因素的关联性。如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无法解释病例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怀疑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时,建议尽可能采集机舱、高铁车厢及厕所等相关场所的空气样品、环境涂抹拭子等,检测病毒含量和活性。7. 调查技巧(I)准备充分:本地感染病例或无明确接触史病例先获取大数据信息,到达现场先调查诊治医生、家属和知情者,收集病历、检查单信息,再调查病例本人。(2)换位思考:先关心病情、表明身份、说明调查目的、语气亲切、温和、眼神交流、符合伦理、承诺隐私保密、消除调查对象顾虑、经对方同意后开始调查、耐心沟通、保证信息真实。(3)带入角色:您是如何被感染的?您可能感染了谁?将对方带入流调者的角色,由调查对象主动回忆和阐述每日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情况。(4)问答方式:被动“再认”比主动“再现”更容易,尽可能用选择式问答;人的记忆是需要线索来提取的,给调查者抛开问题引子,带动性回忆每一个环节;结构化框架:通过时间框架、空间、品类等逻辑结构辅助回忆、各类客观记录证据辅助回忆。(5)调查结束:对病人的行程可按时间顺序重复一次,确认有无遗漏;感谢病例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强调保持联系,如想到哪些环节可随时给我们联系,并留下;对病人的访谈尽可能一次完成,尤其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尽可能一次完成流调。8. 流调报告撰写8.1 个案调查流调报告基本内容包括题目、背景(病例的发现和报告信息)、病例基本情况、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已采取的防控措施、调查小结、下一步工作建议、调查组和人员署名和日期。模板见附件1。6 .2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基本内容包括题目、背景(疫情的发现和报告信息)、背景、每个病例基本信息、病例之间传播链关系、三间分布描述、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采取的措施、调查结论、建议、调查单位和日期'附表(聚集性疫情关键信息汇总)。模板见附件2。7 .信息上报7.1 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符合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要求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现住址应当填写病例发病时的居住地,细化至村、组及社区、门牌号等可随访到病例的详细信息。7.2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感染者,应当于24小时内完成个案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将个案调查表通过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系统报告,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7.3聚集性疫情报告县(区)级疾控机构根据网络直报信息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判定为聚集性疫情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事件信息的网络直报,并尽快上传初始流调报告;如有新增病例,要尽快上传进展报告;待所有密切接触者均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且无新发病例,疫情风险点解除,24h内上传结案报告。7.4密切接触者信息上报严格依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确定人员名单,在24小时内完成本辖区内密切接触者的全员追踪,落实及时转送、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等措施,实现应管尽管,并在省卫生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的密接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信息填报并随时补充后续信息。密接解除隔离后48小时内补充和完善所有信息填报。附录A(资料性附录)个案调查流调报告撰写模板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XX县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调查报告背景:描述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但不局限于)。XXXX年XX月XX日XX时,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XXX医院报告:XX医院于XX月XX日收治X名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出现XX症状,经院内会诊为疑似新冠肺炎。接报后,XX疾控中心于XX日立即派出流调人员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病例基本情况描述病例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或护照号)、现居住XX省XX市XX县XX乡X村X组X号、在XX单位从事XX工作,3个月以上共同居住人口数X人、疾病既往史、如是密接转确诊病例,则需描述上一代病例姓名、关系等。二、发病就诊情况(包括但不局限于)1 .病例初始症状及其开始和结束时间、主要症状描述;如就诊:需描述导致就诊的主要症状或原因、诊断、疾病转归;首诊及就诊时间;如有发热,注明体温。2 .按时间先后描述每次就诊医疗机构名称、就诊交通方式、陪同人员、个人防护情况(佩戴口罩类型)及就诊科室、每次治疗、用药、临床检查及结果(包括自行服药、门诊、住院)等(如就诊次数较多,可列表格描述)。三、流行病学史(1)感染来源调查:按时间先后,描述病例发病前14天(不局限于14天)每天活动情况、接触人员、暴露场所、个人防护等情况,重点是发现和判断病人被感染原因(如果感染原因很明确,其它活动史可简化),如连续几天行程完全一致,可合并写最后提及,除上述活动外,其余时间在家无外出,也无外人来访。(2)密切接触者调查:发病前2天(不局限于2天)密切接触人员调查,要详细调查发病前2天(不局限于2天)至隔离期间无缝连接描述每个时间段所有接触人员时间、方式、地点、是否采取防护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判定密切接触者。如连续几天行程完全一致,可合并写最后提及,除上述活动外,其余时间在家无外出,也无外人来访,未接触任何人等。(3)暴露场所调查:暴露过的聚餐、聚会、交通工具,需描述当时的情形,包括人数、空间、通风、座位等;暴露的医院、超市、农贸市场、发廊等重点场所,需描述该场所当时的人员拥挤程度、通风、个人防护和防护设施等。举例1:病例参加某次活动需涵盖以下内容:活动起始时间。活动中的接触人员:姓名、与病例关系、接触人员疾病基本情况(接触时有无症状及症状描述、是否为确诊/疑似病例,中、高风险地区居史)、接触方式、接触时间范围(时间长短)、接触频次(单次暴露、有限暴露、频繁暴露)。活动时采用的交通工具(车次、航班号、车牌号),乘坐的位置及乘坐时长、个人和周边人个人防护情况,如出租车要描述通风情况。活动过程中的防护(口罩佩戴、手卫生)。无外出时,需描述有无人员来访。举例2:XXXX年X月X日,早上在家与X早餐后,步行到XX地铁站于X点X分乘地铁X号线X车厢,30分钟后在XX站C出口下车,乘坐地铁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未用手接触口鼻、未与其他人交谈,下车后步行到单位并乘坐单位X号电梯到办公室,乘坐电梯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同个电梯内还有其他三人也均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X名同办公室同事共同办公(每个人名字及,几名同事均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无任何呼吸道相关症状),办公期间所有人员均未佩戴口罩,办公室空调开放且封闭,共同工作XX分钟J'时;中午与X名同事在X地方办公餐,约1小时;下午与X同事一起自驾去过XXX地方出差,与X公司XX讨论1小时(全程未佩戴口罩,讨论房间通风未开空调,该同事姓名、近期旅居史情况),讨论结束后与X同事X公司XX一起在XX用餐,位置XX。吃饭后步行回到住处未外出。XXXX年X月X日-X日,独自在家,未外出,无人上门来访。四、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文字和密接列表)包括描述病例与其密切病例之间的关系、接触方式和频率最早和最后接触时、密切接触者总数、转归情况及人数、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管理。五、实验室检测(如采样次数为多次,可列表格)每次标本采集时间、标本类型、检测单位、检测时间及结果。举例:2020年X月X日X时,X县疾控中心将患者X标本送往丫市疾控中心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其他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2020年X月X日X时,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X性,其他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XXo六、调查初步结论(包括但不局限于)病例的类型,明确传染来源和传播方式,密切接触者是多少?七、已采取控制措施描述针对此次疫情采取防控措施的种类、时间及落实情况。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此次疫情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附件:密切接触者信息一览表XX市、XX县疾控中心联合调查组XX年XX月XX日附录B(资料性附录)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撰写模板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XX县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报告(2020年X月X日)背景:介绍事件的发现和报告过程。XXXX年X月X日,X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聚集性疫情。为了查明疫情发生原因,更好的控制疫情发展,XX疾控中心XXXX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描述当地疫情概况,包括发病数、死亡数和病死率等,包括但不局限于)截止X月X日X时,XX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及感染者XX县累计报告X例(疑似病例排除X例),其中确诊病例X例、疑似病例X例、无症状感染者X例。X日新增确诊病例X例(X乡X人,X乡1人),无症状感染者X例。目前XX新冠病例主要归于X起聚集性疫情,系X月X日报告的1例病例及随后的X例无症状感染者。二、流行病学调查1 .按发病日期逐一描述每例病例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的居住地址、身份证号码)、发病和诊疗经过、临床表现、标本采集和检测情况、病情进展及转归情况、暴露史、密切接触者、发病后活动轨迹、个人防护措施情况等。2 .根据病例调查结果,绘制流行曲线、时序图、病例关系图,梳理总结聚集性疫情调查的关键信息填写附件2。三、病例暴露场所调查描述暴露场所的环境、共同暴露人数、人员接触和防护情况。必要时,可绘制暴露场所平面图。四、密切接触者调查描述病例与其密切接触者的关系、接触方式和频率、最早和最后接触时间,确定密切接触者总数、转归情况及人数。五、采取的措施描述针对此次聚集性疫情采取防控措施的种类、时间及落实情况。六、调查结论判断疫情传播代际和传播链,明确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七、建议基于此次聚集性疫情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附件:1.聚集性疫情示意图附件2.聚集性疫情病例关键信息登记表XX市、XX县疾控中心联合调查组XX年XX月XX日接触)号篇例第云IMI出现症状由现症状出席离务金汉,与指点套例交决出现应状29 胡(»y R 参会人员)1M ”女 MA)4”胡("男 19MH>>出席商务会仪亡犬*务会议与指示IMHe座附件1:聚集性疫情示意图B<iX出现。状39余弱”女.1MR9)图1会议/单位聚集性疫情时序图首例病例2代病例:3代病例2代或3代图2家庭聚集性疫情病例附件2聚集性疫情病例关键信息登记表聚集性疫情信息家庭聚集性聚餐传播其他类型传播(请注明)潜伏期传播(1有2无)无症状感染者传播G有2无)暴露的易感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暴露的易感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暴露的易感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病例编号代际编号姓名年龄(岁)性别身份证号发病日期住院日期集中隔离日期第一次阳性标本采样日期与上一代病例接触史旅行史其他病例接触史接触病例的代际编号首次接触日期末次接触日期接触场所接触类型填表说明:代际编号:第一代病例填写1,第二代病例填写2,以此类推;若第二代有2例及以上根据发病顺序排序,如27、2-2等,以此类推;代际无法判定的病例填写“不明”;上一代病例接触史:填写与上一代病例的接触情况。第一代病例和代际不明的病例可不填写;接触场所:请填写编号,I-住所,2-餐厅,3-交通工具,4-集体单位,5-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酒店等),6-医院,7-其他(请详细说明);接触类型:请填写编号,1-家人,2-邻居,3-同事,4-朋友,5-其他(请详细说明)。旅行史:指发病前14天内有XX市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请填写编号,I-有,2-无。其他病例接触史:指接触除上一代病例的情况,请填写编号,1-有,2-无。13附录C(资料性附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调查报告(模板)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XX县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调查报告背景:简要介绍无症状感染者报告时间、报告机构,开展调查的时间、机构名称及目的。示例:2020年X月X日X时,XX市XX医院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查明传染源来源,排查密切接触者,XX疾控中心开展现场流行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无症状感染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居住地址,既往罹患基础性疾病的情况。逐一描述共同居住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与无症状感染者的关系。二、发现经过无症状感染者发现途径、采样时间、采集标本类型(如咽拭子、血标本),核酸、IgG、IgM等检测结果,以及诊疗经过,发现途径包括: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主动检测;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人员的主动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机会性筛查;重点人群扩大检测等。示例:2020年X月XX日,XX机构对XX宾馆集中隔离的境外、XX返乡人员进行采样检测,XX日XX时,检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新冠病毒血清IgM抗体阴性、IgG抗体阳性,XX日,XX医院收治入院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后检查:体温xx.x°C,血常规检查提示XXX,胸部CT未见异常征象。目前,XXX无咳嗽等不适症状。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描述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日期前14天内(追溯传染源来源时,调查时间可不限于14天)接触史、可疑暴露史。结合无症状感染者既往核酸、IgG、IgM检测结果,以及密切接触人员核酸、IgG、IgM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来源、传播代际等,感染来源主要包括本地区、本省其他地区、其他省份、境外某某国家感染,或感染来源无法判断(需说明原因)。示例:X月XX日前XXX在XX市工作,X月XX日乘飞机返回XX市,下机后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症状,乘坐出租车前往XX酒店住宿一晚。XX日前往XX医院就诊,CT无异常,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收到检测结果后,乘坐出租车回到家中。至X月XX日,自述与其共同居住的父母、妻子和儿子均无发热、咳嗽等症状(X月XX日采集父母、妻子和儿子咽拭子和血标本,核酸、IgGvIgM检测结果均为阴性)。X月XX日自驾车前往XXX市公司工作,X月XX日到XX日市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IgM阴性、IgG阴性。X月XX日自驾车前往XX市XX公司(公司详细地址)工作,租住在XX市XX小区(独自居住),平时乘坐同事刘XX私家车前往公司上班,早餐和午餐在公司楼下餐馆打包回办公室就餐,下班后乘坐同事刘XX私家车返回居住地。X月XX日XX时,乘坐同事陈XX私家车(同行人员)前往XX机场,在机场候机约两小时,佩戴口罩,期间未就餐,仅饮水,XX时XX分乘坐XX次航班(座位号:XX)从XX市返回XX市,乘机期间一直佩戴口罩,XX时XX分到达XX市机场。下机后乘坐摆渡车(最后一排)到机场出口登记处登记,并乘坐机场专用交通车(第一排)到机场分流点,再乘坐机场联动组指定车辆(后门左边第一排)前往医学观察点XX宾馆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四、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为阳性标本采样前2天(时间不限于2天)开始至隔离前,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密切接触者范围和人员的判定。示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一下人员为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集中隔离如下:(一)工作期间与其有密切接触人员:同事刘XX,以及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二)乘机期间与其有密切接触人员:同行同事陈XX,乘坐XX市飞机往XX航班(座位号:XX)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全部乘客,以及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三)因下飞机后乘坐摆渡车到机场出口登记处和登记后乘坐机场专用交通车(第一排)到机场分流点时间短;从分流点到医学观察点XXX宾馆同车乘客交分散、时间短;同时XXX全程佩戴口罩,因此未判定3辆车同乘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五、调查结论综合流调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研判分感染来源。示例:X月XX日XXX由XX市返回当日即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IgG阳性、IgM阴性,且X月X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阴性,IgM阴性、IgG阳性,提示其在XX市工作期间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六、已采取防控措施将已经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逐一进行描述。七、下一步措施与建议根据流调发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调查和防控需要,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和建议。附件: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登记表姓名联系方式现住址性别年龄与病例关系最早接触时间最后接触时间接触地点接触方式备注接触地点:家中医疗机构工作场所娱乐场所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接触方式:同餐同住同屋同床同室工作学习诊疗、护理同病房娱乐活动其他(请在表中注明)

    注意事项

    本文(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