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
资源ID:796080
资源大小:21.2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设施园艺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设施园艺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有关部署,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根据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及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省设施园艺发展思路及目标,制定我省设施园艺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立足于我省立地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落实全国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五年全省新发展设施农业55万亩”目标,以山西省“十四五”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促进规模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科技支撑为主要抓手,实施设施蔬菜新发展、老旧设施改造升级、园区装备提升、集约化育苗中心(场)建设、设施水果防病防灾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生产水平,打造全国特优果蔬农产品保供样板和设施园艺增收样板。(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含2023年),全省新发展设施蔬菜17万亩,其中在戈壁荒漠(滩涂)盐碱地建设规模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园区10个,在大中城市建设规模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保供园区6个;改造升级老旧设施K)万亩,配套完成85个园区的设施装备提升;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场)60个(含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中心4个)。新发展设施水果28万亩,包括水果防病防灾保护设施25万亩,水果反季错季设施3万亩。二、建设重点(一)设施园艺新发展1.建设目标。设施蔬菜以五大盆地为主,发挥当地产业基础优势,稳步扩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覆被式大棚等蔬菜生产设施,辐射带动全省新发展设施蔬菜17万亩。其中在荒漠、滩涂、盐碱地,建设千亩戈壁(滩涂)盐碱地等非耕地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产业园区10个;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百亩现代设施园艺标准化保供园区6个;在现有果园新发展设施水果28万亩。2.重点建设任务。针对全省各地不同气候特征和产业特点,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布局,确定适宜发展的设施类型。在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在戈壁荒漠(滩涂)盐碱地开展非耕地设施园艺,发展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水果重点在现有果园发展防病防灾设施,兼顾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适宜生产设施。设施蔬菜,大同盆地稳步扩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面积,侧重春提秋延生产;忻定盆地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侧重特色果蔬生产;晋中盆地主要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因地制宜发展连栋温室大棚、覆被式大棚等设施,以茄果瓜类、叶菜类蔬菜为主;上党盆地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开展茄果类蔬菜和反错季食用菌生产;晋南盆地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推进蔬菜周年生产供应和食用菌规模发展。在吕梁山、太行山山区丘陵地区发展旱垣温室等节水设施农业,大力发展食用菌和特色蔬菜种植。设施水果在边山丘陵地区重点发展防灾设施,葡萄主产区重点发展防病设施,特色时令水果产区适度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网等配套建设,支持园区配套建设产后预冷、分选、贮藏保鲜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扩展园区及连片基地仓储保鲜能力。鼓励设施农业优势产区建立现代配送中心,加大设施蔬菜、水果采后分选和贮运过程的冷链体系建设。强化装备设备配置。配套气象环境和作物生长等信息采集设备,配置小型作业机械与智能调控系统,提升设施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农艺农机一体化建设,补齐精量播种、育苗嫁接、移栽和收获等技术装备短板,推广普及耕整、直播(移栽)、灌溉施肥、修剪、采摘运输等新型高效专用农机设备,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集成设施生产技术。开发适用于不同区域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推进日光温室东西向栽培、大垄双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充分利用无土栽培的新模式、基质配方和肥料配方、灌溉模式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重点发展番茄、黄瓜、辣椒、生菜等种类。3.建设布局。在全省挖掘发展潜力,发展多类型适宜蔬菜生产设施。在全省荒漠盐碱地区、黄河、汾河、漳河、源沱河等河流滩地,建设10个面积千亩以上的戈壁(滩涂)盐碱地等非耕地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产业园区(大同朔州5个、河流滩地5个),积极发展设施蔬菜无土栽培模式。根据我省城市常住人口100万以上标准,布局建设6个百亩现代设施园艺标准化保供园区,太原(晋中)市3个、大同市2个、长治市1个。设施水果防灾设施17万亩,在全省丘陵山区冰雹较多的苹果、梨主产区发展防雹设施,主要分布在运城(临猗、万荣等)、临汾(吉县、隰县)、晋中(祁县、榆次)等地;在樱桃、桃、杏等主产区推广防鸟(虫)网,主要分布在运城(盐湖、绛县、新绛)、大同(阳高)等地。防病设施8万亩,在葡萄主产区发展防病设施(避雨棚),主要分布在运城(永济、盐湖等)、晋中(太谷)、太原(清徐)等地。塑料大棚、日光温室3万亩,主要用于葡萄,油桃、樱桃等时令水果栽培。主要布局在运城(盐湖、新绛、绛县等)、临汾(曲沃、翼城)、晋中(榆次、太谷)、太原(清徐)等地。(二)老旧设施改造1.建设目标。在设施蔬菜种植传统优势产区,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改造提升老旧蔬菜设施10万亩(2023年2万亩、2024年4万亩、2025年4万亩),促进设施棚室和机械装备融合,推动设施结构与环境控制设备向大型化、宜机化、智能化转型,示范带动各地加快设施改造升级。2 .重点建设任务。鼓励整县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推广不同区域设施改造标准模式。加快老旧设施结构改造。加快老旧低效温室设施“小改大”“土改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宜机化水平;推广新型复合保温墙体,提高保温蓄热性能;推广装配式热浸镀锌钢架结构,增强设施安全性,扩大生产作业空间。信息化与智能化改造。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原则,增配气象环境和作物生长等信息采集设备、自动卷膜通风和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调控设备以及小型打药机和物流运输车等自动作业装备,提升设施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3 .建设布局。重点布局在大同、太原、晋中、长治、临汾、运城等设施生产大市,辐射其余地市,聚焦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在2万亩以上的重点县。(三)园区装备提升1.建设目标。围绕我省设施蔬菜、水果的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提升,促进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在传统设施蔬菜产地的规模园区进行机械装备配套提升,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85个,在水果重点产区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万亩。2 .重点建设任务。鼓励规模生产园区购置小型园艺机械、配套智能环控设备、装配物联网应用系统,打造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利用率高、产品质量优的示范型园区,带动周边区域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推进机械化作业能力提升。购置撒肥、土地耕整、播种定植、田间管理、收获采摘、产品分选、尾菜处理等产收环节小型适用园艺机械,推动设施园区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推进自动化环控能力提升。配置温度、湿度、光照、CO2等环境因子监测及数据采集设备,提升设施园区遮阳、补光、灌溉、通风、喷淋等环境调控自动化控制或远程操控能力,减少劳动强度和投入。推进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升。构建智慧农业物联网综合管理云平台,完善生产信息、环境信息、生理数据、病虫害测报等采集、传输和监测系统,依靠监测数据库、专家知识库、虫情病害数据库等数据库,实现视频监测、多功能预警、远程智能控制,为生产及园区管理决策提供辅助和技术支撑。3 .建设布局。设施蔬菜重点布局在大同、太原、晋中、长治、临汾、运城等市,辐射带动其余市。设施水果重点布局在运城、临汾、晋中等市,辐射带动其余市。(四)集约化育苗中心(场)建设1.建设目标。围绕提升我省蔬菜集约化育苗水平及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在蔬菜规模生产县,新建年育苗能力500万株(3000平米)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中心(场)60个,其中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建设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中心4个。2 .重点建设任务。改善设施条件,形成设施设备齐全、生产技术先进,具备周年生产能力的优质种苗生产基地,确保实现就近就地供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苗质量。高标准设施建设或升级。因地制宜建设集约化育苗设施或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改造升级设施,鼓励建设日光温室、大跨度保温塑料大棚和连栋玻璃温室育苗生产设施。自动化育苗装备建设。配置高标准育苗床,自动育苗播种流水线、催芽室、喷水系统、穴盘转运车等工厂化育苗生产线及设备。环控设备配置。配置遮阳、补光、灌溉、通风等环境监测及数据采集设备,配置智能操控或远程操控系统设备。3 .建设布局。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建设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中心4个,其中:大同市1个,以果菜类种苗为主,供应大同、朔州两市;太原市1个,以果菜类、绿叶菜类种苗为主,供应太原、晋中、吕梁、忻州、阳泉5市;长治市1个,以果菜类种苗为主,供应长治、晋城2市;布局运城市1个,以果菜类、绿叶菜类种苗为主,供应临汾、运城2市。在蔬菜规模生产县,新建年育苗能力500万株(3000平米)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中心(场)60个。三、保障措施(一)保障设施园艺用地。优化设施园艺用地管理,在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控的基础上,向设施园艺用地倾斜。引导蔬菜露地种植转化为设施园艺,鼓励开发非耕地建造设施,积极推进闲置设施恢复使用,大力发展土地占用少的新型大棚、连栋大棚等设施,利用荒废建筑物等开展食用菌栽培,鼓励在现有果园基础上加建各类设施。(二)优化政策资金扶持。各级财政设立设施园艺专项发展资金,统筹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等支持设施农业,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全面落实设施园艺政策保险,减少自然灾害或生产管理造成的损失。推广授信、小额信用贷款等农业信贷形式。(三)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加大对新发展区域的水电路渠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扶持力度,完善园区灌排、水源处理、电力设施、基础网络和主干路网等配套建设,保障园区基础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支持力度,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做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聚焦补齐冷链运输短板,扩大设施农产品覆盖区域。(四)加强支撑要素配置。加大设施建设及农业生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推进设施品种的专用化、高抗化、高产化,促进设施建设的大型化、智能化、宜机化发展。加大对设施园艺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组建设施园艺专家技术团队,选聘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专家技术人员常驻设施园艺重点县、设施规模园区开展工作,建立技术指导、巡回服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