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加快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794896
资源大小:15.9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滁州市加快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方案.docx
滁州市加快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亭满意“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深改委会议、省“免申即享”调研座谈会议精神,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将“免申即享”作为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打破数据壁垒,坚持刀刃向内,大胆改革,出台政策做好“精准滴灌”,执行政策做好“流程再造”,兑现政策做到“一键直达L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提升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推动政府部门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企业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实现政策红利直达直享、精准服务。主要目标依托“皖企通”支撑能力,进一步优化“皖企通”滁州分厅功能设置和运转流程,提升政策兑付效率。全面梳理上线惠企政策,颗粒化分解政策服务,按照政策和服务的实施范围和条件,实行标签化管理和常态化更新。到2023年6月底,政策上线率达100%。到2023年8月底,政策服务通过名单式“免申即享”率达65%,惠企资金在线兑付“应兑尽兑。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企业画像,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政策服务和企业精准匹配。三、重点任务(一)开展业务培训。推动各类惠企政策在“皖企通”规范发布、实现全流程兑付,市数据资源局、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全市“免申即享”工作培训会,对政策及政策服务清单在“皖企通”平台分解录入、涉企系统预警筛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金兑付及结果回传等工作进行业务培训。牵头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6月30日前(二)优化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免申即享”平台功能设置和运转流程,汇聚并完善全市市场主体全量数据,加快学信网、社保、就业等数据共享,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人工智能辅助、企业画像,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政策和服务精准找人,推进条件式“免申即享''应用场景。牵头单位:市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等有关成员单位完成时限:6月30日前,常态化开展(三)梳理发布政策。各政策主管部门要建立分管领导统管、业务联络员负责统筹的工作机制。按照“全覆盖、无遗漏”原则,市财政局会同市数据资源局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全面梳理惠企政策,颗粒化分解为服务清单,在“皖企通”规范录入、发布,并依据政策文件,实行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7月7日前,常态化更新(四)推广宣传应用。市企业服务中心联合政策主管部门,利用多种渠道,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定期开展“皖企通”平台宣传应用,不断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免申即享”平台使用率。牵头单位:市企业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7月31日前,常态化开展(五)兑付惠企资金。按照小皖企通,作为全市惠企资金兑付的唯一入口”原则,市财政局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将所有惠企资金经“皖企通”平台推送、涉企系统预警筛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兑付全流程办理,实现惠企资金“一网通办”、高效安全。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8月31日前,常态化开展(六)监督检查通报。市“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照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对各地各部门惠企政策上线发布情况、惠企资金兑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相关结果纳入各地各部门营商环境季度考核和“数字滁州”年度考核。牵头单位:市“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按序时进度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推进我市“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专班组员,要大力推进本部门、本条线的“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二)加强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资金保障,将“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情况作为下一年度财政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三)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工作专班沟通,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及时复制推广各地各部门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