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总结.docx
-
资源ID:79735
资源大小:24.3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总结.docx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总结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列入教育改革的日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也拉开了帷幕,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众多学科、各种类别的研究课题中,我校结合校情选择承担了小学科学教材的实验课题研究工作,在区内先行实施苏教版科学教材的试点教学。旨在借助全新的科学教材,通过科学课堂教学主渠道,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教学重点从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一、把握教材,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及所蕴含的设计理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J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设置的疑点,木断地思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大气层一课时,我直接引导学生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弄清楚哪些问题?最终,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地球大气层是怎样形成的?大气层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大气层的厚度是多少?大气层的作用是什么?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尽管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来说,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很大,可以作为同学们课后长期探究的对象。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确立了研究的目标,将激励着同学们对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我本学期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实地观察法,提出问题。如教学土壤中有什么时,我通过带领学生到田间地里观察农作物,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了解自然事实,进行“观察探究活动工2、实验演示法,即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教学岩石也变化一课时,我利用“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演示了岩石风化的过程,把学生带入到了探究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学生对自然力量改变地形的认识。3、模拟展示法,即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或模型教具等来模拟创设情境。(二)搭建平台,营造自探共研环境本学期在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搭建平台,积极营造自探共研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1、操作一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科学原理,得出结论。如教学热能变变变一课,我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动能能转化为热能吗?”等问题后,紧接着我要求学生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索。于是学生有的用棉布摩擦铁棒,使铁棒变热;有的把铁片来回弯折;有的把橡皮筋来回拉伸完全沉醉在摩擦、弯折、拉伸等等自由探索的情境之中。他们在自由探索中享受着“发现”的快乐,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研讨作了充分的准备。2、猜想验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答案或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使思维得到散发。如在探索热能变变变问题时,“热能又能否转化为动能呢?“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猜想是:热能能转化为动能。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设计实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使这种思考有序化。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形成了关于“热能转化为动能”的假设的实验设计验证点的方案,然后让学生讨论好完成这个实验要的材料,进行恰当地选择,继而完成实验。三、建立、健全学校课题研究组织机制。为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管理,切实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需要创建完整、先进的课肠研究组织机制。1、组建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加大管理力度。由校长、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由教学校长、教学主任及学校骨干教师形成组员,全面负责科学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2、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学校课题领导小组拟定学校科学教材实验课题规划,并根据规划拟出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及时、具体、详实地总结每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真正做到以教学研究为先导,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整体素质,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3、完善课题研究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人力、物力、财力、活动方式等,责任到人,使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紧张而有序,高质高效。4、聘请专家指导,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开展科学教材的实验工作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将来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要普及小学科学,因此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着眼点。为此,学校请有关专家进行科研指导,并经常向有关部门汇报学校教材实施工作开展情况。5、建立复合型教育利研队伍。学校请教研员担任学校科学学科的教学顾问。定期为科学教师培训,以点带面,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活动中,使学校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为学校教育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6、加大经济投入:科学学科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领先学科;是长期投入、长期收益、低投入高产出的教学创新活动。因此,必须建立教育科研的经济投入产山机制。学校设立专项活动经费,制定对实验研究过程的支出、成果推广的支出、教育科研手段现代化的支出,学校基础设施支出以及表彰、嘉奖获奖人员的支出细则,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四、规范管理,科学运作实验研究。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市课题实验研究从选题立项、课题沦证、档案资料管理到成果鉴定验收实行全过程管理,科学运作实验研究。(一)科学选题、全面论证、实验测评、奠定实验研究基础。结合小学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认真讨论与筛选,确立了国家级科学教材实验课题,在课题实验研究之前,学校开展实验课题论证工作。从问题的提出、实验假说、理论依据、实验方法等诸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刊论,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研究方案,做好对实验研究的设计,明确预期成果。适时召开开题会,聘请有关专家检查指导。(二)科学调控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反馈。为及时调整教科研活动的运行轨道,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领导充分重视评估反馈工作,参照有关评估指导理论,制定出评估标准,加以量化,具有数理的准确性和很强的操作性。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评估反馈,使教师在教学研究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凋动了教师投身教学研究的热情。学校还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提炼实验研究成果,确保实验研究成果富有实效,做到成果及时转化。五、立足教学,创新教法,丰收果实。(一)树立生命形态的课程观,提高科学教师的自身素质。自身缺乏创造性的教师,意识不到创造潜能的普遍存在,认识不到创造力的多元表现,容易浇灭稚嫩心灵闪烁的创新之花。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启迪学生的创造之思。学校在开展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学习、贯彻利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使之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去进行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校科学教师的培训目标从拓展教师知识向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培训内容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向自主学习、问题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转变,注重实效性和实践性。开展定向研究、个体探索、集中汇报活动。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何进行能力培养?怎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等。科学教师要全面挖掘新教材的价值,树立生命形态的课程观,实施个性化的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还创设机会,提供条件让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课题研究部门组织的培训,督促科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承担课题实施的科学教师要敢想敢干敢做,实现逐步由“知识型”、“双基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形成学者型、研究型的高素质的教研人才。我校科学教师撰写的论文分获省、市区级奖项,教育教学案例被收录在江苏教育出版杜出版的案例集中,并曾获市级优秀说课、区级学科优质课,而且先后被评为区新秀教师、区明星教师。(二)证实情商的重要作用,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趣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不仅应具备科学性,还要具备艺术性、情感性,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这同样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校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及敢于挑战、不怕犯错的冒险精神,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地的学习评价;充分尊重学生,不轻易打断或否定学生的提问,对有个人独特认识的大加鼓励,保护这珍贵的情感体验一一成功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动脑思考、动手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趣味学习的动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三)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教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满怀求知的欲望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现有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为了获取终身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以致用工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培养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师就不应仅仅是“教”师,而应成为“导师”;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模仿是苦,创造新知是乐。教师变“教”学为“导”学,注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解放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培养的人才不仅可以充分地吸收学识,更可以创造新知。因此,学校实验教师积极投身新教材的研究分析,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实施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学校实验教师以合作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互动合作,自主探究”教学策略,采用“导、思、学、创"四步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质疑激思;创设情境,研讨探究;实践探索,自主学习;分析评价,应用发展”等,由教师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以师生间交往互动、生生间交往互动,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集体学习有机结合,形成多向交流、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汇报、质疑解疑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及实践能力,进而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个性世界。而且,这些结合生活实际的研究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再认为科学是遥不可及的,而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通过实验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能够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四)新课程教法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的新教材暨教法改革以教师创造性、个性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了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寓学习于研究、讨论、操作中,欣赏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感得到了空前的满足,极大调动了主观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再有,师生之间的亲密接触,使教师更了解学生、更珍爱学生,更倾向于以激励和表扬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培育,便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明显发展,课堂教学呈现学生无拘无束、个性张扬的生动局面,学生会学、乐学,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逐步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六、实施新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实验研究构想。(一)实施新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1、学科整合急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2、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磨合。3、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学生自主合作的尺度。(二)实验研究构想: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的驾驭课堂教学能力。2、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把握新课程及新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终身举习的能力。3、不断调整修正实验方案,提炼实验研究成果。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目前,课题研究教师队伍还不够壮大,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和科学素养。2、在课题研究教学中,教师的观念还不够开放,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开放思想。以下内容供参考:小学科学小课题教材运用的创新研究这学期,我主要关注的是“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对待“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问题上我不主见死啃书本,科学课有它的特点,就是与生活紧密相连,我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信我们教师的创新能力;但也不同意光想着“用教材教”就忽视了教材本身的价值,要在教材的指导下,教学生一些相关的科学学问。做到既拓展恰当,学生又有兴趣,而且学有所得。一、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假如只给学生介绍书本上的学问点,5分钟就把一节课的内容讲完了。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去思索。我在专心研究教材之后,依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置阶梯性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地深入思索,最终有科学依据地得出正确结论,肯定不直接告知学生结论,让学生的规律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提升。这学期五年级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在各种力气塑造和转变着地表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有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还将关注如何削减这些灾难,以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段话,当时正是电影20XX热播。我特意购买了20XX的VCD光盘,选取其中有意义的部分放给学生观看。后来学生有推荐了后天VCD光盘,我也选取了相关部分给学生观看。之后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从他们的交谈中我发觉利用了这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资源后,学生学得愿意、快乐、轻松,又理解得深刻,效果特别好,在孩子们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们牢牢地记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假如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任意破坏环境,将受到大自然的处罚。在上地球表面的形成一课时,我反复多次从优酷网上搜寻有关地球的形成影像及解说资料,最终与同事探讨,选取了其中我们认为最有说服力的片段给学生观看。观看之后,引发了学生很多的想象,有些同学通过思索还形成自己独特的地球形成观点,我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然后让同学们绽开激烈的争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各说各的理由,同学争论的热火朝天,随后,我又说要他们找证据,于是这些爱好者们,从各种书中和网上查找了很多对各自观点有利的证据,他们相互争辩着,津津有味。我知道迄今为止,这个问题是没有精确答案的,但我想引起他们的思索,将这颗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脑海里,期望他们将来有所建树。课早就上完了,可随时都还有学生与我探讨这个问题。我感到特别欣慰。二、科学要以试验为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试验,实际观看观测,尊重学生试验的第一手数据,绝不直接得出试验结论。这学期学生的试验开展得比较多,每次试验我都不告知正确的完整的操作步骤(除了试验安全的要求),我每次把试验目的抛给学生,让学生去争论、研究应当怎样试验,然后要求学生写出试验计划。我专心阅读、纠正他们的试验计划,待可行时让他们开头试验,这样他们多次思索后试验效果就要好得多。假如试验中有什么问题,他们也知道应当怎样改进。让他们反复探索,体会到科学试验的实质。即便有些小组试验最终失败,但通过听其他小组的汇报交流,结合自己的试验过程,他们的熟悉也要深刻很多。有些组甚至利用课后重做试验,直到正确为止。这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很有好处。比如:这学期四年级同学做的“100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五年级的“不同颜色的纸的吸热能力比较”这两个试验,同学们的试验结果大相径庭,我上完第一个班的下来,就想直接把正确的做法和结论告知学生,我担忧学生因试验结果不正确而影响学问的正确性。但我想要学生亲身体验科学试验的科学性、严谨性,于是我让学生专心记录,然后认真分析,通过听取同学汇报,对照自己的试验,他们不仅把握了正确的学问,还积累了试验的经验,切身体验到以事实为基础的科学试验原则。同学们收获颇丰。今后我要多分析教材,合理地结合身边的科学常识,拓展学生视野,让科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学的更多、结合实际的更多,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到处留心皆有科学,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