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放射防护.ppt.ppt

    • 资源ID:831972       资源大小:615K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放射防护.ppt.ppt

    放射防护基本知识,放射卫生,放射卫生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防护方法的科学。辐射一般分为致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日常使用的“辐射、放射和射线”等用语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电离辐射。,放射防护工作任务与措施,任务:控制正常照射,防止潜在照射(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辐射危害,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措施:控制照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指可产生电离辐射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射 线 装 置:一般指只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射线的电离辐射发生装置,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含放射源的装置),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第一节 放射性的发现 一、X射线的发现 1895年,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产生的荧光现象时,发现了X射线。这种射线具有贯穿能力,可以穿透一些不透光的物质。以后又发现,这种射线能使空气导电,即具有使物质电离的能力。,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伦琴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电离辐射,并很快把这种辐射用于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由于伦琴这一伟大贡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用“伦琴”这一名字作为X和射线照射量的单位。,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二、放射性的发现 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通过一些实验,认识到铀盐无需阳光照射自身会发射一种射线,这种射线同样可以使空气电离,使胶片感光。但是,它和X射线不一样,不是阴极射线打到靶物质上发出的,而是从一种物质,即从铀中发出的。,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人类第一次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为了纪念贝可勒尔这一伟大贡献,人就今天用“贝可勒尔”这一名字作为放射性物质活度的单位。在此以后的几年里,人们又先后发现了其它重元素,如钍、镭、锕等都具有放射性,都能发出射线。,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第二节 放射性同位素 一、核素(nuclide)在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的能态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例如44100Ru,45100Ru是独立的两种核素,,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它们有相同的质量数而原子核内含有不同的质子数;2760Co,2760mCo是独立的两种核素,它们所处的能态不同。,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二、同位素(isotope)同位素实际上就是原子序数Z相同而原子质量数A不同的各核素的总称。同位素是指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位置,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例如,氢同位素有三种:1H、2H、3H。,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第三节 放射性衰变 一、放射性衰变的主要类型 放射性原子核的自发转换,并随之引起本身物理及化学性质的改变,根据转换的型式,放射性过程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有衰变,衰变,+衰变或电子俘获,衰变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别种衰变,如自裂变和缓发中子等。下面将分别讨论、和衰变。,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1、衰变 从放射性核素的核放射出来的粒子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2 4 He),它的质量和氦核相等,即m=4.002775原子质量单位,而且也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带着2e正电荷。,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凡是衰变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之后,它的原子质量数A降低了4个单位,原子序数Z降低了2个单位。,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2、衰变 从放射性核素放射出来的粒子的质量等于0.000549原子质量单位(0.511MeV),并带着一个单位e的负电荷。所以事实上它就是电子。因为粒子的质量和核的质量比起来要小得多,所以衰变的母体和子体的原子质,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量数A是相同的,但子体的原子序数Z却比母体提高了一个单位。从核衰变放射出来的粒子在被物质阻止之后,就成为自由电子,和一般的电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为了区别起见,通常 称从核里出来的电子为粒子或射线。,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3、衰变 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不过是从原子核内放射出来的,而且波长也比较短(波长从10-8cm到10-11cm)。它的性质和X射线十分相似。现在应用MeV几百MeV的电子加速器来产生X线,可以得到比射线波长,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还短得多的电磁辐射。从核衰 变所能得到的射线通常是伴随射线、射线或其他射线一起产生的。作电子俘获的核衰变,有的也伴有射线。射线是核从它的激发能级跃迁至基级时的产物。,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二、放射性衰变规律 不稳定同位素的核将自发地发生变化而放射出某一种粒子(如、+或射线),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或核蜕变)。核衰变进行的速度完全不能以外加因素,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如温度、压力的改变等)加以改变;有的同位素衰变得很快,有的则很慢;它是个别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衰变后的核有的是稳定的,有的是不稳定而继续衰变的。,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1、衰变规律 假定取一定量某种放射性核素,并测量它在每一单位时间内所放射出来的粒子数ni则可以发现ni的数值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2、半衰期 通常用来表示放射性的特征的还有半衰期(又称半寿期),用符号T1/2来代表。半衰期的定义是放射性原子数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第四节 电离辐射 一、重带电粒子 粒子是放射性核素放射出来的高速飞行的氦原子核,它带两个正电荷,质量接近4。,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二、高能电子 高能电子包括放射性核素核转变时释放出的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及电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接近单一的电子束。,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三、电磁辐射 射线和X射线本质上与可见光、电磁波一样都是电磁辐射,但在来源、能量分布上是不同的。射线是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波长极短的电磁辐射,能量一般在0.044MeV之间。,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四、中子 中子是质量约为一个原子质量单位的不带电粒子,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第五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光电效应 该过程中,X或光子主要与原子的内壳层电子发生作用,入射光子整个地被原子吸收,继而从原子壳层中击出一个电子,称为光电子。,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二、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效应是X或光子的能量被部分地吸收而产生散射的过程。三、电子对效应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h1.02MeV),在行近靶原子核时,突然消失,将其能量转化为正、负两个电子,这个作用过程成为电子对效应。,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四、轫致辐射 高速运动的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场中掠过时,由于电子和原子核库仑场间的强烈相互作用,电子被减速,同时将其一部分能量转为电磁辐射,这就是所谓轫致辐射,即X射线。轫致辐射能量分布在零到电子动能之间。,第一章 基础物理知识,由于产生轫致辐射需耗损能量,它和原子序数平方成正比,跟入射电子的能量成正比,这意味着阻止高速运动的电子材料为重元素或者电子能量越高产生的轫致辐射越强。,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第一节 照射量 一、照射量(exposure)X 照射量是X射线沿用最久、用以衡量X、辐射致空气电离程度的一个量,所以它只用于X或射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的量度,不能用于其他类型辐射(如中子或电子束等)和其他物质(如组织等)。,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所谓照射量,是指X射线或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符号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不包括因吸收次级电子发射的轫致辐射而产生的电离)。,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照射量用符号X表示。照射量X的SI单位是库仑每千克,用符号库仑千克-1(Ckg-1)表示,它没有专门名称。以前采用的照射量专用单位是伦琴(R)。1伦琴(R)=2.5810-4 Ckg-1(精确值)1 Ckg-1=3.877103 R,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二、照射量率(exposure rate)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称照射量率,用符号 X 表示。照射量率SI单位为库伦每千克秒,用符号库伦千克-1秒-1(Ckg-1s-1)表示。其专用单位是伦琴或其分数除以适当的时间而得的商,如伦琴.秒-1(Rs-1),伦琴.分-1(R min-1)或伦琴.小时-1(mRh-1)等。,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第二节 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absorbed does)D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机体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戈瑞(Gy)。1戈瑞(Gy)的吸收剂量等于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即 1戈瑞(Gy)=1焦耳千克-1(J kg-1),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第三节 剂量当量 一、剂量当量(dose equivalent)H 一定吸收剂量的生物效应取决于辐射的品质和照射条件。故不同类型辐射所致吸收剂量相同,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可能不同。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吸收剂量,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能够较好地表达发生生物效应的几率或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这种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H。剂量当量的SI单位与吸收剂量的单位相同,即焦耳每千克(Jkg-1),但是为了避免与吸收剂量混淆,特给予它一个专名希(沃特),Sv。,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二、剂量当量率(dose equivalent rate)单位时间内的剂量当量称为剂量当量率,单位的专名为希沃特.秒-1(Svs-1)。,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第四节 放射性活度 一、定义和单位 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是度量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数的物理量,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数目越多,这种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就越强。所以,过去曾称为放射性强度。,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活度的国际单位是秒的倒数(s-1),称为贝可勒尔(Becquere),简称贝可(Bq)。1Bq表示放射性核素在1秒钟内发生1次核衰变,即,1Bq=1s-1 放射性活度旧的专用单位是居里(Ci),它表示放射性核素再1秒钟内发生3.71010次核衰变,即1 Ci=3.71010s-1,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二、活度计算 1、半衰期(half-life)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至原有数目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常以符号T1/2表示。它与衰变常数有如下关系:T1/2=0.693/,第二章辐射量和单位,2、活度计算 放射性活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呈指数规律减弱。其计算公式为:A=A0e-t=A0e-(0.693/T1/2)t 式中,A为放射性核素经过t时间后剩余的活度,A0为原来的活度,即t=0时的活度,T1/2为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t为时间间隔(计算时所用单位应与T的单位一致),表1 常用辐射量新旧单位换算,第三章 辐射生物效应,机体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可产生各种有害效应,称为辐射生物效应,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损伤,称为辐射损伤。,第三章 辐射生物效应,ICRP1990年第60号出版物对辐射生物效应方面的资料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列举了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胚胎和胎儿效应和皮肤效应等四种有害效应。,国际相关组织及其重要出版物,ICRP,UNSCEAR,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6、60、103号出版物)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电离辐射源与效应,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及附件),IAEA,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第一节确定性效应 一、阈剂量 阈剂量一词系指至少使1%5%的受照个体发生特异性效应所需的辐射量。二、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在事故照射、应急照射、医疗照射以及核战争等情况下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三、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数周数月)内受到连续或间断较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四、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当量后引起的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五、内照射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是指放射性核素沉积于人体某些器官和系统中所致的全身性放射病。其特点是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对机体产生持续性照射,以放射性核素沉积部位的局部损伤为主,临床表现迟发且迁移。,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六、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是指电离辐射以内和或外照射方式作用于甲状腺或和机体其他组织所引起的原发或续发性甲状腺功能或和器质性改变。,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七、放射性白内障 放射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受到一次或短期内大剂量的外照射。或长期超过剂量限值的外照射所引起的晶体改变。其累积受照剂量一般在2Gy以上。,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八、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是人体全身或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大剂量外照射,或长期多次受到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所致骨组织的一系列代谢和临床病理变化。,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第二节 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是指发生几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的大小有关的效应。随机性效应是X射线和射线低剂量率、小剂量照射对人群的主要危害。,第三章 辐射生物效应,1、致癌效应 2、遗传效应 辐射遗传效应是通过辐射对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使受照者后代发生的遗传性异常,它是表现于受照者后代的随机性效应.,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3、胚胎和胎儿的效应(1)、致死效应 在着床前阶段(从受精卵到胚胎定植在子宫内壁,相当于人受孕09天,又称植入前期)或着床后不久的妊娠早期受到照射,其主要危险是导致胚胎死亡。在宫内发育的各个阶段,受到大剂量的照射后也会诱发死亡效应。,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2)、致畸效应 在主要器官形成阶段(相当于人受孕后960天,又称器官形成期)受到照射,则致畸效应成为最主要的后果,有时还会伴有全身各种结构的生长障碍。,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3)、致严重智力迟钝 电离辐射诱发严重智力迟钝(智商低于70%的智力迟钝,低于25%为严重智力迟钝)的最大危险期为孕龄815周,其次为1625周。,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4)、致癌效应 已有资料表明,由于医疗原因在宫内受到过照射的儿童,在出生后的1015年内有超额的肿瘤和白血病发生。,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4、皮肤效应(1)、确定性效应 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X、及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属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2).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或由小剂量射线长期照射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属于慢性放射性损伤。,第三章辐射生物效应,(2)、随机性效应 放射性皮肤癌是指明确由电离辐射诱发的皮肤癌肿,发生在原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癌变前表现为射线所致的角化过度或长期不愈的放射性溃疡。,不同剂量X、伽瑪射线对人体全身照射损伤的估计 剂量Gy 损伤程度 0.25 无明显病变 0.25-0.5 可恢复的机能变化 0.5-1 机能、血液变化,无临床症象 1-10 各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部分死亡)10-50 肠、脑性型急性放射病(全部死亡),放射线的危害,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第一节 辐射源和照射方式 一、辐射源 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称为辐射源。,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将一定量(总活度)和一定比活度的放射性同位素包容在特定的容器中,成为辐射源。主要有两种形式:1、密封性辐射源 2、非密封性辐射源,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二、照射方式 人体受到各种电离辐射的作用称为辐射照射,或简称照射。照射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1)外照射 即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如放射治疗用的射线装置和密封型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均属外照射。在放射治疗中,又根据辐射源与人体之间的照射距离分为远距离照射和近距离照射。,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1)、远距离照射 辐射源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位,叫体外远距离照射。2)、近距离照射 将辐射源密封直接放入需要治疗的组织内或人体的天然腔内,如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的照射,叫组织内照射和腔内照射,简称近距离照射。,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二)内照射 当放射性核素经由消化、呼吸、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内引起的照射称为内照射。例如口服或静脉注入放射性核素131 I治疗甲状腺癌、用32 P治疗癌性腹水等,均为内照射。,关于照射,照射:受照的行为或状态,照射,外照射,内照射,照射:正常照射与潜在照射,照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所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持续性照射-无不间断活动,剂量率恒定,患者、受检者、帮助者、志愿者受到的照射,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第二节 辐射防护体系 一、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一)辐射实践正当化 对任何使用和包含电离辐射照射的实践,都必须事先进行正当化判断利弊权衡,只有这种实践使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取的利益大于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对职业人员、受照者和公众)时,这项实践才是正当的,值得进行的。否则,就不应当从事这项实践活动。,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二)辐射防护最优化 经过上述正当化判断后,对一切必要照射的防护设计,要谋求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使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而不是盲目追求无限地降低剂量,以降至本底水平为标准。,(三)个人剂量限值,工作人员连续5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任何一年不超过50 mSv16-18岁学生年有效剂量不超过6 mSv公众一年不超过1mSv 连续5年中任何一年不超过5 mSv医疗照射无剂量限值,应用指导水平,第四章 辐射防护概论,(四)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在对辐射照射的实践实施正当化判断和最优化防护设计时,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第五章 外照射防护,外照射指体外放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主要由X、射线、中子束、高能带电子束和射线所引起。而对这些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下列4种:,第五章 外照射防护,1.缩短受照时间时间防护;2.延长与辐射源的距离距离防护;3.在人体与辐射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屏蔽防护;4.控制放射源尽可能减少辐射量和照射面积控源防护。,第六章内照射防护,内照射系指进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可造成内照射的辐射源为非密封源(亦称开放型辐射源),第六章内照射防护,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 一、吸入 二、食入 三、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第六章内照射防护,第二节 内照射的特点 一、持续性照射 二、选择性照射 放射性核素以不同的化学形式进入体内,并非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而是对不同组织或器官有各自不同的亲和力,这与机体的代谢有关。,第六章内照射防护,三、生物半排期 生物半排期系指进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生物代谢从人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元素的种类,属于某一元素的所有同位素,它们的生物半排期都一样。,第六章内照射防护,第三节 内照射防护 控制放射性核素经吸入、食入和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第七章 医用X射线的防护,在当代多数国家,X射线诊断检查的医疗照射,占据人工电离辐射源致公众剂量负担的80%左右。,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第一节 防护原则 一、X射线检查正当化与最优化 X射线诊断检查是医生有意识地施加给患者或受检者的X射线照射。这种照射是有一定危害的,但受照者又是期望在X射线检查中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对X射线检查应当,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贯彻实践正当化与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实践正当化是指所带来的好处大于损害。防护最优化是指要使好处超过损害的幅度最大。,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二、X线工作者、受检者与其他有关人员防护兼顾 在X射线检查过程中,处在X射线辐射场内的有X射线工作者和受检者,有时还有教学实习人员或患者的携扶人员等,他们都可能受到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因此,在设计防护设施或采取防护措施时,必须全面照顾,使他们都得到足够的防护。,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三、固有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对诊断X射线的防护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固有安全防护 如X射线机本身的防护性能和X射线机房及机房内的安全防护措施。,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2、个人防护 由X射线工作者自身行动决定的防护。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延长操作距离,缩短照射时间等。,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为了对诊断X射线进行有效的防护,重点是搞好固有的安全防护。个人防护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弥补固有安全防护不能解决的问题。二者相结合,就能达到满意的防护效果。,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四、合理降低个体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一般的X射线诊断检查受检者个体受照剂量并不大,但接受检查的人数很多,即检查频率很高,致使全体居民的剂量负担很大。,第七章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欲降低X射线诊断对全民的辐射危害,应从合理降低每次检查的个体受照剂量和减少不必要的X射线检查两个方面加以控制。,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兴起并发展迅速的一门融医学影像、临床诊断、治疗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以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深受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欢迎。,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一、介入放射学发展的需要 介入放射学手术操作是在X射线透视、CT导向下进行的,因此,介入手术医生和被诊疗的患者都要受到X射线的照射。,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二、介入手术操作的特点(一)在辐射场内操作 介入手术者要在X射线透视下站在诊视床边进行手术操作,距患者照射区不足0.5cm,其全身暴露于大量X射线散射线的辐射场内,即无法进行隔室操作,又无法采取远距离操作。,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二)透视曝光时间长 一般介入手术透视累计曝光时间为10几分钟,有的长达半个小时,甚至超过1小时。(三)四种照射可能同时存在 1、职业性照射 即介入手术者受到的照射。这是当前在医用射线中受照剂量最大的一种职业性,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照射,是目前辐射防护的重点,已引起介入放射学者和防护工作者的普遍关注。2、医疗照射 即病人受到的照射。这种医疗照射与放射治疗不同,是照射病人的健康组织而观察导管或支架的位置,而且比一般放射诊断的曝光时间长,受照剂量大。,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3、公众照射 指陪人与周围群众受到的照射。4、潜在性照射 即非计划之内无法预知的照射。(四)防护问题易被忽视 由于对射线的照射,人之感官无法感知其存在和受照剂量大小,介入手术医生全神贯注于手术过程之中,极易忽视自身和患者的防护问题。,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第二节 介入手术者受照剂量及其危害 一、受照剂量 表 2 介入手术者年累积受照剂量,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二、单次操作受照剂量 调查资料表明,射频消融与直接冠状动脉形成术的曝光时间最长,介入手术者胸、腹部受照剂量平均值达135301Sv/次,最高达700Sv/次。以肝癌,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介入治疗胸部平均剂量140Sv/次为例,全年按250个工作日,每天做1个病人来计算,则年剂量为35 mS va-1,已超出新的国际标准和我国颁布的新的基本安全防护标准。,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第三节 防护措施 1、实践的正当化 当决定给患者适时介入诊疗时,首先要权衡该项诊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的利益和危害,只有确认利益大于危害时,才是正当的,方可进行该项手术,第八章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2、防护的最优化 对介入放射工作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要做到防护效果、适用性能与经济代价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使受照剂量降至可以合理做到尽量低的水平。,

    注意事项

    本文(放射防护.ppt.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