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案.docx
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案按照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宁林办发(2018)33号)文件精神,根据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宁夏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宁夏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细则等规定,为确保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以下简称“普查”)的质量,经过公司专家组讨论,制订了本技术细则,作为在金凤区范围内开展普查工作的依据。1普查目的1. 1目的掌握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现状与动态,挖掘具有经济价值且尚未人工开发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开展遗传改良、种质创新和森林资源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科学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全区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1.2任务查清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科学分析评价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和利用潜力,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金凤区概况2. 1地理位置银川市金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区域中心,是银川市的行政中心,介于东经106。03,-106°17'之间,北纬38。16'36。38,o西起包兰铁路,东至唐徐渠,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2.2 自然概况银川市金凤区属贺兰山洪积冲积平原和冲积湖沼平原,地形平坦,无大的起伏,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略有倾斜,南北自然坡降约1/IoOo,东西自然坡降则更小。海拔在1010米1150米之间,地面坡度为2%左右,土层较厚,境内以新开渠为界,北部黄河灌区,土壤主要是黄灌淤土,部分的草甸土和沙壤土,局部低洼地区也有湖土和盐土分布,南部则为沙荒区,土壤有风沙土和灰钙土,土层深厚,土质较沙。金凤区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唐徐渠、良田渠、新开渠和农二场渠等黄河自流灌溉渠系,有大小西湖、宝湖、七十二连湖等湖泊湿地。2.3 林地资源概况根据2017年林地变更数据,金凤区区域面积27034.08公顷,林地面积1830.23公顷,其中:有乔木林地面积917.22公顷,占50.12%;疏林地152.16公顷,占8.31%;灌木林地108.79公顷,占5.94%;未成林造林地583.35公顷,占3.96%;无立木林地49.35公顷,占2.70猊宜林地19.36公顷,占1.06%o3普查范围、对象、内容、技术路线3.1普查范围普查以金凤区管辖的良田、丰登2个镇,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满城北街、黄河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林场(银川林场)和1个国有农场(西湖农场)。另外,金凤区行政区域内的森淼植物园由森淼集团自查,森林公园由银川市林业局普查。3.2普查对象普查对象为金凤区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林木种质资源,包括:(1)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金凤区属银川市的行政中心,区域内人为活动频繁,导致保留的野生林木资源较少,现经调查发现在武警部队以南,三沙源以北,泄洪区东南边缘的沙枣林有野生植物,以沙生耐旱植物为主,有沙蒿、桎柳、白刺等,调查过程中未发现珍稀濒危植物。(2)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金凤区栽培树种分布在黄河灌区,有白蜡、臭椿、国槐、刺槐、皂角、丝绵木、河北杨、毛白杨、云杉等;而以城区绿地树种最丰富。经济林有苹果、桃、梨、枣、枸杞、葡萄等(品种见名录)。特种经济林是位于盈南村的玫瑰园,引自山东的平阴玫瑰,品种有“平阴一号”、“平阴二号”,种植面积120亩。(3)古树、古树群和名木经初步调查和查询资料得知,金凤区名木及100年的古树暂无,在全面普查过程中若发现古树名木,要做好登记调查。3.3普查内容(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生长情况、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因子等;(2)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的分布、数量、生长情况、经济性状及抗性等。(3)古树、古树群和名木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生长环境因子、生长情况及受威胁程度等。3.4技术路线普查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详见普查技术路线图):(1)普查准备:成立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普查目标,落实普查经费;确定普查队伍,培训技术人员;开展初步踏查,找好GPS轨迹,研究普查路线,制定普查计划和技术方案;准备所需的技术资料、仪器工具及物资等。(2)外业普查:对金凤区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及古树名木资源分别开展外业普查、登记。(3)内业整理:普查数据的整理、录入,标本鉴定及图件绘编。(4)成果总结:编制普查报告,建立电子数据库,出版相关图书。(5)审核验收,存档:开展成果检查验收,组织专家对普查成果报告进行审查、验收、存档。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路线图野生林木调查栽培利用 树种调查线路调 查、样地 调查、样 方调查、 单株调 查现场调查登记拍集 场采本 现照标拍集 场采本 现照标现场调查登记线路调查古树名木 调查路、株 查查 线调单调现场调查登记场照集本 现拓采标4普查技术方案4.1 资料准备广泛收集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的相关资料:(1)金凤区森林资源清查报告、金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档案、金凤区森林资源分布图以及林业区划等相关资料。(2)金凤区各公园的建园资料等。(3)收集宁夏植物志、植物检索表、植物名录、植物图鉴、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古树群、古树名木等资料。(4)金凤区气候(气候带、年及月平均气温、降水)、地理(地貌、坡向、坡位、坡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社会经济等资料。(5)制作普查工作地图根据收集到的种质资源技术资料、森林资源分布图、最新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图,设置普查线路,作为初步踏查路线,后经现场踏查,确定(拟定)普查路线,制定普查计划和技术方案。4.2 普查工具为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配备必要的普查工具。包括:数码相机(1600万像素以上)、笔记本电脑、钢卷(围)尺、测高器、手持GPS、各类表格、文具、工作包、标本采集器械以及交通车辆等。4.3 3普查方法根据普查对象、内容和普查地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采用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4. 3.1调查线路选择在初步踏查的基础上,结合金凤区地形图,林木种质资源分布情况及最新遥感影像,本方案对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共设置3条普查线路,总长度达163.8公里;对线路周边范围内栽培利用、野生的林木资源进行调查。1号线路1号普查线路(编号为线金凤区OO(三)主要在金凤区北部,自市区贺兰山路开始,向北平伏桥、西湖农场、永丰村、联丰村、新丰村、新联村、正源街、亲水大街、西新村、西湖村。线路长59.8公里。调查登记人工栽培树种毛白杨、新疆杨、河北杨、白蜡、龙爪槐、樟子松、油松、桧柏、刺槐、国槐、紫叶李、栾树、五角枫、梓树、楸树、垂柳、旱柳、臭椿等。该线路树种为栽培树种,不设典型样地调查。2号线路2号普查线路(编号为线金凤区0002)主要为城区范围,以亲水大街为轴线,分别以贺兰山路、北京路、长城路、六盘山路为四条横线,沿四条道路分别进行调查,重点调查的单位和小区有:自治区党委、阅海宾馆、人民广场、枕水花园、德馨公园、凤凰公园、毓秀公园、紫云华庭、盈南村的特种经济林玫瑰园等树种丰富的公园及小区。线路长为58.0公里。该区域位于金凤区城区,树种丰富,属栽培利用树种,因此不设样地调查。3号线路3号普查线路(编号为线金凤区0003)自南环高速向南,途径三沙源、良田镇、银川林场等,经过的行政村有园子村、泾龙村、光明村、园子村、金星村、兴源村等。线路长为46.0公里。沿途调查登记人工栽培树种河北杨、新疆杨、国槐、刺槐、白蜡、旱柳、丝绵木、沙枣、垂柳、丁香、连翘、珍珠梅、黄刺玫、樟子松、油松、桧柏等。沿途调查登记位于武警部队以南,三沙源以北,泄洪区东南边缘的沙枣林,有野生植物沙蒿、怪柳、白刺等。该区域可设两块典型样地,每块典型样地设5个样方,共设10个样方。详见附图一一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线路图。4.3.2查阅资料根据收集到的各类金凤区资料,包括:地形图、区划图、定植图,通过查阅资料,充分掌握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的分布、保存等信息,基本弄清各目的树种具体生长、栽培地点、立地类型、面积、保存株数、遗传品质、生长状况、营建时间等情况,为外业调查打下基础。4.3.3知情人访谈通过召集护林员、林业技术人员、熟悉情况的老职工及当地村民进行座谈,了解询问金凤区的天然林群落,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为线路调查、样地调查、样方调查创造良好条件。4.3.4外业调查对金凤区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及古树名木等分别开展外业普查、登记。4.3.4.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金凤区野生林木资源分布在武警部队以南,三沙源以北,泄洪区东南边缘的沙枣林,有野生植物沙蒿、怪柳、白刺等。(1)资料查询查询已有的技术档案和文献资料,特别是宁夏植物志、金凤区林地变更数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及森林资源档案等,掌握该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了解种质资源分布及整体概况。(2)确定调查区域武警部队以南,三沙源以北,泄洪区东南边缘的沙枣林。(3)样地、样方设置选择树种种类丰富、林相好、群落结构完整、重点代表性树种、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等林分区域作为典型样地。典型样地编号为样+县名+顺序号(4位),如:金凤区第1块典型样地编号为:样金凤区0001,金凤区第2块典型样地编号为:样金凤区0002;金凤区第3块典型样地编号为:样金凤区OOO3,依次往下排。其中乔木样方规格为20X3Onl,灌木样方规格为5×5mo样方编号根据之前的典型样地进行编号,如:金凤区第1块典型样地有3个样方,第1个样方编号为:样金凤区OOOlT,后面依次类推。在乔木样方内,灌木树种设置3个样方,将乔木样方连接对角线,然后选取对角线两个中点和对角线交点3个样方,其中乔木样方为20×30m,灌木样方为5X5m。灌木样方编号根据之前的乔木样方继续进行编号,如:金凤区第1块典型样地第1个乔木样方中有3个灌木样方,第1个灌木样方编号为:样金凤区OO(H-1-1,后面依次类推。(4)调查登记沿调查线路记录两侧范围内的不同树种种类,填写表2,并拍摄照片。同一线路,同一立地类型(100m)上的同一野生林木资源不重复记录。查数样地中该树种的株数,并展开相关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分布地点、居群数量、生态环境、生长状况、破坏状况及伴生植物等。实测或借助森林资源分布图估算群落中各树种的分布面积及数量(可用110、1150、51100、1011000.>1000范围表示,单位为株)。野生植物调查要填写表2、3-1、3-2.3-3,并拍摄照片,采集枝、叶、花、果等器官,压制成标本,并制作标本签5,并填写表6。4.3.4.2栽培利用的树种(品种)种质资源调查金凤区栽培利用树种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各街道、小区、公园、乡镇道路、农家庭院地,包括城乡园林绿化树种、庭院绿化树种、农田防护林、生态防护林、经济林、护路林。(1)资料查询查询和搜集金凤区近期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和本辖区造林档案、各公园建园档案、以及各小区、街道栽培树种、经济林树种档案,初步掌握栽培利用树种的栽培情况,如栽培或引进树种的品种或地方品种、无性系、优良特性、种植区、种植面积等。(2)调查登记在资料查询和访谈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森林资源档案、造林档案等深入实地调查,然后进行数据整理登记,做到种类清楚(包括树种、品种等),填写表2。对于一些村落中可能保留有不少稀有珍贵树种(银杏)、农家品种、特色经济林品种填写表1和表2。对栽培利用的林木树种进行拍摄照片,并采集枝、叶、花、果等器官,压制成标本,并制作标本签5,并填写表6。4.3.43古树、古树群和名木调查登记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技术规范,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古树群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列入古树名木普查范围。经初步调查和查询资料得知,金凤区名木及100年的古树暂无,在全面普查过程中若发现古树名木,要做好登记调查。(1)调查登记对之前各类调查未涉及到的古树,要做到逐村、逐单位、逐株进行现地调查实测,具体填写表7或表8,拍摄照片,照片要体现“名、古、大、珍、奇、特”的特色。并提供春花、夏绿、秋色、冬景等不同季相、风采各异的组照。照片编号与古树名木编号要一致。4.3.4.4林木种质影像采用数码相机,对每种种质的株型、生境以及叶(正面、反面、叶等)、花、果实等突出种质特性的细部特征拍摄图像。像素不低于1600万,采用JPG格式保存。对无法确定种类的,拍摄生境及植株、枝(干、皮)、叶、花、果实等特征。图像命名方式:种质名称+拍摄部位,如云杉金凤区种源植株.jpg;云杉金凤区种源针叶.jpg。4.3.4.5种质资源标本调查的同时按树种(品种)采集种质资源标本,并附带标本签,填写表6。制作方法按如下:(1)标本整理:将采回的标本进行初步整理,剪去多余的枝、叶、花、果,保持自然生长特征,较大的标本可截取根、茎中部(带叶)、茎上部(带叶、花或果)三段压制。对于有肉质茎、块根、块茎、鳞茎等肉质部分标本不宜压干,可事先用开水或酒精将其杀死,或放入开水中烫半分钟,然后切成两半后再压。(2)标本压制:将一片标本夹放平,上放5-10张吸水纸,把标本展在吸水纸上。大部分花和叶片正面向上、少量花和叶片反面向上,叶、花都不要重叠。然后每隔510张吸水纸放一份标本(潮湿、肉质标本要多放几层吸水纸)。当标本压到一定高度后,再放上20多张吸水纸,盖上另一片标本夹,用绳子捆紧,置于通风干燥处。(3)整形:第一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否则影响标本质量。整形时用镶子把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展平,折叠的部分都要展开,使各部分之间不要重叠。多余的叶片要从叶基上面剪掉,留下叶柄和叶基,去掉多余的花也要留下花梗。叶片和花应有一部分背面向上,以便日后观察。(4)换纸:新鲜的标本都含有较多水分,这就要求经常换纸,尤其最初几天,以及雨季里采来的标本,换纸要特别勤,每天换纸23次,换下来的草纸及时晒干或烘干,以备再用。换纸次数可以逐日减少直至干透,否则标本容易霉变,轻则叶子发黑,重则叶子脱落。一般植物标本约经1020天才能压干。如果是水生或肉质多浆植物更要勤换纸,压干时间要更长些。(5)消毒:把标本放进消毒室和消毒箱内,将消毒液至于玻璃皿内,利用毒气熏杀标本上的虫子或虫卵,约3天后即可。经消毒的标本,要放在标本夹中再压干,才能装上台纸。(6)上台纸:用白色台纸(白板纸或卡片纸8开,约40×27cm),平整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把消毒好的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右下角和左上角都要留出贴定名签和野外记录签的位置。然后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凡经上台纸和装入纸袋的种质资源标本,经正式定名后,都应放进标本柜中保存。为了减少标本的磨损,入柜的标本最好用牛皮纸做成的封套按属套好,在封套的右上角写上属名、科名,以便查阅。4.3.4.6植物鉴定对野外调查的植物可通过现场鉴定的,可拍摄照片并制作标本以备植物分类专家复核确认;对现场无法确定的树种,除了采集植物标本,还要填写凭证标本采集记录(表6),以备植物分类专家鉴定。鉴定方法可应用已出版的工具书,如植物志、树木志、树木检索表或图鉴鉴定。仍有疑义的,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专家集中鉴定。4.3.5内业整理4.3.5.1外业调查表整理外业调查阶段性完成或全部完成后,要按本技术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外业工作调查的内容、范围及各类调查表,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内业不能解决的,进行补充调查。以树种为单位,以附表编号为顺序,对外业调查表进行统计、汇总并整理成册。统计后都应保存原始记录,以便核对。4.3.5.2影像整理数码照片在照片名中注明种质名称、地点、拍摄时间,同时对拍摄的影像进行归类,并备份。核对影像资料的编号、种质名称与外业调查表相一致。4.3.5.3凭证标本整理采集的标本应及时进行处理,制作凭证标本,并妥善保存备查。4.3.5.4图件编绘根据各调查的数据资料,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按照调查对象绘制各类图件,按树种绘制种质资源分布图。4.3.55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通过外业采集系统将调查数据同步到区数据中心或通过登录宁夏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查询分析。并在林木种质资源采集系统平台申请注册一个登录帐户,帐户由区种苗总站审核批准,区种苗总站并负责全区数据的汇总以及和国家系统进行衔接。以金凤区为单位,统计每个种质资源的分布点(区)、分布总面积、株(份)数等内容。4.3.6质量管理为保证本项目成果质量,项目组专门成立质量检查小组,由金凤区林业局高级林业工程师徐宁任组长,由北京中林国际林业工程咨询公司总工苏东岩任副组长,及时检查校对内、外业资料及成果文件。采取自检、互检和专检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做到分工责任明确,层层把关。要求项目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方案的规定执行,保证各项成果准确无误。由质量检查小组对完成自检和互检项目进行专门检查与核查,并检查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制及资料分类整理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内容包括:(1)普查总量检查检查实际重要调查点或区域的个数与面积是否达到原有布设的重要调查点或区域个数与面积。(2)调查线路检查检查实际调查线路是否达到普查方案要求的调查密度;检查实际调查线路总条数、线路总长度是否达到原有布设线路的总条数及总长度;检查实际调查线路轨迹是否与普查方案确定的调查线路一致。(3)调查样地检查检查实际调查样地是否达到普查方案要求的调查密度;检查普查单元实际调查样地数、样方数是否达到原有数量;检查实际调查样地是否与普查方案确定的样地一致。(4)种质种类检查检查实际调查到的林木种质资源种类总数是否与普查方案的林木种质资源参考种类数量相符;检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及地方特有种是否与各普查单元普查方案的各类保护植物的参考种类数量相符;若遗漏确实无法找到,需提供3位以上分类专家书面证明,并向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物种遗漏申请。(5)进度检查检查阶段性的或全部的普查任务完成情况,并检查重要的调查点、调查线路、调查区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6)种类及鉴定检查检查林木种类普查情况,林木种名是否鉴定,对难以鉴定物种是否经植物分类专家鉴定。(7)表格检查检查区域内具有的种质资源类型的相关调查表格是否齐全,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是否对应完整;各类表格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文字录入有无错、漏,图、表、文字等信息是否一致;电子版表格中的植物照片是否清晰。(8)标本检查检查各普查单位采集标本的数量和质量,检查植物标本是否完整,标本制作是否按要求完成,标签与表格是否对应。(9)数据录入检查检查各普查单位是否对野外调查记录及时录入保存,各调查因子是否填写完整准确。5时间安排5.1准备阶段2018年9月5日2018年12月31日印发金凤区林业局关于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林木种质资源普查项目小组,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普查队伍。积极做好普查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聘请专家,对参加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意义、任务及要求,学习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方法,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工作方法,统一表格填写,统一内业整理。广泛收集与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相关的资料。进行初步外业踏查,确定普查线路,制定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案。5.2全面普查阶段2019年4月-2019年12月(1)全面开展外业普查工作严格按照本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任务及标准,开展外业普查,进行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单株调查、现场登记及现场拍照。(2)内业整理进行内业整理,将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汇总。(3)检查复核对普查结果进行检查复核,对外业调查(包括实测与记载)达不到普查要求的,应补充普查,数据录入不合格的,应重新录入。(4)开展专业指导期间多次邀请区普查办组织专家到金凤区巡视,指导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外业普查工作、内业整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5.3验收总结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0月(1)质量检查补充外业普查、内业质量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2)总结验收所有普查工作结束后,上报区普查办,由区普查办对普查工作进行验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普查。(3)资料汇总区普查办检查复核通过后,将成果汇总资料报区普查办,完成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总结任务,开始撰写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4)成果汇编组织人员编印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名录,并完成一系列成果编印。6普查成果本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包括:(1)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2)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3)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影像(数码照片)资料库;(4)凭证标本;(5)外业普查收集的资料、图件与文书等资料。附件:1、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线路图2、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调查表3、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统计表4、金凤区林木种质资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