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404授予工程硕士学位.docx
-
资源ID:823763
资源大小:29.2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404授予工程硕士学位.docx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404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熟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前沿和发展现状,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4.具有专业知识获取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能在电力、金融、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及应用方面的工作。二、研究方向1.智能信息处理及电力应用2.电力物联网与信息安全3.分布式计算与电力大数据挖掘4.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理解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分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全脱产学习3年,包括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践(0.5年)和学位论文(1.5年)等培养环节,各培养环节根据需求可交叉进行。四、培养方式与组织管理1.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阶段,可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起学习,也可利用周末时间来校进行集中学习,对于无法保证来校学习的学生也可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但必须在规定的年限修满规定学分。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采用导师组指导制,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导师组包括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2.指导教师应按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正式确定指导关系后两周内,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3.导师在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应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特别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诚实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密切结合行业需要,突出职业导向,以提高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案例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考核与评价标准应逐步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衔接。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应在导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或技术开发的能力,完成学位论文。5.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组织与管理参照学院及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组织管理规定执行。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外,其余课程以16学时为1学分。所修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必修环节、辅修课四个类别。1.学位课(7-25学分)(1)公共基础课(9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72学时)、研究生综合英语(3学分,72学时)、专业英语(1学分,24学时)、论文写作与学术诚信教育(1学分,16学时)、工程伦理(1学分,24学时)(2)基础理论课(4-8学分)(3)专业基础课(4-8学分)学位课程成绩70分及以上为合格。2.选修课(6-12学分)选修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3.必修环节(3学分)专业实践(1学分,包括4次学术报告会)、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检查(1学分)。必修环节的考核,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4.辅修课少数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应至少辅修两门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辅修课不计学分。应辅修而未辅修或者辅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辅修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辅修课程可在研究生入学后两年内完成,由本学院统一安排。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可以为以下4种:"笔试”(含闭卷、开卷)、“提交报告”(含总结、综述、心得体会等)、“课程论文"、"考查"(含检查读书笔记、实验或上机等情况)。课程不及格者必须申请重修。硕士研究生课程教材应为近5年出版的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课程内容要反映本学科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注意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性和渗透性。原则上不开设10人及以下的课程,每位导师最多只能为面向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两门课程。六、实践要求I实践环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障本专业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有序进行,成立实践环节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校外实践场所的协调工作,指导小组由主管院长、本专业领域学科带头人、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研究生秘书组成。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专业实践的考核要提交专业实践证明,研究生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经专业实践单位给出考核成绩。4.各导师在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时,可结合相关领域工程问题调研,应同时上报学院各研究生将参加的实践环节;研究生在校内外实践场所参加完成规定时间的实践活动后,学生应向学院提交不少于3000字、由校内外实践场所负责人和导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实践指导小组审查评定以获得相应学分。七、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1.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硕士研究生应优先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力争能够解决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际问题。2.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硕士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学院组织开题报告格式审查,审查通过后进行论文开题答辩,第一次开题答辩未通过者,在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并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可在3个月后组织二次开题。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阅读文献应不少于30篇,其中70%以上应为学术论文,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近五年发表的文献应不少于20篇。学院成立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考核小组成员必须为教授或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副教授,以及至少一名具有高级职称、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3.中期报告与检查中期报告是对研究生课题进展状况的阶段性检查和督促,中期报告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工作进展、主要创新点、后期工作安排、参考文献等,中期报告一般不少于4000字。中期检查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学院组织中期报告格式审查,审查通过后进行论文中期答辩,第一次中期答辩未通过者,在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并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可在3个月后组织二次中期检查。学院成立论文中期检查考核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考核小组成员必须为教授或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副教授。中期检查以答辩形式进行,硕士生在介绍论文工作时,应阐述自己目前己完成的研究工作,拟完成的研究工作,如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可能性,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后期工作计划。考核小组应对硕士生的工作进行认真的评议,对完成工作量较少,阶段成果较少的要督促其加快工作进度;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如论文选题不适当,或工作进行中遇到很大困难者)应要求其导师及时调整方案,做出适当处理。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较好的成效。字数3-4万字为宜。5.答辩资格硕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1)己修完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最低学分数;(2)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且学位论文经专家评审己达到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的水平:(3)本人提出申请,并办理完答辩前的一切准备工作。6.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造诣深的专家组成(不包括指导教师)且至少包括1名校外行业专家。答辩委员会的成员须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批准。答辩委员会设秘书I人,由学院委派。7.学位授予: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授予硕士学位:(1)思想品德鉴定及在学表现合格;(2)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3)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和两份打印稿,并附有答辩后详细修改说明;(4)提交授予学位所需的其它材料:(5)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课程设置表(计算机技术)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考核方式学期公共基础课(9学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2考试Ia自然辩证法概论124考试Ia研究生综合英语372考试Ia专业英语124考试Ib论文写作与学术诚信教育116考试Ia工程伦理16考试Ib基础理论课(4-8学分)人工智能原理232考试Ib最优化方法232考试2a模式识别232考试2a矩阵分析232考试la专业基础课(4-8学分)数据挖掘232考试Ib计算智能232考试2a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232考试Ib智能数据分析232考试Ib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选课(6-10学分)数字图像处理232考试Ib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232考试2a密码学与信息安全232考试2a电力大数据处理技术232考试2a虚拟现实232考试2a计算机视觉232考试Ib深度学习原理及应用232考查Ib仿真工具与系统优化232岁音Ib电力信号采集与传输232号仃Ib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考核方式学期(3学分)专业实践1考查开题报告1考查3中期检查1考看5辅修课数据结构O考查微机原理与应用0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