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发展数字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XX区发展数字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自20xx年以来,XX市XX区把握发展机遇,立足区位优势,提出“打造网信大厦,发展数字经济”的工作规划,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位于新八大里地区的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集聚效应初具规模,使数字经济比肩金融业、设计产业等成为XX区优势产业。2021年,XX市政府印发了XX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纳入全市数字经济“两谷两园两区”布局,这既是对XX区数字经济发展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的有力契机。结合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指示要求,为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动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本课题组赴XX区网信办、京东云等地深入调研,分析XX区发展数字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一、XX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1、数字经济集聚效应初具规模。XX区定位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主攻方向的数字经济产业,全力打造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建设承载京津冀相关数字经济产业的新高地,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厚植了优势。目前,全区共有数字经济企业1802家,含规上企业81家,2022年营业收入92亿元以上,税收6、75亿元,留区税收2、38亿元。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主要有写字楼8栋、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商业载体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32家。其中,以航天长峰、中交智运、京东科技、东方金信、凌霄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303家,占企业总量的70%,营收42、4亿元,占园区总量的82、3%,税收0.75亿元,占园区总量的59、8%o三年多的时间,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从无到有,初步形成聚集规模,数字经济发展氛围不断浓厚。2、多元化主体不断涌现。XX区积极培育数字化生态,促进形成多业支撑的产业格局。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显示,XX区数字经济企业涵盖数字产业制造业、数字产业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5个大类,软件开发、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27个小类。数字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数字经济生态初步形成。从数量上看,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占比较大。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中的软件开发企业448家、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家,数字要素驱动业中的互联网批发零售企业152家、数字内容与媒体企业129家。从营收上看,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企业占比较大。2022年,数字产业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计10.3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营业收入总计19亿元,其中电商企业营收占比较大,总计9、6亿元;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企业营业收入总计39、8亿元。3、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凸显。近年来,XX区坚持“天下才XX用”的理念,以人才助推产业、以产业集聚生态,出台XX区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实施办法,围绕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服务保障、创新创业平台支持等方面出台16条措施,在“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上进行了初步探索,践行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一方面突出高端引领,对引进的顶尖专家及其创新创业团队或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万元的经费资助;对引进的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给予5%购房补贴;对引进的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优秀硕博毕业生连续三年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等。另一方面强化人才培养,依托高校定向培养人才,并给予相应的学费资助,鼓励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根据规模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落户XX区的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员单位已达238家,已链接院士专家10位,高校院所21家,相关企业240余家,承担重大攻关任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21项,达成“揭榜挂帅”合作意向16项,特别是该联盟与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XX秘书处落户XX,使创新动能进一步释放。4、数字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XX区创新探索“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产业促进”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地产企业的资源优势,在行业服务管理、行业发展规划、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为数字经济产业赋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XX市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XX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的实施方案重要内容;专门制定XX市XX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XX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把数字经济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并作出系统部署。二是健全推动机制。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指挥部,由区级领导同志挂帅,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建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联盟,由党政部门、楼宇产权单位、招商中介服务机构、行业专家和产业界龙头企业组成,实现载体资源和各招商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资源共享,形成发展合力。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出台XX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在数字经济人才就业、入驻特色楼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补贴政策,突出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二、XX区发展数字经济存在的短板1、高质量数字经济企业不多。从带动能力看,龙头企业较少,除京东科技、航天长峰、中交智运等企业外,区内数字经济企业主要以初创型小微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较少。从企业资质看,依托京东、津贸通等电商及电商孵化器生态链,集聚了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但大部分为注册型企业且尚未入驻,少部分入驻企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在细分领域具备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不多。从留区税收看,全区1802家数字经济企业中,有留区税收的企业905家,留区税收1万元以上的企业301家,留区税收10万元以上的企业94家。总体看,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多,但营收和税收相对较少。2、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度不高。除新八大里地区外,全区尚有1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呈现“多点开花”局面,但区域聚集和规模效应还不够明显。在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区内,部分第三方招商机构为使载体快速填满,存在入驻门槛低、招商方向杂等问题,未能与打造数字经济主题园的发展定位相适应。目前来看,网信大厦数字经济企业占比80.9%且业态较为成熟,相比之下,网科大厦、双迎大厦、五福大厦、北大资源新文化中心楼宇内数字经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支撑带动作用还未有效形成。3、主题园区融通发展不足。园区尚无统一的运营机构,专业化平台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部分运营商意识不够强,仅以楼宇为单位提供物业管理和相关基础性服务,缺乏企业培育、产业促进等专业化服务,特别是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第三方专业服务资源的对接和导入不足。同时,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不够完善,楼宇内、楼宇间企业缺乏沟通交流渠道,多层次、多元化互动模式尚未建立,整个集聚区层面的跨楼宇服务、活动组织和策划不够突出,部分企业对“数字经济集聚区”认知模糊,归属感不强。4、数字经济生态还需进一步培育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水平不高,数字经济企业分散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业价值链条中研发、高端生产环节尚不成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足,能够向传统行业赋能并具有鲜明特点的数字技术较为缺乏,上下联动发展的产业互动格局尚未形成,导致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与恢复能力的产业链韧性不足。政策广度深度有待拓展,现有数字经济政策重“引”轻“育”,缺乏持续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品牌塑造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数字经济新地标”的品牌效应尚未真正形成,宣传和氛围营造工作还需持续深入。三、XX区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建议1、突出''引字,完善系统化招商机制。企业聚集是产业发展基础,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必须持续吸引优质企业落户,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首先,着力加强引进领军企业。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打造龙头聚集、平台多元、投资活跃的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群。其次,精准对接科技型、创新型项目。推进与珠三角、长三角孵化器深入合作,深化“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产业链招商”“第三方机构协助招商”等方式方法,主动出击,优化产业结构。最后,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资介”协同发展模式。依托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聚焦产业链暴露出的缺位、短板,强化推介招商,建立起“政府出题”“企业答卷”“校企联合攻关”的互联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金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2、突出育字,构建梯队化培育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既要注重招商引资,也要注重对现有企业的培育,着力构建“金字塔型”梯队培育体系,形成滚动发展、梯队化的全链条培育格局。首先,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新天钢集团、中交系企业等有条件的传统大中型企业“裂变”的专业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依托“北方设计联盟”发展数字设计服务业,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其次,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发挥光电通、航天系、京东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引导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形成XX区数字经济领域特色品牌。最后,支持“专精特新”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建立企业动态库、开展专题培训、提供融资专项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企业巩固和提升细分领域市场地位,发展壮大成为单项冠军企业。3、突出联字,搭建协同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的过程是展示地区营商环境最直接的窗口,必须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让企业在XX区投资便利、办事痛快。首先,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搭建集政策对接、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财税服务、人力资源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向产业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体系化服务和资源导入。其次,畅通沟通桥梁。定期组织党政部门、数字经济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开展座谈交流、撮合对接等活动,促进企业互联互动、“抱团发展”,构建共治共享的园区治理模式。最后,借助互联网技术链接。探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商产业园”等,打破传统物理边界,实现“网络注册、无界办公”;充分利用XX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优化平台,聚焦数字经济领域,通过动态更新数据库的对比分析,查看详细数据和服务流程差异,明确专属分析研判和问题追溯,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为数字经济持续赋能。4、突出准字,加强精准化政策扶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特别是要注重政策的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首先,实施重点领域扶持。明确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定位,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焦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创等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其次,实施差异化扶持。建立企业经营发展困难与现实需求情况的动态信息跟踪系统,加强财税支持与经济运行监测,根据各个阶段企业的现实需求,坚持精准“滴灌”,一企一策纾困解难,提升服务水平。最后,实施激励性扶持。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资质以及挂牌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给予奖补,壮大产业发展主体,着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5、突出融字,推进融合化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通过自身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能够带动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首先,融入传统产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数字经济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积极参与政务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智慧城市应用建设,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XX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融入民生服务个性化需求。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方式,以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技术融合为途径,深化智慧创新应用,实现精准服务、全民享有。最后,融入城市治理精细化设计。统筹区内各领域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多部门数据联动共享,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区治理发展格局,提升城区功能品质。6、突出“广字,加大品牌化宣传力度。“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扩大宣传推介,强化氛围营造,不断叫响XX数字经济品牌。首先,借助外力。发挥世界智能大会平台作用,继续办好智能大会分论坛,积极对接行业资源,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全球数字经济生态圈。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多方资源,举办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峰会等有影响力的行业峰会、专业论坛和展会等活动;做大做强创新创业大赛品牌,面向全国招募并挖掘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形成储备丰富的数据库。最后,依托已有优势。利用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XX市大数据协会、数字经济工程师培训基地、国家和市级媒体等平台,线上线下方式相结合,加大对XX区数字经济主题园区、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推介力度,提升XX数字品牌知名度,为打造XX数字经济产业“新地标”做好宣传支撑。包含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XX市XX县龙洲街道XX月村蹲点调研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和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的要求,前段时间,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专门赴基层联系点一一XX市XX县龙洲街道XX月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蹲点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住农家、访农户,共召开由县、街道、村干部和村民党员、群众、种养植大户、工商户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两个,入户走访村民22户。通过蹲点调研,调研组感到,XX月村就是浙江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值得认真解剖的一只“麻雀”,对于研究、思考我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一、XX月村基本情况XX月村位于XX县西南,距县城7公里,属半山区丘陵地段,全村地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0亩,山地面积2970亩。相传,XX月村的村名来自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全村共辖10个自然村,共分1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13户,人口1693人。近几年,XX月村先后获得了省卫生村、省民主法治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五好党组织、市绿化示范村、市便民服务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法治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一)党的十八大以来XX月村发生的主要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XX月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1、村民收入来源的变化。2012年XX月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元,到20xx年达到了16342元,增长56、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了79、6%,经营性收入减少了14、5%,财产性收入增长了13、9%,转移性收入增长了6、5%o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XX月村以劳务输出为主;经营性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村中务农人员减少和种植成本的上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有上升,但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还不高,其中财产性收入主要是田亩租金、利息、房屋出租收入;转移性收入主要是每年的政府补贴和补助收入。2、村民生活条件的变化。吃的方面,2012年XX月村老百姓花在吃上面的费用平均每户1、2万元,20xx年提高到平均每户1、8万元,提高T50%o住的方面,全村农户基本住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村里还出现了许多别墅式庭院。行的方面,全村家用小汽车数量从2012年的63辆增长到了20xx年的155辆,增长了146%。家用消费方面,2012年全村拥有电脑的农户为200户,20xx年提高到了351户,增长了75、5%o3、村庄生态环境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后,村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全村污水处理系统全部安装到位,并实行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拆除违建面积4万多平方米,道路硬化10多公里,安装路灯120余盏,几乎覆盖村内所有小路;新建公厕6个,立面改造房屋墙体和庭院绿化28户;新建了村景观潭、水车水碓、古窑址、健身步行道、党建广场、休闲公园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生态环境更加美丽。4、村级集体经济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现在每年约有30余万元收入。村里结合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流转土地706亩建立种养殖基地,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约5万元,并为村民每年增加收入70万元,解决村劳动力70余人,实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致富共赢。5、村级基层治理的变化。一是用活“村情通+民情档案,将最基本的“村务公开、户籍、土地、建房、务工等40余项信息电子化、掌上化,实行分级管理、动态更新;二是建好村情通+民情驿站,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建设村网上代办服务点,让群众享有无差另4的掌上服务;三是推进村情通+民情沟通,实时公布党员干部做实事、村级重要事项、热点问题情况,接受群众点赞、监督、评议。6、村级组织建设的变化。一是创新村情通+农村党建,依托村情通平台,将党支部建在平台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群团建在群众指尖上,使农村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二是推行五组一联机制和先锋红卡工程,积极调动广大无职党员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三是推行服务群众三定三包三评机制,对党员服务群众的事项“月度计积分、季度亮星级、年度评指数,并把结果作为年底评优评先和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二)XX月村村民的感受。调研组充分感受到,这几年XX月村发生的重大变化,老百姓都有着同样的感受:一是对党拥护,充满感激。不管是参加座谈会的党员、群众,还是入户走访的22户村民,都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XXX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发自内心地拥护。二是对生活普遍感到满意,获得感强。每到一户,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都感到村民对生活现状普遍感到满意,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比较强。三是对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期待。走访过程中,老百姓谈得比较多的是,希望村里的绿化搞得再好一些,能多种一些树,村里的主干道能够拓宽一些,也希望把停车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优质的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农村等,表达了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三)XX月村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XX月村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历史性和根本性的: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多次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一直聚焦“三农”问题。从我省来看,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以贯之地推进XXX在浙江工作时亲自部署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重大工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开展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在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有一个好的领头雁和一个好的基层组织。实践证明,农村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有没有一个好的基层组织,事关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座谈和走访过程中,许多村民都对村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工作给予了肯定和点赞。三是有一个好的乡风和民风。走访过程中,调研组成员都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XX月村“民风朴实、百姓勤劳”。XX月村的变化,离不开一个好的乡风民风,离不开村民的勤劳、朴实。二、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几个问题通过蹲点调研,解剖XX月村这只“麻雀”,调研组发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一些问题。(一)农村党组织建设问题。从XX月村基层党建工作来看,党支部作用发挥充分,总体赢得了群众点赞,但也存在全村年轻党员偏少、党员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等问题。如XX月村85名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只有5名,占总数的5、9%,全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才7名,占总数的8、24%,农村党员的结构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关注和重视。(二)农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问题。从农民收入看,20xx年XX月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2元,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956元),也低于XX平均水平(20225元)。在16342元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为13554元,占比82、9%,高出全省(61、9%)21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1315元,只占8、04%,低于全省(24、5%)16、46个百分点,印证了XX月村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实际情况,说明离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还有很大差距。从集体经济收入看,XX月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30多万元,主要依靠租金和分红,结构和层次还不是太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特别要重视集体经济构成问题,尤其要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性。(三)农村产业振兴问题。从XX月村整体情况看,全村农产品特色还不明显,种养殖规模普遍不大,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产业如何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社会化保障水平,以及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值得思考与重视。(四)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调研组入户走访的22户农户中,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只有两户,其余均为上世纪40、50、60年代出生,很多家庭平时只有老两口在家,孩子大多在外求学、打工或者学校毕业以后留在外地工作,特别是现在浙江农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子女在外求学或者毕业后在外工作的越来越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果没有人,没有劳动力,不仅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乡村振兴更谈不上。对当前比较突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从教育来看,走访过程中,村民最大的希望是孩子上学有接送的校车,特别是对于父母在外打工需要爷爷奶奶接送的,老人感到力不从心。从就医来看,XX月村乡村医生今年71岁,年龄偏大,不会电脑操作,对病情只能作一些基本处理,走访过程中村民也希望优质医疗资源能下沉到村。从参保情况看,20xx年XX月村合计参保1672人,占户籍总人口的98、76%,全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70人,退休人员平均待遇为168、6元/月。农村医保、养老保险事关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需要在统筹考虑支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符合农村特色的社保体系。(六)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像XX月村离XX县城只有10多分钟车程,对类似离城市和城镇距离较近的乡村,要积极探索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因此,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三、对策建议根据这次调研,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XXX有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农村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二是要进一步突出服务功能。要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乡村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大平台”向村级延伸,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和党组织骨干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乡贤、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士兵、优秀大学生村官等党员中优选村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建设,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青年农民、在外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切实改善农村党员的年龄、知识结构。第二,要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一方面,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效、生态、高质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农村土地资源。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启动百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下一步要规划和试点先行,前提是农民的利益得到优先保障。第三,要做实做细农村民生保障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一是要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要在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加快培育乡村全科医生,弥补乡村医生“短板”;要高度重视农村老龄化和留守老人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满足农村养老需要。二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的原则建议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化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加强对农村困难人群的保障,深化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完善精准帮扶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第四,要因村制宜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两种资源,统一谋划,使临近城市的农村,不仅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也能享受农村生活的宁静,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特别是要结合大花园建设行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绿化,推动农村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充分展现诗画浙江的美丽风光,使农村真正成为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第五,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要不断创新农村治理的组织形式。特别是要积极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鼓励发展乡贤理事会、参事会、议事会等乡贤组织,推动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回馈故里;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向村级延伸,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三是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联动体系,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