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评.docx
第二单元测评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白虎通义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耙,教民农作。”材料中提到的“耒耙”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可能是()A.铜B.C.铁D.钢2 .下列农具中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骨器C.楼车B.石犁D.铁犁锌3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MM)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主要说明()A.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国先进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器C.秦国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D.秦国重视农业的发展4 .苏轼在无锡道中赋水车中写道:“翻翻联联衔尾鸦,荤草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毫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了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了自然的束缚5 .后汉书中载,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6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夏日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C.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7 .据新唐书记载:“钿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槊之工二年,矢镀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情之工九月。”这()A.增强了官营手工业的市场竞争力8 .导致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丧失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匠的政治地位D.有利于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8.英国人麦考利在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角度看,使英国“变得越来越富”的原因是()A.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B.手工工场的建立C.垄断组织的出现D.工厂制度的建立9.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这表明()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B.使用童工现象普遍C.工厂制度效率低下D.工人工资明显减少10.下面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中工作11.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A.工业革命导致城市规模扩大B.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2.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表现的是()A.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B.铁路运输日益繁忙C.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D.电灯照亮千家万户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出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现代科技进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B.战争加速了新科技成果的发明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4.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列哪一项发明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A.海洋技术的进步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15 .一项对西方工业国家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人数快速增长。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自由竞争的结果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铁犁锋。管子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4且、夷、斤、剧,试诸壤土。”国语齐语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朝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铸、凿等,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摘编自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锌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摘编自徐勇新编中国史话经济生活卷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则?你的理由是什么?(5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时期隋朝和唐初中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灌溉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利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灌溉工具除耳斗、桔椽、辘静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摘编自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2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年)等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迂,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6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分)1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元素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形式铁铁农具、冷兵器、蒸汽机、铁路、工厂、大楼、机器、轮船、枪、坦克碳木材、木船、纸、煤炭、冶炼、石油、天然气、烟雾、二氧化碳金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金本位、金融体系银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银本位、摄影铀原子弹、核电站、放射性、医疗铁飞机、潜艇、涂料、化纤、塑料、癌症硅装饰、瓷器、玻璃、建筑、计算机、互联网、尘肺病-摘编自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任意选择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实,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实,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10分)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8月,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3年,苏联拥有了氢弹;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期。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轰动20世纪的新闻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等。摘编自百年世博会影响人类进程的20大发明与创造材料二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当时担任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并有不少学者和政界人士纷纷指责美国学校教育水平落后,指责学校教育是美国整个防御战略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会议员们就提出了近1500个涉及教育的议案,并至少通过了几十个涉及教育的法令。1958年,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改革与加强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国防教育法共十条52款,基本上都与国家安全相关。该法第一条第一款详细阐明:“本法的目的是加强国防,鼓励和支持教育计划的扩展与改进,以满足国防的重大需要。”摘编自郑宏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及其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重视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研究的背景。(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作用?(6分)2答案:D解析:骨相、石犁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登车是汉朝开始出现的播种工具,故排除A、B、C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出现,故选D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秦国落后于其他诸侯国,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虽涉及人殉,但秦公一号大墓的状况不能反映出秦国的整体状况,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农业发展的信息,排除D项;随葬品中有铁器,说明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出现,故选B项。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面对旱情,农民使用“水车”进行灌溉,这有助于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故选B项;根据题干材料“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这里的“水车”是通过手推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没有实现农具的自动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灌溉技术的成熟,排除C项;传统的小农经济不可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造作水排,铸为农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诗发明的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橐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属于冶铁工具,故D项正确。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可知描述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选A项。7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钿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冠冕弁情之工九月”体现了唐朝手工业对传授技艺的规定,这有利于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并不投入市场,因此不存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排除A项;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对工匠传授技艺的规定,其与提高工匠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C项。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830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故选D项;蒸汽机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项;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B项;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C项。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可知工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虽涉及使用童工的现象,但无法判断出使用童工的现象是否普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手工工场相比,工厂制度的实行有利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工人工资状况,故D项错误。10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故选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可知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规模扩大,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收入情况,不能推断出伦敦贫富差距扩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虽提及修建铁路,但只能反映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无法得出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结论,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信息,故D项错误。12答案:C13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双刃剑”的内涵,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列举的事例都体现了新科技成果出现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战争,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战争胜负'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争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而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故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农业、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而生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人数快速增长,可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对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排除A项;城市化进程加快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16参考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锌。理由:第一手材料(或实物史料)。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地区推广。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17参考答案:示例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阐述:隋朝和唐初,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提高了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使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示例”仅作参考淇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参考答案:(1)因素: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条件:位于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是中西文明交汇之处;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较好;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问题: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9参考答案:示例一碳:从使用木质材料到使用碳化石燃料。人类文明早期直接使用木材,并用其制造工具;工业革命开始后,蒸汽机的应用导致煤炭的大量使用。煤炭的广泛开采,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碳元素的利用,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期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污染了环境,造成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示例二金:从贵金属到金融体系。金作为贵金属代表着财富。15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渴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西欧通过对外殖民扩张,大肆掠夺黄金,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1944年,以美国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其采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汇率制度,维护了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对黄金的追逐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也滋长了人类的贪欲,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示例三硅:从日常生活的瓷器用品再到高科技通信产品。早期硅元素主要出现于日常生活的建筑、瓷器、玻璃产品等。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硅在计算机和通信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硅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世界互联互通和新的经济系统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硅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电子产品的出现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压力,由硅产业引发的疾病也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20参考答案:(1)背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峙;美国霸权地位对苏联的威胁。直接原因: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作用:把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美国国防技术及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美国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