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X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及答案.docx
-
资源ID:832166
资源大小:38.3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XX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及答案.docx
15、企业应主动根据(ABCDE)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A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B.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C.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D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E.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16、企业应明确(ABD)的主管部门,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A.危险源辨识B.风险评价C.风险管控D.分级管控17、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成员应包括(ABCDE)、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A.安全B.生产C.设备D.工艺E.电气18、对化工装置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ABCD)等功能分区进行。A.生产装置B.储存罐区C.装卸站台D.作业场所E.设备设施19、化工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BCD)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A.危险源名称B.风脸点名称C.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20、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ABCD)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环境缺陷D.管理缺陷E.设备缺陷21、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BD)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A.橙色B.红色C.绿色D.灰色2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细则或导则附录A.6,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逐级(ABCD)、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A.汇总B.评审C.修订D.审核23、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CD)A.实用性B.真实性C.可行性D.有效性24、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或A、B、C、D、Ee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险,(B)级或(D)级为最低风险。A.4B.5C.AD.E25、根据化工企业生产特点,除5.5.2中分析判定的风险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ABCD)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D.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26、工作危害分析法的步骤包括(ABD)D.危险源辨D. LECA.作业活动划分B.选定C.评价识27、常用的风险分级方法有(ABCD)。A.JHAB.SCLC.LS28、编制安全检查表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BCD)A.确定编制人员B.熟悉系统C收集资料D.编制表格29、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推中风险等级分为(ABCD)A.重大风险B.较大风险C. 一般风险D,低风险30、风险矩阵法的判定依据是(AD)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B.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事故后果严重性3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A)、精准监管、(B)、科学预防。A.关口前移B.源头治理C.本质安全D.过程监督3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八),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C)级最危险。A.严重性B.可能性CJD.43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CD)的组合。A.结果B.后果C.可能性D.严重性34、(A)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D)、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A.危险源B.风险C.结果D.根源3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ABC)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A.危险危害因素B.后果C.事故预防D.管控措施36、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B)、场所、(C)、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D)、作业等总称。A.地点B.设施C.区域D.作业过程37、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八)或(C)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A.定性B.识别C.定量D.半定量38、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ABCD)OA.人B.机C.物D.环境39、一般事故隐患是指(AB)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A.危害B.整改难度C.风险D.漏点40、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八),应当全部或者局部(B),并经过一定时间(C)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D)的隐患。A.较大B.停产停业C.整改治理D.难以排除41、隐患治理就是指(八)或(B)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C)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D),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A.消除B.控制C.等级D.信息档案42、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八)人员、(C)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A.安全生产管理B.管理C工程技术D.操作43、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常用的方法分别是:ABC).A.工作危害分析B.安全检查表分析法C.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法D.矩阵分析法44、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AB)A.-般事故隐患B.重大事故隐患C.较小事故隐患D.特大事故隐患45、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A)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D)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A.任务B.工作C.风险D.危险源46、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ABC)等。A.岗位纠正B.部门治理C.公司治理D.厂级治理47、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ABCD)0A.下发隐患整改通知B.验收等环节C.治理情况反馈D.实施隐患治理48、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BD)oA.隐患排查治理制度B.隐患排查治理台账C.隐患排查治理过程D.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49、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BCD)。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D.治理的时限和要求50、化工企业应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ABCD)的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A.自查B.自改C.自报D.考核三、判断题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可以不再管控。(X)2、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不必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O(×)3、企业在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单独建立一套文本,以区别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文件。(X)4、完成风险分析不只是辨识出工厂中的危险,还需要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这常称为频率分析,因为概率常表示为事故发生的频率。现在有许多频率分析办法。一方面,有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定性评定(例如,很可能、可能、不可能和极不可能)。另一方面,有对某一事件概率的定量描述。(J)5、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J)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岗位人员可以不参加,但是“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后,岗位人员应参加。(×)7、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8、企业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J)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是规范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J)10、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J)11、企业应建立由中层管理干部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1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隐患排查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X)13、风险信息是指: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14、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J)15、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Q(J)16、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低到高原则。(X)17、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不需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18、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19、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J)20、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也可以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X)21、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J)22、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新辨识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23、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一一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J)24、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J)25、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J)26、危险源辨识中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X)27、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X)28、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29、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30、化工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不需要对企业内员工应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X)