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XX乡村振兴实践成效XX市位于川西南、滇西北交界处,行政区域面积7414km2,辖3区2县,共有乡镇(街道)49个,乡村占比30.6%,是XX省唯一的亚热带农业经济发展区域。近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XX市坚持不懈抓农村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农业经济、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抓好低收入人口稳增收,2021年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14096人,同比增长6、8%;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1889元,同比增长14、37%,高于XX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XX省人均水平(11073元)高7、4个百分点。持续推进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完成新一轮198名驻村干部选派工作,全覆盖持续帮扶全市66个重点村,并对12个重点帮扶村予以倾斜支持。现代农业质效不断提升建成“7+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1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芒果、枇杷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农业品牌效应逐渐显现,XX芒果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值达42、53亿元。2021年,发布XX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攀果”。2021年底,XX共有“三品一标”产品10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现代农业园区12个、省五星级园区2个。农业种业发展成效明显,选育出果蔬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50余个,储备芒果新品种250个,建成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基地2个、米易梯田红米种质资源圃15亩,并完成特色资源产业化开发。XX成为国内重要的芒果育种基地之一,芒果杂交后代群体保存量居全国第一。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以上,96%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82%以上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创建“美丽XX宜居乡村”达标村168个,覆盖率超过73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米易县、仁和区成功创建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全省首批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全市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87、1%,完成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所有行政村完成4G网络及光纤宽带覆盖,农村生活面貌大变样。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乡镇、村(社区)班子换届,乡镇领导班子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7%,全覆盖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培训。2021年,选拔634名优秀农民工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建立“一约三会五员”“遵法评理会”自治模式,形成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实现农村调解组织全覆盖。其中,米易县龙华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党总支2021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撒莲镇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农业农村改革有力推动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全市乡镇级片区划分,全市划分乡镇级片区18个,村级片区94个,确定中心村99个。全市23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年度集体资产清查、集体成员身份确认、资产股份量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探索形成合作经营型、资产经营型、入股分红型和农业服务型等多种发展模式。2021年,全市230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3433、48万元,较2020年增加347、18万元,增长11、25%;村集体经营总收益2037、39万元,村均收入14、93万元。XX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从当前发展来看,XX虽然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低端农产品供过于求,如芒果产业中凯特芒占比约80%,“一品独大”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没有形成早中晚熟的品种梯次结构。农产品精深加工仍然薄弱,缺乏农产品加工产业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的统一指导和整体规划,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水果、蔬菜精深加工率极低,物流包装、市场集散等功能配套不全,芒果、蔬菜等主要特色农产品生销比重超过90%o脱贫攻坚过程中发展的养鸡养羊、核桃花椒种植等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二是规模经营比重偏低。新型经营主体少,农业产业经营仍以家庭经营、自产自销模式为主,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弱,提升生产经营效益空间小,目前还没有发展出更高收益的产业模式。目前,XX土地流转率仅为9、52%,低于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为40%,低于全省平均5个百分点。三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文旅融合发展不到位,农村阳光康养、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产品较单一,缺乏整体规划和梯度开发。四是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不足。受地形和设施农业发展制约,全市农机总动力71、88万kW,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差距较大。农业大数据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规模化应用还未取得重大突破。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是集体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散、松、小的状况,受交通、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财政支持等影响,河谷地带、二半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收入从零元到上百万元都有。二是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截至2021年底,XX2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约4成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万元,主要依靠集体资源租赁、入股获取集体收入,举办实体经济较少,产业再创造能力弱。乡村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完善,村集体经济项目储备严重不足,项目选择缺乏科学论证机制,存在“想当然”发展倾向。三是思想意识滞后,发展动力不足。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等靠要”思想,村民观望等待心理浓厚,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容错机制不完善,村级事务减负力度不够,部分村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不能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积极性和农民参与度。人才缺乏致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2021年,XX有农业人口51、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人才仅分别占全市农业人口的6、2%和0.1沆总量小,且部分农业技术人员还需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实用人才中,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偏少,截至2021年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分别仅占实用人才总数的3、3%、1、8%;农村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35岁以下人员偏少;村干部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达37、3%,70%以上村党组织书记缺乏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经验,能力素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匹配度不高。三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在人才培养上,多以授大课、聘请老师临时辅导、定期开班辅导等方式开展,没有形成教育优势和技术提高的合力,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农村人才成长较缓慢。同时,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难聚留人才,人才支撑不强。高质量民生保障短板突出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偏远乡镇学校学生流失严重,中心集镇学校学生人数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亟待加强;部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问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未达到50%,距离优质普惠还有差距。二是基层医疗资源短缺严重。乡镇卫生院人员引留难、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设备陈旧、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截至2021年底,XX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20人,仅占全市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9、68%o20182022年,共有243人辞职、调离基层医疗机构。三是社会保障短板明显。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保障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养老机构适老化水平、专业化管理及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欠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欠账。部分农村公路项目由于配套资金不足,推动迟缓。截至2021年底,XX市农村公路四级及以下等级道路占96%以上。受地形地貌影响,农业生产工程性缺水问题仍然严重。农村地区网络通达率不高,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农村生态治理有欠账一是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仍不高。部分农民和乡村企业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参与意识不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还不够。受先生产后生活模式及复杂地形地貌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硬件建设欠账,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污水治理设施严重缺失,离标准要求差距较大。乡镇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封场和生活垃圾中转系统建设经费缺口多,投入压力大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边远乡镇、村社无害化卫生厕所达标户厕较少。三是有效的农业环境监测及保护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没有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土、水、气、光、温的变化进行长期跟踪监测,缺乏制定保护政策措施的相应依据。文明乡风建设有一定差距一是农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化。农民对党和国家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少数农民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关心集体、邻里守望、孝老敬亲、诚信经营等美德有所弱化,“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心理依然存在。二是农村社会风尚缺乏强有力引导。农村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增多,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发生,请客送礼之风未得到有效抑制。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如一些家庭摆阔气,为在家族面前挣面子,按照女儿的文化程度向男方家庭收取1040万不等的彩礼,高额的彩礼及阔气的宴席,助长了农村地区不良风气滋长蔓延。三是农村文化阵地与需求存在差距。农村文化生活投入资金少、举办活动少、形式不新颖等问题,使得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而贫乏。截至2021年底,XX市农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已全覆盖建立,共有文化专职干部46人,基层文化服务专业队伍文体辅导员484名,但多数文体辅导员属于兼职或者临聘人员,更换较频繁,且兼职过多,业务不精,影响了站点活动的正常组织和开展。基层治理体系不够健全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两项改革”后,村级干部逐步实现年轻化,在围绕项目招引储备、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方法上还缺乏经验。村干部除正常履职外,还要为维持生计而从事其他工作。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农村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导致农村财力、物力缺乏,村集体经济规模严重偏小,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严重不足。二是智能化治理水平还有待提升。目前,大数据运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产品营销,乡村治理智能化网络系统建设、高质量民生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便捷度建设缺乏相应支撑,各级还没有真正形成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农村社会治理过度依赖乡村自我修复能力。三是示范试点的带动效应不明显。经过基层治理示范试点工作,积累了“一约三会五员”“遵法评理会”“三说会堂”等治理经验,但是试点示范的带动效应还不突出。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育才策略的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号召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高校理应肩负起为国育才的历史任务,因此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人才红利”的优势,值得重视和深入探讨。一、科学内涵1、对于人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一系列重要的论述,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少子化现象日益突出、国家间竞争趋于激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人才强国战略成为实现国家强盛的第一战略。有研究者认为,A人才观存在四个维度,即人才战略、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以及人才集聚,它构筑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才观”的主要内涵。对高校而言,新型人才观的确立应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维度,如何培养出与时代、社会高度契合的人才,提高人才的数量、质量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2、高校育才观推动我国人才红利释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讲话清晰的指出了高校育才的任务所在,即人才培养,它是由高校的社会属性及国家和人民对它的期望所决定的,高校的发展只有紧紧地围绕这一属性和期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它构建起了高校“育才观”的理论基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在讲到人才问题时突出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要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人才。我国高校要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它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发展提出了根本要求。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育才任务,也是主要的人才输出基地,承担着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责任,只有在正确的“育才观”指导下,突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我国“人才红利”才能充分释放。3、我国''人才红利释放是人才全面素质观的体现。与“人口红利”相比,"人才红利”更加注重从已有的人口数量优势向人才质量优势的转变。“人才红利”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显著提升人才质量的基础上,兼顾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及配置,从而使人才的单位产出和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比最大化。“人才红利”的释放就是围绕人才形势的新变化,实现育才观与人才观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二、人才的现实问题1、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人才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人才红利”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有待提升。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高端人才相对紧缺,其具体表现为战略新兴产业人才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等,而中低端人才相对充裕,人才结构失衡导致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人才队伍整体数量不足。人才队伍的质量关系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接受教育的时长、年限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受教育人口的比例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从客观上制约了我国人才的产出,造成了我国科技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不足。2、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和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高端人才匮乏无法满足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尽管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的培养产出数量已大幅提升,但形成了一般人才与高端人才比例悬殊的现实,人才结构有待从根本上加以改善。此外,当前我国的人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相对集中,其他城市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人才的分布、人才资源的区域布局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人才布局亟待改善。3、人才流动失衡、人才匹配不均衡。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带动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服务社会发展,但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市场化机制尚不能高效引导社会人才流动,造成人才在发达城市、省会城市等过度集中的现象,重点城市的人才饱和与地方城市的人才匮乏反差强烈,人才流动不平衡问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岗位匹配程度不高,人才流动失衡、人才匹配不均衡的现象导致各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专业与产业不能有效匹配,阻碍了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探索思政育人策略,推动“人才红利”释放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国家所想、所急、所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由此可见,高校的育才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尤为重要,高校的育才要紧密地与国家发展相联系。育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和重要使命,因此,如何实现高校育才效果最大化,释放“人才红利”优势,值得深入探索。1、国家“发展观与高校育才观的有机统一。十九大报告中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理念指导政治、经济、社会的运行。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是在继承了前人优秀成果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家发展观的一次创新性认识,即国家观包含了以“和合”为核心的包容性国家文明观、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国家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国家治理观、以国情为基础的特色型国家道路观,以及以和平为主旋律的国家发展观。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较为重视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难免相对忽视育人的本质作用,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作为教育最本质的功能,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回归。新的国家发展观理念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为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解决好国家发展与教育新变化带来的人才培养困境,需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中教与育的本质关系,人才培养不仅要让人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对人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培养,思想道德尤为重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一面,应将这种精神和能力与实践生活有效结合,将国家的发展与高校育人实践活动有机统一,高效发挥学校育人活动的作用,实现人才红利最大化。2、高校人才观与个人"价值观的融合。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内涵逻辑和外部表征发生了诸多变化,高等教育人才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其多样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性:要求学生具备更加复杂的专业知识、专业操作与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第二,综合性:普及化阶段新兴行业、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更加需要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第三,人文性: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质量的人才产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关注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提升人才的人文素养。第四,个性化: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需求,建立弹性的、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必要。第五,创新性:近年来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具备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第六,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国际竞争中满足岗位要求,促进国际交流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新型人才观决定了在育人实践活动中,对于人才的引领已不仅局限于知识素养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将高校的人才观落实为育人实践策略,将育人活动中多元的个人价值观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3、思政课程与学科体系的整合。当前思政课堂的单一化、条块化现象仍然存在,思政育人手段无法深度融入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依然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统筹规划课程内容,做好思政课堂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梯度衔接。有学者认为,首先,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设置课程内容。统一规划各学段的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断层、倒置等问题,充分考虑思政课程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遵循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则,将思政课程嵌入育人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实现教学规律与育人规律的双重红利释放,促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形成。其次,学科间要整合教学资源,提炼教学内容模块。学科间存在知识差异,但育人的目标、手段、方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制度认同、法律观念、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等存在共性,育人过程就是要将共性的知识恰当的融入学科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专业知识模块与思想教育、精神培养模块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提升育人效果。4、深度建构课堂思政体系。课堂思政教育活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回归育人本质,实现知识与精神的全面培养。首先,实现课堂思政和思政课堂的协同育人。发挥思政课堂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同时强化课堂思政的德育功能,通过知识熏陶为精神塑造提供途径,坚定学习“为了谁”的理想教育。其次,深入推进课堂内外的一体化教育深入开展。一方面学校要做好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科学阐释,用理论与实践知识,促进教育的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大育人格局,实现学校、家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育人,建构全面育人制度、实现三方良性互动、搭建良好育人环境,形成一体化育人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