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提升规范.docx
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提升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村庄规划、村庄建设和整治、村庄管理和维护、村容村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XX省和XX市单个行政村开展村容村貌提升,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评价依据。农村社区建设与评价可参照本规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 7959GB 19379GB 5768.1GB 5768.2GB/T 18973GB/T 32000GB/T 37072GB/T 38353GB/T 38836GB/T 38837GB/T 38838GB/T 50445GB/T51224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农村户厕卫生规范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村庄整治技术标准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YGZB02-2021XX省乡村规划设计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村容村貌livablevillages农村环境的面貌。即与村庄相关的建筑、道路、河道(塘)、绿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等要素构成的整体村庄容貌。4总则3.1 坚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善“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着力破解川X农村地区村容村貌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成X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3.2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XX银山”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巴蜀宜居乡村新村貌。3.3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突出强化地域文化,打造“小组团、微景观、生态化、有特色”的宜居村庄。3.4 坚持政府带动、农民主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在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政府责任,以组织振兴带动宜居村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多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格局。3.5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长效运行。5村庄规划5.1 基本要求小组团、微庭院、生态化、有特色。5.2 规划原则5.2.1因地制宜5.2.1.1按照“生活、生产、生态”功能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应与村庄产业发展相结合,尊重当地村民风俗习惯、注重保护村庄传统文化与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5.2.1.2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结合乡村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处理好乡村生态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5.2.2科学布局5.2.2.1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发展定位,优化乡村空间布局。5.2.2.2村庄建筑布局应延续乡村风貌特征,依山就势、融入环境。5.2.2.3村庄居民点布局,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要求进行组团式布局。5.2.2.4体现巴X传统民居风貌,展示“原自然风光、原住民风俗、原民居特色”,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5.2.3节约用地5. 2.3.1村规规划应明确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村庄建设的主要区域,依法使用土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慎用山坡地。6. 2.3.2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村庄公共建设用地规划应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6村庄建设和整治6.1 基本要求道路通畅、整洁优美、设施完备、特色鲜明。6.2 村庄畅化7. 2.1村庄道路布局应以现有路网形态、结构为基础,结合村庄格局、地形地貌、农田水系等条件因地制宜优化村庄路网,必要时应打通断头路,促进村村通、户户通的道路格局。8. 2.2通村、通组、入户道路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98%。9. 2.3村庄道路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入户道路XX间道路四级层次。各级道路的路面宽度、道路净空及路面材料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合理配置。a)主要道路:指自然村间道路和村内主干路。主要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4m,路肩宽度可采用0.25m-0.75mo道路为单车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错车点。路面材料宜选用沥青、混凝土。b)次要道路:指村内次干路或通往田间的农机作业通道。次要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3.5米,路肩宽度可采用0.25m0.5m0道路为单车道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错车道。路面材料宜选用泥结石、砂石、砖、混凝土块等柔性路面材料,道路纵坡大于10%时,路面宜采用混凝土作硬化处理。c)入户道路:指村内入户路。入户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大于3.5m。路面材料宜选用预制板、条石、透水彼等,需通车入户道路路面可选用混凝土。d)田间道路:指村庄与地块间、地块与地块间的田间耕作道路。田间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大于3.5明路面材料宜选用泥结石、砂石、秽、混凝土块等柔性路面材料,道路纵坡大于10%时,路面宜采用混凝土作硬化处理。6.2.4主要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宜为12m,条件受限时可采用8瞑次要道路、通车的入户道路以及田间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宜为5m。村庄主要道路小于250m半径的弯道内侧宜设置加宽及加宽缓和段。6.2.5新修道路按要求设置交通安全、防护、排水等附属设施。6.2.6新建道路应做好耕地保护,尽量减少挖填方,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避免对山体产生严重切割,导致形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破坏生态环境。6.2.7有条件的村庄道路应结合旅游线路及旅游项目合理布局停车点、休息区、观景台等配套设施。6.2.8鼓励利用零星地、低效用地适当规划公共停车点,应采用透水植草砖、卵石等生态施工方法,不得占用农用地建设大面积硬化的停车场。6.2.9村主干道应按照GB5768.1和GB5768.2的要求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置村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应设置指示牌。6.2.10村内小型桥梁设计应经济、适用、安全、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地域风格,提倡使用本地天然材料。6.2.11维护、改造小型桥梁可采用加固基础、新铺桥面、增加护栏等措施,并设置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土心、O6.3村庄洁化6.3.1清理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生产生活废弃物,通过“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市、区)处理”模式实现生产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鼓励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6.3.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受益率80%以上,处理设施运行正常,房前屋后无污水溢流。6.3.3农村三格式户厕的新建或改建按照GB/T38836的要求执行。农村三格式户厕的运行卫维护按照GB/T38837的要求执行。农村户厕的卫生监督和监测按照GB19379的要求执行。已建和拟建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农村地区农村户厕建设按照GB/T38838的要求执行。6.3.4根据需要按服务人口或服务半径合理设置农村公厕数量。有关要求按照GB/T38353中4.2的要求执行。6.3.5定期清理村内沟塘,控制农田排水氮、磷等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6.3.6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鼓励开展尾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6.3.7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强化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秸秆“五化”利用。6.3.8推行林下养鸡、稻田养鸭技术模式,实行家禽圈养,鼓励采用标准化畜禽舍,减少养殖粪污对村庄环境的影响。6.3.9设立村庄清洁日或清洁周,结合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等组织村民清洁村庄环境,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6. 3.10实行“门前三包”、户厕保洁等责任制度。6.4村庄绿化6.4.1在农村“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进行村庄绿化,绿化宜采用本地果树林木,注重生态、生产、生活和景观的复合功能。6.4.2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做到应绿尽绿,适度彩化。6.4.3开展林相美化,在重点区域进行林相美化处理,种植彩叶树种,凸显四季变化。6.4.4村庄基本绿化保留原有高大乔木和自然植物群落,绿化以自然养护为主,对自然坡地采取生态缓坡处理,不做生硬的堡坎、不宜采用人工草皮、不刻意进行灌木修剪等。6.4.5村道路绿化宜选址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发挥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美化村庄的功能。6.4.6村庄宅间绿化与庭院绿化相结合,提倡建设“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保持乡土本色,适度发展庭院经济,展现田园风光。6.4.7实施宜机化整治的农田边,应结合地形种植乡土树种提升农田生态景观。6.4.8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恢生池塘、水塘及周围湿地功能,合理布置浮水、沉水、浮叶植物,净化水质。6. 4.9古树名木采取设置围护栏或砌石等方法进行保护,建立档案并设置标志、保护牌。6.5村庄亮化6.5.1 清理房前屋后私拉乱接电线,规范线缆架设,杜绝杂乱无章的现象。6.5.2 村庄主干路和公共场所应设置路灯,满足照明要求并定期维护,宜采用LED灯作为光源。6.5.3 次干路及宅间道根据需要设置路灯,宜采用节能灯、太阳能路灯及风光互补路灯作为光源。6.5.4 5.4路灯设置可采用单侧或双侧布置的方式,没有条件架设灯杆的路段,可结合建筑山墙设置照明设施。6.5.5 路灯设置应间距合理、规格统一、美观整齐,并与周围建筑风格相协调。6.5.6对村内规格杂乱、年久失修和未采用节能型光源的照明设施逐步进行改造,加强对照明设施的日常维护。6.5.7有条件的或居住较为集中的村庄,可在重要地点(如:村庄入口、牌坊、祠堂、广场、古树等)设置景观照明,注意突出照明主体的内容,注重灯具本身的艺术造型和表达内涵。6.6村庄美化6.6.1整治残垣断壁,加强危旧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清理规范蓝色彩钢棚屋顶。6.6.2无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6.6.3村庄建筑注重继承地方民居原有构筑方式,充分体现地域特色。6.6.4新建居民点选址应符合规划、保障安全、保护生态、方便生活、有利生产。6.6.5新建居住建筑原则上不超过3层,高度不超过12m,建筑色彩应与建筑风格相呼应,并强化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6.6.6修建公共建筑,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鼓励在传统巴X风貌的基础上适度创新,打造特色景观建筑。6.6.7建筑改造要充分考虑其时代性、功能区分和地域特色,建筑单体色彩不宜超过三种。6.6.8对历史风貌区及古驿道沿线历史建筑应重点保护和修复。6.6.9鼓励利用村内荒地、闲置用地建设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并融入休闲、游憩功能。6.6.1020%以上的农户开展美丽庭院建设。6.6.11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农具、柴草等生产生活用品堆放有序。6.6.12规范宣传栏、广告牌等设施,村内无乱贴乱涂乱画现象。6. 6.13注重保护具有乡土特色的建(构)筑物风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与村庄风俗、节庆、纪念等活动密切关联的特定建筑、场所和地点等,与乡村风貌保持协调。6.7村庄文化6.7.1按需建设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小院讲堂、村广播室、文化书院、村情馆等文化活动场所。6.7.2按人口规模建设微公园、微广场等。根据实际建设户外运动场所并配备体育设施。6.7.3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等历史文化遗产及乡土特色元素,要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破损的要按原貌加以修缮、利用。6.7.4张贴宣传画、绘制文化墙等,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质量安全等知识,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文明风尚。6.7.5有条件的村庄,可保护、整修乡村祠堂,恢复祠堂功能。6.7.6倡导文明祭祀、绿色殡葬。6.7.7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建立健全乡村传统文化管护机制,加强对民族服饰、农民艺术、民间传说、农谚民谣、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技能、农业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6.7.8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鼓励建设乡村工坊,加强对梯田景观、小微湿地等农耕遗产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利用,6. 7.9挖掘整理村庄历代名贤的思想观及村庄文化传统、文史典籍等;传承发扬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村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7. 7.10通过“农业+文创”塑造乡村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巴蜀特色农业农村文化元素,开发农村民俗文创产品,推出创意农产品、创意景观农业、创意农业活动。7村庄管理和维护7.1基本要求组织带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监管并重。7.2组织建设7. 2.1强化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7. 2.2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组织健全,积极织动员村民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7. 2.3村干部廉洁自律,作风优良。7. 2.4发挥乡贤作用,促进项目回归、人才回乡、技术回援、文化反哺。7. 2.5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农村志愿服务队伍,能为村民提供相应服务。7. 2.6引进科技、经营管理和职业技能等创业创新人才投身乡村建设。7. 3“三治”融合7. 3.1村级重大事务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村级小微权力明晰,村级事务运行规范。7. 3.2通过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方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7. 3.3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公示,确保得到有效监督。7. 3.4村规民约合法合规、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操作性,全面贯彻落实。7. 3.5有多形式的民主法治宣传,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每村至少有一名法律顾问。7. 3.6建设农村诚信体系。成立道德评议组织,开展道德典型榜样评选活动。7.4长效机制7. 4.1建立健全村庄建设、运行管护机制,强化资金保障,明确责任主体、实施主体,鼓励有条件的村庄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8. 4.2建立并实施公共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等管护机制,配备与村级人口相适应的管护人员,比例不低于常住人口的5%。7.5保障与监督建立督查台账,综合运用检查、考核、奖惩等方式,对村庄建设与维护等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8村容村貌评价鼓励开展村民满意度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调查方法与村民满意度评价表参见附录A。附录A(资料性)满意度评价表满意度评价表见A.1。表A.1满意度评价表1.您所在的村组道路是否平整?是否2 .您所在的村组道路有无积水、坑洼、泥泞现象?有口无3 .您所在的村组道路是否已经实现亮化?是否4 .您所在的村组绿化如何?口较好口一般口较差5 .您对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情况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6 .您对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7 .您对家用厕所建设和改造情况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8 .您村里有没有开展过文明新风宣传、家风建设活动?有无9 .您村里有没有开展过法治宣传?有口没有10.您村里有没有开展道德典型榜样评选活动?(XX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活动)有口没有11 .您是否参加过你们村的村容村貌提升建设?(提示:捐款、投工投劳、卫生大扫除、垃圾分类、户厕改造、立面改造、庭院整治等)口有没有12 .您对您村里村容村貌建设整体情况满意吗?满意不满意请在符合您情况的选项上打“4”。参考文献1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3 GB37072美丽乡村建设评价4 GB/T38353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5GB38836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6GB"38837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7GB38838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8 GB50445村庄整治技术标准9 GB/T51224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10 GB5768.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11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12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13 GB19379农村户厕卫生规范14 YGZB02-2021XX省乡村规划设计导则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16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发(2018)18号)1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厅字(2021)44号)1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农社发(2018)1号)19XX省五沿五化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X委乡振组办(2018)14号)20XX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小组团、微庭院、生态化、有特色”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方案(X农居组办(2020)16号)21XX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X农居组办(2021)2号)221关于在成X地区XX经济圈开展“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的实施方案(X建(2022)5号)23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三农”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川府发(2022)1号)24“美丽XX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2025(川农领办(20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