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认知心理学 表象.ppt

    • 资源ID:824782       资源大小:8.59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认知心理学 表象.ppt

    认知心理学表象,目录,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表象亦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心理过程,在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即已得到研究。,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认知心理学中普遍将表象和知觉连在一起,将表象看做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研究表象和知觉机能等价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以发现是否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情况。,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1、定位实验Podgorny和Shepard(1978)应用这种方法进行了视觉定位实验:,1、知觉-记忆组:2、带栅格的表象组:3、不带栅格的表象组:,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3个组的实验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占方格少的简单字母反应时少于占方格多的复杂字母和字母组合。,(1)测试点落在字母之内的反应时小于落在字母之外的(2)当测试点位于横竖线交叉处时反应时更小(3)当测试点越远离字母则反应时越小,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2、锐敏度实验Finke和Kosslyn(1980)利用具有不同的表象鲜明性的被试来研究表象和知觉的机能等价问题。他们进行了相应的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和相应的表象锐敏度实验。,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结果:*表象鲜明组在知觉和表象两种条件下的敏锐度几乎没有差别,随两点的实际距离增大而提高。*非鲜明组在表象条件下敏锐度低于知觉条件下的。,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3、McCollough效应实验,视觉反效实验所用材料,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麦考勒效应是指受测验图形条纹方向决定的颜色互补效应,是一种随方向而变的颜色后效。McCollough视觉反效现象的实验设计如下:让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观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几分钟,使被试对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结果被报告,垂直条纹为绿色,水平条纹为红色。被试-红色滤光镜-垂直条纹-绿色垂直被试-绿色滤光镜-水平条纹-红色水平,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Finke(1980)实验设计与结果: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看两种颜色而要求他们想象横竖线,那么测试通常可以产生McCollough效应。而在诱导实验中如果让被试看横竖线条而要求它们想象红色与绿色,则测试不会产生麦氏效应。,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4、选择性干扰实验,布鲁克斯(Brooks,1968)的表象干扰实验Brooks安排两种作业任务:1)在言语作业中,给被试听觉呈现句子,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not in the bush,要求被试对自己记住的这一句子作出审视,并对句中的名词和非名词作出肯定和否定的分类反应。2)在视觉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个字母(如F)的线条图,短时间呈现后将字母移去,让被试根据记忆表象回答字母的每个角是否处在末端位置(即顶端或底端)。,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实验中被试有3种反应方式:(1)作出yes或no的口头报告;(2)用左手拍击桌面表示yes,用右手拍击桌面表示no;(3)在右图所示的这张标有一系列Y和N的字母纸上进行指认。,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结果:,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二、表象与表征 一些心理学家将表象看做一种独立的信息表征的形式并有其加工过程。他们强调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甚至将视觉表象看成人脑中的图画或心理图画。然而有些心理学家不承认表象的独立地位,反将表象看做类似知觉的心理表征。目前关于表象是否确系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形式存在着尖锐的争论。,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Paivio(1975)设计一个实验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实验所用的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要求被试判断所画的一对东西或打印的字词所标志的一对东西中,究竟哪一个是原来印象上较大的,记录反应时。并且图画分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假设1:如果长时记忆中只含有语言编码的信息,那么被试对图画材料作出判定要慢于对字词作出反应。假设2:如果长时记忆中包含视觉表象,那么被试对图画的反应就不会慢于对字词的反应。,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实验结果:R图R一致图这表明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第二节、心理旋转,1、心理旋转概述心理旋转的研究于70年代初由Shepard及其同事共同进行。实验所用材料如右图所示,分为三种情况,A为平面对,B为立体对,C为镜象对。实验验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第二节、心理旋转,第二节、心理旋转,第二节、心理旋转,Shepard等人还排除了代码比较的设想,第二节、心理旋转,字符旋转,Cooper&Shepard(1973),第二节、心理旋转,实验程序:)速示器随机呈现,一次一个)提供先行信息(字符及其方位)被试任务:做正或反判断,不管具体方位实验记录:RT,R,以下5种条件无前行信息有字符前行信息有方位前行信息字符、方位分开呈现字符、方位结合呈现,图7-11 字符和字符方位结合的前行信息的实验,第二节、心理旋转,0和360,RT较少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后,RT增长,180 时,RT最长以180 为界,两侧对称同样60 的旋转,120 到180 RT的增加,要大于0 到60 RT的增加有提示的情况下,被试的判断不受图形旋转程度的影响(心理准备),字符旋转,第二节、心理旋转,被试在完成作业时出现了心理旋转的过程,他们把倾斜的字母在心理的平面上旋转到直立的位置,然后再作出正向或反向的判断。,第二节、心理旋转,第二节、心理旋转,心理旋转的验证 Cooper&Shepard(1984),材料:多边形程序:呈现某个多边形及其方位后,要求被试将该图形的表象旋转到规定的方位(一半顺时针,一半逆时针),记录完成旋转所需时间(准备时间)。呈现刺激样本,要求被试正反判定,记录反应时(反应时),第二节、心理旋转,*反应时岁方位变化基本没有变化*事先心理旋转时间随偏离度数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第二节、心理旋转,心理旋转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实验材料:同(心理旋转),手柄状图形实验程序:图形甲-图形乙(相继呈现)被试任务:先旋转(告知方向但不知道角度),后 判断甲乙是否相同结果记录:图形乙呈现后,被试判断的RT预期结果:RT短,且不随方位差而变化,第二节、心理旋转,被试的心理旋转经历了一些中间阶段,而非跳跃式的从一个角度直接转到另一个角度。,第三节、心理扫描,Kosslyn等认为,表象具有大小、方位等空间特征,可以被扫描。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实验里要求被试构成一个视觉表象并加以审视,如同利用内部的眼睛来扫描,以确定其中的客体或者空间特性,记录所需的时间。这些就是心理扫描实验。,第三节、心理扫描,距离效应,Kosslyn(1973),实验材料:图片,如汽艇、汽车等;让被试记住图片,并产生表象实验程序:1)“注视”表象中客体的某一部分(如船尾)2)“注视”整个表象被试任务:主试说出图片中某一物体的名称(如船首的旗帜)被试做“有”或“无”的反应实验记录:RT,第三节、心理扫描,结果:扫描距离越大(如船尾到船 首),RT越长对于注视整个表象的被试,无这种RT的差别结论:表象可以被扫描,扫描时间随距离而增加,第三节、心理扫描,距离效应 Kosslyn(1973),实验材料:一张虚构的地图,上有树木、村庄、房屋等(7个物体,21种距离),要求 被试学习其准确位置实验过程:主试说出某个地名 被试提取地图表象,并注视该地点 主试说出另一个地名 被试沿着想象中的黑点进行扫描 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实验记录:,第三节、心理扫描,表象扫描所需时间随扫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表象是类似图画的表征,它可以得到加工,而不是一种副现象。,第三节、心理扫描,补充:比较实验,过程:与上述实验基本相同,但一个重要差别是:不提表 象扫描,被试听到第二个地点后,只需快速判断该地点存在结果:被试做出判定所需时间不随两地点之间的距离增加 而增加结论:心理扫描存在批评:Pylyshyn(1981)认为,被试在上述 Kosslyn的心 理扫描实验中,并没有真的对表象进行扫描,只不过是对任务的要求作出反应而已。,第三节、心理扫描,大小效应,小的客体总不如大的客体容易看清楚。如果说表象类似知觉,那么表象是否也有这种情况呢?,第三节、心理扫描,大小效应1,发现苍蝇旁兔子的细节,比发现大象旁兔子的 节快210ms(在大的表象中“看出”事物的特 征比较容易,与客观实物一样。),第三节、心理扫描,大小效应2,被试判定小的正方形中的动物是否具有该特征所需的时间要多于大的正方形中的动物。,第三节、心理扫描,大小效应的争论,当被试构成一个较小表象时,只有少数命题收到激活,因此细节的东西不易发现。反驳:Kosslyn(1980),当被试不被要求去构成表象时,不会产生大小效应。“猫有爪子吗?”快于“猫有头吗?”未构成视觉表象时,前者快,因为前者联系频率高;当被试构成表象时,后者更快,因为头更大。,第四节、表象的功能,对知觉的促进,Hayes(1973),实验材料:8个大写字母实验过程:首先要求被试形成某个正的大写字母 的表象(两种情况),然后被试自己 按键,速示器随即呈现一个相应的“大的”或“小的”大写字母。被试任务:判定所呈现的字母与表象的字母是否 相同,不管其大小如何。,第四节、表象的功能,表7-1 不同条件下字母判断的反应时(中数/ms),如果当前要知觉的字母的大小与事先表象出的该字母的大小一致时,识别所需要的时间要少于大小不一致的字母。,第四节、表象的功能,对记忆的作用,Pavio(1968),通过等级评定法把词分为具有高表象值和低表象值两种。在一个词对里,刺激词和反应词分别具有高的表象值和低的表象值这样,配成四种。高-高:乞丐-教堂高-低:教堂-实际低-高:行为-街道低-低:德行-背景,第四节、表象的功能,表象在一些字词识记中起着中介作用,是有利于学习和记忆的。,

    注意事项

    本文(认知心理学 表象.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