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docx
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地方标准编制组二O二三年十月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计划,承担了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标准的编制工作。本规程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并负责编制,计划于2023年12月完成。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y)魔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我国魔芋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种植总面积13万hili?左右,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已知全世界魔芋属已定名的约250种,但能供食用的仅20余种,栽培种主要有花魔芋和白魔芋,其中白魔芋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魔芋因其块茎富含葡甘聚糖(简称KGM),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保健、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经济作物。全世界每年魔芋精粉需求量增加迅猛已超过15万吨,但目前魔芋产出量远达不到这一要求。近年来,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尽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寻求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花魔芋产业科技进步、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因此,魔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种子是产业发展的”芯片二根状茎是花魔芋的重要繁殖器官,是生产种芋的关键,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就尤为重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依托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和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近年来,在魔芋种质资源整理、种植区划分、魔芋植物学、栽培制度及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选育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多次参与中省市农业科技开发项目,并获得陕西省科技推广三等奖、宝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鸡市科技推广二等奖等奖励,发布地方标准2项,获得专利授权1项、发表科技论文13篇。在宝鸡市范围内推广花魔芋抗病栽培生产技术及花魔芋种芋繁育生产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市花魔芋种芋繁育和大田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新型经营主体的高度认可,并于2017年获得宝鸡市青年突击队称号。2023年,我们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制定了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根据计划内容分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根状茎选择与消毒、土壤选择、整地与土壤消毒、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储藏等关键生产环节。二、目的和意义为解决我市特色经济作物宝鸡花魔芋良种繁育体系缺乏、种芋少、种芋带病等难题,促进我市魔芋产业的发展。研究利用魔芋根状茎繁殖进行种芋繁育,因地制宜地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可以有效避免种芋外调过程中造成的病害流行等问题,为魔芋产业发展起到技术支撑,为宝鸡花魔芋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奠定基础。魔芋产业是新兴产业,资源创新和品种培育研究相对滞后,现有的育种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品种非常单一,这些品种全是从古老的地方种选育而来,抗性和产量潜力有限,种子纯度和品质无法保障。此外,种植过程中农民自行留种,种植区域时间长久缺乏有效轮作,魔芋常年无性繁殖,扩繁系数低、种性退化严重,丰产性无法保障,进而增加了加工难度和资源浪费。本研究通过花魔芋根状茎繁殖,以解决魔芋生产过程中种芋短缺,病害综合防治等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市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标准制定依据与原则在对我市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目的性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等原则进行编制。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注意吸收已有的科研成果,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较好的继承性。本规程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本着“科学、先进、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加工企业的意见,力求做到适用范围明确、层次清楚、内容先进可靠,文字表述准确、通俗易懂,有利于生产管理,具有可操作性。本规程规定了我市花魔芋根状茎繁殖关键技术和主要管理措施,结合我省近年来花魔芋根状茎繁殖的经验及国家对农药、化肥使用准则等规定,制定了我市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规范了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从而提高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效率,确保种芋质量。四、主要工作过程该规程工作从2022年开始,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完成本规程的编制工作。第一阶段:调研分析(2022年1月-6月)在收集、整理相关花魔芋根状茎繁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实地调研宝鸡市花魔芋根状茎繁殖生产过程,梳理出规范性要素,形成规程框架,并修改完善。第二阶段:形成内部讨论稿(2022年7月72月)基于以上工作基础,按照规程框架,完善规程内容,确定指标要求。规程内容以产地条件、繁殖技术为重点。同时,涵盖花魔芋根状茎繁殖生产技术,形成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草稿,并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制定规程。第三阶段:形成征求意见稿(2023年1月-9月)2023年6月花魔芋根状茎繁殖技术规程制定获得立项。立项后,积极修改完善并形成征求意见稿。期间召开内部讨论会,由规程编制组工作人员与相关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生产者,就规程初稿进行征求意见,提出若干项具体的意见并修改。并对该规程进行检验验证,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第四阶段:形成送审稿(2023年10月)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广泛征求各相关主体、科研单位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处理,后由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程送审稿和规程编制说明。五、试验验证本规程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指标根据多年基地试验结果,推广部门应用效果等总结形成,试验示范结果为本规程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六、知识产权说明本规程不涉及知识产权。七、采标情况无。八、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本规程在编写过程中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本规程建议采用推荐性规程。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规程内容以及项目指标设置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均没有冲突。十一、标准属性的建议待规程通过审查将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