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XX产业集聚区蹲点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791884
资源大小:31.2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努力建设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XX产业集聚区蹲点调研报告.docx
努力建设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一一XX产业集聚区蹲点调研报告省委书记XX在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上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把杭州XX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为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要求,6月14日至15日,我带队到XX开展蹲点调研。其间,走访企业、学校、社区、农户、工程项目16家,召开重点企业、周边城区、街道社区(村)负责人和机关干部、村民群众座谈会5场次,还逐个听取附近萧山区、高新区(滨江)、杭州经开区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建议。通过蹲点调研,我深切感到XX作为承担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意图的大平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现在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发展还不够快,需要以“排头兵”的决心和气势,义无反顾、激情创业、强势推进。一、基本概况规划建设XX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承载着杭州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历史使命。XX产业集聚区自成立以来,管理体制调整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批复组建阶段(20102012年)。2010年9月,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杭州XX产业集聚区。2011年9月,市委、市政府根据省编办批复设立XX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着手开展组建工作。二是分区管理阶段(20122014年)。2012年10月管委会正式挂牌运行,新成立的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核定行政编制数8名、内设机构两个,由市政府授权,主要承担集聚区内核心区块的开发建设职责,牵头负责集聚区内其他区块规划建设发展的统筹协调。集聚区内江东、临江、空港3个园区管委会和靖江、南阳、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7个街道仍归萧山区管辖,前进园区指挥部仍归杭州经开区管辖。三是实体化运行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对XX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区划范围由原来的“四园区、七街道”缩减为“三园区、五街道”,将空港经济区及其所在靖江、南阳街道划归萧山区,同时撤销原江东、临江、前进等功能区管理机构,托管萧山区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5个街道,并负责XX区域内各派出机构、分支机构的协调管理。20xx年1月,XX管委会(党工委)正式实体化运行,在保持萧山区行政区划不变、司法管辖不变、汇总统计不变的原则下,对XX区域统一履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管理职能。目前,XX规划控制总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4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9平方公里,有8个社区、59个行政村和1个农场,常住人口35、6万,户籍人口15、44万。经过多年积累发展,特别是20xx年实体化运行以来,XX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区域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211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296亿元,年均增幅12、1%;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从35、5亿元和15、5亿元,增长到87、2亿元和39、4亿元,年均增幅分别为34、9%和36、5%o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和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区域内共有注册企业1355家,其中纳税企业911家、规上工业企业271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94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8、6亿元,占比61、9%o三是大企业大项目增多。近三年引进重大项目45个,总投资达1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个,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66个,集聚了长安福特、林肯、Ferrotec.西子航空、格力、吉利、广汽、费列罗、顾家工艺、新松机器人、华东医药、传化公路港等一批知名企业。四是产城融合不断加快。规划建设XX高铁客运站、铁路货运站、杭甬高速复线、杭绍台铁路快速路、艮山东路过江隧道、地铁7、8、13号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先后引进杭高XX分校、杭高东湖学校、中策职校XX分校、市一医XX院区及宝龙、龙湖城市综合体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五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完成“三改”360万平方米、拆违161万平方米,新增雨、污水管网102、5公里,关停5家大型养猪场,削减生猪45万头,区域内22家养殖企业纳管实现全覆盖,关停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97家。20xx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4、6%,PM2、5浓度同比下降15%o二、存在的主要问题XX发展进步明显、前景可期,但当前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与省委“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的定位还有较大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散”和“弱”,空间布局散、功能配置散,城市功能弱、产业竞争力弱、区域主导能力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产业定位和结构不合理。XX多以制造型工厂为主,研发、市场两端在外,产业层次偏低、缺少内生动能等问题比较突出。20xx年XX三次产业结构为4、3:83、1:12、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占比为74、3%o一是汽车制造业连番出现起伏。近年来由于部分汽车制造企业产值大幅下降,直接导致XX汽车制造业产值由20xx年的472、6亿元下降至20xx年的350.6亿元。二是传统化工行业转型压力增大。20xx年XX化工化纤制造业实现20%以上高速增长,合计实现产值491、7亿元,占比达42、35%o但67家规上化工企业用地占XX工业用地的26%,综合能耗占73、3虬VOC排放占80%,工业废水排放占70%,给XX资源环境带来较大负担。三是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势头不足。20xx年XX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亿元,仅占工业增加值的27、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6、77亿元,占比仅为7、7%;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79、8亿元,同比下降19、15%;信息经济增加值7、11亿元,同比下降1、5%,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任重而道远。(二)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20xx年XX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为87、4万元/亩,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3万元;271家规上企业中,亩均税收达到40万元标准的只有21家。一是产能利用率低。如个别汽车制造企业产能10万辆,20xx年仅生产1、6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16、23%o二是项目见效慢。近三年XX招引45个项目,供地7多亩,20xx年财政贡献不到1亿元。三是供地方式粗放。由于土地利用不够集约,目前XX可以一次性供地100亩以上的建设区块只有10个左右。(三)城市功能相对滞后。城市建设框架拉得大但中心不够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是当前制约XX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XX整体发展环境,成为优高项目和高端人才难以引进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城融合支撑不足。XX地域广阔,城市功能项目布局、产业布局、小城镇布局、村庄布局比较散乱。作为一个新区,XX缺少聚拢人气的集中展示区,特别是核心区建设进度缓慢,尚未形成城市风貌。二是城市建设资金难以平衡。从支出看,20xx年XX计划投资100.4亿元。但从收入看,20xx年XX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土地出让收入三项合计可用财力为74、11亿元,仅能满足社会民生、城市管理、征地拆迁和政府运转等刚性支出。(四)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管委会实体化运作体制有效促进了XX区域一体化发展,但XX作为非行政区或国家级新区,管理和审批权限等体制性难题、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小马拉大车”“看得见管不着”现象仍然存在。一是“飞地管理。目前XX共计“飞地”153、11平方公里,占未征用土地51%,分属萧山区、高新区(滨江)、部队和省水利厅。对这些“飞地”,XX有维稳治安环保的责任,但无土地开发建设和管理使用的权限。二是审批事项。由于XX没有独立区划代码,国土农转用报批、占补平衡挂钩、土地规划调整方案报批、建设用地预审、供地等审批管理事项没有独立端口,只能使用杭州市或萧山区职能部门审批账号登录办理,影响了投资项目审批效能,未能做到“办事不出XX”。(五)干部精气神需要再提升。XX作为开发建设新平台,要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异军突起,必须有一支激情创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但由于人员混岗、绩效管理等体制机制因素,干部交流渠道较窄,对干部的吸引力不够,造成XX干部队伍人员结构、知识能力和作风状态与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XX管委会共有“一办一部七局”9个内设机构、5个市级部门派出机构、9家直属主要事业单位和5个街道,核定行政编制380名、事业编制101名。另有编外人员394名,占全部工作人员的64、6%o三、对下一步发展的思考XX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有的是资源要素制约,有的是体制机制不顺。下一步,要按照“大格局、大学习、大招商、大建设、大统筹、大改革、大党建”的要求,立足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力量,着力破解当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XX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一)面向大湾区,理清发展思路。一是明确总体定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自觉把XX发展置于“大湾区”建设格局中思考和谋划。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战略性大平台”这一定位,瞄准国内外先进标杆,把XX打造成为大湾区核心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例。二是细化具体目标。坚持“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研究制定20xx年攻坚任务、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列出详细的工作清单,逐条逐项抓好落实。三是确定主导产业。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XX现有“7+X”产业体系进行深度分析,开展多方研究论证,确定XX未来的若干主导产业。(二)优化空间布局,做好科学统筹文章。一是扎实推进多规融合。通过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推动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规划充分对接融合,提高XX城镇、产业、村庄布局的集约化水平。二是加大产业平台整合力度。有效整合江东、临江、前进等区域的平台空间,打造若干以科创产业、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新材料和贸易服务为重点的“万亩空间千亿量级”重大产业平台(基地)。三是做精做强产业新城中心区。明确1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20一30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集中精力推进产业新城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尽快打造出一个具有XX地标性的“城市客厅”。(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一是明确招引方向。在明确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建链,补链,强链,o二是拉高招引标杆。建立项目招引的筛选机制,对具有行业影响力、重大牵引力的项目要主动出击、紧盯不放,力争每年招引一批优高大项目。三是拓展发展空间。针对“有项目难落地”的问题,建立XX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对未达到规定容积率、亩均税收等指标的低效建设用地,通过政府收储、异地置换等措施开展再利用。对区内工业用地,探索“创新型用地”的模式与做法。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产业新城,不断降低创新创业时间成本、商务成本和制度成本,形成有利于产业、人才、资金集聚的“洼地”和更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环境。(四)加快小镇化改造,推进人产城融合。一是用特色小镇的理念和方法改造提升产业区块。改变“摊大饼”式的传统开发建设路径,针对传统工业园区功能单一的问题,充分借鉴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建设一批邻里中心,让入驻企业和当地群众生活更加便捷。二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高铁江东站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依托萧山国际机场,统筹推进海陆空交通枢纽体系建设,不断强化XX在环杭州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三是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能力。按照大湾区核心区的标准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谋划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布局落户XX,推动省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XX集聚。四是创新开发建设模式。着眼破解XX城市开发建设碎片化、时序不一等问题,积极推行连片开发、集中建设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海外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土地、产业园区建设。五是健全要素保障机制。争取在跨省统筹指标和跨省增减挂结余指标分解中,对XX涉及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予以支持。稳妥推进债务化解,以全市统筹的方式,逐步降低负债比例。(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XX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按照“一个主体、一个平台”要求,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确保实体化运行真正落地。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设立XX独立区划代码,实现“办事不出XX”。推动相关部门在XX设立海关、检验检疫和外汇管理机构,设立自由贸易口岸和综合保税监管区,打造eWTP实验区重要平台。二是完善与周边城区联动发展机制。加强XX与周边城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协作,积极导入高新区(滨江)、萧山区、杭州经开区等平台溢出效应。三是创新''飞地管理办法。积极探索跨区域托管,开展只转不征政策试点,先行先试规划调整方案和农转用方案同步受理、同步审批。四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在编在岗人员编制身份归档管理、绩效考核,打破身份限制,实行岗位管理,有效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大力引进更多专业型干部,切实加强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关于XX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的工作计划,9月28日,受市人大常委会XX副主任的委托,我委前往XX市社会保事业局就我市三年以来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取了召开座谈会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在座谈会上听取了XX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的汇报,并与社会保险事业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及成效20xx年至20xx年,我市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91、56亿元,总支出63、43亿元,基金滚存结余80.94亿元,五险基金总收支平衡,但是生育保险基金单项面临较大的支付压力。(一)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xx年,全市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为20.9万人,其中,参保在职人员17、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2万人。20xx年至20xx年,全市城镇从X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8、35亿元,总支出39、71亿元,滚存结存54、55亿元。按照国务院部署,每年均有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至20xx年,企业参保退休人员调整后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354元。(二)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xx年,全市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4万人(含离退休人员)。近三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3、13亿元,总支出14、67亿元,滚存结余20.49亿元。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服务总人次达21万人次,全部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为72、3%,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为74、6%o(三)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xx年,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8、6万人。近三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64亿元,总支出0.59亿元,滚存结存2、03亿元。全市共有7532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开展实施建筑业“同舟计划”,大力推进我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单独参加工伤保险,近三年共有330个建设项目6、2万人次的建筑业农民工纳入了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发生工伤95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414、45万元。(四)生育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xx年,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8、6万人。近三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1、12亿元,总支出1、27亿元,滚存结存0.48亿元。全市共有2、17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虽然有历年滚存结余支撑,但是生育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失衡,一方面,全国统一下调费率,生育保险费率从0.6%调整至0.5%,导致生育保险基金每年减少收入约750万元,另一方面20xx年全面实施二孩新政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人员逐年增多,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大幅度上涨,至20xx年,当年全市有1、1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20xx年增长、6%;人均生育医疗待遇达到3715元,比20xx年增长9、7%o收支失衡,当年缺口1716万元。(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xx年,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4、6万人。近三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7、32亿元,总支出7、19亿元,滚存结存3、3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服务总人次达44、34万人次,全部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为58、8%,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约为59%。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近三年共有6319人享受居民医保大病补偿待遇,补偿金额3296、51万元,人均补偿5217元,有效缓解患者就医负担。(六)上解省级统筹调剂金情况。社会保险已实行省级统筹,我市每年根据省级要求上解调剂金到省级,由省统一调度使用。近三年共上解基金10.06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上解8、19亿元,医疗保险基金上解1、59亿元,工伤保险基金上解0.06亿元,生育保险基金上解0.14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上解0.08亿元。二、主要问题总体来看,我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情况是好的,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相关部门协同化工作、全过程管理、制度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相关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保扩面任务艰巨。每年扩面任务不断增加,但是在宏观经济下行,失业风险增大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企业参保缴费负担较重,参保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职工自愿“弃保”,灵活就业人员持续缴费能力偏弱,存在断保现象,继续扩面征缴难度大。(二)基金收支平衡面临压力。20xx年以来,受二孩新策带来的生育高峰期和产假延长增加生育津贴支出的影响,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连年收支失衡,支付压力巨大。随着全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的实施,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费率均有降低,与此同时,各项待遇标准却不断提高,实现社保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三)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主要由于编制不足引起,编内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之比已达到1:1、5万,经办人员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与经办业务量持续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且存在一人兼多岗,工作量大,导致单项业务办理时间延长,降低了群众满意度。社保局通过编外招聘的方式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但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业务办理的时效性,群众意见大,满意度较低。(四)社保经办服务堵点亟待疏通。目前,我市有社保经办服务项目流程较为繁琐,存在“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比如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有部分退休人员年老体弱,要求他们集中现场认证确实不便;异地就医转诊审核手续繁琐,参保患者申请异地就医需要经过医院医保科及社保局二级审核,不够便捷,而且个别医院在办理初审时存在拖延的问题,耽误了重症患者治疗。三、意见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成效,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经研究讨论,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一)着力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鼓励发展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广泛宣传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使之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着力增强广大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依法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主动性。(二)努力实现社保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基金持续稳定运行。扩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考虑到社保基金的特殊性质,要积极协调开户银行,制定相关协议,按优惠利率计算存款利息,提高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水平。对于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基金,由于基金数额巨大且积累时间长,应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稳妥做好保值增值工作。社保基金投资选择资产组合,应当坚持安全优先,兼顾效益O(三)切实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构建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内部控制、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监督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人社、财政、国税、地税、卫计、工商、民政、公安、审计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严肃查处各类社会保险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四)深入研究和落实好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对经核定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企业,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助(以奖代补),以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决策部署,适当放宽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提高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待遇水平。(五)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建设好社保业务队伍。建议对社保事业应在人员及预算给予足够支持,确保业务员队伍相对稳定,有利于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及服务品质,从而提高群众满意度。(六)是着力疏通服务堵点。建议社保经办机构以提升服务的便利化,疏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目标,对领取养老待遇集中认证、异地就医转诊核定等较为繁琐的社保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压缩、精简,取消无谓的证明材料,现场办的实现“只进一扇门”,力争“最多跑一次“,力争简繁除苛,彻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