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八篇.docx

    • 资源ID:80531       资源大小:50.70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八篇.docx

    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社会飞速发展,家校共育变得复杂多样化,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命题相互交错重叠,学校育人的纬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校共育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一、家校共育的本质及现实困境家校共育的本质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育,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既然是共同培育,那么育人就不是单方面的,更不是某一方的服从与依附。家校共育中,学校起主导作用,教师应包容差异,尊重多样性,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子女的关切,带着家长进。行思考,帮助家长找到困惑的根源,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主动规范各自的教育行为,尊重差异,尊重彼此的立场,和而不同,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是为了使学校教育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庭教育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校共育是一种跨界行动,但跨界是有底线的,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亲师合作,而不是互相推诿和指责。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拓宽了家校共育的渠道,达成了家校沟通的及时性和交互性,同时也造成了家校教育边界的模糊,出现家校教育越界、错位现象。这些都带来了当下家校共育的最大困境:一方面,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不专业、不及时、不到位;另一方面,家庭对学校和教师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二、家校共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1 .家校共育组织和沟通形式单一化。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组织者,缺乏专业性。一些学校家校共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组织家长会,而很多学校都是程式化地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交流的主要内容也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泛泛的班情和校情通报。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没有科学规划不同学段的家长会的内容与方式,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而达成家校价值一致和合作共赢。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无暇关注除了学业成绩以外的学生的思想变化、情感发展、德行养成,单纯在学生出现问题,影响学业或是集体形象时,才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二些教师也不认真研究学生问题背后的复杂成因,只关注问题本身。2 .目标导向催生家庭教育的焦虑。在内卷化严重的当下,焦虑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学校增加延时服务,以确保孩子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索求资源最优化,经常会从零星片段或者是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中简单得出某位教师专业能力不行的认识,不尊重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涉,造成家校共育边界不清、权责不明、家校关系紧张等问题。3 .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家庭、学校、社区都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然而,随着家庭和学校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却越来越被忽视。在中学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很少被看见,学生的情绪很少被理解和接纳,家庭和学校大多紧盯着学生的学习。家校双方好像都习惯性地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习惯性地用自己的视角来定义成功和优秀。没有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中心的家校共育,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是错的。三、家校共育困境的突破之策家校共育困境的突破口在学校,学校要主动作为,结合本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家长明确家校共育的本质,明确育人的目的,把握家校共育的边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L学校要有前瞻意识,为家校共育纵深化发展搭建平台。早在20XX年,学校就成立了家长学校,并不断完善家校共育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打造具有中华特色的家校共育主题活动。20XX年,学校成功申报德育课题“以家校共育为指向的云工程建设项目研究”,以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20XX年,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通过云端传递“批判性思维好声音”,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拨开迷雾找到真相,学会明辨真伪、独立思考,家长、学生、教师借助平台思维碰撞,大大提高了家校共育的品质和内涵。20XX年11月,学校启动中华中学家校共育平台,创新线上线下的沟通机制,开发家校共育新途径。2 .学校要加强系统思维,规划好家校共育工作。学校在搭建共育平台的基础上,拟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自上而下有序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学校从生命、生长、生活入手,坚持初高中教育衔接理念,通过深入调查,整理当前家校共育的主要内容,如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假期生活指导、电子产品管理、理想教育及生涯规划、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男女生交往等。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实证研究,整理典型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家庭教育的专业引路人。学校定期组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问题的专题讲座,精心打造品牌活动“家长开放日”,营造家校共融的育人氛围。家校常态化的互通,促进了彼此的反思与调整,促进了多维、互动、互促、互补的育人机制的形成。3 .学校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家校共育主体的意识。家校共育的中心是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家校共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手机管理为例,学校不是一味禁止使用手机,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友好地使用信息工具。我们认为,信息媒介素养是未来人必备的素养,家校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工具并学会自我管理,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在推进校园“零手机”管理的过程中,借助家校共育平台,通过系列化的组织和论证工作,达成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的共识。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手机的管理为例,学校以“线下主题班会+线上家长会”形式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手机的使用展开辩论。线下主题班会课上,学生们通过辩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线上家长会上,家长们交流各自对电子产品使用的想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班主任则从情绪疏导入手,引导家长寻找契机,正确指导孩子合理规划手机的使用时间。此外,学校不仅关注“输入端”,还特别关注“输出端”,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紧急备用手机,由专人保管,学生课间可以任意借用;为满足学生了解世界的需要,学校增设数字阅览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申请得到批准后可携带手机到学校,上课期间放入班级保险箱或者交由宿管老师保管。总之,家校共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搭建好家校共育平台,做好专业指导。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对策、新机制,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意见要求各学校要加强家长学校建设,逐步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充分发挥协调、管理、指导作用,通过开设家长讲堂、家庭教育移动课堂、专题调研、经验推广会、校本课程研发等形式,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随着教改的深化和发展,家长学校建设已经成为积极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弘扬善美家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教育力量。我校于XXXX年组建而成。设X实验校区、X中学区、X校区、X校区、X学区。我校紧紧围绕“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两条主线,按照“凝聚合力,多点创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分析与研究,积极搭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加大学校内、校际间教育教学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校校本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各校区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整体提高各校区的办学水平和质量,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强化措施,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上级领导认可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家校共育”将是学校以后重点打造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和引导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家校共育”提升推动家校合作,使家校合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组织和制度。一是建立家校合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部分优秀教师和家长组成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家校共育”常规工作。二是组建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层级每学年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代表大会,由学校领导向大会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汇报。级组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的家长委员会代表大会,鼓励家长对学校、级组和班级进行全方位监督,为学校、级组和班级工作献计献策。在制度保障方面,利用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培训学习制度,开展家长课堂,确定好每一堂课的培训主题和课程。有主题式讲座,包括集中大课家长培训和主题式团体家长培训;有针对普遍存在的青春期教育问题、沟通问题、学习能力问题开展的集中授课;有针对父母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解难答疑等。邀请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和教师讲课。开展与家长座谈、交流等活动,转变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每学期最少进行一次集中学习。三是建立完善“家校共育”制度。定期开展各种共育活动,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亲子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作用,让教师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XX实验校区始建于XXXX年,百年名校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最早被命名的“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自XXXX年开始组建家长学校,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平台。学校成立了一支从专家理论指导到家长现身说法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目前,学校讲师团队己有X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X名教师获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家长课堂每周五下午准时开课。“家长成长课堂”组织严密、模式先进、师资雄厚,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学校XXXX年被授予“市优秀家长学校”称号,XXXX年又被授予“市首批市级示范家长学校”称号。XX中学区作为市优秀家长学校,始终抓好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建设,努力做到了“三个落实”。落实时间:利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周末家长接送学生的机会,开展班级家长工作,既有不定期、不定人员、不定内容的家校沟通,又有定期的每学期三次授课,即开学第一课、期中第二课、期末第三课。落实形式及内容:每期家长会,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集中听报告、分年级座谈、分班级讨论多层次参与,以及专家的主题报告、家长的经验交流、教育问题的座谈讨论等多种授课形式,使家长的学习更加方便、更具实效。开放学校、开放课堂,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并掌握教育。开放图书室、开放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家长创造学习环境。引入家长评价机制,促进师德、师风提升。重视家访工作,让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一体化。书信、网络、电话,构筑心灵对话多种桥梁。落实授课教师:组织具有德育经验的领导、班主任、有教育成就和社会影响的家长代表,或是从社会上聘请的教育专家、法制官员等担任教师,组成讲师团。本学年,共组织召开家长课堂XX次,受益家长达XXXX人,做到了授课主题多样化、实际化,使家长树立了管理孩子的信心,家校合力,增强了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凝聚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拧成一股劲,收到了良好效果。XX校区每学期都会约请家庭教育专家、讲师来学校给家长授课。XXXX年,学校约请X老师为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主题讲座。XXXX年,学校约请XX导师到学校进行了以“好家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为主题的讲座。XXXX年,学校约请全国著名教育研发专家、全国亲子教育培训讲师XXX老师到学校进行了以“传递感恩,点燃梦想”为主题的讲座。XXXX年,学校约请XX实验校区家长学校讲师团的优秀讲师与家长们一起分享了亲子沟通的语言技巧。学校还注重研学过程中的“家校共育”,每月各班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XXXX年,组织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以“XXXX”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约请家长参加,安排了学生与家长的合作,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这些活动很好地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衔接在一起。XX校区积极构建“家校共育”网络,定期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形成教育合力。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活动,家长们在看到孩子亲手制作的作品和表演的精彩节目时,在高兴之余,也真切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请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XXXX年,家长学校着重组织了“怎样帮助您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等讲座。通过这些讲座,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错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把家长会和家访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记录、有检查,并要求家访率达到XX%o要求全体教师与学生结对子,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或见面一次。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工作实效。二、凝聚合力促成长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秉承“学校是家外之家,家庭是校外之校”理念。学校教育是重点,家庭教育是补充,二者合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进入XXXX年,学校“家校共育”将进一步深化,学校各处室、年级合力开展,全面铺开。各年级立足“家校共育”思想,广泛开展家长推门听课、家长评教活动;总务部门组织家长到学校食堂陪餐,家长监督采购渠道;办公室组织家长评议学校、老师活动;学校立足现有的“家校共育”方案,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力求把“家校共育”活动打造成操作性强、推广性强的教育课题。“家校共育”真正做到了让家长了解班级和学校,让老师了解学生和家长,从而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对学校顺利开展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XX学校教育集团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县前列。学校通过了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试点学校验收,并先后获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市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示范单位、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实验学校、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市平安和谐校园等诸多荣誉。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家校共育”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以创新、务实、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贡献新的力量!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一、完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为提高师资素质,组织了完善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如“家长委员会组织名单”、“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名单”等,完善了家委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一年级家委会班子,在家委会的成立大会上,新一届家委会成员的加入,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合作。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来校,通过座谈会、实地巡视等形式,进一步探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在家委会的大力协助下,我校顺利完成了一年级六一儿童节的庆祝、运动会的举行、家长护队等活动,现在我校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指导师队伍,有效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高质开展。二、办好家长学校,提升新父母理念L举行家长读书会,唤醒新父母育人意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对家长也是如此。本学期我校继续高度重视家长的阅读,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向家长们介绍阅读和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倡导家长“先做读书人,再谈教育事2,让家长走进课堂,零距离接触教改理念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教学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一起上一堂课。一方面让家长看看孩子的课堂表现,一方面感知新课改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还在学期结束后对选修课的课堂进行了展演,家长来校参观课堂,对课堂效果进行打分,给孩子们的选修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3 .班级文化共同参与,增强集体凝聚力本学期初,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更新了本班级的班级文化,一方面让家长们更加了解我们的班级文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家长对班级、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 .学校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多数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每学期的期初和期中都会组织召开各年级的质量分析会。分析会由年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两个环节组成。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年级的质量分析之后,家长们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交流更为实际、深入,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相互配合和支持,共创美好的未来。三、故事妈妈进课堂,让新父母体验教育的快乐各班级每学期招聘“故事妈妈”,给家长们发放了招聘故事妈妈的通知,呼唤热爱孩子,热爱童书,喜欢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加入到“故事妈妈(爸爸)”的团队中来,家校携手给孩子一个书香弥漫、幸福温馨的童年。四、亲子共读,形成家校、亲子和谐教育关系本学期,我校组织了诗词大会故事大会英文歌曲比赛等活动,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积累古诗,还通过在家里与爸爸妈妈们一同背古诗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通过与家长的表演最终展示出来;读书使人进步,亲子共读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本学期,我校继续延续这一特色活动,孩子们在家里跟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一起交流,在学校组织的故事会中,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营造了温馨的书香氛围。一年来,我校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下,家长学校工作顺利推进,尤其是在有效提高家长育人素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在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家长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实践也表明,加强家校联系,不断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能大大增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的力度,发挥整体教育效应,取得较满意的教育效果。因此,认真不断地研究探索家校共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家校共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全面推动学校整体工作中发挥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明确家校共育指导思想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和责任是教育好学生、培养好孩子。要教育好学生、培养好孩子,仅仅靠学校和老师是很不够的。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同心同德、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使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以下方面: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的区域及家庭背景差异较大,开展和加强家长学校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校共育,要努力消除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使一些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的错误认识得到改变。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的工作,能够尽可能的在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要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同心同德、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汇成为一个整体,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就须建立一种常态的联系制度。二、实现家校共育的途径初探(一)搭建一套班子要搞好家长学校的工作,首先要加强组织保证。组建家长学校工作委员会,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成员由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心理咨询室专职辅导教师等组成。每年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充实,确保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体系之中。(二)架设一座桥梁为了更好地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方便快捷的联系渠道,使学校与家庭能保持经常及时的联系和沟通,使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间的意见、信息得到有效的交流,创设学校微信公众号、班主任工作群、家校群等随时随地地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建立信箱、QQ、网站、校讯通、通讯地址等方式在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架设了沟通交流的桥梁。(三)打通一个电话为了使家长学校工作落到实处,在完善机构组织的同时,还需建立一系列家校共育管理制度。学校在建立的学生档案中,将所有家长学生的姓名、年龄、通讯地址、工作地址、考评等详细记录在案,便于更好地向家长提供学校服务。学校向家长公开学校各部门的电话号码,以及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畅通联系渠道更加密切了之间联系和关系。家长学校工作在相关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下,工作一般细致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相关工作。对于特殊学生,建立家长、老师、学生的三方协议,有效沟通学生、家长、老师的基本信息。这些真实、真诚的引领,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四)开发一些活动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为达到家校共育的教育目的,中职学校应注重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校园活动,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例如专题讲座、开学典礼、学校运动会、学校艺术节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来建立和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信任、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共同承担起教育好孩子的责任。还可以邀请老教师、专家为学生家长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家教讲座过程中与专家老师进行交流,专家老师就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种种困惑一一做以解答。(五)互动一些工作学校与家长要密切合作,关键在于学校和家长之间是基于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主动的合作伙伴关系,家长有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学校有积极鼓励家长参与教育并努力为之创造条件的愿望与行动,双方的努力促成了家校合作走向成功。我校不断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摸索和学习。学校深知教学实习是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为了让家长对子女的实习单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学校需与实习单位协商召开特别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企业情况、岗位情况、工作时间、工作要求、管理制度等,强调实习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及安全问题。学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吸引家长参与学校建设。如邀请家长参加班级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与教师见面,组织不同形式的俱乐部、圆桌会议等。把家长当成“伙伴”请入学校,使他们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他们更具体地了解到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的重要性。总之,家教艺术永无止境,家校共育工作任重道远。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快更新思想观念,本着务实的态度,进一步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当然学校也是家长学习提高的摇篮,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动态。如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两者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这对每个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由于处在特定的环境中,使得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几大不良习惯:依赖他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有的甚至还存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极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妨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可谓是掌上明珠,是小皇上,呼风唤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味的娇宠,导致管教困难!(二)过分偏袒孩子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是难免的,作为纠纷的双方一般都有过错,但家长往往会偏袒自己的孩子,指责对方的不足,追究对方的过错,甚至于会出手打对方,这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气焰,令教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三)推脱责任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过分溺爱孩子之后,家长发现孩子根本不听自己的话,以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驾驭自己的孩子,于是他们把孩子推向学校,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出现问题时也拒不见老师,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四)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很多作为都在效仿父母,好的家庭习惯,会约束孩子的行为,不良的习惯,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有的家长赌博成瘾、夜不归宿,孩子也效仿他星期天不回家,或者通宵网吧,或者寄宿外面。家长尽不到监护的义务,给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五)淡漠学习无论家中有什么事,家长都会出面为孩子请假,只要有“活动”都会让孩子回家。完全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眼里,对于孩子的成绩好坏更是不闻不问。(六)与孩子缺少沟通有的家长,当孩子有所进步时,要什么给什么;当孩子犯错时,会恶言相向,拳打脚踢。父母与他们缺乏沟通,不知道孩子的想法。二、家校共育的途径(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途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中,教师积极主动,让家长感受到了热情与真诚;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二)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家长会每学期可以举行两次,开学一周左右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三)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家长学校的开办,就像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设了一座彩虹桥,使家庭教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家庭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家教质量明显提高。家校联系的畅通无阻,有效地加强了家校合作,实现了二者和谐的教育资源网。(四)通过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可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三、家校共育的作用(一)家校共育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二)家校合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家校联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四)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做出教育的误区,有利于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另一方面,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核心功能是为学生及相关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学校应以家教育方针与政策法规为前提,根据学生及相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应努力创办“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寻找有效的评价方法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学生、家长、社会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测评机制,改变政府评价学校的单一模式,把评价还给社会。通过“评价”这一平台,促进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教育发展。我们在研究“把评价还给社会”时,“社会”一词主要指社会成员中学校教育的直接消费者一学生、家长、社区群众。但是,大部分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群众由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机制缺乏全面的了解,往往站在个人或局部的角度看待学校的教学活动,很难对学校予以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20XX年初,我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维评价体系”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顺应新时期的要求,主动邀请多方面人士参与学校评价,着力研究如何克服社区群众、家长及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据此提出了“社会、家长、学生三维立体”的评价模式,尽可能实现多维评改。一、基本做法L把评价还给学生,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师生之间并非简单的施教者与受教者,更多的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尽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思维不够填密,但他们的评价往往最直接、最率真、最真实。因此,我们大胆地提出“把评价还给学生”。(1)设立校务监督员,评价教育教学常规学校在每班设立学生校务监督员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予以监督,若有教师出现不规范行为,学生校务监督员有权代表本班学生向校长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如教师出现不按时到岗、在课堂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用不文明或有辱学生人格的不规范语言、使用手机等无线电通讯设备、擅自离开教室等违规现象,学生校务监督员可以及时提醒教师注意改正,若教师不接受,则可在课后向学校“3.15工作室”或校长投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确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学会了正确评价老师的方法,教师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和民主精神,师生之间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氛围。(2) “让我们做得更好",整体评价教师形象每学年年末,我校面向全体孩子发放“让我们做得更好”教师考评表,让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热情、服务意识、专业水平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评表列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4个评定等级,请学生以不署名方式填写,并于统一时间交到校门卫室,由教导处工作人员回收,确保评价公平、公开、公正、透明。一个个简单的圆圈,让我们客观真实地看到了学生对教师们的评定。绝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定为“优秀”,肯定了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个别“良好”、“称职”的评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警醒,便于我们及时寻找原因、不断改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接触时间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老师的了解程度不同,语文、数学教师所获评价较高,所获“优秀”的评定全部达到了96%以上,甚至很多教师达到了100%o而“良好”、“称职”的评定多出现在对科任教师的评价中。我们一方面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现象,理解科任教师因课时量大、班额多而与学生缺乏沟通,所以规定若科任教师能被任教班级80%学生的认定为“优秀”,就达到“优秀”的等级。另一方面,我们请班主任老师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转达孩子对老师的希望,同时请孩子站在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让孩子和教师在进一步沟通与理解的基础上,使评价渐趋成熟。(3) “寄语我爱的老师”,引导情感性评价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他们的评定往往比较感性。对教师评定的角度、深度和广度因自身需求、喜好而异,因此目标考核式的评定并不能完个客观真实地反映孩子对教师的评价。因此每学期末,我们还发放“寄语我爱的老师”调查表,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对教师的情感性评价中。别小看孩子稚嫩的笔触,那一句句童真的话语,生动地再现了教师课堂教学风格,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他们对老师的希望,描绘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的孩子感谢老师的严格要求但又希望老师的语气能温婉柔和些;有的孩子敬佩老师的一丝不苟但又希望老师的语言能幽默风趣些;有的孩子惊叹老师对教材的钻研但又希望老师能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有的孩子感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但又希望老师不要唠唠叨叨他们的评价每一字、每一句都洋溢着对老师的热爱,委婉的建议更是激励着教师不断反省、不断进步。一张张表格不仅盛满了学生对老师的爱,更让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真切的需要,这种心灵的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互敬、互助的和谐关系。2 .把评价还给家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是学校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家长对学校服务的满意度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已经从照顾、养护幼儿的养教关系转变为满足家长对子女成才需要的责任关系。家长的支持和信任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我们清醒地看到:学校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大力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群体。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把评价还给家长”。(1)设立“家长委员会”,明确评价的范围我校在“三结合教育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己成立的“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中采取自荐、全校家长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形成三级模式。学校通过与“校家委会”成员的多次交流、协商,明确了家长参与学校评价的范围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教师职业道德的评定、教师业务水平的评价。家长在参与学校评价时本着不挑刺、不求全,多建议、多合作的原则,协助学校运作。(2)填写各类考评表,实施评价的权利每学期我校都以教师的“亮相课”(校本教学研究课)作为交流的平台,把课堂面向全校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对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全程跟踪”一我们任意一位教师的任意一堂课都对家长开放,从而让我们的家长在填写“家长一日开放活动,反馈表时能较为客观、科学、准确地对教师工作给予评价。衷心的夸赞、真挚的感谢、殷殷的希望、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容智的建议,让我们在感动之余冷静反思,及时调整、改进,以积极的态度尽量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每学年度末,家长还会与孩子一道填写“让我们做得更好”考评表,表格内容、填写方式、回收方式与学生一致,在此不再赘述。3 .把评价还给社会,共建优质教育环境“参与评价”的活动受到了家长、学生的广泛关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仅学生、家长有兴趣参与到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中来,社会群众也饶有兴致地走进教师的课堂观摩,旨在为即将入学的孩子考察学校。社会是学校发展的沃土与依托,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才能保障学校教育有一个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社会群众的口碑更是对学校知名度最有力的宣传。因此,我校加大力度,进一步提出“把评价还给社会”。目前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就放在社会力量对学校的评价上。以“红领巾服务队”为纽带,共创社区文明每周星期二下午是我校固定的社区活动时间,每个年级的“红领巾服务队”成员轮流到社区教育基地、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友邻单位联手开展社区主题活动:小小税务监督员、我是储蓄小行家、社区护绿行动等。孩子们的行动传递着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强有力地证明学校是社区的精神辐射源,有助于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假期中,我校学生按所住的街道、院落或单位宿舍组成小队,每队10人左右,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关爱在身边”、“环保大家行”、“身边的历史”等。各队还有“家长义务辅导员”、“社会义务辅导员”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提供帮助。各队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还建立了相对固定的社会、家庭活动点。每次活动后,小队长们要在“队长日志”上记载活动情况,假期结束时分别由居委会和邻居对“红领巾服务队”的活动做出书面小结鉴定。一篇篇热情洋溢的评语,既肯定了孩子们活动的成效,也展现了社会群众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赞赏,中肯的建议更是弥补了细节上的疏漏,既有感性的一面,又不失其科学性。今年,我们在学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八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