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经验做法:校准需求导向“指南针” 跑出实践育人“加速度”.docx
-
资源ID:796842
资源大小:17.0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效经验做法:校准需求导向“指南针” 跑出实践育人“加速度”.docx
校准需求导向“指南针'跑出实践育人“加速度”2023年年初,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23)5号),就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聚焦共青团为党育人主责主业,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向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进行部署安排。近年来,学院团委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立足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实际,不断校准需求导向,跑出实践育人“加速度二一、响应时代需求,健全实践育人体系,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注重发挥共青团在“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邀请能工巧匠、行业专家参与指导相关实践活动,坚定青年技能报国的决心;引导青年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状况,感受城市发展脉搏,自觉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健全育人体系。探索形成“1568+”实践育人体系:“1”平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跟踪、记录、呈现学生成长发展情况;“5”联动,构建地方一学校一学院一社区一支部多单位联动工作格局;“6”保障,“村社校企”阵地、“专家+思政骨干教师”、项目运行经费、推优激励、志愿者成长培训、志愿者保险经费等多重保障;“8”举措,“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红色筑梦之旅”“共同缔造”“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大型赛事赛会”“急难险重”等青年社会服务项目;“+”转化,推动实践活动向“互联网+”“大挑”“小挑”等赛事、创新创业项目、志愿服务课程制作等成果转化。深化“以研促践”。结合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征,深化对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理论认知,推动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将实践内容与课题立项相结合,形成课题立项一实地调研一课题研究一实践验证的良性循环。将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一环,强化实践对认识的促进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有力支撑。二、呼应基层需求,下移实践育人阵地,确保项目接地气见实效服务基层治理。学校实践育人项目积极响应武汉市“青春社区行动'"共同缔造”活动要求,以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村)行动为统领,以城乡社区(村)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发挥青年学子在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中的生力军作用。突出专业融合。坚持专业实践与基层服务相结合,聚焦基层需求,供给专业服务,目前已形成的“一院一品”和正在建设的“一院多品”项目正充分发挥着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阵地的延伸作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增加了服务的贡献度,又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三、顺应成长需求,遵循实践育人规律,激发新时代青年挺鹰担当“服务赛会”特色鲜明。学校“锋潮行动”志愿者服务队是连续组织参与武汉市大型体育赛事和公益活动服务人数最多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之一,全程参与过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马拉松、武汉网球公开赛、中国(武汉)国际园艺博览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成都大运会等100余场赛会服务。学生们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传递青春声音。“大思政课”内涵延伸。学校前后共有5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奔向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其中,姜志容、胡科等优秀志愿者代表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各大主流媒体关注,校团委主导拍摄的青春西行,筑梦山川西部计划20周年宣传片在湖北省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反响强烈。“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思政教育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投身实践大熔炉。四、回应社会需求,巩固实践育人成果,形成可学可鉴的推广经验注重氛围营造,发挥朋辈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每年定期开展校院两级社会实践分享会,将优质个体实践感悟辐射全校,形成“人人勤实践、实践长才干”的浓厚氛围。通过表彰西部计划志愿者、“校园先锋青年”、“感动校园”人物等,引导学生向优秀看齐、向优秀迈进。加快数字转型,拓宽实践阵地。积极打造师生线上交流网络平台和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平台,挖掘实践亮点、扩大实践影响力,建设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资源库,实现师生社会实践信息共享。持续推进实践渠道开放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团委媒介沟通作用,在现有结对的村庄与社区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实践基地,加强结对共建,拓展实践渠道,提供“人人想实践、人人可实践”的现实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形成良性闭环。完善组织机制,严格招募准入、加大培训培养、做细实践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强化舆论引导、物质奖励、精神表彰和先进宣传,将资助奖励与实践成果质量挂钩。筑牢保障机制,从资金投入、制度保障、政策导向等方面充实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序推进的保障条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驰而不息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树立系统思维,推动成果融合。坚持谋划在前,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实践项目的选题、队伍组建、过程管理、报告撰写等环节,推动社会调查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组织专家学者对优秀实践作品进行遴选和跟踪辅导,孵化出挑战杯等赛事的战果。依托丰富的赛事赛会服务经验,制作大型赛会志愿者通识培训课程,为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提供课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